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RTI)流行现状,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拟调查表,对广州市10所中学和2所职中16 321名学生进行RTI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中学生过去1 a发生RTI的共225人,发生率为1.38%;总人次为236人次,人次数发生率为1.45%(236/16321)。不同学校类型和性别的学生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受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受伤的主要责任人是自己,受伤地点主要是在道路上,受伤性质主要是轻伤,伤后处理以门诊/急诊或教师/家长自行处理为主,伤后"基本未请假,基本能够完全恢复"。不同学校类型和性别中学生伤害危险行为和认知情况有所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危险行为、认知情况、性别、是否住宿、学习成绩、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与RTI的发生有关。结论应针对RTI的流行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中学生R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了解山东省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5市一至三年级小学生9 063名进行问卷调查.健康素养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山东省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2.8%(5 689/9 063).按领域分类,安全应急素养、卫生保健素养和疾病防治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75.6%(6 850/9 063)、56.3%(5 106/9 063)和80.1%(7 261/9 063);按维度分类,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是47.7%(4 327/9 063)、88.3%(8 003/9 063)和73.6%(6 672/9 063).单因素分析显示,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性别、是否独生、年级、居住地、所在地区、自评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相关(2值分别为39.66,161.09,193.05,89.23,1 107.75,196.35,99.43,74.39,64.86,16.7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为独生、年级、居住地、所在地区、自评学习成绩、父亲职业及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山东省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不同特征学生之间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需要针对影响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因素开展针对性教育或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学生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探讨有效控制策略和方法。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2所小学为干预组,再选另2所小学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为期1 a;对照组则不进行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比较2组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近1周不良交通行为发生率以及1 a内交通事故发生率、交通伤害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交通安全知识的答对率比干预前有显著上升(P0.01);干预组干预后近1周不良交通行为发生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干预后近1 a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交通伤害发生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以上4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交通安全知识与交通事故有统计学关联。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性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小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为预防控制伤害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选取初一至高三学生共13697人,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北京市中学生9.3%报告经常步行违规,42.1%骑车违规;5.5%曾在非安全场所游泳,5.9%曾在非安全场所滑冰;11.5%报告曾随身携带刀棍等危险品,22.4%曾与他人打架;与跌坠等相关的伤害行为较常见,误服药物、中毒、电器、爆炸伤等相关危险行为有一定发生率。不同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率不同。结论中学生是各类伤害相关危险行为高发人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5.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减少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18所学校共4 871名学生进行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问卷调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近1年内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为5.75%(280/4 871).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最高(8.88%),其次为初中生(5.09%),高中生交通伤害发生率最低(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初中与之比较:OR=0.534,95% CI=0.380 ~0.749;高中与之比较:OR=0.314,95%CI=0.213~0.464)、肥胖(OR=1.855,95%CI=1.225~2.809)、大家庭(OR=1.463,95%CI=1.103~ 1.941)、步行(OR=1.750,95%CI=1.116~2.746)、骑自行车上学(OR=3.636,95%CI=2.015 ~ 6.560)、违反交通规则次数多(OR=1.343,95%CI=1.167~ 1.546)、校内人车道不分开(OR=1.433,95%CI=1.110~ 1.850)学校学生更倾向于发生交通伤害,学校有专人维护校周交通秩序(OR=0.818,95%CI=0.698~0.958)、所乘校车无超载情况(OR=0.483,95%CI=0.330~0.706)是交通伤害的保护因素.结论 深圳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多种因素影响交通伤害发生.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二、三年级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4所小学二、三年级学生1 116名为研究对象,检查其患龋情况,并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患龋率为72.3%(807/1116),其中广州户籍儿童患龋率为52.2%(239/458),非广州户籍儿童为86.3%(568/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19,P<0.01);二年级学生患龋率(77.0%)高于三年级(67.7%)(x2=12.21,P<0.01).