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发现左鼻腔内肿物渐进性增大3年余,无疼痛.查体见鼻尖部稍隆起,左鼻腔鼻阈处内侧有一新生物延致鼻中隔软骨部.新生物表面光滑呈暗紫色,基底宽.行手术摘除术,局麻下切开左侧鼻翼及鼻小柱皮肤并延伸至右侧鼻翼,以减少切口张力.分离皮下组织后将两侧旁翼、鼻小柱皮肤穿线固定后翻起,见肿瘤位于左鼻腔中隔前方粘膜下,分离中隔粘膜后紧贴肿瘤包膜分离,完整剥离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翼软骨肌肉环在单侧重度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作用。方法:经鼻小柱基底的“V—Y”型切口行患侧鼻翼软骨肌肉环修复,对裂侧上颌骨退缩明显者,在裂侧梨状孔边缘处充填自体肋软骨组织,整复76例唇裂鼻畸形患者,观察近、远期效果。结果:7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38个月,对唇裂鼻畸形患者的鼻尖、鼻翼、鼻孔及鼻小柱畸形矫治术后外形满意。结论:唇裂患者因鼻翼软骨肌肉环发育不良,进而导致了鼻部肌力的失衡。 因此,唇裂鼻畸形矫正中修复鼻翼软骨环肌肉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声骨刀拔除埋伏牙同期植入种植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收治上颌左侧乳中切牙脱落后恒中切牙至今未萌患者1例,女,33岁,三维CT显示其上颌前牙区根方有一倒置阻生牙,并与鼻底相邻。治疗方法:局麻下于唇侧做梯形切口,超声骨刀去唇侧骨板,收集碎骨片,超声骨刀切断并用牙挺挺出埋伏牙。在牙槽脊顶逐级备孔,植入种植体(size3.3×12.0,ITI Switzerland),种植体在骨创处有6min暴露。  相似文献   

4.
手术方法:切口位于龈唇及龈颊沟,必要时超越中线至对侧上颌粗隆,切口深达骨膜,面部软组织从上颌的前面游离至眶下孔,保留眶下神经及血管。鼻小柱从上颌前棘游离。贯通切口将鼻中隔软骨与鼻翼软骨的内侧脚分离,再沿前庭阈作环状切开,仔细识别外上软骨,并小心地将鼻软组织从鼻背软骨及骨性部分离,这样就可使面部的中1/3及鼻脱套,直达鼻根及眶下孔部。牵开软组织,接需要切除骨质,便能进入鼻内及鼻咽区,通常当进入上颌窦时,梨状孔边缘的骨组织及上颌骨的升突用咬骨钳咬除,鼻侧壁连同下鼻甲用骨凿及骨剪移除。于是筛窦广泛暴露,鼻中隔可从附着部游离,并推向一边。蝶窦的前壁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5岁。1994年因右鼻前庭肿物在当地医院手术摘除(报告为良性肿物)。1995年又感右鼻腔通气差,时有胀感,于1996年6月1日来我门诊检查,以右鼻前庭囊肿收住院。检查见右鼻前庭鼻翼附着处隆起,右鼻前庭底皮下、上颌骨牙槽突前面软组织内有一椭圆形肿物,触之硬,微压痛。术前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遂于6月8日局麻下行鼻前庭囊肿摘除术,于唇龈沟上约Icm切开粘骨膜,见一周边界限情析肿物,将肿物完整切除,缝合伤口,鼻腔局部填塞油纱条,术后24小时取出纱条,5天拆线,伤口愈合良好。肿物送病理,报告为:鼻前庭混合瘤。…  相似文献   

