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1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318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予拉米夫定(100mg qd)治疗12个月。疗效评估包括血清HBV病毒学,血清HBV免疫学,血清生化学应答。结果 治疗12个月末,血清HBV DNA总的转阴率为72.32%,治疗第9个月末的HBV DNA转阴者占转阴者总数的98.98%,一度转阴后再转阳的反跳率为24.40%,从未转阴的发生率为7.23%,HBeAg血清转阴率为33.96%;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9.75%,治疗第9个月末的血清转换者占转换者总数的90.32%;ALT恢复正常率为67.61%,反跳率为26.98%。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9.43%,部分应答83.33%,无应答7.23%。治疗前血清ALT不同水平组间 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HBV 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9个月的拉米夫定治疗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后期;机体免疫状况对拉米夫定治疗疗效有较大影响,治疗前ALT水平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就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a的疗效、HBV DNA P基因变异特点及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加以研究.方法 提取HBV DNA后,经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CR产物自动测序.总结拉米夫定的疗效、P基因变异出现的时间,用SAS软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用DNA STAR软件的CLUSTAL V方法对HBV DNA P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变异类型进行分析.用DNAclub、DNAsis 软件分析出现P基因变异前后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 按照ALT水平分组,各组间促进ALT正常化没有明显差异.在治疗后6个月血清标本中未发现YMDD变异,在治疗后12个月血清标本中发现2例YMDD变异.在对照组中发现了1例L528M变异;在治疗后12个月发现了2例YVDD变异,还发现了2例只有L528M的变异.在发生变异后,YMDD的转角结构变为折叠,L528M的转角结构没变.结论 1a的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YMDD变异发生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之后,L528M变异可单独在体内存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携带者可发生L528M变异.发生YMDD变异的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由转角变为折叠.L528M变异不影响蛋白质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盱炎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变异的情况。方法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68例为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另一组37例为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外的其他治疗。治疗1年后对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进行定性检测,观察突变情况。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用药1年后有12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VDD变异有8例,YIDD变异4例,变异株中有9例伴血清ALT、HBV-DNA水平回升;对照组无变异株产生。结论拉米夫定可诱导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黄彬  陈茶  徐磊  陈怡丽 《广东医学》2007,28(1):140-14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YMDD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ELISA和连续监测法检测65例仅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0个月)、治疗中(6,12个月)YMDD变异的情况、HBV DNA定量水平、两对半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结果 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拉米夫定治疗前未检出YMDD变异,治疗6个月时检出YMDD变异5例(7.7%),12个月时12例(18.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YMDD变异率升高(P<0.05).拉米夫定治疗6,12个月后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和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HBV DNA定量水平和AL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治疗时期YMDD变异组与未变异组的ALT,HBV D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例在治疗6个月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继续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其HBV DNA定量水平比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ALT水平比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6个月时相比升高(P<0.05).治疗12个月时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的患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3.5%和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YMDD变异的发生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YMDD变异的发生对拉米夫定在肝脏炎症活动的改善和HBV复制的抑制方面无显著影响,患者仍呈现HBV DNA的持续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以及监测拉米夫定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17例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ALT、HBeAg检测以观察其疗效,同时对出现治疗后HBV-DNA反弹和ALT回升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基因(Pgene)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位点变异性测定。结果:拉米夫定治疗2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6.2%、90.6%、84.6%、82.1%,HBV-DNA含量下降明显。ALT复常率为10.3%、68.4%、82.9%、81.2%。HBeAg的阴转率相对较低为0.85%、3.4%、16.2%、36.8%。11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YMDD变异2例,12个月16例,到18个月累计共有19例YMDD变异阳性的患者,占16.2%,其中以YVDD变异为主,YVDD变异14例,占73.7%,而YIDD变异仅5例,为26.3%。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HBV-DNA含量以及ALT回弹,HBeAg发生阳转。结论:拉米夫定是一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药,具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随拉米夫定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耐药性,主要是由HBVP基因区YMDD的变异所引起的,产生YIDD、YVDD耐药突变株,对YMDD耐药变异株的监测,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以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耐药者P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每天100 mg,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15、18、24个月监测肝功能、HBV M、HBV DNA、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结果 (1)B基因型占56.60%(30/53),C基因型占41.51%(22/53);(2)在CHB重度及肝硬化病例中C基因型的检出率高于B基因型(P<0.05);(3)拉米夫定治疗后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YMDD变异(P>0.05);(4)B基因型主要发生rtM204I位点突变(62.5%,5/8),而C基因型则主要发生rtL180M/M204V突变(77.78%,7/9).结论 (1)遵义地区的HBV基因型主要由B、C基因型构成;(2)拉米夫定治疗后C基因型更易发生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的存在情况及意义.方法检测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对发生HBV DNA YMDD变异的20例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及HBV DNA YMDD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 DNA YMDD变异共20例(阳性率12.00%),已服用拉米夫定者36例,检出YMDD变异9例(25.00%),未服用拉米夫定患者54例,检出YMDD变异11例(阳性率20.37%).在20例YMDD变异患者中有5例HBeAg阴性;20例YMDD变异患者HBV DNA在3.021×105~2.369×108 (5.41×107±7.75×107) copies/ml,ALT 34~1 216(288.20±338.07)IU/L,TB 8.9~326.7 (48.74±72. 20) μmol/L.