单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年级、喝碳酸饮料、食用甜点巧克力、开始刷牙年龄、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照顾孩子的人、居住环境、医疗来源、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收入14个因素均入选方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喝碳酸饮料、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及父母学历等均为龋齿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 二、三年级小学生是龋病发生的高危群体,龋齿发生与社会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正>非故意伤害是指无意识、无目的造成的伤害,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等12种伤害类型[1-2]。非故意伤害因常见、多发、致残率高、后遗症多和年轻人高发等特点,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2-4]。尤其是刚进入小学的儿童活泼好动,对各种新鲜、刺激、危险的事物充满好奇,然而伤害预防知识匮乏、对外界致伤因素警惕性较低、防范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市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及其危险因素,以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杭州市某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班在校生共436名,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过去一年中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36名小学生在过去一年里共发生各类伤害人数241例,发生率为55.3%,男生伤害发生率为61.1%,女生伤害发生率为47.6%。伤害类型以跌摔伤(11.5%)、扭伤(11.2%)、擦伤(9.2%)最为常见。伤害的地点以学校为最高(47.9%)。伤害部位以四肢和头部为主。伤害的发生与性别、家庭教育形式、所玩的游戏类型、回家方式、是否注意自我保护和学校家庭的楼道是否拥挤有密切联系。结论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太原市6城区2郊县区2376名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376名小学生骑车违规、步行违规、不安全游泳总体报告率分别为33.9%,13.0%,8.2%;受欺侮、打架、上下学不安全感总体报告率分别为51.6%,32.0%,6.1%;有孤独感、有学习压力、失眠、抑郁倾向总体报告率分别为24.1%,29.8%,9.6%,10.2%。男生危险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郊区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高于城区,城区学生孤独感、抑郁倾向行为报告率高于郊县区,单亲/重组/隔代家庭中儿童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结论太原市小学生有关伤害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受个体、家庭、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了解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应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调查问卷”,对重庆、山东、河南、陕西、湖南、四川部分农村地区56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近1 a内农村小学生,除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外的伤害发生率为71.3%,其中以扭伤、跌伤或碰伤发生率最高(54.1%),其次为刀(或锐器)割伤或刺伤(26.3%)、烧伤或烫伤(21.2%);而自杀倾向报告率为6.4%,自杀行为报告率为2.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使用互联网、生活自信程度、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伤害是农村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议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教育方面提出控制伤害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淄博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淄博市的3个区6 所小学共3 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淄博市小学生的意外伤害率为9.58%,前3位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3.97%)、中毒(3.71%)、车辆刮碰伤(1.91%)。伤害的发生率与性别和年龄有关, 男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 (χ2=10.635,P=0.001)。各年龄组伤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7,P<0.001)。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收入是否减少、主要养育人、学生年龄。结论小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跌倒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学生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21个地级市,选定的每个地级市随机抽取1个监测点,然后每个监测点随机选取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各l所,接着随机选取每所学校每个年级中的1~2个班级进行整群调查。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学校卫生中心所提供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自填式问卷,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如骑车违规等)情况。运用Х^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0568名中学生,发生跌倒伤2038人,总发生率为9.9%,位列伤害的第3位;男生的跌倒伤发生率(12.1%)高于女生(7.8%),农村学生的跌倒伤发生率(11.1%)高于城市学生(8.1%)(均P〈0.01)。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种因素与跌倒伤有关系,分别为:有导致自己或他人受伤行为(OR=2.035)、有打架行为(OR=1.806)、有被欺辱(OR=1.718)、有自伤行为(OR=1.639)、曾有自杀行为(OR=1.601)、有骑车违规(OR=1.327)和母亲文化程度低(OR=1.108)。结论广东省中学生跌倒伤发生比例较高,危险行为与跌倒伤密切相关。