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根据其发病原因,笔者有针对性地选用翳风穴为主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56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本法具有选穴少、痛苦小、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本组56例全部有效,痊愈率达85.7%。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多发病、常见病 ,任何年龄均可起病 ,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急速 ,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肌肉驰缓麻痹。近年来笔者联合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8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 ,男 4 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8岁 ,最大 81岁 ;发病时间最短 1天 ,最长 18个月 ,多数在 7天内就诊。2 诊断要点2 .1 发病年龄不定 ,急性起病 ,1~ 5天内达高峰。2 .2 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可有耳后疼痛。2 .3 主要症状为病侧表情肌瘫痪 ,即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 ,闭目不严 ,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1岁;发病时间最短1d,最长18个月,多数在7d内就诊。诊断要点:(1)急性起病,1~5d内达高峰。(2)病前可有病毒感染、受凉、过劳等原因,病初...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多指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俗称“口眼歪斜”,西医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发病突然,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出现口舌歪斜,闭眼困难,多泪为特征,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多发于青壮年,是临床针灸的主要适应症之一。早期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针刺穴位配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翳风穴放血、完骨穴放血、肺腧穴放血等方面综述了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研究概况。参考文献14篇。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疾病,又称为贝尔麻痹.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吊线风.中医学认为当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时,风寒或风热趁虚侵入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肌肉失于约束,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则发为面瘫.西医学认为,由于风寒致面部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  相似文献   

7.
庞立红 《河南中医》2014,34(1):142-142
目的:观察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患侧局部、健侧合谷后在患侧牵正、翳风两穴用三棱针点刺皮肤出血,然后拔留罐5min,以出10mL恶血为宜。结果:急性期及早应用本法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提高面瘫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结论: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深刺翳风穴捻转补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深刺患侧翳风穴捻转补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翳风穴配合相同电针方法,疗程均为20天。结果:观察组在House-Brackmann(H-B)分级变化、总显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刺翳风穴捻转补法为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以针刺、拔罐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丽萍  张晓霞  孙玲莉 《陕西中医》2013,(12):1657-1658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针刺常规穴位(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合谷等)加翳风穴刺络拔罐疗法;对照组只用针刺,留针30min,1d1次,每周治疗5d,1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和93.85%(P>0.05),痊愈率分别为35.38%和26.15%(P<0.05),显愈率分别为64.61%和50.77%(P<0.05)。结论:翳风穴刺络拔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联合翳风穴三刺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翳风穴三刺法联合面部腧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并随症配穴),远端腧穴(合谷,太冲,足三里)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选穴同治疗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3.
子午捣臼法针刺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5):219-219
自1996年3月~1998年12月,笔者在临床中选择翳风穴为主,施以子午捣臼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0~19岁3例,20~49岁49例,50岁以上8例。症状表现以左侧面瘫为主者36例,右侧面瘫为主者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比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患侧取穴,口角歪斜取地仓、颊车、人中、大迎,眼睑不能闭合取睛明、丝竹空,鼻唇沟变浅加迎香。针睛明穴须推开眼球,直刺1寸,不提插,不捻转,留针30分钟,出针后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1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8例)采用分期针刺拔罐疗法为主治疗,对照组(64例)行常规针刺为主治疗。结果:30日观察期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刺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刺络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宏伟  李琳 《光明中医》2010,25(9):1674-1674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刺络拔罐法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0.00%、52.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症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愈显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及对H-B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H-B分级评分、症状和体征评分及FDI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痊愈率为70.00%,高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针刺组为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联合组患者额纹消失程度、面部表情自然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眼裂闭合程度和口角歪斜程度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周,联合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DI评分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FDIS评分低于针刺组,FDIP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辅助刺络拔罐治疗可以降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H-B分级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和FDI评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盒灸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后艾盒灸翳风穴;对照组38例,单纯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0次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盒灸翳风穴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1987年以来应用牵正散加味自制药艾盘重灸下关、翳风穴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 12 0例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12 0例均为周围性面瘫 ,男 6 9例 ,女 5 1例 ;年龄6岁~ 71岁 ;病程最短 2d ,最长 15d ;有明显受风寒史 10 6例 ,余 14例无明显诱因。2 治疗方法 白附子 15 g ,僵蚕 15g ,全虫 15 g ,川芎 15 g ,红花15 g ,细辛 10 g ,丁香 10g ,肉桂 10 g。将上药碾碎 ,研为细末 ,加入 40 0g清艾绒 ,掺合和匀即成药艾绒备用 ,治疗时患者采取侧卧位 ,患侧向上 ,在下关、翳风穴上各放置一块 8cm× 8cm的纱布…  相似文献   

20.
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针刺常规穴位(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合谷等)加翳风穴刺络拔罐疗法;对照组只用针刺,留针30min,1d1次,每周治疗5d,1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94.82%(P>0.05),显愈率分别为60.34%和44.93%(P<0.05)。结论:翳风穴刺络拔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