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莉娟  杨丽峰 《陕西中医》2011,32(9):1112-1113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退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西药保肝、降酶等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热凉血退黄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凉血退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清利湿热、疏肝利胆、凉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黄汤配合护理措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9.6%、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黄汤配合护理措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共15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控制饮食及限制脂肪摄入等基础治疗后给予常规保肝、护肝、消炎抗病毒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参考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每日1剂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2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二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6.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加西医针对机制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药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炎祛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治疗34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7.05%。对照组治疗34例,显效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自拟中药汤联合西医常规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10):1345-1346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合剂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保肝降酶、预防感染、补充凝血因子、对症支持等疗法,观察组28例配合应用通腑泻热合剂(生大黄、蒲公英、乌梅、枳实等)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结论:通腑泻热合剂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龙益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用金龙益肝汤治疗,对照组100例用西药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71%。两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龙益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降酶退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三金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茵陈蒿汤合三金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72例(治疗组),并与使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的72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84.8%.结论:本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较好,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金龙益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金龙益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10 0例 ,并设西药常规治疗 10 0例为对照组 ,疗程 1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 95例 ,有效 4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9% ;对照组临床治愈 5 7例 ,有效 14例 ,无效 2 9例 ,总有效率为 71%。两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金龙益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降酶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观察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 例,对照组应用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为主方并辩证加减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5%.经过统计学计算可得P=0.0443,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有效率,效果显著.建议茵陈蒿汤为主方的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方法 在临床上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急性黄疸肝炎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 (治疗组 )和肝泰乐治疗对照组 (对照组 ) 15天为 1疗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8.94 % ,丙酸转氨酶 (ALT) ,总胆红素 (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疗效好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朝阳 《四川中医》2003,21(9):48-48
以中药颗粒剂为主治疗黄疸型肝炎 75例 ,设西药组 70例作对照组。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提示以利胆法为主治疗黄疸型肝炎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肝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清热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自拟肝炎方(柴胡、香附、茵陈、陈皮、枳壳、白芍、板蓝根、麦芽、黄芩、车前子、苍术、山楂等)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28例对比,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后主要症状、肝功能(ALT TBI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及肝功能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肝炎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赤芍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茵陈蒿汤合赤芍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1例,并与使用门冬氨酸钾镁针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陈蒿汤合赤芍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较好,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用甘草酸二胺、硫普罗宁等保肝、酌情输注血浆,治疗组加服加味茵陈蒿汤,疗程21天,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疸1号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包括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疸1号方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疸1号方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汶忠 《光明中医》2011,26(9):1843-1844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81.58%.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方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利湿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中药合并西药治疗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黄疸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肝泰乐,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分较对照组评分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中医角度辩证治疗黄疸型肝炎,对黄疸型肝炎给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治疗效果好,治疗期间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类中医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中药利胆退黄汤 (茵陈、栀子、黄芩、蒲公英、白茅根、广豆根、大黄、青黛、甘草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 2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87.5% ,对照组显效率为 56 .7% ,两组有明显差异 P<0 .0 0 1。提示 :中药配常规疗法在治疗中有互补作用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