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我国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HPV16 E6型特异性引物,检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中HPV16感染状况.对所得HPV16阳性标本,应用HPV16 E2和E6引物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检测HPV16 E2与E6的含量,通过E2与E6的比率,确定HPV整合状态;用β-actin引物进行荧光PCR扩增,检测每一样品中β-actin含量,通过HPV16E6与β-actin之比,计算HPV16的病毒载量.结果 5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32例HPV16阳性;在32例HPV16E6阳性标本中,检测到6.3%(2/32)为纯游离型、84.3%(27/32)为游离/整合的混合型、9.4%(3/32)为完全整合型,提示病毒DNA与宿主基因组整合很普遍;这些标本的病毒载量大约在0.066~ 65.2拷贝/细胞之间.结论 HPV16阳性食管癌组织样品中,病毒DNA与宿主基因整合很普遍,HPV感染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HPV16感染后E6E7基因变化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 ,以及HPV16E6E7基因与食管癌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检测 82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HPV 16E6E7基因差别。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组HPV16E6E7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 3 4. 15 % ( 14 /4 1)和 19. 5 1% ( 8/4 1) ,63 . 41% ( 2 6/4 1)和48. 78% ( 2 0 /4 1) ,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 0 5 )。然而 ,在食管癌组织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HPV16E6E7的检出率分别为 7. 69% ( 1/13 )和 46. 43 % ( 13 /2 8) ,3 8. 46% ( 5 /13 )和 75 % ( 2 1/2 8)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提示HPV16E6E7基因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及癌组织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EC)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有关EC发生与HPV感染相关的研究文献,研究纳入标准是:以原位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且研究文献所选用病例既有EC组织又有正常对照组织.结果 人选17篇文献中:EC组织标本HPV检出率为44.0%,正常对照组织中HPV阳性率为16.7%,EC组织中HPV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分布在香港、上海、福建、广东、河南、四川、河北和新疆8个区域的被检标本中HPV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在不同地域普遍存在,可能是EC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的检测,对中老年妇女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感染状况检测,并对HPV阳性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结果 2 260例宫颈脱落细胞中385例感染HPV,检测到6种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58、52、31及33)和2种低危型HPV(包括HPV6及11),高危型以HPV16、18和58三型别感染为主,并且宫颈病变程度随HPV感染的阳性率增加而加重。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可能是中老年妇女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生殖器部位脂溢性角化病(SK)组织中HPV L1蛋白及HPV16、18 D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PCR法检测43例SK组织,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HPV L1蛋白( HPV1、6、11、16、18、31)及HPV16、1g DNA.结果 SK组织中HPV L1蛋白阳性20例(46.51%),正常皮肤组织中HPV L1蛋白阳性4例(26.67%);两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SK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未检测到HPV16、18 DNA.结论 非生殖器部位SK组织中并不存在HPV16、18 DNA,其发病与高危型HPV无关;但是非生殖器部位SK组织中有HPV1、6、11、31中某-型或者某几型L1蛋白的存在,属于非特异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食管鳞癌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p16蛋白表达的关系和预后价值。方法 105例行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病例应用DNA-DNA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HPV16型和18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16蛋白表达,采用Kappa检验检测HPV感染与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是否存在一致性。统计患者5年生存期(OS)和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中p16蛋白表达阳性为39例(37. 1%),29例被检测到HPV阳性,全部为16型,其中25例(86. 2%)患者肿瘤组织中检测到p16蛋白的阳性表达; 76例HPV阴性患者中14例(18. 4%)检测到p16蛋白表达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p16阳性组患者的5年OS和5年PFS分别为64. 1%和58. 7%,而p16阴性组患者的5年OS和5年PFS分别为45. 5%和37. 9%,p16阳性组的5年OS及5年PFS均明显好于p16阴性组(P=0. 02、P=0. 007)。结论食管鳞癌患者HPV感染后p16蛋白过度表达,HPV感染的分子检测标志物可以用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来替代。肿瘤组织中HPV感染或者p16蛋白过度表达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妇女人乳头瘤病毒16型(13PV16)的感染状况。方法:用PCR及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妇科门诊普通患宫颈脱落细胞及分泌物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HPV16E6),以普通门诊患宫颈脱落细胞及分泌物DNA作为样本,以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作为扩增的靶基因,同时以人β—actin基因片段作为细胞内参照,借助于两对引物,两个特异的荧光探针,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这两个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单位细胞HPV16E6的相对含量;同时进行定性PCR检测。结果: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59例中,β—actin阳性154例;HPV16E6阳性共12例,阳性率为7.8%。PCR与FQ—PCR结果基本一致,但FQ—PCR更敏感。结论:建立的FQ—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内:HPV16E6基因的方法,能反映单位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可用于性传播感染(STI)及宫颈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18以及人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CIN和CC患者各30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宫颈正常30例病理标本作为对照.分别采用PCR和TRAP-PCR技术,对所有样本宫颈组织中hTERC和HPV16/18的感染和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SPSS17.0软件,运用Logistic分析各组HPV 16/18和hTERC的感染和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结果 ICC和CIN组HPV-16/18和hTER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而ICC组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CIN组(P<0.05);CINⅢ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极显著高于CINⅡ和CINⅠ组(P<0.05),CINⅡ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极显著高于CIN Ⅰ组(P<0.05);ICC和CINⅢ与HPV16/18和hTERC阳性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正常宫颈组织与HPV16/18和hTERC阳性不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 HPV16/18感染和hTERC的表达在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CC宫颈组织病变有密切的关联性,两者联合检测是宫颈CIN早期筛查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型)和HPV16、18感染与人食管癌的关系,探讨Hp-L型致癌机制。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112例食管鳞癌和30例对照组进行Hp-L型和HPV16、18同步检测。结果革兰染色L型检出率(67.9%)与对照组(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免疫组化Hp-L型抗原检出阳性率(65.2%)无显著性差异(P>0.05)。Hp-L型检出阳性事为61.6%(69/112)。HPV16、18表达阳性率为69.6%,与Hp-L型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p-L型和HPV16、18同时阳性者占59.8%(67/112)结论Hp-L型和HPV16、18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相关。Hp-L型感染可能是食管癌除病毒之外的又一生物性致癌因素。  相似文献   

10.
