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8岁,应届高中毕业生,2013年3月参加招飞体检.该学生发育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内科查体:血压132/8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片示心肺无异常.平静心电图示:Ⅱ、Ⅲ、aVF、V5、V6导联ST段显著下移0.1~0.2 mV,T波深倒,酷似“冠状T波”且TV6>TV5,同时R波增高Rv6 (3.1 mV)>Rv5 (2.8 mV)>Rv4(2.4 mV),T波导联Ⅰ低平,aVR、aVL、V1~V4直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ST-T改变,左室高电压.按招飞体检标准行3 min登梯运动试验,长Ⅱ导联示:ST呈下垂型压低,即刻心率126次/min,ST下移0.3 mV;运动后2 min,ST下移0.4 mV;运动后6 min,ST下移0.3 mV,倒置的T波变浅.  相似文献   

2.
一、临床资料男性,38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 h.平素健康,无胸闷、胸痛、气短、头晕等症状,1998年体检时发现"T波低平",服普萘洛尔后正常.2000年4月改装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呈前间壁心肌缺血、损伤样改变,入我院诊治.多次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心率51~57次/min,ST段:V1~V3导联弓背向上抬高0.3~0.4 mV;T波:V1~V3导联倒置0.45~0.8 mV,Ⅱ导联低平,aVF导联平坦,Ⅲ导联负正双相.  相似文献   

3.
<正>病人,女,77岁。因间断胸痛3年余,再发3 h于2013年3月2日入院。患者曾于3年前因持续胸痛发作就诊我院,当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aVF导联Q波,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 mV,T波高尖,Ⅰ、aVL、V1、V2导联ST段压低0.1~0.2 mV,T波倒置。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前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诊断的8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V3)、高侧壁导联(I~avL),具有特殊性。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住院的 12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2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既往身体健康,除外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者。男性85 例,女性41例,年龄17-65(平均4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在未进入高压氧舱等治疗前描记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在一氧化碳中毒纠正后复查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2 心电图诊断标准 ST-T轻度改变是指ST段在Ⅰ、Ⅱ,Ⅲ,avF 或/和V4-V6导联压低0.05-0.1mv,T波低平或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3000 h.26年前体检发现心电图呈部分ST-T改变:Ⅰ、Ⅱ、Ⅲ、aVF、Vs及V6导联ST段下移0.5 mm;Ⅰ、aVL导联T波低平;V5、V6导联T波负正双向,倒置深度1 mm;其余波形均正常.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心得安试验阳性,其余各项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3000 h.26年前体检发现心电图呈部分ST-T改变:Ⅰ、Ⅱ、Ⅲ、aVF、Vs及V6导联ST段下移0.5 mm;Ⅰ、aVL导联T波低平;V5、V6导联T波负正双向,倒置深度1 mm;其余波形均正常.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心得安试验阳性,其余各项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对高龄冠心病31例行CABG术前、术后1周、2~3周、2个月及3个月12导联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1周内无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比较,术后异常Q波、T波低平或双向发生率,以术后第1周显著增多,此后逐渐减少(P〈O.05);T波低平或双向发生率持续到第2~3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ST段压低〉O.5mm和T波倒置于术后第1~3周明显增多,此后第1个月、第2个月逐渐减少到术前水平,T波倒置显著减少(P〈O.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CABG后易出现早期一过性异常Q波、T波低平或双向、ST段压低等变化,此后可逐渐减少,并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病程中心电图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筛选确诊的1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治疗前后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Ⅲ导联和aVF导联T波倒置、V2~V4导联T波倒置、aVR导联ST段抬高、V4~V6导联ST段压低、右心室高电压及肺性P波等改变。经治疗后,心电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心电图改变敏感性较高,但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特征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筛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8岁,直升机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h,自1988年12月发现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因无症状,遂长期观察。此后每年检查心电图,Ⅱ、Ⅲ、aVF、V_5、V_6导联的ST段下移0.05~0.1mV,V_4~V_6、Ⅱ、Ⅲ及aVF导联T波倒置,Ⅰ导联低平,普萘洛尔试验阴性。平时无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饮食睡眠佳。1997年入军区总医院做全面检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对飞行员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笔者对本院健康疗养飞行员心电图T波改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1995—2005年在本院健康疗养的9032例飞行员,其中T波异常438例,占4.85%(21~30岁266例,31~40岁118例,41~53岁54例),均为男性。1.2心电图特征(1)导联:单纯Ⅱ,Ⅲ,avF导联386例,同时有V1~6某1~2个导联T波改变22例,单纯V5,V6导联44例。(2)T波特点:呈低平、双相、倒置;6例同时伴有ST段下移,2例合并室性期前收缩,临床上多无自觉症状。1.3心电图转归情况154例经休息后心电图转为正常(占35.20%);230例普萘洛尔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在招飞体检中登梯运动试验与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静息心电图Ⅱ导联T波低平与正常再评价中正常化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招飞学生中有静息心电图Ⅱ导联T波低平(〈0.2mV)37例和静息心电图Ⅱ导联T波正常(〉0.2mV)13例,登梯试验后T波低平的男性学生,分别进行登梯运动试验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比较两种试验结果。结果:在相同的时程下,静息心电图Ⅱ导联T波低平组在2、4min时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T波的合格率与运动前比较,均显著高于登梯运动试验;两组2min时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min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6min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建议采用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取代登梯运动试验,以提高再评价的客观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测量波幅和时间;检测血清中心肌酶谱指标。结果远程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P波、PR波、QRS波、T波、QT波时间均无差异,Ⅱ导联、aVF导联、V1导联、V3导联、V5导联的P波、QRS波、T波时间均无差异;心肌梗死患者V1导联的QRS波和T波的振幅大于健康者[(1.352±0.185 vs 0.258±0.042,0.792±0.089 vs 0.108±0.014)mV](P<0.05),CK-MB、hs-cTnT含量高于健康者[(34.22±4.84 vs 11.44±1.63)U/L,(25.28±3.25 vs 4.94±0.60)ng/L](P<0.05);V1导联的QRS波和T波振幅与CK-MB、hs-cTnT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可以取得与常规心电图相当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且振幅与心肌酶谱相关,可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健康飞行人员的多组右胸导联心电图的特征,为飞行人员健康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10例健康飞行人员的常规、头胸、胸腹3种右胸导联心电图进行人工检测对比。结果 ①伪性Q波在头胸导联出现率最低,即V_1~V_(3R)无Q波,V_4~V_(5R)Q波占2%,V_(6R)占7%;②常规右胸、头胸导联V_(3R)的ST≥0.1mV,分别占8%和3%,V_4~V_(6R)的ST均在正常范围;③头胸导联V_1~V_(6R)的T波多数直立(85%~67%)。结论 健康飞行人员3种右胸导联心电图的变化规律可为有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0年,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20年前确诊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达180/110 mm Hg.体格检查:血压130/80 mm Hg,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电轴正常,窦性心律,Ⅰ、Ⅱ、aVL、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0.5 mV,T波倒置;左室高电压,RV432 mV、RV5 25 mV,V4~V6导联T波倒置以V3、V4导联T波倒置最深.  相似文献   

