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β2(TGFβ1、TGFβ2)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复发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TGFβ1、TGFβ2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TGFβ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相关(P<0.05).结论TGFβ1、TGFβ2的低表达或无表达是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TGFβ1、TGFβ2的表达情况可能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复发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PCNA及bcl-2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NA和bcl-2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了解肿瘤增殖与凋亡的特点,揭示细胞凋亡和增殖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7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进行PCNA和bcl-2表达的检测。结果:在膀胱癌中,PCNA主要呈胞核表达,bcl-2呈胞质表达,PCNA和bcl-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35.9%和56.4%;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分级、预后呈正相关(P=0.01,P=0.0386),bcl-2亦与肿瘤分级、预后呈高度正相关(P=0.0002,P=0.0116);PCNA和bcl-2表达无明显相关(P=0.2327)。结论:PCNA和bcl-2参与膀胱癌的恶性转化、侵袭及进展的过程;检测PCNA和bcl-2有助于判断膀胱肿瘤恶性分化程度,并且二者可以作为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间隙连接蛋白eonnexin43基因(Cx4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相关基因bel-2、box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BTCC中Cx43 mRNA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正常膀胱组织各15例进行对照。结果:60例BTCC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率为43.3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的表达率73.33%及100%(x^2=17.58,P〈0.01)。Cx43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淋巴转移均呈显著负相关(x^2=9.33和9.74,P均〈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肿瘤生长方式等均无相关性(P均〉0.05)。相关性检验表明Cx43与bcl-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3,P〈0.01),而与bax蛋白表达则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Cx43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提示其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Cx43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拈抗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目前研究己经证实,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2,MCM2)是细胞周期阶段的特异性标志物,在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分化成熟的细胞及静止期细胞中不表达.因此,在增殖发育异常和突变的细胞中,MCM2可作为细胞增殖标志物标记细胞所处的状态,作为一些异型病变和肿瘤的诊断工具.本研究探讨MCM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与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中MCM2的表达,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并与Ki-67的表达相比较.结果:MCM2在癌组织中阳性率为100%(42/42),12例正常膀胱黏膜中均呈阴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CM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中MCM2阳性率(100%)与Ki-67阳性率(85.7%)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CM2是比Ki-67更好的细胞增殖标志物,是膀胱癌细胞的更好标志和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6.
Rb、cyclin D1、P1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Rb、p16、cyclin 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染色法。结果  Rb在 级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均高于 ~ 级 ,cyclin D1在 级、T2~ 4 期表达强度分别高于 ~ 级和 Ta~ 1 期 ;p16在 Ta~ 1 期中阳性表达和表达强度显著高于 T2~ 4 期 ,在 ~ 级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 级 ;Rb与 p16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与 cyclin D1的表达有明显正相关。结论  Rb、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和 (或 )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16则与其呈负相关 ;三者相互协调或制约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高表达常提示肿瘤的预后不良,由此本文旨在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随访5年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与15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58.5%(38/65),差异有显著性(P<0.05).FAS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初发、复发有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无关.FAS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阴性患者(18% vs.4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酶活性增强;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有提示不良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 )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67例TCC及 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as、FasL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Fas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5 6.7%和 0 ,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Fas和bcl -2蛋白在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Fas和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TCC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FasL蛋白表达随着TCC分级、分期的增加 ,呈降低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as/FasL系统异常可能是TCC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逃逸的重要因素 ;在TCC发生以及在低分化和浸润性TCC中 ,Fas/FasL基因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被bcl -2基因的过度表达所抑制 ;Fas和bcl -2基因表达可作为监测TCC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纤维粘连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纤维粘连蛋白(FN)作了研究。结果发现:FN的分布形式有细胞周、间质及细胞浆三种形式:随着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细胞周FN及间质FN逐渐减少,而胞浆FN则有所增加。结果提示:这些变化可能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基础;并可能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CNA和bcl 2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了解肿瘤增殖与凋亡的特点 ,揭示细胞凋亡和增殖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对 7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进行PCNA和bcl 2表达的检测。结果 :在膀胱癌中 ,PCNA主要呈胞核表达 ,bcl 2呈胞质表达 ,PCNA和bcl 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35 9%和 5 6 4 % ;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分级、预后呈正相关 (P =0 0 1,P =0 0 386 ) ,bcl 2亦与肿瘤分级、预后呈高度正相关 (P =0 0 0 0 2 ,P =0 0 116 ) ;PCNA和bcl 2表达无明显相关 (P =0 2 32 7)。结论 :PCNA和bcl 2参与膀胱癌的恶性转化、侵袭及进展的过程 ;检测PCNA和bcl 2有助于判断膀胱肿瘤恶性分化程度 ,并且二者可以作为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phA2在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全膀胱切除后癌旁2.5 cm以上镜下证实为对照组的膀胱黏膜11例,移行细胞癌标本48例,采用免疫组化1二步法,每个石蜡块标本切取5张切片。其中的4片分别用于EphA2、VE-cadherin、K i67作为一抗的研究,另外1片用于HE染色以确定该病例的WHO分级及分期。另外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随访6~50个月,对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的EphA2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EphA2在膀胱TCC病理G1中的阳性表达率较低,只有14.3%;在G2级中阳性染色达到36.8%;在G3中阳性染色达到66.7%。通过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都是阴性。结论EphA2过度表达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血管形成,可能是通过VE-cadherin而起作用。复发患者的EphA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者,可以将其作为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容易复发的一个指标,EphA2还可能是评估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一个指标,并且可能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KAI1基因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Bai WL  Ren Z  Pan ZM  Gao H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5):289-291
