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成常规放疗组(常规组)32例和三维适形放疗组(适形组)30例。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6 MV-X线进行放疗,常规放疗组处方剂量60~66 Gy,2 Gy/次,5次/w,6~7 w完成;三维适形放疗组的处方剂量为60~66 Gy,2 Gy/次,5次/w,6~7 w完成治疗。以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食管钡餐造影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中,常规组和适形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3%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相近,患者可耐受。结论 3DCRT较常规放疗有优势,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估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经3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后6周,行CT定位扫描,确定靶区,采用德国Leibinger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美国Varian 600C/D 6MeV X线加速器 多叶光栅实施适形非共面多野放疗,总剂量(TD)为60~65Gy/9~11 次,15~22天.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57.6%,部分缓解(PR)率为35.6%,无变化(NC)率为3.4%,进展(PD)率为3.4%,总有效(CR PR)率93.2%.1例在治疗后1周出现黄疸,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 3D-CRT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8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比较肿瘤局部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1、2、3、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9%、45.7%、40.5%和30.9%,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0%、76.1%、73.9%和69.8%。放疗前X射线病变长度、病变局部T分期、临床分期、食管GTVD95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T1+T2期与T3、T4期比较,临床Ⅰ+Ⅱ与临床Ⅲ、Ⅳ期比较,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瘤进展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0期与N1、N2期比较,除局部控制率外,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瘤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Ⅲ期与Ⅳ期之间除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χ2=2.03,P=0.155),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瘤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8、4.26、3.96,P值分别为0.020、0.039、0.045 )。结论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四分类法是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比较理想的分期方法,能较好地预示放射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Ⅲ、Ⅳ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80例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40例采用3DCRT+TACE,40例采用3DCRT+肝动脉插管药物灌注(HAI).结果3DCRT联合TACE组与3DCRT联合HAI组有效率分别为75%和45%(P<0.05).3DCRT+TACE组0.5、1.0、2.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85%、61%,明显高于3DCRT+HAI组的70%、43%、33%(P<0.05).远处转移率3DCRT+TACE组与3DCRT+HAI组分别为30%和38%(P>0.05).3DCRT+TACE组0.5、1.0、2.0年生存率分别为73%、45%、28%,高于3DCRT+HAI组的45%、25%、13%(P<0.01).毒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3DCRT+TACE能提高Ⅲ、Ⅳ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对老年人肺癌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病人27例,均采用甘氨双唑钠增敏并配合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甘氨双唑钠剂量为800mg/m2,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于30min内滴注完,3h内完成放疗;3D-CRT采用6MeV直线加速器,单次剂量5.0~6.0Gy,3次/周,总剂量40~42Gy/3~4周,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治疗计划,确保周围正常组织及敏感组织的受量在许可范围内.结果 CR 17例(63%),PR 10例(37%),CR PR达到100%,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甘氨双唑钠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配合3D-CRT治疗老年人肺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468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8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行放疗的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2~252个月,中位数14.95个月.锁骨上区复发45例,纵隔复发291例,腹腔复发4例,吻合口复发15例,锁骨上区+纵隔复发89例,吻合口+纵隔复发11例,纵隔+腹腔复发7例,锁骨上区+吻合口复发1例,锁骨上区+腹腔复发2例,吻合口+纵隔+锁骨上区复发3例.经典三维适形放疗(3D-CRT)224例,调强放疗(IMRT)244例.放疗剂量40~70 Gy(中位放疗剂量59.4 Gy).在166例联合化疗患者中,同步放化疗109例,序贯放化疗5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率95.3%,总有效率为81.6%,其中CR为41.2%.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疗后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1%、32%、21%和14%,中位生存期17.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病理分期、术后N分期、复发部位、病灶单或多发、病灶大小、近期疗效、放疗剂量、化疗与否与预后相关(χ2=4.814~247.32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病理分期、病灶单或多发、病灶大小、近期疗效、放疗剂量、化疗与否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疗后患者死亡原因为局部及区域性复发致死176例,占死亡数的47.57%(176/370);远处转移148例,占40.00%(148/370);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为16例,占4.32%(16/370);1例死于放射性肺炎;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1例死于脑出血;原因不明26例(含失访).