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三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三组患者分别采用关节镜清理、玻璃酸钠注射及二者联合治疗. 结果根据关节痛、关节积液、关节活动程度及行走功能综合评分.随访2年以上,关节镜组:0.5~1年优良率86.7%,1~2年优良率76.3%,2年以上优良率66%.玻璃酸钠组:0.5~1年优良率80.6%,1~2年优良率72.8%,2年以上优良率56.2%.联合组:0.5~1年优良率96.8%,1~2年优良率87.2%,2年以上优良率78.2%. 结论三种方法均有疗效,关节镜清理并玻璃酸钠注射疗效最好,关节镜清理次之, 玻璃酸钠注射较差.  相似文献   

2.
16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的体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以再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肝癌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肝内复发癌、肝外转移癌和肝内复发肝外转移的不同类型的病例采用不同的切除方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162例,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66.7%、43.6%和21.8%,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5个月.真中肝内复发癌切除组126例.术后1、3、5、1O年生存率分别为99.2%、71.3%.46.6%和19.1%,二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38.2%和 19.6%,三次肝切除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4.9%和25.0%,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6个月.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已17年9个月.肝外转移癌切除组30例,转移灶包括有腹腔、肺.胸壁、肋骨、腹壁、脑.肾门和圆韧带等处,首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61.0%和32.6%,二次肝外转移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29.0%和 15.6%,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5个月,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14年2个月.以腹腔转移灶切除者最多,而肺转移灶切除后疗效最好.兼行肝内复发癌和肝外转移灶切除组共6例,现存活3例,分别为术后1年10个月,3年9个目和9年9个月.另3例相继于术后3年11个月、5年8个月和6年11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同时预防性应用全植入式药物输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对自1990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236例病人(其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47例,改良Sugiura手术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8.2%,围手术期再出血率为2%.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7.9%,围手术期再出血率为3.4%.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随访率为91.9%,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9年,平均随访时间5.0年.术后累积出血率分别为5.7%(1年)、15.2%(3年)和25.5%(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8%(1年)、79.1%(3年)、69.7%(5年).改良Sugiura手术组随访率为87.8%,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9年,平均随访时间5.0年.术后累积出血率分别为6.9%(1年)、16.3%(3年)和29.5%(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1年)、85.0%(3年)和76.9%(5年).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改良Sugiura手术两种治疗在围手术期病死率、围手术期再出血率、术后累积出血率、术后累积病死率及病死原因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的4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41例手术治疗中,切除手术21例,其中R0根治性切除11例,R1切除6例.R2切除4例,手术切除率51.2%(21/41),根治性切除率52.4%(11/21).该组病例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5%,14.6%,4.9%.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28.6%,9.5%.R0,R1,R2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45.5%,18.2%;66.7%,16.7%,0;50%,0,0.结论 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HCC惟一有可能获得治愈和长期生存的有效手段.切缘无瘤.联合肝叶切除及肿瘤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并分析笔者单位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1997年1月—2003年9月笔者单位烧伤病房的536例住院患者,取其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尖端、痂下组织及血液标本,用VITEK AMS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997—2003年各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4. 51%、23. 94%、21. 01%、40. 06%、36. 17%、46. 76%、55 72%。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呈下降趋势, 1997年对头孢哌酮、头孢氨噻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71%、66%、79%; 1998年分别为47%、25%、39%; 2002年为22%、16%、25%;到2003年,第三代头孢菌素基本失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仅为2%。1997—2003年各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76%、33%、45%、41%、11%、31%、4%,其中2003年最低。 结论 1997—1999年,笔者单位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居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2000年起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该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呈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住院糖尿病病人病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我院住院糖尿病病人的资料分析,观察糖尿病转归、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原因.方法:查阅全院住院糖尿病病人病历,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登记.结果: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1993年相比,1997年患病率增加0.5倍,1998年患病率增加1倍,2001年前半年增加2倍.2001年上半年住院糖尿病病人高血压、冠心病和心梗的患病率分别为39.1%,35.2%和6.7%,住院高血压病人糖尿病患病率由1998年的6%增至2001年的9%,住院冠心病病人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约10%(P<0.01).住院心梗病人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约15%(P<0.05).近3.5年,有2618例糖尿病病人住院(1.95%),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41.2%),终末期肾病(39.2%)及癌症(31.4%).由于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死亡仅为15%及13%,而呼吸道感染(81%)及足感染(63%)为主要死因.结论:近8.5年中,在33 005病人中糖尿病病人逐年增多,特别是在近4年中,提高约2倍.高血压、冠心病及心梗病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近3.5年中住院糖尿病病人的死亡主要原因并非是心血管病变,而是感染.糖尿病病人癌症病死率有所增加.提倡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糖尿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Gu Z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01-903
目的探讨老年人早期胃癌的特点及外科治疗适宜手术方式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7年8月~1997年12月平均年龄为68岁的74例早期胃癌患者共施行78次手术,术后通过临床和胃镜随诊,随诊率为100 %.用SAS软件对早期胃癌术后生存概率分析. 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100%,手术死亡率0,腹腔及切口感染0,无吻合口漏.5年生存率98.59% ±0.14%(95%可信区间);10年生存率91.61%±0.04%(95%可信区间).淋巴结转移率5.4%.本组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100%.4例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管癌栓,5年生存率为75%. 结论纤维胃镜普查使老年人早期胃癌发现率增加,年龄不是早期胃癌根治切除的禁忌证,由于早期胃癌多癌灶病例占 18.92%,即使病变较小,亦应作3/4胃切除,癌灶相距远者应行全胃切除.本组胃癌诊断早,手术根治及时,选择术式适当.本组5、10年生存率高,且术后生活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8.