6.
鼻前庭囊肿是指发生在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状孔前外侧,上颌骨牙槽突组织内的非牙源性囊性肿块,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唇龈沟切口径路切除囊肿[1],近年来鼻内镜下揭盖术[2]亦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经鼻前庭切除鼻前庭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前庭囊肿主要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的软组织内。多采用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1996年1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经鼻前庭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3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经鼻前庭切除鼻前庭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前庭囊肿主要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的软组织内。多采用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1996年1月-2002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经鼻前庭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3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鼻腔鼻窦肿瘤病人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8~78岁,平均46岁.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上颌窦血管瘤4例,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1例,双鼻腔、筛、蝶窦软骨瘤1例.病程6个月~10年.全部病例术前均作鼻窦CT扫描.16例中仅1例因软骨瘤侵犯双鼻腔、筛窦、蝶窦达前颅窝底而行双侧改良面中部掀翻术切除肿瘤;另15例病变仅位于一侧鼻腔及鼻窦,均以单侧改良面中部掀翻术完成手术.病人仰卧,肩下垫枕,气管插管全麻,切口局部注射适量0.9%氯化钠加1‰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切口:①双侧唇龈沟上0.5cm切开粘骨膜,若病变仅限于一侧,则该切口达对侧尖牙或第1磨牙上方即可.沿骨膜下分离软组织,术侧达眶下孔,对侧达梨状孔,暴露上颌骨前鼻棘;②鼻小柱与鼻中隔间贯通切口,在相当于大翼软骨内侧脚和鼻中隔软骨前缘之间作贯通切口达鼻前庭底;③鼻前庭底部切口,从切口②末端继续向外下沿前庭底部相当于梨状孔下缘作皮肤切口,达鼻翼软骨内侧,至此②③切口互相连接成"C"形切口.与经典面中部掀翻术切口圈状省略了鼻侧软骨与鼻翼软骨切口.同时,沿梨状孔缘外切开鼻腔外壁粘膜.用2根纱条由双侧鼻前孔穿入,将上唇、鼻锥前部、面中部软组织牵拉向上翻起,可暴露面中部骨性结构,根据肿瘤部位及手术需要,切除上颌窦前壁、内壁及上颌骨额突后切除肿瘤.本组1例双侧鼻腔、筛窦、蝶窦软骨瘤,达前中颅底,经此法切除全部肿瘤.术腔均以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填塞.  相似文献   

10.
颅外伤引起的视力丧失,通常以激素及外科减压治疗效果为好。本文介绍经唇下切口,经鼻腔进路行视神经减压术的方法,较鼻侧切开筛窦进路暴露视神经管更加充分,不仅能暴露视神经管的环状部分,亦可暴露神经管的颅内部分。方法为:在病变侧作半贯穿切口,分离对侧粘骨膜,保留同侧粘骨膜仍附于中隔软骨和骨上,于鼻底作一前后纵行的粘膜切口,于前方与半贯穿切口相交,于中隔最后部作一粘膜切口连接鼻底的纵行长切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部在上方的粘膜瓣唇下横切口。然后  相似文献   

11.
作者自1975年以来,采用经面部进路或与颅前窝联合进路术式,保留上颌骨表面-眶上-筛骨骨膜瓣,切除侵犯颅底或鼻咽部、颞下窝,蝶窦、筛窦及口咽部巨大肿瘤。本文报导19例:鼻咽纤维瘤16例:筛-额粘液囊肿1例,鼻部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筛窦腺瘤1例。手术方法:(1)切口:鼻测切开直到鼻小柱向下延及人中至上唇皮肤-粘膜缘切开,暴露两侧鼻前庭及前磨牙牙槽突。(2)暴露并细心剥离面部骨膜瓣:对上颌骨表面、鼻腔外侧壁及眶上等处行骨膜下剥离,并保留好骨膜瓣。切断眶下神经、血管,以便在上颌骨表面获得更大的骨膜瓣。游离泪道管至关重  相似文献   