16.
急性荨麻疹致心电活动异常已有报道,现将近年来我们诊治急性荨麻疹致心电图异常28例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1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30.1岁。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病史,无心电图异常史。病因:吸入过敏6例,食物过敏9例,药物过敏3例,接触过敏2例,不明原因过敏8例。主要临床表现除皮肤荨麻疹外,有发热、乏力、胸痛、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9例,窦性心动过速12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ST-T改变11例,其中ST段压低4例,ST段抬高2例,T波低平4例,T波双向1例。此外,偶发房性早搏4例,偶发…  相似文献   

17.
张明德  张东成 《人民军医》1999,42(9):524-525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1994~1998年,我们对体表心电图ST段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42~70岁,平均61.2岁。均符合1979年ISFC/WHO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和凝血机制均正常。1.2 心电图ST段表现 本组发作时体表心电图ST段压低≥0.1mV。根据患者ST段变化的导联不同组合,分为4组:组:胸前导联30例;组:肢体导联、avL3例,组:肢体导联、、avF7例,组:…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某部飞行员,飞行时间700h。因改装体检时心电图检查显示,V1~V3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呈典型冠状T波,入院进一步诊治。既往无胸闷、胸  相似文献   

19.
观察漏斗胸患儿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3~9岁(平均5.3岁)。于手术治疗前常规心电图检查,手术矫治2年后复查心电图。现对手术前后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患儿手术前心电图改变:6例V1导联QRS波呈Qr、Qs、qR、qr形,其中4例合并T波改变(3例V1—V4导联T波倒置,1例V1—V5导联T波倒置),4例伴心电轴右偏( 100°、 114°、 130°、 160°)。8例IRBBB中4例合并T波改变(1例V1—V5导联倒置,3例V1—V4导联例置),2例合并心电轴偏移( 112°、-30°)。1例RBBBo1例ST段改变。4例T波改变。1例心电轴偏移。  相似文献   

20.
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参数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兰芳 《西南军医》2008,10(6):26-27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为12导动态心电图(AECG)ST-T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对象共600人用常规心电图(RECG)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AECG的sT改变较RECG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Q-Tc间期:两种连接方式均在正常范围内586例,一致率为97.5%。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AECG的ST改变较RECG显著,所以AECG的sT诊断标准应比RECG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AECG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3)两种联接方式Q—Tc间期一致率为97.5%,可考虑使用同一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