肺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结论 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年龄小于70岁,术后分期较早,单个复发病灶,小病灶,放疗剂量≥59.4 Gy,足量放疗后缓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6):732-733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 CRT)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针对119例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给予3D CRT并随访其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119例中出现急性食管反应118例,急性放射性肺炎31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稳定病例分别为89、12、7例;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7%、67.6%和47.2%;死亡69例。结论:3D CRT能明显提高病灶区域所受剂量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适用于食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Elscint twin flash 螺旋CT机定位后,用Leibinger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拟制放疗计划,在Varian直线加速器上实施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分析肿瘤反应率、放疗后无肝内肿瘤进展率及放疗后12个月生存率,观察治疗毒副作用.结果 放疗后肿瘤体积反应率为85.7%,放疗后12个月无肝内肿瘤进展率为38.4%,放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70.5%.存活患者无晚期肝损伤.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肝癌的毒性较小,对提高肝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周剂量紫杉醇(PTX)加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48例分为两组,PTX+DDP组:PTX80mg/m^2静滴第1,8天;顺铂20mg/d静滴第1~5天。5-Fu+DDP+CF组:5-Fu500mg/m^2静滴,第1~5天;DDP20mg/d静滴第1~5天,CF100mg/次静滴,在5-Fu前2h内给药第1~5天,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按UICC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PTX+DDP方案治疗20例食管癌患者有效率为70%;5-Fu+DDP+CF方案治疗28例的有效率为50%。前一联合方案总有效率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也较后者重,但大多数患者能耐受,主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Ⅱ~Ⅲ度为主的骨髓抑制。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马蔺子素对食管癌放疗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 1996 年1 月至1997 年8 月,将60 例胸中段髓质型食管鳞癌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放疗的同时口服马蔺子素胶囊2 次/ 日,110mg/ 次,直到放疗结束。放疗用60Co 或6MV或15MVX 射线为放射源,5 次/周,DT2 Gy/ 次,前后两野对穿照射DT40 Gy 后,再两野成角照射DT20 ~30Gy,中位剂量为DT66-1 Gy。对照组单纯放疗,其设野和剂量分别同试验组,中位剂量为DT68-6 Gy。结果 放疗结束时,试验组完全消退率(CR) 为53-33% ,对照组CR 为26-67% ,P< 0-05 ;放疗后3 个月CR分别为73-33 % 和46-67% ,依据40 Gy及60 Gy时病变消退情况计算的增敏比分别为1-68 和1-27。试验组出现的临床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腹泻,发生率为56-6% ,高于对照组的30 % ,但病人均可耐受。结论 马蔺子素对食管癌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毒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纯适形放疗与适形放疗联合希美钠(cMNa)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81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与放疗加希美钠组(治疗组)。放疗剂量均为DT66Gy/30次,5次/周,治疗组加用希美钠800mg/m2。滴注,每周3次,隔天静脉滴注,30min滴完。结果对照组:CR24.3%,PR65.8%,总有效率90.1%。治疗组:CR60.0%,PR37.5%,总有效率97.5%,两组CR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式对食管癌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使用甘氨双唑钠组CR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定剂量的外照射后不同时期加腔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以探讨较适当的腔内照射时机。方法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2组,A组:35Gy外照射后,即开始内外照射同期进行。B组:50Gy外照射后开始腔内照射。两组外照射总吸收剂量均为50Gy,采用常规分割照射,1.8—2Gy,次,5次,周。腔内照射5Gy,次,每周1次,共2次。结果A组的1、3和5年局控率分别为60.2%、39.8%和36.2%,B组的1、3和5年局控率分别为54.1%、32.8%和29.2%;P=0.5118。两组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2.0%、26.0%、21.8%和54.0%、23.4%、16.7%,P=0.8159。A组和B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0%(35/50)和48%(24/50),P=0.038,但严重的食管炎(Ⅲ级及以上)的发生率相当,均为4%。A组和B组食管瘘的发生率分别为8%(4/50)和10%(5/50)。结论于35Gy外照射后同期加腔内照射及外照射50Gy结束后即局部补加腔内照射均是可行的。两种治疗方案相比,前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高于后者,但晚期并发症无增加。 相似文献
15.
Toru Sakayauchi Kenji Nemoto Chikashi Ishioka Hiroshi Onishi Michinori Yamamoto Tomoko Kazumoto Masaoki Makino Ryuji Yonekura Jun Itami Shigeru Sasaki Gen Suzuki Naofumi Hayabuchi Hiroyasu Tamamura Rikiya Onimaru Shogo Yamada 《Japa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09,27(3):131-137
Purpose The optimal chemotherapeutic protocol for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oxicity and completion rates of various chemotherapy protocols with that goal in
mi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61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June 2002 and January 2004. The total radiotherapy
dose was 64 Gy. Three chemotherapy protocols were used. Arm A comprised daily low-dose cisplatin (CDDP) and 5-fluorouracil
(5FU) (CF protocol) (3 mg/m2 and 180 mg/m2, respectively). Arm B was intermediate between arm A and C (CDDP 7 mg/m2 and 5FU 250 mg/m2 on days 1–5, 8–12, 29–33, and 36–40). Arm C comprised two courses of standard CF (CDDP 70 mg/m2 on day 1 and 5FU 600 mg/m2/24 h on days 1–4).