12.
鼻前庭囊肿 ,腭正中囊肿术后往往造成鼻底骨缺损 ,缺损均靠积血 ,机化修复。伤口易感染 ,愈合时间长。为探索新的鼻底骨缺损充填方法 ,自 1992年以来 ,我们应用羟基磷灰石微粒(hydroxy apatites,HA)行鼻底骨缺损充填重建术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0~ 6 1岁 ,左鼻腔 8例 ,右鼻腔 6例 ,鼻前庭囊肿 14例 ,腭正中囊肿 2例 ,病程 1~ 5年。常规唇龈沟横切口 ,切开粘膜后沿囊壁逐层分离 ,然后用扁桃体剥离子在骨面潜行剥离 ,与鼻底皮肤相连处用手术刀锐性分离 ,注意保持鼻底皮肤的完整 ,将…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主诉左面颊部不适半年。查体:左面颊无明显隆起,唇齿龈无隆起,左鼻底膨隆明显(图1A),左侧切牙、尖牙有残根,曲面断层不排除根尖囊肿的可能。鼻窦CT示左上颌骨腭突巨大囊肿,边界清晰,囊腔密度不均,突入左上颌窦腔约2/3,与左上颌窦未连通,腭骨鼻嵴、鼻中隔受压向右移位(图1B,图1C)。采用尖牙窝入路,唇齿龈切口,用美敦力鼻科磨钻造一直径约1cm骨孔,经该孔用0°和30°鼻内镜明视下操作,完全剥离囊壁,  相似文献   

14.
鼻窦骨化纤维瘤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窦骨化纤维瘤的手术进路 ,分析各种手术的方法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4年 8月~ 2 0 0 1年 7月治疗的鼻窦骨化纤维瘤 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2~ 4 5岁 ,平均 17 1岁。手术方式包括鼻侧切开手术、鼻内镜下手术、冠状切口颅骨切开手术 (包括冠状切口颅骨切开联合鼻内镜下手术及冠状切口颅骨切开联合鼻侧切开手术 )、Caldwell Luc进路手术。鼻内镜下手术 2 2例 ,彻底切除 8例 ,部分切除 14例。 2例在影像导航辅助下手术。鼻侧切开手术 6例 ,彻底切除 4例 ,部分切除 2例。冠状切口颅骨切开手术 5例 ,彻底切除 2例 ,部分切除 3例 ,有 2例联合鼻内镜下手术 ,1例联合鼻侧切开手术。Caldwell Luc进路手术 2例 ,均为部分切除。 35例患者随访 33例 ,失访 2例 ,平均随访时间 3 5年。结果 14例无复发 ,14例带瘤生存 ,5例复发后再次手术。结论 鼻窦骨化纤维瘤手术进路的选择主要依据病变范围 ,同时要考虑器官结构的功能、美容、手术的难易程度以及术者的经验和习惯等。  相似文献   

15.
在唇裂一期修复术后可遗留某些鼻部畸形 ,如鼻孔不对称 ,鼻孔呈横位 ,鼻翼基底部移位 ,鼻尖不对称和鼻中隔尾部偏斜等。近来有人报告鼻肌的插入异常是造成唇裂病人鼻畸形的原因之一。因此 ,该作者改进Delaire口鼻肌重建技术 ,使用独立的鼻肌重建术 ,对112例继发性唇裂鼻畸形未行鼻肌重建术的病人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为 :切口由外侧鼻翼底部开始 ,沿鼻底向内至修复的唇裂位置 ,接着向上至鼻孔底部 ,分离鼻粘膜和皮肤形成皮瓣 ,暴露鼻肌的横向断端 ,并与环状肌和后方的骨膜分离。制作皮下隧道至鼻嵴前部 ,暴露鼻中隔前下部 ,将鼻肌游离并缝合…  相似文献   

16.
因肿瘤而致鼻尖部缺损的重建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全厚、中厚皮瓣移植常出现瘢痕挛缩,颜色改变,与外鼻结构不协调。以长斜方形、扭转徙前皮瓣及鼻唇皮瓣整复能防止颜色改变,并能使外鼻结构对称。但远期随访可出现鼻翼切迹及游离缘缩短。鼻肌皮瓣是鼻尖部重建的理想方法。而动脉和上唇动脉分支穿过皮瓣下的鼻肌提供血运。整复后皮瓣色泽良好,外鼻结构对称,而且切口藏于鼻翼沟中。重建鼻尖部时,可以前移1.5cm。皮瓣下的鼻肌始于梨状孔和上颌骨尖牙突,起始处和下1/3较厚。达鼻翼基部时,形成腱膜,仍被脂肪层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38岁。因鼻塞、进食困难、头痛进行性加重 ,于1999年 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后即发现有唇腭裂 ,十岁时行唇裂修补。约 10年前出现吞咽不便、鼻塞、发音含混不清 ,进尔出现头痛。无发热、呕吐 ,无肿块切除史。无视物模糊 ,无鼻腔出血、脓涕史。曾就诊他院发现有口腔肿块 ,随肿块长大 ,前述症状加重。直至只能张口呼吸。无上肢麻木活动不便史。检查 :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均正常。神清、消瘦 ,张口呼吸。鼻翼不对称 ,鼻孔通气不畅。上唇可见唇裂修补缝合疤痕。左侧切齿缺如 ,牙槽裂隙。口腔内可见一灰白色表面不平之巨大肿块充满…  相似文献   

