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忠兴  彭更生 《中原医刊》2001,28(11):44-46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老年人SAH和33例中青年SAH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的出现率低,昏迷、继发脑血管痉挛突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SAH符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的典型SAH表现者少。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一般诊断无困难,而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尤其发生于老年人,临床床表现常不典型,有头痛、呕吐起病,有癫痫发作,也有以意识障碍或腰腿痛等为首发症状,等等。自从CT问世以来,使SAH误诊减少,但经腰穿诊断为SAH而头颅CT正常亦不鲜见。因此,提高对老年人SAH临床表现复杂性的认识,以期尽早诊断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8例老年人原发性SAH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4年5月共收治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59例,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43例,女性16例,年龄3~73岁,平均34.5岁。其中高血压组年龄56~73岁,平均62.6岁,脑血管组年龄3~48岁,平均24.8岁,脑肿瘤组年龄16~52岁,平均41.4岁。病因和出血部位(表l)症状和体征:突发起病47例,头痛、呕吐SO例,失语6例,抽搐13例,眩晕16例,入院时不同程度昏迷32例,脑值19例,偏瘫3O例,眼睑下垂3例,有高血压病史13例。2‘治疗及结果(表2)3.讨论3.1病因: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常见的病…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术的特点。方法对110例SAH患者症状、病因及DSA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2例,其中脑动脉瘤64例、血管畸形17例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1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依据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均匀血性脑脊液诊断此病。本文6例病人由于表现特殊,早期体征不明显导致误诊,现简要分析如下。1以突发短暂意识丧失、抽搐及精神症状为早期表现者:2例。典型的SAH多以突发剧烈爆炸样头痛起病,本文2例却是以突发抽搐及精神症状起病,加上早期无脑膜刺激征及定位体征,因而误诊为“癫痫”及“癔症”。SAH后血液刺激大脑皮层可致抽搐,血液聚集脑基底部,损害乳头体及边缘系统其它部分而出现精神症状状,即Korsakoff综合征~[1]。因此,对突发上述症状者应考虑…  相似文献   

6.
邱丽蓉 《四川医学》2000,21(11):1000-1001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伴发症的影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以下简称 SAH)容易误诊 ,现将我院 1991~ 1998年收治的老年 SAH15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60~ 77岁 ,平均 62 .5岁。其中有高血压病 7例。1.2 发病诱因 :活动中发病 8例 ,情绪紧张 3例 ,便后2例 ,服驱蛔灵药后 1例 ,感冒后 1例。1.3 临床表现与体征 :急性起病 11例 ,亚急性起病 4例 ,头痛 11例 ,呕吐 8例 ,意识障碍 11例 ,精神症状 2例 ,肢体偏瘫 7例 ,失语 1例 ,大小便失禁 7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3例 ,可疑阳性 4…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即非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 .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例,通过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护理,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即非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2011年01月~2011年08月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9例,通过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护理,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宇涛 《医学文选》2001,20(4):494-49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我院自 1995年元月至 2 0 0 1年 3月 ,共诊治自发性 SAH病人 6 8例 ,其中 2 4例因首发症状不典型 ,体征不明显 ,就诊早期出现误诊 ,延误治疗 ,甚至造成死亡。现对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1例 ,女 13例 ,男女之比约为 1∶ 1.18。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6 0岁。活动时发病 19例 ,安静时发病 5例 ,急性起病 2 0例 ,缓慢起病 4例 ;病前有高血压病者 12例 ,高脂血症 8例 ,糖尿病 4例 ,颈椎病 3例 ,神经性头痛 2例 ,美尼尔氏病 1例 ,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该病是神经科急危重症之一,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意识障碍,它起病急、病死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3月到2006年11月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首发症状,以及年龄差异和对误诊的影响。方法对1995-2002年112例SAH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AH最多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且青中年多见,老年人少见,少见的首发症状有呕吐、眩晕、偏瘫等,青中年少见,老年人多见,且误诊较多。结论SAH首发症状,有年龄差异,以少见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不典型SAH,误诊较多,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具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血性脑脊液三联征的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近年来国内外均证明发病症状和临床体征不典型者增多,尤其老年人的非典型病例尤易误诊为其他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12例老年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与对照组150例20~45岁青壮年的SAH进行对比,探讨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 一、临床资料 老年组男、女各56例,年龄60~84岁。对照组男96例,女54例。症状与体征见表1。两组患者均经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迟发性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坚  陈刚  李龄 《华中医学杂志》2002,26(3):152-153
目的 研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的关系。方法 95例经CT扫描有SAH的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4例出现迟发性缺血症状。据Fisher动脉瘤破裂出血量的标准评估SAH的量,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用Fisher血管痉挛的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60例少量SAH的患者中,4例出现血管痉挛和脑缺血;35例大量SAH的患者中10例出现血管痉挛和脑缺血,SAH的量与血管痉挛和缺血症状的严重性相关。SAH的主要部位与血管痉挛的部位密切相关,痉挛动脉分布区域有相应脑局部缺血。结论 外伤性SAH,特别是较大量的SAH可引起迟发性缺血症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与原因。方法对120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术和临床症状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首次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2周后行第2次DSA检查,对临床症状与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的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5例(79.2%),其中脑动脉瘤72例(75.8%),常规正侧斜位DSA检出脑动脉瘤75个,旋转DSA检出7个;脑血管畸形19例(20.0%),烟雾病3例(3.2%),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0.1%),正常者25例(20.8%)。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SAH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躯体肿瘤在临床并非罕见;它可能是某些原发癌的最早表现,本文收集了45例首诊神经系统的躯体肿瘤;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39~73岁,平均56岁。病程7天~2个月,平均25天。1.2临床表现首发主要症状和体征:偏瘫17例,头痛呕吐13例,情感淡漠、健忘、意志薄弱等精神症状10例,癫病发作9例,颅神经损害8例,共济失调4例,脑膜刺激症3例,视乳头水肿3例。1.3辅助检查12例腰穿检查,压力升高3例,脑脊液蛋白量增高10例,其中2例有大量红细胞,颅底摄片17例,依底骨质破坏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痉挛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脑血管痉挛。术前、术后行CT检查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Fisher分级和脑梗塞。结合Fisher分级、手术时机、术前动脉瘤破裂出血次数、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脑内脑室内积血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有17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56.7%,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1例,发生率为36.67%;头部CT发现由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梗塞7例,发生率约为23.33%。结论:TCD为检测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机、术前SAH次数、术后脑内血肿和脑室内积血有关;TCD可一定程度上预测延迟性脑缺血、脑梗塞的发生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我科1976~1982年间共收治13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其中60岁以上者3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1例,女15例:最低年龄61岁,最高年龄79岁。均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二、症状(见表1): 三、体征(见表2): 四、经过和预后:36例中早期误诊7例,住院期间再出血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18例,死亡6例。讨论一、起病情况:老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及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79例SAH病例的临床、CT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79例中,头痛56例,呕吐46例,脑膜刺激征51例,意识障碍24例。CT检查76例中阳性66例。结论 SAH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少数以头晕、癫痫发作、胸背及腰腿痛等症起病,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均易导致误诊。CT在SAH诊断方面快速、安全、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比较90例DSA阴性和171例DSA阳性SAH患者的性别,诱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癫痫发作,入院时Hunt-Hess分级,内科治疗后的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病死率,改良Fisher分级,CT表现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数量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男性居多,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较DSA阳性组少。DSA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较轻;经治疗后,头痛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均较短,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及病死率均较低,预后良好。结论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颅高压症状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并发症率及病死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