FHIT基因在肺癌中的缺失与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采用逆转录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ap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的方法对 4 2例肺癌及 1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 FHIT(Fragile histidine triad)基因的缺失情况进行检测 ,并用 PCR技术检测了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 DNA片段 ;结果  6 6 .7% (2 8/ 4 3)肺癌组织中检测到 FHIT基因的缺失 ,而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 FHIT基因的缺失 ,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1)。 4 2例肺癌组织中有 8例检测到 HPV的片段 ,阳性率为 19% (8/ 4 2 ) ,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 HPV的片段 ,且在 8例 HPV阳性的标本中均有 FHIT基因缺失。结论  FHIT基因的缺失在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可与肺癌的不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 ;但与吸烟有一定的相关性 ;同时 HPV的感染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且与 FHIT基因缺失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患者病变组织中HPV-16、18整合状态,并探讨HPV DNA整合状态与宫颈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扩增HPV16、18 E2全长基因和E6基因,对扩增产物电泳后条带面积灰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判定HPV的整合状态。结果54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组织中49例患者检出HPV16感染(90.74%)。在49例HPV16阳性组织中,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HPV完全以游离状态存在,8例原位癌组织中3例检测为整合状态(37.5%),7例早期浸润癌5例整合(71.4%),8例中晚期癌全部以整合状态存在(100%)。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组织HPV整合率相比,P〈0.01。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基因组整合率逐渐增高,HPV DNA整合可能是宫颈癌演变的早期标志。对HPV DNA整合状态进行检测,可早期预测宫颈癌细胞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类型和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256例CA患者疣体组织或分泌物中的HPV类型.结果 HPV6、11型阳性率为93%(238/256),HPV16、18型阳性率为15.2%(39/256),HPV6、11型和HPV16、18同时阳性为10.9%(28/256).定量检测病毒载量最高为1.0×108 copies/ml,最低为2.2×104 copies/ml.结论 本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以HPV6、11低危型为主,少数为HPV16、18高危型;荧光PCR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检测时间短等特点,能够及时准确的为HPV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桑建中  娄卫华 《山东医药》2005,45(12):11-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早期蛋白E6(HPV16/18 E6)、P^53基因蛋白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V16/18E6和P^53基因蛋白在LSCC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结果 HPV16/18E6在声带息肉中未见表达,在LSCC中的表达率为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P^53基因蛋白在声带息肉与LS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6%和66.2%,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16/18E6及 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LSC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PV16/18型感染和P^53基因异常与LSCC发生、发展有关.HPV16/18E6与P^53基因功能异常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区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的可行性,探讨广西地区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63例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HPV总感染率为95.1%,其中鳞癌131例,HPV阳性率为98.5%;腺癌分别为32例和81.3%(P〈0.05)。鳞癌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HPV16(78.6%),其次是HPV18(11.5%)、HPV59(5.3%)、HPV58(3.1%)、HPV33(3.1%)、HPV31(3.1%);腺癌最常见的亚型是HPV18(59.4%),其次是HPV16(21.9%)、HPV52(6.3%)、HPV35(3.1%)。鳞癌患者单一感染106例(82.2%),双重感染27例(17.8%);腺癌患者分别为22例(84.6%)、4例(15.4%);均未见三重及以上多重感染。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分型简便、高通量。广西地区宫颈癌中HPV感染率极高,其中鳞癌中以HPV16最常见,腺癌中以HPV18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王瑞  李琰  张金文 《山东医药》2002,42(7):19-20
