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透明质酸钠膜贴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膜贴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月随访到的完整病例76例,其中观察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置入透明质酸钠膜贴;对照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常规处理.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行门诊宫腔镜复查,评价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粘连的类型、粘连的程度及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 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0.5%(4/38)和65.8%(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8.4%(7/38)和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发生宫腔粘连的类型及粘连程度:观察组无粘连或发生膜性粘连,对照组易发生粘连且粘连程度较重.(3)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11.8%(4/34),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59.5%(25/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膜贴能减少粘连发生率,减轻粘连程度,近期疗效优于远期.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程度与宫腔内手术创伤面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
容丽媚  黄钟燕  杜洁冰 《广西医学》2012,34(10):1428-1429,143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诊治宫颈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宫颈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 115例宫颈宫腔粘连患者中,103例在第一次宫腔镜下分离完成,成功率89.5%.术后随访2~3个月,除宫颈粘连及轻度膜性宫腔粘连病例以外的74例患者中,宫腔镜显示宫腔形态正常66例,有少许膜性或肌性粘连8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95例(82.6%),月经偏少20例(17.4%).周期性腹痛36例中,腹痛消失33例,腹痛减轻3例.结论 宫腔镜是诊治子宫颈、宫腔粘连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董爱华 《吉林医学》2012,33(33):73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月经量减少、闭经、月经紊乱等是宫腔粘连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宫腔粘连的严重程度与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呈正相关。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宫腔恢复情况进行随访,62例患者治愈39例(62.90%),有效13例(20.97%),无效10例(16.13%)。结论:发生宫腔粘连的严重程度与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有密切联系,进而宫腔镜的应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官腔镜下联合B超分离宫腔粘连治疗月经异常临床效果.方法 53例官腔牯连患者均在B超监测、宫腔镜直视下行手术治疗.结果 53例患者官腔粘连分离术均获成功,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达73.6%(39/53),基本正常者为26.4%(14/53),总有效率100%.术后月经恢复至正常经量者77.4%(41/53),较术前明显增多但未恢复到正常经量者17.0%(9/53),较术前仅稍增多者5.7%(3/53).结论 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官腔粘连、月经异常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B超监测是手术安全和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或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分析患者的年龄,宫腔操作次数,粘连程度,月经改善情况,是否再粘连与妊娠的关系.结果 术后月经有改善的患者有89例,总改善率为67.42%.月经有改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月经无改善患者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宫腔再粘连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再次发生IUA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患者术后月经量及防止再粘连是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宫腔镜通过机械性或能源性手术对35例宫腔粘连进行分离.结果:35例宫腔粘连分离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并发症.轻、中度粘连患者一次性分离粘连成功率100%,重度粘连患者一次性分离粘连成功率25.0%,基本成功75.0%.32例月经异常者中26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或较术前明显增多,总恢复率81.25%.11例经期/周期性腹痛者术后6例消失,3例得到缓解,缓解率81.82%.术后3月宫腔镜复查:宫腔恢复正常26例(74.29%),复发粘连3例.在随访期间,21例有生育要求者13例妊娠,妊娠率61.90%.结论:宫腔镜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金  张华 《重庆医学》2007,36(15):1528-1529
目的 通过分析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病例,探讨人流后宫腔粘连诊治的最佳时机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宫腔镜诊治的78例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病例,统计宫腔粘连患者在人流后治疗时间和效果的关系.结果 闭经>6个月就诊者Ⅲ度以上粘连明显高于闭经<6个月就诊者,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经6个月前治疗组恢复正常月经比例高于闭经6个月后治疗组,P<0.0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流产后一旦出现闭经应该考虑宫腔粘连,怀疑宫腔粘连时尽早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早期治疗病变程度较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诊治官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本组宫腔粘连患者中,轻度16例,中度17例,重度8例;轻、中、重度粘连分离成功者分别为16例(100.0%)、15例(88.2%)、3例(37.5%).术后均未见明显不适及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Ⅱ度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采用不同物理屏障抗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2例Ⅱ度以上宫腔粘连患者,其中宫腔粘连分离术留置宫内节育器者作为A组(Ⅱ度47例,Ⅲ度38例,Ⅳ度43例),宫腔粘连分离术留置宫内球囊后改放置节育器者作为B组(Ⅱ度28例,Ⅲ度30例,Ⅳ度26例)。以上两组术后其他后续治疗方法均一致。术后每28d复查1次,性激素序贯治疗3周期结束后予以宫腔镜下节育器取出术同时行二次探查并登记月经情况。结果(1)月经情况:两组术前月经过少的同度患者相比,月经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闭经患者术后月经复潮率89.3%(92/103)。IV度术后月经复潮率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vs 62.5%,P<0.05)。(2)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宫内节育器嵌顿共12例,A组8例,B组4例,总发生率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泌尿道生殖道感染病例。