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 3 2例大肠息肉癌变的诊治 ,进行临床总结 ,并结合文献 ,对大肠息肉癌变的早期诊断、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及息肉癌变的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对 3 2例大肠息肉癌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包括发病年龄、病变部位、息肉组织类型与癌变关系、腺瘤外观、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术后的随访等。结果 :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 ,找出诊治大肠息肉癌变的规律及腺瘤癌变的因素。结论 :息肉恶变的诊治在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于便血、粘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必须进行直肠指检及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的检查 ,还强调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了解腺瘤癌变的有关因素如 :息肉组织学结构、息肉外形、大小、有蒂无蒂、数目多少等。癌变息肉的治疗是根据病理检查的结果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粘膜内癌 (原位癌 )可经内镜摘除 ,不需补行根治术 ;对分化差的浸润癌、蒂部有癌细胞残留、淋巴管和血管有癌栓者应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正>大肠息肉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于肠腔的隆起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病变之一[1]。大肠息肉癌变率较高,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预防癌变的重要方法,但术后肠息肉复发率高,有研究显示15%~60%的大肠息肉术后患者会在3~5年内复发[2]。如何预防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应用结肠灵灌肠防治大肠息肉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染色结肠镜在诊断大肠息肉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4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结肠镜染色检查,比较单用电子结肠镜与染色结肠镜对鉴别大肠息肉性质的准确率.结果:染色结肠镜检查鉴别结肠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的准确率(85%),显著高于单用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镜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56.3%,染色结肠镜的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84.5%,以上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染色结肠镜检查可显著提高结肠隆起性黏膜病变性质的准确率,对下一步的治疗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多发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大肠多发息肉患者根据症候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及结肠镜下圈套电切或微波灼除综合治疗。结果治愈93例,无效2例,治愈率97.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多发息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大肠息肉的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多发息肉95例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多发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大肠多发息肉患者根据症候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及结肠镜下圈套电切或微波灼除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93例,无效2例,治愈率97.9%.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多发息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大肠息肉的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主张微创切除治疗,但难以解决大肠息肉易发病、可癌变、多复发等问题。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大肠息肉的诊疗新策略,临床可在“辨病-辨证-辨体”的“三辨”诊疗模式基础上,指导患者规避危险因素、阻断癌变风险及调理偏颇体质,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内镜检查及治疗手段,实现大肠息肉的中西医结合精准预防、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7.
大肠内腺瘤病,由于其癌变率高,均主张手术治疗,但术后仍有复发与癌变的可能性,故本病在治疗上实是个困难问题。我院自1969年开始应用中药内服及灌肠方法治疗大肠多发性腺瘤病。剔除有自愈可能性的儿童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病例,将已经病理确诊,在治疗后由纤维结肠镜或X光证实为有效或控制其继续发展的7例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2例,女5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为36岁。二、病例选择:1.本组病例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可致癌之多发性腺瘤病。不包括非致癌性儿童息肉、增生性息肉或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大肠息肉,取得较好疗效,特别是炎症息肉,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及配合内服中药,疗效满意。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表明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较高。本文结合文献,对大肠息肉的早期诊断,癌变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大肠息肉,取得较好疗效,特别是炎症息肉,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及配合内服中药,疗效满意,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表明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较高,本文结合文献,对大肠息肉的早期诊断,癌变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肠息肉摘除术后中药灌肠预防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大肠息肉好发于直 -乙状结肠 ,与大肠癌的好发部位相一致 ,积极治疗大肠息肉 ,对预防大肠癌有重要意义 ,但肠息肉摘除术后复发率较高(35 %~55 %) ,如能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对肠息肉的治疗意义更大。我科对纤维结肠镜下检出并病检确诊直 -乙状结肠息肉患者 ,采用镜下电凝、切、灼、钳除息肉后 ,用自拟中药平息汤保留灌肠方法 ,并进行2年追踪观察 ,对预防息肉复发疗效好。1一般资料直 -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共62例 ,均在纤维结肠镜下完成并做病检确诊 ,且行镜下摘除术(电凝、切微波灼除等)。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