为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河北省高发区食管癌、癌前病变、正常食管组织和低发区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发区食管癌组织HPV16、18DNA阳性率为38.7%,癌前病变为25%,正常食管组织为2.5%,低发区食管癌组织为20%。高发区食管癌和癌前病变与正常食管组织HPV16、18感染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发区食管癌组织HPV16、18感染率与高发区正常食管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发区食管癌组织HPV16、18感染率低于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河北省食管癌高低发地区食管癌组织、高发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外阴鳞癌( VSCC)组织中HPV感染情况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VSCC组织24例、外阴尖锐湿疣(VCA)42例、正常外阴组织20例,用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HPV6、11、16、18、31、33亚型,用PCR-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FHIT基因D3S1300位点的LOH和MSI.结果 在正常外阴、VCA、VSCC组织中低危型HPV( HPV6/11)阳性分别为2、38、21例,高危型HPV(HPV16/18/31/33)阳性分别为0、13、10例;VCA、VSCC组织与正常外阴组织比较,P均<0.05.在正常外阴、VCA、VSCC组织中,FHIT基因D3S1300位点上LOH、MSI阳性分别为0、9、13例,VSCC与VCA、正常外阴组织比较,P均<0.05.VSCC组织中HR-HPV感染与FHIT基因D3 S1300位点LOH/MSI相关(r =0.438,P<0.05).结论 VSCC组织中存在较高的低危型、高危型HPV复合感染及FHIT基因LOH和(或)MSI;二者在V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型及DNA载量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CA患者皮损中HPV型别及DNA载量,并随访至少3个月观察有无复发。结果83例CA标本中,HPV阳性80例(96.4%),其中单纯HPV6/11型63例,单纯HPV16/18型4例,HPV6/11型和HPV16/18型混合感染13例,不同型别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PV6/11阳性标本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DNA载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患者的HPV感染以HPV6/11型为主,患者疣体中HPV DNA载量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川东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亚型.方法 选取来自南充、遂宁、广安、达州等四川东北地区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 193例,采集其宫颈脱落组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PV总阳性检出率为49.12% (586/1193),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混合型HPV感染率分别为31.43%、30.60%、18.86%;高危型HPV检出率最高的是HPV16(14.17%),其他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8、HPV33、HPV18、HPV52、HPV56、HPV35、HPV31/HPV59、HPV45/HPV68、HPV53、HPV66、HPV73、HPV83/HPVMM4、HPV51;低危型HPV检出率最高的是HPV6(15.00%),其他低危型HPV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1、HPV43、HPV42;而HPV39、HPV44未检测到.HPV阳性患者中,41~ 50岁年龄段的高危型HPV感染比例最高,≤20岁年龄段低危型HPV的感染比例最高.结论 川东北地区女性HPV感染率高,HPV的感染率与年龄有一定关系;HPV16、HPV58和HPV33是最主要的高危型感染型别,HPV6、HPV11是最主要的低危型感染型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以及不同病毒型别和病毒载量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了289例患者皮损中的HPV,并作临床跟踪观察3个月,记录复发次数。结果289例患者中仅HPV6/11型感染214例,占74.04%;37例为HPV6/11和HPV 16/18混合感染,占12.80%:仅HPV16/18阳性者16例,占5.54%;HPV6/11和16/18均阴性者22例,占7.61%。53例HPV16/18阳性感染者中,男18例,阳性率为13.14%;女35例,阳性率为2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9,P<0.05)。HPV16/18型感染组与HPV6/11型感染组的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次数高于HPV6/11感染组(P<0.05)。不同HPV6/11型病毒载量组之间的3个月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的HPV感染型别以6/11型为主,女性患者中高危型HPV16/18型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不同HPV型别与复发率无关,但高危型HPV感染者复发次数增加。不同HPV6/11型病毒载量与尖锐湿疣的临床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20.
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乳头状瘤病毒DNA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和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HPV-11型和HPV-16型的DNA,阐明HPV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用PCR的方法检测22位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粘膜(共44例标本)中的HPV-11型和HPV-16型DNA的存在情况,并对其中一例HPV阳性肿瘤标本的HPV序列进行测定. 结果在本组所涉及的22位患者共计44例标本中,对于HPV-11型,12例癌组织为阳性;有7例癌旁组织为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的有6例.对于HPV-16型,6例癌组织为阳性;6例癌旁组织为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的有3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NC001525.1(HPV-11)、M14119.1(HPV-11)和AF217526.1(HPV-11)的同源性极高,均为99%.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HPV-11型和HPV-16型主要衣壳蛋白L1基因密切相关,HPV可能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马群风,男,1961-01-04生,贵州省贵阳市人,汉族.1983年遵义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1993年第四军医大学普胸外科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普胸外科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篇项目负责人马群风,710038,陕西省西安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