18.
我们收治了下唇鳞状细胞癌3例,均为男性,56~66岁,病程1~3年,外形呈菜花状,术前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手术首先切除下唇肿物及全层组织,下唇缺损均大于其全长的2/3,自缺损侧口角开始,以缺损的白唇高度,向外侧测量作为瓣的蒂宽,定出瓣的外侧切口,以缺损的长度作为暂定的瓣长,向上沿鼻唇沟方向测量,如此长度超过上颌颊沟水平甚多,则作双侧鼻唇沟瓣,瓣上方再延长成楔形,尖端在鼻唇沟顶点,画线标出,按标出的切口线切开皮肤至肌层,内外侧切口均向外斜,使外侧多包括皮下组织,以加强唇红厚度,内侧少包括皮下组织,以减少新形成白唇下方的臃肿,在作外侧切口的同时,在切口外方,根据下唇红宽度,切开肌层及颊黏膜,形成黏膜瓣,将瓣牵出与外侧皮肤创缘相缝合,形成唇红,将此复合组织瓣向下旋转90°,进入缺损区,将唇缺损部的唇沟黏膜与瓣内侧的黏膜创缘相缝合,形成唇沟及唇内侧黏膜,瓣外侧缘形成新唇红创缘,与残唇或对侧转入的瓣缝合,其厚薄高低,在缝合时可以修整,形成光整匀称的下唇.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第2天暴露创面,用4%硼酸酒精湿敷.本组无1例皮瓣坏死,切口均1期愈合,外形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幼兔鼻翼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鼻畸形修复术式选择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只,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各12只,实验组Ⅰ、Ⅱ幼兔分别进行鼻翼弧形切口下的潜行剥离及宽度为2 mm×2 mm鼻翼软骨切除.分别于术后4、8、12、16周处死幼兔,完整取出鼻翼软骨,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生长发育各阶段潜性剥离实验侧和对照侧鼻翼软骨细胞生长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侧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一致;而鼻翼软骨部分切除组实验侧断端未形成软骨组织修复,甚至在个别切片上见到有鼻腔黏膜组织长入缺损空隙.结论:潜性剥离鼻翼软骨所造成的创伤对幼兔鼻翼软骨的发育没有不良影响,术后可以形成一个发育成熟的完整个体,而早期切断鼻翼软骨对鼻翼软骨的发育有不良影响,潜在的透明软骨修复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法完全代偿手术本身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由于鼻关鼻梁的解剖复杂,富含皮脂腺,弹性差,皮肤厚,颜色外形独特,棱角分明.以及鼻翼的可动性,造成该部位缺损修复的困难。用Rieger皮瓣修复直径小于2.scm缺损,整容效果极佳。首先应能推挤鼻梁及眉间皮肤1~Zcm,以确保有足够的皮肤松弛度修复缺损。由缺损外缘鼻颊沟处,向内毗方向切开皮肤,至眉皱上端,再作3O~45”角向对侧内毗方向切,其距离为缺损垂直距离的1.5~2倍,将皮瓣骨膜软骨膜上剥离后,旋转向下,盖在缺损处,皮瓣蒂为缺损的上外侧。修剪皮瓣,使之与周围皮肤厚度一致.缝合。继发眉间缺损,用V-Y型或Z型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