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应用于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对标本凝血及婴幼儿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1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注射器进行股静脉采血,研究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分析比较2组的采血情况、血液标本、婴幼儿疼痛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92.71%)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研究组中仅出现4例溶血,1例凝血及2例局部肿胀的婴幼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婴幼儿的压迫止血时间也长于研究组(P0.05);婴幼儿采血时疼痛持续时间、啼哭持续时间方面,研究组婴幼儿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股静脉采血选用一次性采血针比传统注射器效果更佳,有效防止凝血,明显减少婴幼儿疼痛。  相似文献   

2.
王志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37-3038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各136例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组和传统空针采血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质量和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浅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法应用于婴幼儿能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确保血标本质量,而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疼痛与肿胀的缓解作用,探讨治疗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根管预备后发生急性根尖疼痛的80例患牙,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牙给予头孢氨苄片和甲硝唑片口服;实验组40例患牙给予头孢氨苄片和甲硝唑片口服,并行根尖区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比两组间疼痛缓解率和根尖区肿胀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率(75%)高于对照组(35%),实验组患者肿胀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0%)。两组患牙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可以缓解根管预备后的疼痛,降低发展成根尖周脓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得宝松局部注射加利多卡因与否的减轻疼痛效果,实验组一组得宝松加利多卡因,实验二组用得宝松,结果显示,实验一组治疗时疼痛无明显差异,而实验二组的局部不良反应比实验一组大9倍,说明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可以不加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750001)张德春李胜玲王秀英任守凤本文收集了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1994~1995年间小儿口腔溃疡120例,分别采取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喷雾疗法与综合疗法进行对照观察。1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儿科门诊在留置针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相对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1例儿科门诊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9例与42例。B组给予一般护理,A组对留置针动静脉采血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做出全面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比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结果:A组的穿刺失败、胶布过敏、血液外渗、静脉炎和套管针堵塞等不安全因素发生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留置针动静脉采血期间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采血期间的安全性,可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 儿科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法。由于头皮血管细小,管壁薄,婴幼儿输液不合作,易使头皮静脉输液发生渗漏。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则引起局部红肿疼痛,血管硬化,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我科1998~2000年对40例头皮静脉输液渗漏患儿行局部0.2% 654-2热敷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d~2岁,渗漏出药物  相似文献   

8.
654-2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既往治疗多以补液,抗生素,对症等疗法,疗效欠佳。1986年8月至11月我院试用654-2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满意效果。材料本组腹泻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1岁以内16例,1~2岁14例,最小年龄5个月。粪便多呈黄色或黄综色,稀水样  相似文献   

