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决明子总蒽醌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与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每天2次灌胃给予乙醇,连续3个月,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动物分成6组,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予决明子总蒽醌低、中、高剂量和凯西莱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分别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肝组织匀浆检测TG,TC,MDA,SOD,FFA,肝脂酶(HL)和脂蛋白脂酶(LPL);取肝左叶分别用于病理检查观察显微结构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决明子总蒽醌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转氨酶ALT,AST和血清脂质TC,TG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清MDA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清SOD活性降低有明显升高作用;对肝组织TC,TG,FFA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而对HL,LPL,SOD活性降低有明显升高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各给药组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一定的减轻.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决明子总蒽醌和凯西莱组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有明显升高作用(P<0.01).结论:决明子总蒽醌可能通过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肝脏功能、抗脂质氧化作用和增加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具有预防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自乳化颗粒(HLFS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以罗格列酮0.36 mg· kg-1作阳性对照,观察HLFSG(50 mg·kg-1)ig后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LFSG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TC,TG,LDL-C,FFA,ALT,AST和肝MDA水平(P <0.05,P<0.01),并能显著升高HDL-C水平和肝SOD活性(P <0.05,P<0.01).结论:HLFSG可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脂,保护肝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丹参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药物对脂肪肝大鼠血脂水平、脂质过氧化水平、TNF-α水平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TC含量均明显升高,丹参注射液治疗后下降;模型组肝组织中TG水平上升,丹参注射液治疗后下降;模型组血清和肝组织中MDA水平均升高,血清中SOD水平下降,丹参注射液可降低血清中MDA水平。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降血脂、改善脂质过氧化及抗脂肪沉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养肝解郁颗粒对绝经后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脂代谢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去氧乙烯基环乙烯腹腔注射法来建立绝经期动物模型,通过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制备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模型,诱导建立绝经期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预防性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AST、ALT、TC、TG水平,计算肝系数,检测肝组织中TC、TG、MDA、SOD、FFA含量,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养肝解郁颗粒6.0、3.0、1.5 g/kg给药组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TC、TG含量、血清AST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为P <0.01或P <0.05);6.0、3.0 g/kg给药组大鼠血清ALT、肝组织匀浆中MDA、FFA含量、肝脏系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为P <0.01或P <0.05);1.5 g/kg给药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为P <0.05);6.0 g/kg给药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为P <0.05)。养肝解郁颗粒3个剂量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养肝解郁颗粒可以调节绝经后大鼠非酒精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形态学及肝内脂质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同时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复制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白藜芦醇40,80 mg/(kg·d).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丙氨酸近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TG、TC、FFA、MDA、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的含量,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白藜芦醇两个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肝指数、血脂、肝脂、FFA和MDA含量,增加SOD和GSH含量,改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肪肝形态学变化,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因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净肝脂胶囊对高脂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净肝脂胶囊(JGZJN)对高脂性大鼠脂肪肝模型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方法:大鼠每天给予88%基础饲料 猪油10.0% 胆固醇1.5% 三号胆盐0.5%配方饲料,连续饲养3个月,建立高脂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药3个月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ALT、AST、AKP、TG、TC、HDL-C、LDL-C、MDA、SOD、FFA、血液流变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等);肝组织TG、TC、MDA、SOD、HL、LPL、FFA;取肝左叶用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JGZJN对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转氨酶ALT、AST和血清脂质TC、TG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清FFA、MDA、全血切变率(低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清SOD活性降低有明显升高作用;对大鼠肝组织的TC、TG、FFA、MDA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而对肝组织HL、LPL、SOD活性降低有明显升高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JGZJN各给药组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一定的减轻,其中以30g/kg剂量组减轻较为明显。结论:JGZJN具有预防实验性脂肪肝发生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肝脏功能、抗脂质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泽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组、泽泻组、丹泽组和东宝甘泰对照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外,其余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丹参水煎剂、泽泻水煎剂、丹参配伍泽泻水煎剂及东宝甘泰片治疗,连续8周,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素(ET-1)、6-酮-前列腺素F1α_(6-Keto-PGF1_α)、血栓烷B_2(TXB_2)的含量或活性。结果:丹参、泽泻和丹参配伍泽泻水煎剂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FFA、MDA、ALT、AST、SOD、ET、TXB_2的含量或活性(P0.01),同时升高6-Keto-PGF1_α的含量(P0.01)。结论:丹参、泽泻及丹参配伍泽泻水煎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 42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绞股蓝组、宝干胶囊组以及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肝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可以降低TC,TG,AST,ALT,MDA和肝指数,升高SOD活性.结论 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脂脉宁对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AFL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配合白酒灌胃法复制AFL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片对照组和脂脉宁高、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OD、MDA和肝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脂脉宁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TC、TG、AST、ALT、MDA的含量,增强SOD活性,改善肝脏病理损害。结论脂脉宁具有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AFL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芹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芹菜素(Apigenin,AP)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100只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10周后处死所有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TNF-α以及肝组织SOD、MDA等指标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和易善复组能明显降低升高的ALT、AST、TG、TC、TNF—α水平和肝组织的MDA指标水平,而使肝组织SOD活性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芹菜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炎症介质等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低剂量黄芪组(C组)、中剂量黄芪组(D组)和高剂量黄芪组(E组),每组各8只。