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MRI研究脑微出血(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颅脑MRI受检者284例,行常规MR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记录CMBs及腔隙性脑梗死位置、数目,分析CMBs、腔隙性脑梗死分布位置以及病变程度,分别统计皮层-皮层下区(CSC区)、基底节-丘脑区(DGM区)、幕下区(IT区)的CMBs、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并进行相应分级;再根据脑内所有CMBs及腔隙性脑梗死数目总和对每例患者进行分级,分析两者在发病部位、病变等级之间相关性,统计各年龄组CMBs、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利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4例受检者中腔隙性脑梗死215例,CMBs 9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率约40%。CMBs、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分别为1~93、1~41个不等;CMBs、腔隙性脑梗死具有共同的好发部位,CSC区rs=0.450,P=0.004;DGM区,rs=0.406,P=0.000;IT区,rs=0.441,P=0.000。CSC区、DGM区、IT区的CMBs病变程度随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00);脑内所有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P=0.000);腔隙性脑梗死、CMBs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颅脑MRI常规扫描序列结合SWI序列检测腔隙性脑梗死和CMBs,可以更加科学指导脑血管患者的诊断治疗、跟踪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正>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期分型诊治已经得到重视。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西医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分型,同时辨证设立6个病性证素,以探讨脑梗死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以期能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英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4):458-459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诊处理经验。方法对疑诊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12例患者,及时行头颅CT或MR I检查;确诊后及时进行降血压、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神经、处理并发症等处理。结果治愈6例,显效4例,好转2例。结论诊断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治疗要及时进行上述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脑小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16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120例脑白质病变患者(脑白质病变组)及158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水平,记录3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充足、缺乏、不足的比例,并进行血清25(OH)D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血清25(OH)D缺乏患者比例高于健康组(43.6%比23.4%),脑白质病变组血清25(OH)D缺乏患者比例高于健康组(39.2%比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每降低10 ng/ml时,腔隙性脑梗死组回归系数为0.24(95%可信区间为0.03~0.48,P<0.05),脑白质病变组比值比为2.11(95%可信区间为1.50~3.26,P<0.05);血清25(OH)D缺乏时,腔隙性脑梗死组回归系数为0.53(95%可信区间为0.05~0.89,P<0.05),脑白质病变组比值比为2.85(95%可信区间为1.28~6.32,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显著相关,可通过监测血清25(OH)D水平预防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MRI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材料和方法:对60例糖尿病患者行MRI检查,统计和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分布和分期。结果:MRI共发现1207个腔隙性脑梗死灶,多发性病灶占全部病灶的99.3%,大脑半球病灶占全部病灶的84.34%,50岁-至80岁-年龄组为高发年龄组,而慢性病灶极为少见。结论:MRI是目前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CT显示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根据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分成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腔隙性脑梗死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非腔隙性梗死组的易损斑块率为76.9%(40/64),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47.5%(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调整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后,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相关性(OR,2.865;95%CI,1.047~7.813).结论 易损斑块是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64排CT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动脉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质部位的小梗死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脑桥、内囊和脑回的白质。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1-2]。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3]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远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指标,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脑自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最多见于豆状核(占40.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建辉  冀凤云 《人民军医》2002,45(11):646-648
腔隙性脑梗死 (lacunarinfarct)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其原因是由于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液化 ,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的腔隙性脑梗死 ,约占脑梗死的 2 0 %。为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抑郁症状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为诊治和康复提供参考 ,我们对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抑郁状态 96例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1 1 腔隙性脑梗死组  96例 ,其中男 6 2例 ,女34例 ,年龄 5 5~ 79岁 ,平均 6 6 5 + 6 5岁。均经CT或MRI证实 ,CT可见深穿支供血区单个或多个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测量皮层下脑梗死患者梗死灶体积变化,及其对于判断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搜集40例首次单发皮层下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19例,非腔隙性脑梗死组21例。全部研究对象均在症状出现后7天、15天、1月、3月、6月进行五次MRI检查。患者每次MRI检查前或检查后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师,应用NIHSS量表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比较腔隙性脑梗死组及非腔隙性皮层下脑梗死组内不同时间点脑梗死灶体积、NIH-SS评分的差异;对腔隙性脑梗死组及非腔隙性皮层下脑梗死组病灶体积与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体积,随检查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不同时间点的体积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的NIHSS评分,随检查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的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腔隙性皮层下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体积,虽然随检查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但不同时间点的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NIHSS评分,随检查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的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第1次检查的病灶体积,与随访的NIHS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0.05)。非腔隙性皮层下脑梗死患者第1次检查的病灶体积,与随访第4次和第5次的NIHS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磁共振成像对监测皮层下脑梗死灶体积演变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戚欣  李小刚 《西南军医》2016,(5):475-478
