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静脉球瘤的MRI和DSA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赞瑞 《右江医学》2008,36(5):560-562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磁共振(MRI)和脑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所见的18例经MRI和DSA确诊的颈静脉球瘤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MRI和DSA影像学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颈静脉球瘤患者病程较长且进展缓慢,临床以耳部及颅神经受损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可出现小脑、脑干及颅内高压症状,肿瘤内迂曲的流空血管及"胡椒盐"征是颈静脉球瘤特征性MRI表现;DSA主要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及其周围于动脉期可见不规则畸形团块状影,实质期肿瘤血管异常染色呈湖状或巢状,无静脉早显现象。结论颈静脉球瘤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典型的MRI和DSA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表现。方法:对85例DSA证实为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DSA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脑动脉瘤的16.5%,后交通动脉瘤最易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约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的40%。DSA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脑动脉瘤的特征。结论:对于部分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脑动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CBT)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DSA在CBT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11例(12个)CB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DSA表现.结果 11例CBT临床均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肿块呈椭圆形、圆形,质较硬,实性,边界清楚,无压痛,其中颈部闻及血管杂音2例;肿物可前后推动而不能上下移动.DSA显示所有患侧颈动脉分叉夹角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所有CBT肿瘤血供丰富,肿瘤染色明显,瘤体与血管的关系清晰,主要供血动脉起源于颈外动脉.DSA显示瘤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内3个,9个瘤体呈偏心性生长并包绕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分叉.瘤体直径3.0~9.0 cm,平均约(4.5±1.5)cm.DSA显示右侧6例,左侧4例,双侧1例.肿瘤定性、定位以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大多数CBT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于误诊,但具有特殊的DSA表现.DSA能清晰显示瘤体与颈部血管关系,为外科手术或栓塞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DSA诊断CBT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4.
潘少咏  张千  李先锋 《广西医学》2007,29(1):41-42,F000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展特点与脑血管DSA的表现关系.方法 经CT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初诊为动脉瘤的13例患者行DSA检查.结果 DSA显示典型囊袋状、浆果状动脉瘤9例,恶性脑膜瘤1例,脑血管AVM 1例,阴性2例.阴性者中1例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3天DSA造影为阴性,第22天后又因头部胀痛加重而再行DSA造影时发现典型囊袋状动脉瘤.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颅内动脉瘤不同时期的病理阶段,DSA检查可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及MRI、MRA、CT、DSA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均行MRI检查,11例行MRA检查,12例行CT检查,15例行DSA检查,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9例表现梗死,5例表现脑出血,2例脑实质未见确切异常。MRI诊断正确率为38%,CT诊断正确率为3%,MRA及DSA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烟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MRI及CT主要显示烟雾病的脑实质病变,而DSA及MRA主要显示烟雾病的血管性改变。MRA是首选检查方法,若需要手术时行DSA检查,以显示更多有关烟雾病的细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方法:对胰腺癌22例进行DSA检查,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22例中,表现为胰周动脉浸润5例(受累动脉僵直、成角、推移及管腔狭窄);门静脉狭窄1例;病灶区域浅淡染色7例;肝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结节7例。结论:DSA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癌患者胰周血管浸润、病灶及肝脏转移结节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方法:对胰腺癌22例进行DSA检查,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22例中,表现为胰周动脉浸润5例(受累动脉僵直、成角、推移及管腔狭窄);门静脉狭窄1例;病灶区域浅淡染色7例;肝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结节7例.结论:DSA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癌患者胰周血管浸润、病灶及肝脏转移结节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DSA特征与SAH CT表现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颅内动脉瘤DSA特征与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分析,着重探讨颅内动脉瘤发生部位,形态及CT显示SAH量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3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表现和63例SAH CT表现与临床资料,就其动脉瘤部位,形态及SAH量CT表现,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及生长方向和出血量与临床表现有直接关系;CT表现与出血量明显有关,而与动脉瘤部位及形态无明显相关性,DSA或旋转DSA对动脉瘤检查显示更清晰,直观,特别结合CT,对其诊断和治疗能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颅内动脉瘤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及SAH量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明显特异性;CT表现与出血量有关,而与动脉瘤的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痉挛(CVS)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以DSA作为金标准,统计CT对SAH后CVS诊断准确性,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CTA漏诊1例ACA、MCA远侧段CVS,其诊断CVS准确率为88.24%,略低于DSA,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H并CVS者CBV、CBF低于SAH无CVS者(P0.05),其MTT、TTP明显长于SAH无CVS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后CVS患者脑灌注降低,MTT、TTP延长,痉挛血管可见均匀性狭窄,采用CT、CTP诊断与DSA符合率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烟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10岁左右与35岁左右。脑缺血表现27例(75%),脑出血表现7例(19.4%),症状性癫痫表现2例(5.6%)。儿童患者(≤16岁)15例(41.7%),成人患者(〉16)21例(58.3%)。其发病类型均以脑缺血为主,而在临床表现上尤以单侧肢体无力或偏瘫最常见。结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以脑缺血最常见。另外,DSA能对烟雾病作出明确诊断,所以对于临床疑似病例应该及早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比较90例DSA阴性和171例DSA阳性SAH患者的性别,诱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癫痫发作,入院时Hunt-Hess分级,内科治疗后的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病死率,改良Fisher分级,CT表现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数量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男性居多,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较DSA阳性组少。DSA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较轻;经治疗后,头痛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均较短,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及病死率均较低,预后良好。结论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颅高压症状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并发症率及病死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刘健  王唯帅 《当代医学》2008,2(19):298-299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的DSA表现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临床诊断为烟雾病患者的DSA表现,并与现行文献中所定义的血管造影特征表现相比较. 结果 33例患者的DSA表现有4种类型:①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23例,双侧颅底大量血管网形成.②单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伴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闭塞处颅底有血管网形成.③单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伴对侧大脑前、中动脉水平段严重狭窄或闭塞3例;有不同程度颅底血管网形成.④单纯双侧大脑前、中动脉水平段闭塞2例,闭塞处颅底有血管网形成.其中后3种均不符合文献中所定义的烟雾病的特征表现. 结论 成人烟雾病的DSA表现有多种多样化的表现类型.提议将烟雾病在血管造影上的表现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两类,可以最大程度涵盖烟雾病的血管造影表现.  相似文献   

13.