应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与控制跌倒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选取2个区,每个区选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各1所,职业高中1所,共计对14所学校3 073名学生开展近视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对于小学生,每天用电脑2~<3 h(OR=2.23,95%CI=1.19~4.20),不上体育课(每周2节:OR=0.34,95%CI=0.13~0.91;每周4节:OR=0.23,95%CI=0.08~0.62;每周5节及以上:OR=0.33,95%CI=0.11~0.97)与近视呈正相关;课间休息或放学时老师不拖堂(偶尔:OR=1.99,95%CI=1.51~2.63;经常:OR=2.07,95%CI=1.29~3.30),在近距离用眼时0.5~<1 h休息1次眼睛("1~<2 h"OR=1.33,95%CI=1.03~1.70;"≥3 h"OR=1.87,95%CI=1.17~3.00),父母均不近视(一方近视:OR=1.69,95%CI=1.32~2.17;双方近视:OR=2.13,95%CI=1.50~3.02)与近视呈负相关。对于初中生...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闵行区小学生运动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闵行区梅陇镇和颛桥镇作为本次调查的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二镇抽取2所公办小学和2所民工子女学校,问卷调查8所小学民有一至五年级学生家长共3 887名。结果在过去1年内小学生总运动伤害发生率为8.5%;其中发生1次运动伤害发生率为7.9%;发生2次及以上运动伤害发生率为0.6%。闵行区小学生运动伤害三年级发生率最高,一年级发生率最低。学校中多发,玩耍时多发,春夏季多发。下肢和头部受伤多。在23.9%因受伤而请假休息的小学生中,平均休息时间为5.5 d。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民族、父亲年龄等为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实施以学校为基础的、三年级学生为重点人群的、预防体育运动中碰撞伤为主的小学生运动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了解在校大中学生对肥胖的认知情况及减肥行为现状,为采用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8所大中学校共3 571名学生,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5.20%的大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超重,且中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大学生.锻炼减肥为大中学生的首选方法(55.08%),其余依次为限食(26.6%)、不吃肉(8.26%)、长时间禁食(3.08%)、私自服用减肥药(1.62%).结论 大中学生对自身体型满意度偏低,大多数会选择以锻炼为主的减肥方式,但也存在盲目减肥和减肥方法不合理现象.应对大中学生开展肥胖与科学减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发生状况及其与学习负担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自杀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杀问卷和学业负担问卷,于2019年2—3月抽取河南省45个样本县(市、区)、793所中小学107 65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河南省中小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的报告率分别为8.8%,5.4%,3.0%。不同性别、年级、城乡、寄宿状况中小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1 670.88,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有快慢班、考试频次、课外补习时间、学习压力、近视状况对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均有正向预测作用(OR=1.05~1.43,P值均<0.05),课程开设、学习态度、学校态度、自我期望均有负向预测作用(OR=0.44~0.90,P值均<0.01)。结论河南省中小学生的自杀心理行为应引起重视,学业负担是导致中小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严重伤害发生现状,为制定严重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14个市县抽取初、高中学生30 260人,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中学生严重伤害发生率为14.3%,共发生严重伤害5 411人次,人次发生率为17.9%,人均严重伤害发生频率为1.3次。平均因伤请假天数2.2 d。城市中学生严重伤害发生率低于农村(P<0.05),男生高于女生(P<0.05),学习成绩越差,严重伤害发生率越高(P<0.05)。扭伤、跌坠伤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割伤、刺伤或捅伤是最常见的症状或体征。家中、校园、公路/街道/车站/渡口/码头等交通场所是最常见的受伤地点。结论 河南省中学生严重伤害发生率虽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但仍不可忽视。相关部门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严重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自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儿童期虐待问卷( CTQ - SF),对广州市10所小学的全体五、六年级小学生3 0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的广州市五、六年级小学生制定过自杀计划,1.3%的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年龄大(OR=1.05)、重组家庭(OR=8.90)、被同学排斥(OR =1.47)、遭恐吓打骂(OR=2.48)等8个因素是小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小学生自杀行为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学生伤害干预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4 168名中小学生进行伤害问卷调查。小学1~4年级学生由家长填写问卷,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自填问卷;校园安全情况由调查员现场勘察结合校医咨询后填写;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伤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1.63%,伤害次数发生率为35.3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午休时间、学习成绩、父亲年龄、家庭月收入、是否爱好体育运动、鞋底磨损情况、运动器械维修情况、是否疲倦时进行体育运动、是否带病参加体育运动、与动物玩耍频率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与个人、家庭及学校环境危险因素有关,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控制措施应综合考虑个人及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调查表对16542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宿州市中小学生共发生12种不同类型的伤害,发生率为24.36%:前三位依次为动物咬伤(9.06%)、跌伤(8.37%)、刀或锐器刺伤(8.36%):以高中生伤害发生率为最高(57.08%).其次为初中生(43.12%)、小学生(15.11%);伤害发生与性别有关。结论:伤害严重地影响中小学生健康和学习,应根据农村中小学生伤害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