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1男,54岁,1995年出现左侧腹股沟区2cm×1cm大小肿块,伴左侧睾丸肿大,左侧腹股沟肿块活检示:精原细胞瘤,胸部及腹盆腔CT未见纵隔及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肿大,于1995年6月行左侧高位睾丸切除及部分阴囊切除和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侧睾丸精原细胞瘤,阴囊侵犯  相似文献   

2.
兄弟二人均双侧隐睾双侧睾丸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兄弟二人均患双侧隐睾、双侧睾丸恶性肿瘤、并其兄真两性畸形,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弟,48岁,27年前,因右腹股沟内有一拳头大肿块入院,经查诊为右腹股沟隐睾恶变,右腹股沟隐睾。遂行右腹股沟恶变隐睾切除术。术后病理:右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一并行左腹股沟隐睾牵引固定术。术后行放疗、化疗。10年前左侧牵引固定的睾丸又肿大,坠痛再次求治,诊为左侧牵引固定睾丸肿瘤,再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左侧睾丸胚胎瘤。术后放疗、化疗,至今健在。病人自述近十年来无性欲、婚后无生育。兄,57岁,自幼右腹股沟肿物。左上腹发现包块20余天入院。查体:头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975年~1990年收治睾丸非精原细胞瘤40例。大部分行患侧高位结扎精索逆行睾丸肿块切除术,部分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29例行术后放疗,并联合化疗。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5%,Ⅰ、Ⅱ、Ⅲ期分别为73.9%(17/23),10%(l/10)和0%(O/7)(P<0.01)。行RPLND者5年生存率为64.3%(9/14)。结论:据文内资料,病期愈早,疗效愈好;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行RPLND存活率高。主要死亡原因是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0岁。以右侧阴囊内肿物收治。送验物分别为6×4×4cm和1×1×1.5cm。前者为肿大之睾丸,有边界无包膜,切面分叶状,灰白色,质稍韧,无明显坏死及出血。后者为腹股沟淋巴结,质脆,鱼肉状。镜下二者均为典型的精原细胞瘤组织象。病理诊断:右侧睾丸精原细胞瘤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该患者为隐睾,曾于20年前(1969年)作睾丸(右侧)复位固定术,隐睾位于右侧腹股沟管内。术中术后良好,已改变隐睾周围环境20余年仍发生恶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975年 ̄1990年收治睾丸非精原细胞瘤40例。大部分行患侧高位结扎精索逆行睾丸肿块切除术,部分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29例行术后放疗,并联合化疗。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5%,Ⅰ、Ⅱ、Ⅲ期分别为73.9%(17/23),10%(1/10)和0%(0/7)(P〈0.01)。行RPLND者5年生存率为64.3%(9/14)。结论:据文内资  相似文献   