慢性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一组病理过程影响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和大脑毛细血管的疾病。腔隙性卒中作为脑小血管病的一种,它与复发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及死亡率增加这些长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脑出血仍然是溶栓治疗最具破坏性和不可预知性的并发症,而脑小血管病的存在是现在被公认为溶栓相关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腔隙性卒中患者溶栓疗效的文献和伴CSVD,如白质病变及脑微出血患者溶栓后脑出血发生风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D-A数码医疗纸介质打印系统在磁共振影像学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请3名具有5年以上磁共振阅片经验的医师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纸介质打印片和胶片结果。结果:分析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图像,经统计学处理,诊断结论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这两种方式读片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D-A数码医疗影像成像系统在磁共振对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腔隙性脑梗死、41例非腔隙性脑梗死和20例非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进行分级,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特点,应用ROC曲线计算斑块分级评价腔隙性脑梗死、非腔隙性脑梗死及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大多为Ⅲ级和Ⅳ级斑块,其他部位斑块大多为Ⅰ级和Ⅱ级,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分级明显大于其他部位斑块,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人群中Ⅲ级和Ⅳ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非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Ⅲ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非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Ⅲ级和Ⅳ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以斑块分级II级为标准评价腔隙性脑梗死、非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9%,75.0%,67.2%,76.4%,65.4%,76.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级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类似,其可能是造成二者长期预后相近的病理生理机制;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是评价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MRDWI)表现及其ADC值变化。方法 :搜集急性脑梗死病例 5 4例 ,根据MRI显示病灶的位置、形态和最大直径 ,分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组 ( 3 9例 )和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组 ( 15例 )。选正常对照组 5例。结果 :3 9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例均有不同程度MRDWI表现 ;其ADC值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MRDWI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合ADC图和ADC值则可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王喜  石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906-1906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笔者对6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配合使用自拟方温肾和血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个新近发展起来的MR成像技术,它对显示静脉血管、血液成分(如出血后各期代谢产物)、铁沉积等非常敏感。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小动脉闭塞,约占缺血性脑梗死的四分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够更加准确和更加快速地发现腔隙性梗死灶。同时还发现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很密切的关系,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能够更精确地发现这些微出血灶,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预后评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前、后的生理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8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以入院治疗前患者的头颅核磁共振(MR)图像数据作为治疗前组,入院治疗一定时间后复查头颅MR所得数据作为治疗后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病灶范围大小及信号高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大部患者(男性87.5%,女性83.3%)原发病灶趋于稳定,少数患者病灶(男性12.5%,女性16.7%)扩大趋势。通过MR检查,发现急性期发病并及时诊断及治疗的患者,病情得到很好控制。结论 MR对腔隙性梗死诊断有很强的敏感性,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周边缺血半暗带也有很清晰的显示,急性期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诊断腔隙性脑梗死及是否治疗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附3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外伤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特征。方法:对39例头颈部外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行横断面螺旋CT扫描,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根据临床和CT表现分为两型:I型(21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呈小片状腔隙性低密度区;Ⅱ型(18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为脑叶梗死呈扇形低密度区,与大脑前中后供血动脉或颈内动脉分布一致,范围较大。结论:螺旋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脑梗死的准确诊断、估计病变程度,分析两型脑梗死的不同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MRI检查在老年急性眩晕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眩晕门诊就诊的老年急性眩晕患者共13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岁。所有患者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在眩晕发作后的1-7天内行MRI检查。对阳性发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急性眩晕患者共136例,MRI检查异常发现共33例,占24.3%。其中包括腔隙性脑梗死19例,脑干梗死5例,小脑梗死4例,脑萎缩2例,听神经瘤2例,小脑出血1例。在以单纯眩晕为表现的28例患者中,5例(17.9%)患者MR/可发现异常,包括小脑梗死1例,脑干梗死1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例。结论:老年急性眩晕患者颅脑MRI约1/4患者可发现异常。MRI能够提高老年眩晕患者中枢性眩晕的识别率,尤其对以单纯眩晕发作为临床表现的患者,有利于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