结论 YMDD变异株可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也可天然存在,YMDD变异可与前C基因变异同时存在,提示HBV的变异常常是多位点的;YMDD变异株HBV复制处于中~高度水平;YMDD变异株的致病性轻重不等,肝功能可为正常,也可是轻度~高度等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1年疗效、乙肝病毒YMDD变异率、变异与治疗前HBV-DNA、ALT水平的联系。方法治疗组按入选标准随机选择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并随访1年,并于治疗开始后3、6、9、12个月检测肝功能、HBV-M、HBV-DNA、YMDD变异。对照组随机选择36例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DNA阳性、ALT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YMDD变异株。结果①拉米夫定治疗一年,HBV-DNA转阴率71.88%(23/32),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18.52%(5/27),ALT复常率62.5%(20/32);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ALT水平分别为132.59±66.07、49.78±27.94,治疗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组在治疗前未发现YMDD变异,治疗6个月发现2例YMDD变异,变异率6.25%,治疗12个月发现5例YMDD变异,变异率15.63%;对照组36例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检测出2例YVDD变异株与野生株共存。③治疗前ALT<3×ULN组及≥3×ULN组YMDD变异率分别为11.76%、20.0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45);治疗前HBV-DNA<106copies/mL组及≥106copies/mL组YMDD变异率分别为5.88%、26.67%,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治疗前HBV-DNA水平及ALT水平不足以预见YMDD变异的发生;乙肝病毒YMDD变异株存在于未使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建议在抗病毒治疗前对YMDD变异进行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双虎清肝颗粒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对CHB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应用时间过长可出现病毒变异使之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将中药复方制剂双虎清肝颗粒与拉米夫定合用治疗CHB,取得较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3年6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YMDD变异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米夫定属于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病毒的复制具有很强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阻断逆转酶的活性,有效抑制HBV多聚酶活性,降低HBVDNA的浓度,使乙肝病毒复制终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抗病毒首选药之一,但需长期使用,才能达到目的,部分患者在长期使用拉米夫定过程中,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变异(简称YMDD变异),病毒出现变异对患者的临床病情是否有影响,我们对曾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后复发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期间曾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后复发的住院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均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发生HBV 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年的效果.方法 选择服用拉米夫定后发生YMDD变异患者共3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剂量为10mg/d)和拉米夫定(治疗剂量为100mg/d)24个月.分别于治疗开始及治疗后6、12、24个月检测ALT、AST、HBeAg及HBV DNA定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V YMDD变异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后,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ALT、AST、及HBV DNA载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到治疗终点,有84.4%(27/32)的患者ALT、AST恢复正常,40.6% (13/32)的患者HBeAg转阴.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 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分组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联合组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96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96周后,联合组的HBV-DNA应答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6.4%、94.5%、61.8%和41.9%,远高于单药组的72.7%、83.7%、45.3%和34?5%( P<0.05),两组治疗期间仅见轻度不良反应。单药组出现12例病毒学突破,联合组未见。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毒耐药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YMDD变异乙型肝炎患者87例,分A组45例(阿德福韦酯10mg 1次/d;拉米夫定100 mg 1次/d连续72周),B组4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方法剂量同A组);动态观察患者血清HBV DNA、HBeAg/HBeAb和肝功能变化。结果A组HBV DNA阴转率在12、24、48、72周时分别为35.0%、42.5%、70.0%、77.5%;B组分别为33.3%、46.2%、66.7%、51.3%,但两组之间比较在7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eAg阴转率在72周时明显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ALT复常率在12周时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单独或联合拉米夫定,对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均有治疗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李晶  刘兴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87-138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拉米夫定疗效及YMDD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对69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的ALT、HBV-DNA水平及治疗48周后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拉米夫定治疗48周的69例患者中,有19例HBV发生YMDD病毒变异,变异率27.6%。HBV发生YMDD病毒变异与ALT的水平呈负相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服用拉米夫定一定严格把握治疗基线,选择最佳治疗时机,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共入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30例,拉米夫定组30例。治疗4、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不到、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4、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4、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HBV-DNA复制能力,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  相似文献   

19.
非抗病毒治疗相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变异及其与前C区变异、HBV基因型的相关性,HBV DNA水平与变异发生的关系。方法:从126例均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和近一年内未经任何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随机抽取25例为研究对象。血清YMDD变异检测运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法,HBV基因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M采用ELISA法。结果:7例存在YMDD变异,变异HBeAg全部阳性,不同的HBV基因型形式存在不同的YMDD变异率,HBVDNA水平与YMDD变异的发生不呈正相关。结论:HBV存在YMDD野生变异株,并非完全由抗病毒治疗引起,变异株与前C区变异和HBV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HBV DNA水平和变异发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拉米夫定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78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苦参素治疗(治疗组)92例,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86例,疗程4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ALT、AST、HBV-DNA水平,ALT、AST复常率,HBeAg及HBV-DNA24周、48周阴转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LT、AST、HBV-DNA下降更为明显(P〈0.05),ALT、AST复常率显著升高(P均〈0.05),HBeAg和HBV—DNA24周、48周阴转率也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