宫腔粘连重新形成110例(51.9%);其中IV度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V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分离术,术中留置宫内球囊后改宫内节育器将比单独使用宫内节育器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宫腔屏障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52例,按术后构建宫腔屏障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术毕宫腔放置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术后1d取出球囊,1周后宫腔镜探查并再次注入自交联凝胶;对照组:术毕放置Foley球囊+普通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术后1周取出球囊,宫腔镜探查,置入宫内节育器及普通透明质酸钠凝胶.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周期治疗.观察术后3月各组宫腔粘连AF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宫腔再粘连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AFS总分和粘连范围、粘连类型、月经状况单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AFS总分、月经状况评分、再粘连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作为宫腔屏障,是提高IUA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宫腔镜剪刀分离宫腔粘连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宫腔镜剪刀分离宫腔粘连手术42例,分析术中效果,观察术后宫腔粘连恢复情况及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42例宫腔粘连患者手术均在宫腔镜下完成粘连分离术,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88.1%,术后复查宫腔恢复满意率73.8%,再次手术率26.2%,术后月经改善率为77.4%,术后妊娠率45.2%,活产率57.9%。结论利用宫腔镜剪刀分离宫腔粘连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丰颖 《当代医学》2022,(5):34-37
目的 探讨并分析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宫腔中放置人羊膜对术后复粘的预防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诊断宫腔中重度粘连并有再生育要求而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患者5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粘连组和重度粘连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74-77
目的 比较宫安康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的86例宫腔镜电切术患者,根据术后宫腔粘连不同预防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应用宫安康,B组应用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对比两组患者的AF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发生情况、月经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AF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恢复率均相当(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B组(18.60%)(P0.05)。结论 宫安康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相近,均可明显降低AFS评分,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率高,且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但宫安康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粘连时间与预后关系,评价宫腔镜手术诊治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宫腔粘连分解术,粘连时间与临床分度、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痛经有关,而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无关。结论:宫腔粘连宜及早诊治,官腔镜是诊疗宫腔粘连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52-54+58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子宫粘连电切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连电切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宫腔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术后6个月复查宫腔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粘连电切术后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宫腔球囊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子宫内膜修复,降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患者辅以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腔粘连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以及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患者辅以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7月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预防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宫腔粘连,两组术后均实行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粘连情况及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宫腔粘连,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同时加强术中术后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以微型剪分解粘连为主综合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宫腔粘连性不孕病例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例均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直视下用微型剪分解粘连,术后放置宫内绝育器,并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3个月,3个月后随访月经改变,再次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形态,取出绝育环,仍然粘连病例给予再次分解手术?结果: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加,月经总正常率68.0%,109例患者宫腔恢复正常,有效率89.3%,10例轻度粘连?3例中度粘连需要再次手术,术后1年内妊娠率52.8%?结论:超声监护下?宫腔镜直视下以微型剪分解粘连联合置环术配合激素周期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的疗效,评价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选取子宫纵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对照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金属圆环);观察组放置宫内节育器(金属圆环),并采用雌孕激素序贯人工周期疗法.所有患者于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复查,比较2组宫腔粘连情况;继续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2组患者妊娠及月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经期紊乱、经量增多及妊娠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但术后应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粘连未见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2V)用于术后防止宫腔粘连复发的效果.方法: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和放置宫内避孕环后的患者,15例不用E2V,15例用E2V(9 mg/d)2月,15例用E2V(9 mg/d)3月.所有病例定期随诊,治疗结束后取出宫内避孕环,同时再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