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喉鳞癌及9例正常对照喉组织,应用半定量的RT PCR方法,检测KAI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喉黏膜KAI1基因mRNA的中、低表达率和阴性率均为33.3%(3/9);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高、中、低表达率和阴性率分别为40.0%(10/25)、28.0%(7/25)、20.0%(5/25)和12.0%(3/25);淋巴结转移组喉癌中、低表达率和阴性率分别为20.0%(3/15)、26.7%(4/15)和53.3%(8/15),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与正常喉组织比较,KAI1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比较,KAI1基因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高分化喉癌KAI1基因mRNA高、中、低表达率分别为50.0%(5/10)、30.0%(3/10)和20.0%(2/10);病理低分化喉癌其高、中、低表达率和阴性率分别为8.3%(1/12)、16.7%(2/12)、16.7%(2/12)和58.3%(7/12);高分化与低分化比较,KAI1基因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基因mRNA表达下降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KAI1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等的关系。方法 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AI1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KAI1mRNA表达,水平为1. 35±0. 38,癌组织为0. 76±0. 25,部分癌组织表达缺失,前者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后者(P< 0. 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KAI1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 KAI1基因表达降低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评判肿瘤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phA2和EphrinA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肾癌组织、24例正常肾组织中EphA2和EphfinA1的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肾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均P<0.01).正常肾组织中MVD为25.23±7.09,肾癌组织中MVD为39.68±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肾癌组织中,分化程度为2、3级组的EphA2和EphrinA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分级为1级组(P<0.01,P<0.05),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P<0.01,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肿瘤直径≥7 cm组的MVD高于<7 cm组(P<0.05),分化程度为2、3级组高于1级组(P<0.01),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hA2、EphrinA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5和0.485,均P<0.01).结论 EphA2和EphrinA1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现及意义。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40例膀胱癌患者5个微卫星位点的改变,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BAX基因和TGF-βⅡ型受体基因移码突变的情况。结果至少发生一个微卫星位点改变的阳性率为82.5%(33/40),D9S162、D16S476、D9S54、FGA和IFN-A1位点改变各自的阳性率分别为57.5%(23/40)、42.5%(17/40)、37.5%(15/40)、47.5%(19/40)和55.0%(22/40),阳性检出率与良性病变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检出率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显著相关性。发生微卫星改变的33例中,42.4%(14/33)和33.3%(11/33)分别可见BAX基因和TGF-βⅡ型受体基因的移码突变。结论检测微卫星的改变是膀胱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的有效手段,微卫星改变可能是膀胱癌发生过程中多基因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EphA2、NET-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EphA2、NET-1的表达。结果:EphA2、NET-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80.00%、85.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0.00%、30.00%)。EphA2、NET-1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但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EphA2、NET-1在NSCLC中的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化、增殖、迁移,可作为临床判定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陆竞艳  韦敏怡  冼晶  梁秀就  张莹 《肿瘤》2007,27(11):887-890
目的:探讨KAI1基因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59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标本中K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KAI1 mRAN表达水平为3.59±1.57,蛋白表达阳性24例(66.67%),两者均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P<0.01,P<0.01)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P<0.01);KAI1 mRNA和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大小相关(P<0.05);K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86,P<0.01)。结论:KAI1 mRNA和蛋白异常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组织C-erbB-2基因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C-erbB-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0%.Ⅲ级与Ⅰ级、Ⅱ级肿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PP<0.05).提示C-erbB-2基因表达对判断膀胱癌预后有-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EphA1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其过表达可能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1 mRNA在膀胱痛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0例膀胱痛组织和1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phA1 mRNA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的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EphA1 mRNA在膀胱痛中的表达量为106.86±30.40,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10.37±2.6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EphA1 mRNA在高级别膀胱癌中的表达量为210.94±50.51,高于低级别膀胱癌组的52.64±16.01(P(0.001),肌层浸润性膀胱痛EphA1 mRNA的表达量为174.69±43.57,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63.14±17.60(P=0.001).EphA1 mRN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日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phA1 mRNA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因此EphA1基因的过表达可能促进膀胱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酪氯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及其配体EFNA1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EphA2/EFNA1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了23种人类肿瘤细胞系中EphA2/EFNA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EphA2蛋白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除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以及视网膜母细胞瘤RB几乎检测不到EphA2/EFNA1外.EphA2/EFNA1高表达于肝癌、肺癌、卵巢癌、官颈癌、前列腺癌、胃腺癌、脑胶质瘤、膀胱癌、成骨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等20种细胞系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除K562外,EphA2蛋白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均有表达。结论:EphA2/EFNA1高表达于人类多种肿瘤细胞中,并且EFNA1的表达水平相对低于EphA2的表达、EphA2./EFNA1可作为一个较为广潜的肿瘤标记,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