Result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matological toxicity between the protocols, leukocytopenia was slightly
milder in arm A. Nausea was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 in arm C. The completion rate was higher in arm A. The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40%, 31%, and 6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aily low-dose CF protocol showed a trend of mild toxicity regarding leukocytopenia. However, we could not fin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arms. It also showed a better completion rate than the other two arm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狭窄、纵隔淋巴结增大侵犯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腐蚀性食管狭窄及食管破裂、食管-纵隔瘘、食管-气管瘘等病变的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2例;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1例;纵隔内淋巴结增大侵犯食管导致食管狭窄10例;贲门失弛缓症18例;食管癌术后狭窄5例及腐蚀局限性食管狭窄2例;食管胸腔瘘1例、食管-纵隔瘘1例;60例均采用数字多功能X线机透视引导,其中部分病例同时采用胃镜下置入导丝放置支架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恶性狭窄永久性植入支架33例;良性狭窄暂时性置入支架27例,暂时性置入支架均在3-28 d安全取出;支架留置以后98%(59/60)患者的摄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简捷、安全、有效,对提高食管狭窄及食管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是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N0期胸段食管鳞癌(TESCC)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失败模式及失败原因,并据此讨论患者术后放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47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患者术后治疗的失败模式及其原因,探讨pN0期TESCC患者单纯手术治疗后辅助性放疗的可行性及意义。结果 全组患者出现胸腔内-区域性复发57例(12.1%),其中多数出现在胸腔内(52例);远处转移42例(8.9%)。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3例。总失败率为20.9%。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显著高于胸中段和胸下段患者(χ2=7.469,P<0.05),而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越晚的食管癌患者其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高于T分期早者(χ2=10.247、7.88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变部位、食管瘤床与周边组织器官的黏连程度和术后残端情况为影响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的显著性因素(χ2=14.232、9.486、7.546,P<0.05);患者性别、吸烟史和术前体重减轻≥ 5 kg为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率的显著性因素(χ2=10.823、10.275、6.065,P<0.05);而T分期对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有显著性影响(χ2=15.994、12.88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术后残端为影响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5),既往吸烟史为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性因素(P<0.05)。结论 pN0期TESCC患者单纯术后仍有较高的胸腔内-区域性复发率,对于胸上段食管癌患者、T分期较晚、食管瘤床与周边组织器官的黏连程度较重和术后残端阳性患者建议术后辅助性放疗。男性患者、有吸烟史和术前体重减轻≥ 5 kg者远处转移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前瞻性研究沙利度胺干预下食管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采集8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中、后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VEGF水平,根据患者放疗中VEGF水平的变化给予沙利度胺干预,将83例(另外3例因不耐受放疗而中断治疗)患者分成服药组32例(放疗中VEGF水平升高或不变的患者给予口服沙利度胺至放疗结束)和未服药组51例(VEGF水平降低的患者不服用沙利度胺放疗至结束),观察沙利度胺干预下食管癌放疗的疗效及服用药物的安全性.另设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 8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VEGF表达水平较30例健康对照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且与原发肿瘤大小(t=4.55,P<0.01)、淋巴结转移(t=7.50,P <0.01)、组织病理类型(F=3.40,P<0.01)及临床分期均有关(t=2.52,P<0.01),而与病变部位、远处转移、X射线分型、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P均>0.05).服药组患者放疗后较放疗中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降低(t=2.37,P<0.05),放疗有效率为71.88%;未服药组患者放疗中、后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05),服药组与未服药组的患者比较,头晕、倦怠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2.50%和15.69%(x2=19.28,P=0.000),嗜睡的发生率分别为18.75%和1.96%(x2=5.168,P=0.023),Ⅲ-Ⅳ度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11.76%(x2=0.061,P=0.806),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6.25%和9.80%(x2=0.026,P=0.872),Ⅲ~Ⅳ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13%和5.88%(x2=0.002,P=0.96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38%和27.45%(x2=2.913,P=0.088),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 沙利度胺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患者服用沙利度胺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