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法的传统定义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攻逐体内积滞,通泻大便,以逐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又称泻下法。中医辨证论治八法之一。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邪在肠胃,实热内结,大便不通或寒积、水结、停痰留饮等实邪证候。由于里实证病情有寒热的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的差异,因此在立法上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类型。因里实证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峻下与缓下的区别。常同解表法、和解少阳、渍法、祛痰、驱虫、活血等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 近些年来,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和治疗主要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攻逐腹水方药的选用攻逐腹水的中医中药研究主要在于单味药的疗效对比和攻补兼施的临床观察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下法,乃八法之一。是运用具有泻下、攻逐、润下等功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热救阴,攻逐水饮的治法。笔者体会,临床运用本法得当,则颇为得心应手。兹介绍数例如下。 1 口腔溃疡杨某,男,2岁,1962年5月8日来诊。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滋壮肾阴通阳逐瘀攻痰治愈手指低度癌肿。方法手指癌肿,肾阴虚衰瘀痰阳闭为病因病机,滋肾阴、养精血、逐瘀痰、通阳四法合济乃为愈之道。结果恶性病变手术后坚肿溃脓血,单纯用中医壮滋肾阴通阳逐瘀攻痰等法综合治疗70 d完全治愈,彰显了中医治疗恶性顽病的强大优越性。结论癌毒症治疗唯用剧毒药味才能拨除,若惧不用实为可惜,只执安全平和药味治疗则无济于事,只要谨慎放胆精细的把握住施用的剂量,才能安全有效的治疗癌毒重症。  相似文献   

5.
泻下方剂是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逐水、攻积等作用,为治疗里实证的方剂。汪昂《医方集解》称之为“攻里之剂”,在八法中属于下法的范围。泻下方剂的源流和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满者,泻之于内”;  相似文献   

6.
承气汤是《伤寒论阳明篇》下法中的代表方剂。属祖国医学中,治病八法之一种。下法做为祛邪的主要手段,用于攻逐病邪。通过促进机体本身抗病能力的发挥,因势利  相似文献   

7.
对《伤寒论》中呕吐治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中对呕吐的论述共计60余条,约占全文的20%。确立了十二种治则,如发汗解表法、清宣郁热法、和解少阳法、攻下通腑法、温中散寒法、辛开苦降法、清上温下法、温肾回阳法、攻逐水饮法、化气利水法、温阳利水法、育阴利水法等,独具匠心.确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泻下剂是指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的,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其应用属于"八法"中的"下法".  相似文献   

9.
略谈下法     
下法为“八法”之一。“下”有泻下、攻下之意。下就是运用泻下方药以攻逐里实的治法。泻下是手段,攻逐里实是目的,所以下法有时又称攻里。肠胃积结,水血壅滞,均须用下法以荡涤之,此为其共通点。但这些证候的病机各不相同,故下法的应用亦随之而异。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原则,适应证1.肠胃热结,当用寒下;2.肠胃冷积,当用温下;3.肠燥便秘,宜用润下;4.腹水(包括  相似文献   

10.
通腑法由泻下药为主组方,具有通导大便、排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能清除肠道中水湿、瘀毒、积滞等病理产物,可以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使肠道及时排出毒物,减少其对肠道的有害刺激。陈树真强调通腑法为逐邪而设,勿拘便结,着重顾护胃气,临床运用注重“升”与“降”的关系,灵活处理“中病即止”与“效不更方”的关系,其在临床中辨治危重疾病,常取佳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瘟疫论》以通为本,以下为治的治疗思想。并提示了急证急攻,用药宜紧;逐邪为本,不拘结粪;因正数攻,除邪务尽;攻下泄热,首推大黄等项治疗经验,还就攻下逐邪,不忘顾护胃气的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从肝纤维化这一概念入手,参考中医传统典籍中胁痛、积聚、鼓胀、肝着、肝积等病证特征,认为临床以痰瘀阻络为主要病理表现,但临床治疗不能一味攻痰逐瘀,应注重攻补兼施,同时兼顾兼证,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活血祛瘀疗法属于祖国医学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中的消法。所谓活血,即是运用行血药物消除局部郁血。所谓祛瘀,是运用散血破血药物,攻逐溢于脉络内外的瘀血或症瘕积聚。按现代医学观点,主要是加速血液循环,消肿、镇痛,还可使增生性病变组织或局部肿块软化吸收。活血祛瘀疗法在《内经》便有了记载。《素问·调经论》“孙络外溢,则经有蓄血”,阐明了蓄血原因是血液从细小血管流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提出了血实症宜用攻逐法。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便对活血祛  相似文献   

14.
通下法包括通便和泻下(亦称为攻下),是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等,是其理论依据。广义的通下包括通便、泻水、攻瘀、逐痰等,故此法是祛除顽固病邪的一种治法,狭义的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进行分析.结果 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等法,必要时亦可用峻剂逐水.出现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治宜健脾、温肾和滋养肝肾.结论 本病的病理由于本虚标实,虚实交错,故治疗需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碍实,攻实不忘虚.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分为实胀、虚胀两大证候.  相似文献   

16.
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而用诸临床,实始于仲景。下法能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泻下瘀血和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故在温热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多年来采用下法治疗温热病收到良好效果,此仅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整理名老中医韩哲仙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方法:通过从师学习,总结其使用峻下逐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具体方法.结果:韩老治本病重辨证,妙在分型,并总结出治疗十法,并提出治臌应严守不可见水即攻、衰其大半即止和不可一泻了事的三大法则.结论:臌胀的治疗,应分清虚实寒热,并重视病因病机,既要分清主次轻重,又要潜心体察全貌,灵活应用峻下逐水之法.  相似文献   

18.
通下法,即下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中一重要法则,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1 下法的渊源 早在2000年前的<内经>就有关于下法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病邪积留于内致中满腑实者,宜用攻逐泻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肾性水肿,限盐法是治疗的基础;发汗法适用于风水证,若外无表证,内无明显正虚者,可用利尿法;利尿无效而形气实,水湿壅塞三焦时,可以攻逐法,导水湿从肠道而出;肾性水肿因虚所致者,可辨证运用实脾法;益肾法有温肾化气和滋肾化阴之分;行瘀法适用于瘀血证,但又有活血、逐瘀、消之别;祛风法则是依据"风能胜湿"的中医学理论而使用的,其深层次机理有待进一步阐述.需强调的是,甘草能碍湿助满,关木通等含马兜铃酸中药有明确的肾毒性,以此治疗肾性水肿,实非所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中医证治的特点,方法:按辨证施治分型治疗。结果:因本症多属本虚标实,在祛邪利水同时,扶正补虚,必能祛邪外出,结论:腹水早中期,可攻逐,或先攻后补,攻补兼施,另治水必当疏利三焦,三焦气机调畅,发挥决读作用,水液才得以通调,此为治水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