药物干预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不同剂量黄芪提取物灌胃,药物干预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肝组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并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显示脂肪变性、炎症或炎症坏死并伴有血清ALT、AST、TC、LDL、FBG及肝组织TG、TC和MDA明显升高,而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TC、LDL、FBG和肝组织TG、TC和MDA降低,而肝组织SOD活性升高,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P<0.01,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8 mg/kg),以及中药低(8.28 g/kg)、中(16.56 g/kg)、高(33.12 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连续干预8周,称取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常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PCR检测肝组织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增加(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TC、TG、MDA、FF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减少(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C、TG、FFA、MD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FFA、MDA水平及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④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水平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ALT、AST、TC、TG水平下降(P0.05);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肝组织TC、TG(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及FFA、MDA、SOD(高剂量组较低、中剂量组)水平随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中药低剂量组减少(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抑制脂质蓄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30),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与腹腔注射氧四环素相结合的办法来制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模型组于造模开始后的第2周末,第4周末和第8周末各处死10只老鼠,对照组老鼠在追模后的8周末处死,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血清ALT、AST、TG、T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mutase,SOD)和肝脏TG、TC、MDA、SOD的变化,并行病理检查。结果:2周末、4周末和8周末模型组血清中的ALT、AST、TG、TC和MDA升高,SOD降低;肝脏组织中的TG、TC和MDA升高,SOD减低;肝指数也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2周末和4周末表现为脂肪肝性肝炎病变为主,8周末可出现脂肪性肝纤维化。结论: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氧四环素的方法是一种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加欣片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的影响.方法:长期大剂量灌酒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检测血清ALT、AST、ALP、TC、TG、TP、ALB、MDA、SOD及肝组织匀浆检测TP、ALB、MDA和SOD的含量.结果:肝加欣片可明显降低ALD大鼠血清ALT、AST、ALP、TC、TG含量,增加血清TP、ALB、SOD的含量,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肝加欣片具有对抗大鼠A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降脂分散片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称重顺序编原始号,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降脂分散片组(低0.22g/kg、中0.66g/kg、高1.32g/kg剂量组),脂必妥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每笼5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造大鼠脂肪肝模型,给药第8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的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降脂分散片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TC、TG、ALT、AST以及肝脏FFA、MDA含量(P<0.01),显著提高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SOD、GSH-Px的活性(P<0.01)。[结论]降脂分散片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影响呈量效关系,可抑制肝脏脂肪变,减轻肝内脂质代谢紊乱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JJB方对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环节的影响,揭示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HJJB方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1)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2)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3)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4)肝组织TG、FFA、MDA、SOD、NOS、i NOS、GSH-Px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MDA、NOS、i NOS含量较正常组亦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GSH-Px、SOD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HJJB方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TG、FFA、MDA、NOS、i NOS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GSH-Px、SOD含量较模型组组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G、FFA含量与肝组织MDA、NOS、i NOS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组织GSH-Px、SOD含量间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JJB方具有明显的改善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易善复0.144 g/kg组以及当归芍药散2.44、4.88、9.76 g/kg组。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次/d,连续8 w,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以及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SOD、GSH和MDA的含量或活性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和谷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MDA和肝组织中TC、TG、FFA、MDA的含量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肝组织中SOD、GSH的活性以及肝组织中Keap1、Nrf2、Ho1、Gclc和Gclm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内有大量的脂滴空泡积聚和较多的气球样病变;与模型对照组比,当归芍药散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ALT、AST、MDA和肝组织中TC、TG、FFA、MDA的含量或活性(P<0.05或P<0.01),升高血清和肝组织中SOD、GSH的活性以及肝脏中Keap1、Nrf2、Ho1、Gclc和Gclm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信号通路,抵抗氧化损伤来防治NAFLD。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舒乐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发大鼠NAFL模型,同时给予肝舒乐片干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和肝细胞色素CYPⅡE1的表达,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VitE)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肝舒乐片组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改善,免疫组化证明肝舒乐片能显著抑制脂肪肝肝细胞色素CYPⅡE1的表达,同时TG、TC、FFA、MDA含量降低,SOD、GSH、VitE含量提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舒乐片能有效防治NAFL,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LXRα和AB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一边造模一边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LDL、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并观察肝组织LXRαmRNA和小肠ABCA1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的含量或活性,促使LXRαmRNA和ABCA1的表达上调,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调控LXRα/ABCA1通路相关基因,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30只.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25mg/kg链脲佐菌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选取造模成功大鼠20只均分成2组:糖尿病组、GbE 治疗组,GbE 治疗组按8mg/kg·d剂量腹腔注射GbE,持续8周.检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比值水平.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指数.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清FBG、FINS、TC、TG水平和ALT、AST活性及肝组织TC、TG、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比值及肝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比较,GbE 治疗组大鼠血清FPG、FINS、TC、TG水平及ALT、AST活性均下降,血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比值升高;肝组织TC、TG、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结论:GbE 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功能减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