脊髓横贯性损害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炎与脊髓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提高对脊髓血管病的认识.方法:对6例临床资料,包括脊髓磁共振成像(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脊髓炎与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症状类似,均表现为脊髓的横贯性损害,因此容易相互误诊,鉴别诊断可从发病过程、年龄性别差异、脑脊液变化及脊髓MRI与DSA等方面入手.结论:鉴别诊断脊髓炎与脊髓血管病的金标准是脊髓MRI及DSA,临床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以头外伤颅内血肿为主要表现的动静脉畸形的表现形式,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动静脉畸形出血,但以头外伤颅内血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临床学特征.结果 术后17例患者均行DSA检查,14例未见异常,3例发现AVM残留,再行介入治疗,术后DSA检查栓塞治愈.结论 要高度重视以头外伤颅内血肿为主要表现的动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特点,要注意有特点疾病非特点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84-686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TOB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MRI及DSA表现。结果 42例患者中,MRI检查显示均为多发性脑梗死,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10例、丘脑17例、中脑12例,桥脑32例,小脑32例,桥小脑脚2例,枕叶15例,颞叶内侧面12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显示,病灶呈不同程度高信号改变;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尖端血管形态、血流信号异常改变。DSA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或未显影。结论头颅MRI联合DSA可为TOBS诊断提供较全面信息,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脑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CA的临床和CT、MRI及DSA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脑内型CA 48例,脑外型CA 9例.结果 脑内型CA的CT平扫表现为混杂颗粒状较高密度,MRI多呈短或等T1、稍长T2混杂信号且周边常伴明显短T2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或无强化,脑内型CA DSA检查未见异常染色.脑外型CA位于鞍旁区,CT平扫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平扫为等T1或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后均明显强化,呈“揉面团“样;DSA检查可见肿瘤染色.结论 脑CA的CT和MRI影像表现各有特征性,综合CT、MRI以及DSA所见有助于正确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TA、DSA的影像学表现及CTA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经临床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脑动静脉畸形在CTA检查及DSA检查中的图像表现,以DS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为"金标准",对比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准确率。结果 CTA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有58例,准确率为96.67%(58/60),与DSA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图像表现为脑表浅部位有不规则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无占位效应,病变内有高密度钙化,无出血时病变周围无水肿,同时也可见点状或弧线状血管影,边缘清晰,部分周围可见强化迂曲血管影。DSA动脉期摄片可见一团不规则扭曲的血管团,有一根或数根粗大、显影较深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早期出现于动脉期摄片上,表现为扭曲扩张的血管影,部分导入静脉窦显影,病变远侧的脑动脉充盈不良或不充盈。结论 CTA检查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准确率与DSA检查相当,且CTA检查具有无创伤性,可有效显示大脑血管走形、数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06—2011-09,12例手术或创伤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接受了DSA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应激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比较介入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DSA表现为局部血管网状增多、走形紊乱、肠壁或胃壁异常染色7例;局部异常染色伴对比剂渗出3例;2例患者未见异常血管。其中11例进行介入治疗后出血即刻停止,1例术后大出血复发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未出现消化道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3天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降低(均P<0.05)。结论介入治疗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止血迅速、效果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的颈内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5例,并复习文献。结果5例均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半球分水岭梗塞。DSA显示4例发生在颈内动脉颅外段,1例发生在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大脑中动脉;血管呈串珠样狭窄、平滑管狭窄、憩室型改变。4例经血管内支架治疗,疗效良好。结论本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症状性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不同组合的大脑半球分水岭梗塞。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串珠样、环状或管状狭窄。本病临床诊断主要依据DSA。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10例烟雾病CT诊断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淮昌 《中原医刊》2005,32(6):52-52
目的了解烟雾病的CT特点,探讨CT对该病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CT检查误诊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突发中风、半身活动乏力或瘫痪、头痛、呕吐等症状,而成人有2例则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之症状,经CT检查后,4例儿童被误诊为动脉内膜炎,2例儿童误诊为大脑发育不良;2例成人为脑梗死,另2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MRA或/和DSA检查确诊。结论CT表现对烟雾病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而MRA和DSA则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