9.
韩艳明  张冬青  张桂兰 《中外医疗》2013,32(15):113-114
目的分析研究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多柔比星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发生静脉炎的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静滴多柔比星,观察组应用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结果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多柔比星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率高于50%硫酸镁。结论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多柔比星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能减少化疗药物对于病人血管的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桡动脉穿刺采血在儿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血技术的好坏会造成血液化验误差,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在儿科,尤其是婴幼儿的静脉采血常常比较棘手.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桡动脉采血术取代传统的静脉采血,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郑霞 《右江医学》2005,33(3):330-330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是一项常用而又重要的技术操作,由于婴幼儿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完善的特点,若需准确无误一次采够所需血量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为了更好的解决婴幼儿采血的难题,笔者从2003年开始对部分采血较困难的患儿,采用了头皮针进行静脉离心穿刺采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成功率达95%以上,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疼痛科常见病,包括带状疱疹性神经痛(HN)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应该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控制好,以降低PHN的发生率。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目前已有文献报道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期或亚急性期HN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3-10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HN患者各40例,根据病程及是否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治疗分为急性期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和亚急性期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排除10例未完成治疗患者,四组分别有18、20、15、17例。急性期常规治疗组的用药为膦甲酸钠注射液+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分散片+阿普唑仑片,急性期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的用药为膦甲酸钠注射液+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分散片+阿普唑仑片+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亚急性期常规治疗组用药为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分散片+阿普唑仑片,亚急性期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的用药为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分散片+阿普唑仑片+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7、14、30、60、90 d评估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分法(QS)得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30、60、90 d评估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各两组患者不同时间VAS、QS、SDS评分比较,治疗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及时间主效应均显著(P<0.05)。治疗前急性期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亚急性期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患者VAS、Q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 d急性期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患者VAS、QS评分低于急性期常规治疗组,治疗后7 d SDS评分低于急性期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1、3、7、14、30、60、90 d亚急性期常规治疗加利多卡因组患者VAS、QS评分低于亚急性期常规治疗组,治疗后7、14、30、60、90 d SDS评分低于亚急性期常规治疗组(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Q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与1/18、2/17与1/15,χ2=0.009、0.013,P=0.924、0.909)。结论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HN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牛红梅  王爱东 《甘肃医药》2014,(12):905-906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加利多卡因局封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并观察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加利多卡因局封治疗,每周1次,5周为一疗程;对照组42例采用干扰素软膏每天4次,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22%,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都有显著差异性(前为χ^2=5.059,P=0.024;后为χ^2=4.908,P=0.027)。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加利多卡因局封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复发率明显降低,无明显副作用,操作简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54-2佐治婴幼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8月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比较654-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住院天数:654-2治疗组为8.4d,对照组为11.2d,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痰鸣音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为5.1d,而对照组为8.3d,二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654-2佐治婴幼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5.
宁克颖  武治国  张文生 《安徽医学》2013,34(11):1643-1646
目的探讨婴幼儿不同部位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0例行静脉采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及采血部位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婴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最高,大隐静脉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幼儿以大隐静脉采血和按压时间最短、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最低。结论静脉采血建议婴儿选择股静脉,幼儿选择大隐静脉,但仍需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和采血量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种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最佳采血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0月,儿科接诊的279例患儿与新生儿科的1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儿科接诊的279例患儿与新生儿科186例患儿,均分别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与实验B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法采血,实验A组患儿接受离心静脉穿刺法采血,实验B组患儿接受挠动脉穿刺法采血。观察并记录3种采血方法在儿科门诊与新生儿病房中的开展情况,对比3种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儿科门诊中,采用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采集合格血样的概率与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其他2组情况更佳。在新生儿科住院病房内,采用挠动脉穿刺采血法采集合格血样的概率与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其他2组情况更佳。结论:在儿科门诊开展采血工作,采用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能有效提高采血工作的质量;在新生儿病房中,采用挠动脉穿刺法进行采血,工作质量会更佳。  相似文献   

17.
王明春 《吉林医学》2012,33(13):2881
目的: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防止凝血,提高标本合格率。方法:随机将20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血标本,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采血标本,比较两组标本合格率。结果:两组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直接连试管采血标本,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索新生儿和婴幼儿血液标本采集新途径,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标本质量,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和正确的诊断.方法 对600例新生儿和婴幼儿采血方法进行了调查,比较了传统的注射器股静脉采血法与一次性采血针外周静脉采血法,在"穿刺成功率、有无凝血、溶血现象、有无局部出血、血肿及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长短"五大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在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生儿婴幼儿血样标本的最佳采集方法.结论 对新生儿和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外周静脉采血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燕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79-198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12年1~6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期间的130例采血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时将2011年7~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期间的130例采血患儿为对照组,后将两个时期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不良情况发生率及家长对采血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1~6月期间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2011年7~12月,而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及家长对采血的十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当动静脉正接时管路采血代替体内静脉采血的可行性,并分析不同抗凝方式下动静脉正接时管路采血检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RRT治疗动静脉正接的患者6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从患者外周静脉进行采血,同时分别于CRRT机器动脉管路最前端采样口采集血标本(暂停治疗0 min、1 min、3 min、5 min),采集的血标本同时进行酸碱、电解质等检测,对比检验结果,并比较不同抗凝方式下动静脉正接时管路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 枸橼酸抗凝正接时,不同暂停治疗时长(0 min、1 min、3 min、5 min)的管路采血、体内静脉采血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无肝素抗凝正接时,不同暂停治疗时长(0 min、1 min、3 min、5 min)的管路采血、体内静脉采血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多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RRT治疗时,当管路正接情况下,可从管路采血代替体内静脉采血进行血标本检验,且采集时不需要暂停治疗。可为临床CRRT血标本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