6.
付成  李刚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21(10):697-698
目的探讨手术及化疗在Ⅱ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Ⅱ期睾丸精原细胞瘤44例,均行原发肿瘤切除术,术后采用顺铂(DDP)、依托泊苷(VP16)及博莱霉素(BLM)的多疗程化疗,10例在化疗后行腹膜后淋巴结廓清术。结果8例化疗后廓清组织为坏死及纤维化组织,2例为恶性肿瘤。连续随访2—8年,5年生存率ⅡA期100%(11/11)、ⅡB期92%(22/24)、ⅡC期77.8%(7/9)。结论Ⅱ期睾丸精原细胞瘤尽早采用多疗程化疗,可控制病期进展,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和阴囊睾丸精原细胞瘤预后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Y  Qian T  Yu Z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74-75
目的分析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的预后,提出治疗方法。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58~1991年治疗的43例患者。根据我院精原细胞瘤分期标准,Ⅰ期33例,Ⅱ期8例,Ⅲ、Ⅳ期各1例。所有患者均经腹股沟隐睾肿瘤切除术,Ⅰ、Ⅱ期以放射治疗为主,Ⅲ及Ⅳ期各1例分别行放疗或化疗。结果全组总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0%和90.3%,相应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1%和85.3%。Ⅰ期5年、10年总生存率均为100%,Ⅱ期为75.0%和60.0%。2例复发,经放疗治愈。结论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预后较好,和阴囊睾丸精原细胞瘤相似。建议对Ⅰ期、Ⅱ期早行术后腹主动脉旁和同侧盆腔淋巴结照射。当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或原发肿瘤明显侵及腹股沟周围组织时,再行腹股沟照射。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例1]53岁男性,因右睾丸肿物第二次术后八天于1992年6月24日入我科放疗。92年3月4日因右睾丸无痛性肿大3个月在当地行右睾丸切除术,病理诊断:低分化精原细胞瘤。未行化疗及放疗。6月16日因阴囊内肿物复发,约4.5×3厘米大,在我院行第二次手术,切除肿物,精索高位切除。病理报告:右阴囊肿物,精索肿物均为精原细胞瘤。查体浅表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9.
睾丸内胚窦瘤又称卵黄囊瘤或胚胎性腺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非精原细胞瘤,是睾丸肿瘤中罕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恶性程度较高,大多预后不良。我们收治2例,行单纯手术及化疗,现均已存活4年,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25岁,发现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块半年入院,4岁时有双侧隐睾下降固定手术史。查体:左侧睾丸8.0cm×7.0cm×7.0cm,左侧精索增粗,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CT提示左睾丸实性占位,CT值为37Hu,中心为水样密度,腹膜后未发现肿大淋巴结;AFP为650ug/L。2002年8月28日作左睾丸肿瘤根治术及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为睾丸内胚窦…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已婚未育,2009年5月因“无意中发现右睾丸肿大1个月”就诊,未伴有睾丸胀痛,无阴囊坠胀感。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尿道外口无脓血性分泌物,右侧阴囊增大,皮肤无红肿,触诊右睾丸增大,大小约3 cm×4 cm×5 cm,质地不均匀,大部分质硬,无弹性及沉重感,无压痛,附睾形态正常,右侧精索无增粗,透光实验阴性;左侧睾丸附睾未扪及异常。辅助检查:彩超提示1)右侧睾丸增大,其内多个实质性减弱回声相互融合,血流信号丰富,考虑肿瘤;2)双侧睾丸微结石;3)右侧睾丸鞘膜腔积液;4)左侧附睾头囊肿。肿瘤标志物检测:HCG,AFP等均在正常范围。腹部CT未见转移病灶,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行“右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解剖病变睾丸,睾丸内有干酪样坏死伴陈旧性出血。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右侧睾丸胚胎性癌(图1)。1周后遂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未见肿大淋巴结,送检淋巴结未提示转移。痊愈出院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附睾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9岁。因右阴囊无痛性肿块2月余,进行性增大2周于1998年8月10日入院。体检:右侧附睾头部及体部扪及质硬,不规则肿块,边界清,右侧睾丸及左侧睾丸、附睾正常,体检未发现其他异常。入院后胸片、腹部B超、后腹膜CT均未发现其它病灶。8月12日局麻下行右侧附睾和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附睾弥漫性B细胞裂-无裂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睾丸老年性改变,术后骨髓穿刺未发现淋巴瘤细胞。9月2日起行COMP方案化疗。10月7日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后腹膜无肿大…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睾丸类癌一例石素胜李凌患者男性,35岁。左睾丸逐渐肿大变硬1年。检查心肺、胃肠、肝脾未见异常,左睾丸肿大,质硬,无触痛。B超示左睾丸恶性肿瘤,以精原细胞瘤可能性大,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1995年6月入本院行左侧睾丸切除术。病理检查:睾丸大8.5...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3岁。自幼双侧隐睾,8岁行右侧睾丸切除,左侧睾丸复位固定术。1984年7月因左睾丸肿大,左上腹肿物,诊断为睾丸恶性肿瘤。1984年9月予N-甲治疗,总量3g,包块消失,睾丸缩小,后行左睾丸纵切除术,病理示:睾丸精原细胞瘤。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行术后放疗。腹部转移灶D_T40Gy,腹主动脉旁D_T30Gy,全腹D_T20Gy,纵化隔D_T30Gy,右锁骨上Dm30Gy,左锁骨上Dm44Gy,阴囊Dm44Gy。除阴囊用10MeV-E照射外,其它部位用8MV-X照射。  相似文献   

