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肺汤组、利金方高剂量组及利金方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各药物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连续给药14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8、TNF-α的含量,并通过HE染色和光镜观察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内有明显慢性支气管炎特征性病理学改变,肺组织显示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壁变薄或破裂,肺泡呈囊状扩张,部分融合成肺大疱,符合COPD形态学诊断指标,大鼠血清及BALF中IL-8、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利金方高、低剂量组和补肺汤组COPD大鼠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有所减轻,血清及BALF中IL-8、TNF-α的含量均明显下降;利金方高剂量组的病理学减轻程度优于利金方低剂量组和补肺汤组;利金方高剂量组血清及BALF中IL-8、TNF-α的含量较补肺汤组均明显下降.结论 利金方可以降低血及BALF中IL-8、TNF-α的表达,抑制气道炎症,从而达到治疗COPD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肺一号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细胞免疫、生活质量及急性加重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估和病情分级分为A级、B级,A级患者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24 h内不超过8~12喷),B级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每吸18μg,每日1吸)进行治疗,同时口服安慰剂颗粒冲剂;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肺一号方颗粒冲剂(1袋/次,2次/日);两组服药疗程均为6个月。统计患者服药6个月及随访6个月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并分别于入组前及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的数值,并予COPD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进行评分。结果:补肺一号方组在减少COPD急性加重次数,提高CD3+、CD4+、CD4+/CD8+,降低CD8+及在CAT评分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一号方可以减少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且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德国耶格公司肺功能仪(Master Semen PFT)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4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4例各做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最大通气量(MVV)。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改变均较健康对照者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改变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测定可以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反映病情变化实质,用于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差异。方法:分别对60例肺气虚证患者(COPD30例、支气管哮喘30例)、55例肺阴虚证患者(COPD30例、支气管哮喘25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IL-8、IL-1β、TNF—a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8、IL-1β、TNF-a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有显著增高(P〈0.05),且肺阴虚组高于肺气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肺阴虚证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取肺气虚证型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参芪补肺汤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到台山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轻度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治疗(雾化吸入,每次2喷,每日3~4次),中度患者在沙丁胺醇基础上,联合氨茶碱治疗(口服,每次0.1 mg,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参芪补肺汤治疗(基本方:黄芪30 g,桑白皮、丹参、党参各15 g,百部、紫菀、补骨脂各12 g,陈皮6 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减分率评价其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6/40)(临床控制8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8/40)(临床控制4例,显效7例,有效17例),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气虚证型的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参芪补肺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玉屏风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的疗效及其改善肺功能的证据。方法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病例63例随机分为玉屏风散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开放试验。结果玉屏风散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Ⅰ级)肺气虚证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级)肺气虚证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亦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级)肺气虚证无明显疗效,且难以阻止处在这一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继续减损。结论提示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的轻浅阶段介入使用玉屏风散治疗,可令大多数患者获益,凸现了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OPD肺气虚证患者(肺气虚证组)31例、肺阴虚证患者(肺阴虚证组)2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数值,并给予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组CD4+、CD4+/CD8+均降低,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3+降低,肺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气虚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阴虚证组与肺气虚证组比较,CD4+/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降低,CD8+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患者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中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OPD肺气虚证患者(肺气虚证组)31例、肺阴虚证患者(肺阴虚证组)2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数值,并给予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组CD4+、CD4+/CD8+均降低,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3+降低,肺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气虚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阴虚证组与肺气虚证组比较,CD4+/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降低,CD8+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患者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中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减补肾纳气方联合西药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减补肾纳气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等级评分(mMRC)、呼吸肌肌力相关指标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最终完成试验者96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_(0.1)均明显降低(P0.05),MEP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MIP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MI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_(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MIP、ME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C明显增加,RV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IC明显增加、RV明显减少(P0.05),FEV_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RC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补肾纳气方可通过增加呼吸肌肌力,增加深吸气量,减少残气量,从而改善COPD患者"纳气"功能,缓解呼多吸少、气短喘息等肾不纳气的慢性呼吸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20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从模型动物、证候学、分级诊断、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认为可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和大脑皮质的认知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造模方法建立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方法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肺气虚证模型,4周后测定呼吸频率和体质量,并通过HE染色和电镜来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的症状符合肺气虚证的表现,模型组光镜和电镜病理改变均符合肺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点.结论本实验采用复合因素的方法复制肺气虚证模型,符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原理及文献,是可行的,并且具有时间短、易复制、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亦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60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受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总显效率55.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总显效率23.33%,2组间疗效比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比较,治疗组各项参数与治前比较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项参数与治前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稳定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疗效确切,能稳定肺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98-201
目的:探讨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4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吸/次,2次/d;对症状控制不良者口服氨茶碱片,0. 1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治疗,1剂/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2 w。比较两组肺功能、肺肾气阴虚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升高更明显,肺肾气虚证评分降低更明显(P <0. 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 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以及血清Ig A、Ig G、Ig M水平升高更明显,CD8~+降低更显著(P <0. 05或P <0. 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疗效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与造模同步的给药方法,观察参芪肺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模型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大鼠COPD"肺气虚证"模型,造模同时开始ig参芪肺宝12,6 g.kg-1,连续60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参芪肺宝可改善COPD"肺气虚证"大鼠全身及呼吸系统症状,能显著改善COPD大鼠支气管、肺组织损伤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参芪肺宝高剂量组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MDA显著降低(P<0.05);参芪肺宝高、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参芪肺宝有保护气道黏膜,减轻肺损伤的作用,能降低血清MDA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肺气虚证"模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50/500μg)吸入治疗,1吸,1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土生金方治疗,每日1剂,3个月后观察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营养状况[BMI、皮褶厚度(TSF)、上臂中点肌肉周径(MAMC)、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TSF、MAMC及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免疫球蛋白Ig G、Ig M水平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土生金方,能够使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同时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补肺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可促进肺功能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肺气虚证十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气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总结。方法搜集1995-2004年相关文献,从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肺病理组织学、综合指标研究及问题与展望五个方面对肺气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肺气虚证的客观化定量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文献整理、诊断标准、公认金指标及基于此的新药研发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今后研究应借助现代技术,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起来,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起来,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验研究结合起采,遵循中医理论,借鉴现代医学的量化诊断医学模式,以使中医的辨证客观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养气健肺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肺气虚证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64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噻托溴铵治疗)及观察组(自拟养气健肺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及COPD评分(CAT)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EV1/FV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升,CAT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MWT较对照组远,CAT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  相似文献   

20.
玉屏风散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治疗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以自我锻炼,甘露聚糖肽片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观察了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33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玉屏风散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53.13%(P〈0.01)。治疗后玉屏风散治疗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玉屏风散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咳嗽、咯痰、喘息及气短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其余症状未见改善(P〉0.05)玉屏风散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玉屏风散能显著提高血清IgA、IgG、IgM的含量(P〈0.05),提示其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玉屏风散能较好的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