胃癌外科治疗30年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58年1月至1987年12月,我院外科共收治胃癌2722例,其中手术2412例(手术率88.6%),切除1720例(切除率71.3%).切除者术后总5年生存率为34.8%.Ⅰa、Ⅰb、Ⅱ、Ⅲa、Ⅲb及Ⅳ期胃癌切除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80.2%、65.7%、44.8%、23.1%及10.8%.随病期趋晚,生存率逐步降低,且各期间差异显著,说明国际胃癌TNM分期法能较好地体现分期与预后理应具备的一致性.若将全组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则近期组(1984~1987年)5年生存率为41.4%.既往组(1958~1983年)为32.6%.分析还显示5年生存率的提高主要为早、中期病例相对增多所致, 说明早期诊治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近期组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61.2%.比较不同根治切除范围(D_1、D_2及D_3术)对各期胃癌的疗效,提示应根据癌肿的部位、分期及生物学特性来制定每一胃癌病例的具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肝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共有69例肝门胆管癌,切除率66.4%(69/104).其中局部切除31例;合并肝叶部分切除38例;合并胰头十二指肠切除3例;合并门静脉壁部分切除2例.根治手术为44例.手术根治切除率由28.2%(2000年以前)提高到50.8%(2000年后),肝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以及围术期死亡率均控制较好.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3.9%,38.4%和14.9%,根治手术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58.2%和23.6%,非根治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4.0%,21.6%和11.4%.结论 根治性切除的生存率比非根治切除显著提高,联合肝部分切除能明显提高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可考虑为首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癌肿委员会(COC)定期复习癌肿病例的诊治标准和随访工作,并每年发表全国性调查结果.1983年曾分析943家医院治疗39502例癌症病人的结果,其中12682例为结肠癌和4579例直肠癌;1988年曾调查了16527例结肠癌和5696例直肠癌.共收回调查资料39674例,剔除记录不完整者172例,总计为39502例,其中长期和短期随访结肠癌分别为12682例和16527例,直肠癌分别为4597例和5696例,结肠和直肠癌调查病例分别占美国全部病例的16%和14%.分析结果 (一)病人 1988年病人的中位值年龄结肠癌为72.1岁,直肠癌为69.3岁,与1983年调查的相仿;男性病例稍增加,由1983年47.8%增至1988年49.3%.其中直肠癌增长较结肠癌稍多.(二)肿瘤部位 1983年盲肠和升结肠占33.8%,乙状结肠占36.3%,而至1988年则分别为35.8%和34.7%.多数直肠癌位于远端直肠,68.6%为良好或中度分化.(三)症状 1988年调查结肠和直肠癌主诉腹痛分别为40.5%和20.9%,排便习惯改变为33.2%和43.3%.60.4%直肠癌有直肠出血,而结肠具粪便隐血自1983年的27.8%增加至1988年的34.3%.(四)诊断 诊断方法中,1988年使用内镜、活检和CT扫描增高,但钡灌肠应用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前,胰头癌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得到很大进展,其术后5年生存率在美国已从85年的3%提高到接近20%.作者分析了自1970年至1994年.JohnsHopkins医院201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其中男108例,女93例.平均年龄62.8±0.7岁.手术死亡率为5%(前52例为17%,后149例为0.7%).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6%和21%.病人在70年代平均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月(14%),80年代为14月(21%),90年代为17.5月(36%).各年代之间有显著性差导异(P<0.002).201例中行部分胰切除181例,全胰切除20例,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6、10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20%、30%,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在部分胰切除的181例中,行保留幽门的Whipple手术134例,平均生存时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17.5月及24%;而行标准Whipple手术47例仅为10月及9%,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术中出血小于与大于/等于800ml;输血小于/等于与大于2个单位;手术时  相似文献   

12.