14.
睾丸肿瘤比较少见,精原细胞瘤约占睾丸肿瘤的40%,恶性程度高,若能及时合理诊治,预后较好。我院1988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睾丸精原细胞瘤1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全组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38岁。左侧11例,右侧4例,左右比为2.75:1。其中3例有隐睾病史,1例为腹股沟隐睾,2例为腹腔隐睾。2.临床分期:分期检查包括病史、体检。肝肾功能、血常规、胸透、静脉尿路造影、B超、CT扫描及病理诊断。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其中1例为颈部肿物穿刺检查)。报告精原细胞瘤4例,颈部转移癌(分化差,象来自睾丸)1例,以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993年至 1999年 ,对 3 0例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人在睾丸切除术后 ,设“狗腿子野”对膈下、腹主动脉旁及同侧髂血管淋巴结引流区行预防照射 ,每次DT1 5~ 1 8Gy ,总DT2 5~ 3 0Gy。结果 随访 1年半~ 7年 ,平均 4年 2个月 ,仅 1例在放疗后 4年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经再次放疗及全身化疗后治愈 ,其余患者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辅以“狗腿子野”放疗 ,治疗效果好 ,病人可获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8岁。右侧阴囊内肿块进行性增大8个月,于1985年3月8日入院。否认外伤、结核病史。检查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未扪及异常包块。右侧阴囊明显增大,阴囊内扪及圆柱形肿物15×6×5cm,上端抵至腹股沟内环,质硬,不活动,下端与阴囊皮肤粘连,轻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正常。X胸片无异常。临床诊断睾丸肿瘤(性质待定)。行右侧精索高位结扎,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侧睾丸被挤压萎缩,呈扁圆形,2×2×0.4cm大小,肿块源于精索,17×7×6cm,探查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  相似文献   

17.
探讨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3年至1999年,对30例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人在睾丸切除术后,设“狗腿子野“以对膈下、腹主动脉旁同侧髂血管淋巴结引流区行预防照射,每次DT1.5-1.8Gy,总DT25-30Gy。结果:随访1年半-7年,平均4年2个月,仅1例在放疗后4年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经再次放疗及全向化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辅以“狗腿子野”放疗,治疗效果好,病人可获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6年-2002年92例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人在睾丸切除术后,设"狗腿子野"对膈下、腹主动脉旁及同侧髂血管淋巴结引流区行预防照射,每次DT 1.6-1.8 Gy,总DT 24-30 Gy.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全组病例5年生存率100%,10年生存率97.2%,4例出现照射野外转移,其中3例为纵隔,1例为纵隔和锁骨上同时转移.结论 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设"狗腿子野"放疗DT24-30 Gy安全有效,病人可获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放射科及泌尿科1955至1978年收治141例睾丸肿瘤。共中单纯精原细胞瘤59例,混合型精原细胞瘤17例。单纯精原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6岁。肿瘤原发于右侧32例,左侧27例。分期标准:Ⅰ期:高位切除睾丸时无转移。Ⅱ期:肿瘤直接侵润或转移到横膈以下的后腹膜淋巴结。Ⅲ期:横膈以上的淋巴或内脏有转移。手术时的分期和  相似文献   

20.
睾丸精原细胞瘤放疗95例分析李振生,李仁,张献波,刘和平,万均我院1972年1月至1978年12月收治95例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35岁。原发部位:左侧47例、右侧48例;隐睾18例(双侧1例),占18.9%;外伤史2例。按中国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