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而阵发性AF为持续性AF的前驱表现,此类AF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无影响,但可增加冠心病及瓣膜病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回顾分析了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规律及伴随症状,并初步进行病因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与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和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75例检测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房室早搏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多数患者是因为房室早搏引发的,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的房室早搏现象,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与AF的关系。方法入选阵发性AF患者36例,持续性AF患者52例及30例年龄、性别与AF组匹配的但无AF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持续性AF组血清IL-18、hs-CRP较对照组和阵发性AF组均升高(P〈0.05)。阵发性AF组血清IL-18、hs-CRP较对照组升高(P〈0.05)。AF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hs-CRP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n=88,r=0.638,P〈0.05)。结论 AF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AF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A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速室性自主节律(AIVR)可见于洋地黄中毒,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但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且多发生在梗塞后48小时内。AIVR是室性自主节律的一  相似文献   

5.
呼吸功能障碍对心脏病患者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安芳  李成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46-1447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障碍对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除外]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心脏病死亡患者中有呼吸功能障碍及无呼吸功能障碍[以血氧饱和度(SaO2%)为标准]的变化,与临终前呼吸及心跳停止先后顺序(以医生到场所观察的呼吸、心跳情况为标准)关系,分组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7例心脏病死亡患者中。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96例。其中呼吸停止63例,心跳先停14例,呼吸、心跳一起停止19例;无呼吸功能障碍患者41例,呼吸先停9例,心跳先停24例。呼吸心跳一起停止18例,用矿检验,P〈0.05。结论:呼吸功能障碍在心脏病患者死亡中有重要意义。改善呼吸功能能明显降低心脏病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肿瘤时间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生物体的生理活动、生化过程以及外在行为均存在着周期节律的特征,从系统、器官、组织水平到单个细胞,乃至各种亚显微结构其物质代谢的变化均有一定的节律性,这种节律性同样也表现在肿瘤细胞之间,从基因表达到细胞功能活动等均与正常组织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对肿瘤时间节律性的研究,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肿瘤研究领域内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及异位节律的患病率,现收集我院1987~2001年15年间我市90岁以上全部老人以及全部敬老院60岁以上老人体检材料,把资料完整的1241人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脑出血术后心率近日节律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对心率连续监测9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近日节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的心率呈显著的近日节律变化,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近日节律振幅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术后心率无显著的近日节律变化(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对脑出血术后心率近日节律的影响显著小于开颅血肿清除术;脑部术后近日节律的恢复可能与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及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庞楠 《安徽医药》2014,(6):1156-115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舒张支气管、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脏结构变化及阵发性房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完成12个月的随访,无失访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7%,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例(23.3%)房颤复发,对照组15例(50.0%)房颤复发,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如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显著,可维持窦性心律,延缓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疏血通辅助氯吡格雷用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救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119例。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治疗并服用氯呲格雷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61例,采取氯呲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血通方案进行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48 h及14 d时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率对比发现,实验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Dimer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降低,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疏血通辅助氯呲格雷的方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预防疾病复发,降低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电生理检测发现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AF)时,左房主要为房扑心律,右房主要为房颤心律.有关风心病AF的右房颤动的病理基础尚不明了。目的探讨风心病持续性AF患者右房AF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29例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根据有无持续性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AF组)和窦律组(SR组),两组之间临床因素没有统计学差异。换瓣术中取右心耳心肌标本,电镜定性和定量研究肌原纤维变化。结果AF组肌原纤维的体密度为36.1±10.66%.SR组为43.72±8.9%(P<0.05),显示AF有明显的肌原纤维溶解。结论风心痛慢性AF与窦性心律患者,右房肌细胞病理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显示这些改变是导致风心病患者右房AF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各种心脏病到了严重阶段,都会导致心力衰竭。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都有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复杂的症候群,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特别是端坐和夜间,常会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还会出现咳嗽、吐痰、咯血、疲乏无力、失眠多梦、肾功能损害、心悸、  相似文献   

13.
“医源性”(Iatrogenic)这个词是由希腊语医师(Iatros)而来。医源性心脏病是由医生或医院其他人员的言行不慎而造成病人的一种焦虑性心脏神经官能症(或称恐心症),包括3种类型:1.无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而惧怕心脏病死亡;2.由于心脏功能性症状和体征而惧怕心脏病死亡;3.真正器质性心脏病而怕死于心脏病。这个术语虽不恰当,但已延用数十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25例低渗性脑病在2~6d内逐渐纠正,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死亡5例,死亡率为16.7%。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渗性脑病死亡率高,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5.
甲亢性心脏病5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5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发生于甲亢病程较长、女性及中老年甲亢患者,甲状腺肿大多表现为弥漫性,心电图异常多为房颤、房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ST-T改变,心功能不全以全心衰或右心衰多见。结论防治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是对甲亢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应提高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人和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都存在极为显着的节律丧失现象,包括体温变化节律性的丧失,心跳节律性的丧失,排尿节律性的丧失等。虽然在这些节律性丧失已经在生理水平和行为学水平得到反复的证实,但其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得到认识。近年来,一系列的节律基因逐步得到发现,包括Per1,Per2,Per3,Bmal1,Clock,Cry1,Cry2等。这些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相互调节构成网络,从而在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水平产生节律。本研究使用MPTP处理C57小鼠,而制备出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制模成功5天后,连续24小时,每隔4小时,处死小鼠。取小鼠大脑,纹状体,心脏,肝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误诊疾病及治疗措施等情况。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减临床特征,同时又存在心血管系统的特殊变化;甲减性心脏病在临床中往往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包炎等。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预后效果理想,但对不典型患者较易误诊,因此,采用心脏疾病检查时,还应采取甲状腺功能检测,为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型心率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女性多见,通常40岁前发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焦虑、乏力,甚至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有无基础心脏病。  相似文献   

19.
心脏瓣膜手术同时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AF)心内直视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例接受瓣膜置换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型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窦性心律14例(70%),AF心律3例(15%),结性和起搏心律3例(15%)。平均随访18.2个月,84.2%(16/19)维持窦性心律,10.5%(2/19)为AF心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术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较高,双极射频消融手术作为心脏手术的附加手术具有安全、省时、治疗AF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和死因。方法对5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侵害二尖瓣的比例最高为85.8%,死亡率为30.4%,多瓣同时受累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心力衰竭引起的死亡率最高为64.7%。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最主要侵害二尖瓣;多瓣同时受累患者的死亡率最高;心力衰竭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