对胃、结直肠癌肝转移几个临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脏是胃、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有10%~20%结直肠癌在初次确诊时即有同时性肝转移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癌也占22%~50%,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30%~51%.胃癌肝转移率仅3.7%~5%,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0%~34%.由于胃、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鲜有临床表现,待确诊时,常为多发肝转移或已累及双叶.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率仅10%~20%,而胃癌肝转移切除率也仅0.4%~10%.故要提高肝转移癌的切除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有以下3个问题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经皮血管成形术在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导致的移植肾功能损害和(或)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7年1月经皮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6例患者被确诊前先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有13例被发现TRAS,3例阴性,假阴性率为18.75%.对16例TRAS患者均采取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了3年的随访,分别在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和3年时评估肾功能和高血压改善状况.以平均动脉压较术前下降至少15%定义为高血压改善;以血清肌酐降低至少20%定义为移植肾功能改善.结果 经皮血管成形术成功率100%,1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和3年时,肾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1.25%、68.75%、62.5%、56.25%和50%,高血压改善率分别为62.5%、75%、75%、56.25%和50%,所有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均减少.结论 经皮血管成形术对TRAS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近12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1.6%)高龄患者死于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1.6%),术后随访1~5年,2年局部复发率为4.0%,3年生存率为93.6%,5年生存率为85.4%.结论 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n Clinical Liver Cancer Classification,BCLC)-B/C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0月到2014年1月27例肝癌肝切除病例(BCLC-B期14例,BCLC-C期13例)。应用Kapla-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Cox回归法对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总体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3. 0%,37. 0%,25. 9%。BCLCB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1. 4%,50. 0%,42. 9%; BCLC-C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6. 2%,23. 1%,7. 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R1切除,输血,AFP 1000ng/ml与患者预后有关(P 0. 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R1切除,输血,AFP 1000ng/ml是影响预后的三个独立因素。结论 BCLC-B/C期肝癌有选择性地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Ⅱ期胃癌行D_2根治术检出淋巴结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268例行胃癌D_2清扫术后按照日本胃癌协会(JGCA)第13版分期病理证实为Ⅱ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08年12月.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检出淋巴结(17.3±1.2)枚,其中淋巴结检出数低于15枚者109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67.8%和50.9%;检出淋巴结数多于或等于15枚者159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81.0%和66.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进一步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组(pN_0组)199例,其中检出淋巴结数目低于15枚者95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0.4%和55.9%;多于或等于15枚者104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84.4%和66.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有淋巴结转移组(pN_1组)69例.其中检出淋巴结数目低于15枚者14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57.1%和34.3%;多于或等于15枚者55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3.4%和63.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以日本胃癌协会(JGCA)第13版为标准的Ⅱ期胃癌患者,D_2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超过15枚者.其生存率优于低于15枚者.  相似文献   

17.
正假体周围感染并发症多,临床结果欠佳。作者使用"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病死率"、"全膝置换术"、"二期翻修结果"等词进行数据搜索,搜索到242篇相关研究和引用文献,提取14篇进行分析。总共20 719例人工膝关节感染患者进行二期翻修,平均年龄66岁,平均3. 8年随访期内病死率为14. 4%(1. 7%~34. 0%),1年病死率为4. 33%(3. 14%~5. 51%),以后每年平均增加3. 13%,5年病死率为21. 64%。因此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化疗组膀胱癌患者44例先行盆腔区域化疗,再行开放手术;对照组68例行单纯开放手术.采集肿瘤标本,行c-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比较随访资料.结果化疗组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5%,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P<0.05,术前动脉插管化疗降低T2~T4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化疗组3年复发率为20.5%,5年生存率为79.5%,10年生存率为52.3%;对照组3年复发率为58.8%,5年生存率为47.1%,10年生存率为25.0%.结论术前动脉化疗降低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蛋白表达,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多种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及生存情况. 结果 1、3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组分别为83.3%和33.3%,经动脉化疗栓塞组分别为50.0%和15.2%,肝动脉插管皮下埋泵术组分别为47.1%和5.9%,冷冻治疗组分别为55.5%和11.1%,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6.7%和40.0%. 结论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以个体化为原则的术后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a-L-岩藻糖苷酶(AFU)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80例 HCC根治术后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AFP、GGT、AFU检测结果及随访资料,对比分析AFP、GGT、AFU与转移复发及1年无瘤生存率(DES)的关系.结果 80例肝癌患者术后AFP、GGT、AFU阳性率分别为25.0%、51.2%和28.6%,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AFP、GGT和AFU阳性组分别为75.0%、73.2%和87.0%,1年DFS分别为45.0%、36.6%和13.0%.而阴性组分别为38.3%、20.5%和31.6%,1年DFS分别为75.0%、94.9%和89.5%.术后AFP、GGT和AFU三者均为阳性组患者均有复发转移,其1年DFS为0.而三者均为阴性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7.6%,其1年DFS为97.1%.结论 联合检测AFP、GGT、AFU可明显提高对转移复发预测的阳性率,且对于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