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患者凝血紊乱的特异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患者血液高凝,凝血紊乱,并且高凝状态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多种诱因可导致肿瘤患者发生凝血紊乱,其中肿瘤特异性促凝机制比较重要.本文对肿瘤患者凝血紊乱的特异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病率逐年增多,恶性肿瘤与凝血异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液可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除此之外,凝血功能紊乱也与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肿瘤远处转移关系密切。9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异常,表现为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增高、凝血纤溶系统激活、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升高等,且升高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90例膀胱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凝血机制试验与血栓弹力图在高凝状态诊断中应用刘安舟,李蓉高凝状态(HCS)又称血栓形成前状态,是一种凝血和抗凝血失调的病理过程。文献报道[1],有些疾病(如肿瘤、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脂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合并有高凝状态。我院收治的病种中,类...  相似文献   

4.
白凡  白欢 《临床检验杂志》2023,41(8):618-623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全球亟需关注与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往往伴随凝血功能的异常,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干预,约35%的脓毒症患者可同时伴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正逐步得到阐明,主要包括促凝活性的上调、内皮相关抗凝机制的下调以及纤溶系统的“关闭”三个方面,总体而言,脓毒症患者往往表现出血液系统的高凝状态,适当的抗凝治疗可能有益,然而既往的大部分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却并未显示其功效,精准识别脓毒症凝血紊乱阶段,进而准确把握合适的抗凝时机,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抗凝治疗获益与否的关键。该文就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机制、脓毒症DIC及脓毒症抗凝治疗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AIDS患者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下表现一种或多种凝血指标异常,处于高凝状态。凝血纤溶系统紊乱与H IV病毒的侵袭、身体代谢紊乱相关。笔者通过对113例A IDS患者在HAART治疗下的PLT、PT、APTT、F iB和D-D二聚体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1背景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是指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以及体内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血液的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1]。150年前Trousseau就发现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随后越来越多的病例证实了肿瘤患者具有很高的并发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病人并发血液高凝状态甚至产生血栓在100多年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865年Trousseau首先描述了由于内脏肿瘤引起的上、下肢端特发性血栓性静脉炎的Troussear综合征。约50%的癌症病人和90%的转移性肿瘤病人可发生凝血机制异常,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水蛭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符合高凝状态的患者,行原发性肝癌TACE术,出院后服水蛭胶囊,每次介入治疗前检测凝血象、血常规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不良出血事件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水蛭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APTT、PT较治疗前有轻度延长,FIB值、D-二聚体有所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凝血系统紊乱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并由此加重哮喘病情。寻找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凝血标志物,探索这些标志物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病情发展和治疗靶点的发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该文就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凝血功能紊乱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失衡,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凝血指标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探讨肝癌、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对我院近3年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瘀证辨证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通常存在异常,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表现在人体各方面即形成中医血瘀证。研究表明,这种高凝状态对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评估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状态对估计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试对30例结直肠癌初诊患者中医宏观辨证,旨在分析血瘀证型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辅助诊断与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肿瘤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而凝血功能的过度激活也极大地促进肿瘤的进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超4%,远高于其他妇科肿瘤(HR=2.8,95%,CI:1.6-5.0),约超过20%的初诊卵巢癌患者存在血小板增多、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及凝血系统异常激活。高凝状态是卵巢癌肿瘤伴随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卵巢癌疾病发展的结果,其本身又可促进疾病的进展。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肝切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大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以术后出血量超过2500ml为大出血标准,对6例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后早期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性大出血患者采用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配合手术巩固止血。结果 以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治疗3例,均治愈;配合手术治疗3例,治愈2例,死亡1例。结论 肝脏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大出血重在预防,再次手术探查要慎重,手术时机要准确,以手术巩固止血和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如果只注重手术止血,常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德国BE公司Compact血凝仪对70例非肿瘤者对照,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PT、Fib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异常。P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升高(P〈0.05)。APTT、TT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Fib明显增高,PT明显缩短,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恶性肿瘤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激活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凝血物质,作用于凝血和纤溶的不同环节和阶段,造成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亢进,血小板数量(PLT)有明显升高。本文检测肺癌患者血小板数量,探讨其与肺癌和胸腔积液性质的关系,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纯严重脑外伤患者入院时组织低灌注的发生率,并探讨组织低灌注与单纯严重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4-01~2011-03入住安徽省市医院重症病房119例单纯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凝血指标、生存率、血乳酸等.根据乳酸水平计算入院时患者发生组织低灌注的比例,同时行Logistic回归明确组织低灌注是否为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乳酸预测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价值.结果 以乳酸水平>2mmol/L为组织低灌注诊断标准,78例患者入院时血乳酸高于该值,发生率为65.5%,其中44例发生凝血功能紊乱(56.4%);而41例入院时血乳酸<2 mmoL/L,只有14例发生凝血功能紊乱(34.1%).乳酸水平>2.85 mmoL/L预测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敏感性为67.2%,特异性为88.5%(AUC=0.806±0.042.95%C1 0.723~0.889,最大约登指数0.558,P<0.0001).58例患者入院时即有凝血功能紊乱,其中死亡组32例(64.0%),存活组26例(3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凝血功能紊乱组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 单纯严重脑外伤患者发生组织低灌注的比例非常高,而且低灌注是这类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凝血功能紊乱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正肿瘤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功能的过度激活可极大地促进肿瘤的进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超过4%,远高于其他妇科肿瘤,超过约20%的初诊卵巢癌患者存在血小板增多、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和凝血系统异常激活~([1])。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据报道,最大限度的肿瘤细  相似文献   

18.
凝血机制紊乱在重症胰腺炎(SAP)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SAP时凝血功能紊乱的形成机制及其在S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对凝血系统的作用巳引起广泛兴趣,多数学者发现,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凝血时间,诱发高凝状态,但也有不同意见。作者对23例口服强的松的住院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天及6周分别作凝血试验以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凝血试验的影响。患者平均年龄68.3岁,其中11例为胶原疾病,7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为恶性淋巴瘤,非特异性付球蛋白血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胸水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景枝  耿玉兰  杨雪梅 《临床荟萃》2008,23(19):1396-1397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癌症。恶性肿瘤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1],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激活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凝血物质,作用于凝血和纤溶的不同环节和阶段,造成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亢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