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潘洪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85-186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68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人,治疗组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口服降糖药,对照组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达标率88.2%,餐后2h达标率82.5%,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率61.7%,餐后2h血糖达标率52.9%,两组患者其血糖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加用二甲双胍口服降糖药,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冯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61-2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浦北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经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达标的T2DM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比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FBG、2hPBG、HbA1c、BMI等各项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能更好控制血糖,并可降低胰岛素剂量及有效改善BMI,两组联合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针、二甲双胍片联合治疗,对照组46例单用预混胰岛素针治疗。所有患者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比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偏少,血糖更平稳,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较少,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针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稳定,副作用少,适宜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明确有效的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和适当锻炼。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起始剂量为0.5 g,根据患者血糖情况给予患者口服二甲双胍0.5 g/片,1片/次,2次/d或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西格列汀,50 mg/片,2片/次,1次/d,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下降,但治疗组各项指标更接近理想指标,消化道不良反应也更少。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方法:56例体重指数(BMI)〉24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片0.85 g,po bid。治疗12周,分别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bAlc、FPG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能较好的控制血糖达标,有效改善代谢紊乱;加用二甲双胍可明显减少甘精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qd,并予以二甲双胍500mg,po bid;对照组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bid,两组均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检查肝、肾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G和HbAlc的达标率,并记录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FBG、2 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和P<0.05),观察组患者2 hPG和HbA1C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FBG、2 hPG和HbAlc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好的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较高,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于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差,改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降糖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因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差,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40例,预混胰岛素治疗组(B组)40例,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针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针降糖治疗,观察甘精胰岛素组与预混胰岛素组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论:甘精胰岛素针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平稳,低血糖发生率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对口服药物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于口服降糖药物不能很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为甘精胰岛素针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及预混胰岛素针治疗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针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针单用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A组与B相比较血糖更加容易平稳,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并且部分患者有体质量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针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T2DM疗效安全有效,适宜作为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治疗的效果、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情况进行简要的剖析。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60例观察组与6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注射不同比例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在连续治疗3个月的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经过治疗后胰岛素的平均日维持量与治疗费用上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对比、经过治疗后胰岛素的平均日维持量与治疗费用上,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观察组的治疗的方案更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与降低治疗费用,更有利于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12月来院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分别以2组患者治疗的血糖情况、胰岛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和胰岛功能,且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概率较低,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2006年收治的80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口服降糖药治疗组40例和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30R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经济费用和体重变化。结果预混胰岛素30R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P〈0.05);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14.6±1.5)d,口服降糖药组平均(27.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组发生低血糖1例(占2%),口服降糖药组低血糖0例。结论预混胰岛素30R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缩短血糖达标天数。  相似文献   

12.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经预混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每天1次注射,联合阿卡波糖,每天3次口服,治疗12周,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三餐前、三餐后、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率.结果 治疗后三餐前、三餐后及睡前血糖、HbA1c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t=11.212、14.997、10.863、17.950、11.108、14.034、12.422、22.764,均P<0.01),日间低血糖发生率3.1%,无夜间症状性低血糖发生,BMI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率均较治疗前提高(x2=10.255、9.143,均P<0.01).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不增加体质量,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每日3次诺和锐30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新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诊断按WTO1999年标准)60例,随机分为MDI组及诺和锐30组治疗两周,比较PG、c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和低血糖发生人数。结果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3次诺和锐30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有效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可作为初诊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84例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部分病例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血糖正常。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部分病例胰岛恢复正常分泌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本科就诊的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晚10时皮下注射,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FPG、2 h 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78.1%的患者FPG降至<7.0 mmol/L。BMI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内分泌科初次确诊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35~65岁,平均(50±1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对...  相似文献   

17.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有效的控制空腹和饭后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胰岛索泵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A组)80例、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B组)8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C组)80例,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4周)、胰岛素用量、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 A、B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C组[分别为:(6.9±1.4)%、(7.0±1.2)%与(8.0±3.2)%,均P<0.05];A、B、C三组患者血糖均能达标,A、B组比c组达标时间短[分别为:(3.0±1.4)d、(3.5±1.5)d与(6.0±1.9)d,均P<0.05]、胰岛素用量减少[38.0±15.0(U/d)、45.0±16(U/d)与55.0±17.0(U/d),均P<0.05],A组比B组胰岛索用量更少(P<0.05);A组与B组、C组相比较胰岛索抵抗指数明显降低(分别为:0.8±0.3与1.5±0.4、1.6±0.4,均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增加(-2.0±4.3与-3.6±4.2、-4.1±4.3,均P<0.05),且无心、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索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单纯应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每日睡前应用1次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三餐口服二甲双胍(Det组,32例)、每日睡前1次中效胰岛素(NPH)联合三餐口服二甲双胍(NPH组,28例),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blood glucose,2h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BG、2hBG、HbA1c、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FBG、2h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t组发生3例(3/32)低血糖,NPH组发生13例(13/28)低血糖.Det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低于NPH组(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控制血糖,但地特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低,在控制体重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观察感染细菌、血糖、血糖下降至正常的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以G+为主。两组患者的血糖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达目标血糖值的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较MSII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CSII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住院天数,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