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彭娟  成国强  陈启明  胡廷宇 《重庆医学》2013,42(12):1387-1389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分层抽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和一般情况问卷,对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SCL-90因子得分高于常模,62.06%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2.67%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女生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各项因子均值高于其他年级,各项因子在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自尊水平与SCL-90的各项因子都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学校应注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学生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为开展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级不同专业1 713名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量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2014级学生在一年级及三年级时分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一年级时第一类学生有313人(占18.27%)。其中,男生91人(占14.51%),女生222人(占20.44%),男女生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级学生经过2 a的学习,到三年级时,第一类学生的数量有所增加,总数增加到344人(占20.08%),其中男生人数增加到107人(占17.07%),女生增加到237人(占21.82%),男女生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1年和第3年时的第一类学生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2 a的大学生活,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有提升,特别在精神分裂和神经症两方面改善明显;五年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优于四年制学生.医科院校应加强对新生、女生及非... 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点及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延边大学的1 075名医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结果]延边地区医学生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26.6%)、人际关系敏感(18.6%)及抑郁(14.6%);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及父母双方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后,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延边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且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大学医学生 314人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生活事件调查表 (LES)以及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分析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除躯体化因子外 ,大学医学生SCL 90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P <0 .0 5或 0 .0 1)。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气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及EPQ之N分高、家庭气氛不融洽 ,则SCL 90总分高。结论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良生活事件、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家庭气氛是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状态并探讨其与个性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大学医学部6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侧查。结果有13.56%的医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的心身症状,较为常见的心身症状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医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均偏高(P〈0.01);与中国大学生样本相比,医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偏高(P〈0.05),而偏执因子分偏低(P〈0.01)。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医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最高,外向-稳定倾向的医学生SCL-90的因子分最低。结论部分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医学生心身症状较外向-稳定倾向的医学生多。  相似文献   

6.
七年制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重庆医科大学203名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七年制医学生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6.5%,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其他因子。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9%,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焦虑因子;男生与女生各因子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户口学生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户口学生(P<0.05);父母教养方式、睡眠状况、与同学朋友相处情况、学习压力是影响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一~四年级3 62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评工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收回有效问卷3 462份,存在各类轻度或重度心理问题者376名(10.86%);(2)医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差异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从因子得分高低来看,排在前五位因子顺序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敌对;(3)女生和男生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女生精神症状高于男生,在其他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健康水平与社会人群无异,但在自我控制、人际交往、猜疑、个人动力等方面所感受到的心理痛苦症状相对明显,且女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波动,恐惧对象方面较男生感受到更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 ,对 2 0 5 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总体情况的各项指标与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等因子均分与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等因子均分男女生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各因子在各症状等级中所占人数的百分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各症状等级在各因子中所占人数的百分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男女生在一些因子上不同 ,但总体区别不大 ,强迫症和人际关系障碍在大学生中较常见  相似文献   

9.
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该院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该校医学生850名,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个性简式量表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 ①该校医学生人际关系、敌对和偏执因子均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女生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均分低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医学生强迫、人际关系2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该校医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7.88%,不同年级和性别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不同(P<0.05);常见的心理症状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③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学习问题、习惯改变、神经质、父母关系、对所学专业兴趣、积极应付和内外倾向,决定系数R2为0.415.结论 该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好,应从中吸取成功经验,增加心理教育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分层抽取我院临床相关各专业医学生58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自制的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进行团体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FES-CV得分与中国常模的十个因子都有显著性差异,除矛盾性得分高于常模外,其它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②家庭环境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相关性。③年级、性别、民族、专业满意度、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各自独立影响着家庭环境量表的单个或多因子。结论①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②家庭关系受专业满意度、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学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权威、心理控制以及依恋的关系,为更好的解决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父母权威问卷(PAQ)、父母心理控制量表以及父母依恋量表(IPA)对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全体2105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试医学生SPIN得分为(17.75±10.47)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无统计学意义[(17.97±10.44)分,(17.29±10.52)分,t=-1.305,P=0.192],生长地为农村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19.47±10.60)分,(15.85±10.01)分,t=-7.478,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沟通和母亲权威是城市医学生社交焦虑的保护因素,父亲情感回应不当、母亲疏远、父亲不正确教育观点、母亲沟通是危险因素;而对农村医学生,父亲沟通为保护因素,母亲疏远和母亲专制是危险因素.结论 医学生社交焦虑受父母权威和心理控制及依恋等因素的影响,但城乡间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在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在读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家庭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间的相关性,为今后培养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医务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某医学院校三个年级的210名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家庭环境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名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17.00±11.12分,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一般。不同性别、年级及是否工作过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来源、离家年限及父亲/母亲学历不同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级、母亲学历、家庭来源、离家年数及是否工作过影响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从家庭环境角度出发,应对于社会适应能力欠佳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特征性的干预教育,以期不断提高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宁夏医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自评量表(SCL-90)对宁夏医学院2004级1509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 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各因子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因子均分总体趋势由低到高依次是研究生-本科生-中专生-大专生;除躯体化因子外,医学新生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农村学生的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学生(P<0.01),除敌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的各因子分高于男生,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敌对因子外,非独生子女的各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总均分、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抑郁因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离异和父母非离异学生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4级医学新生自评症状较多,不同教育层次新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应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使新生度过心理问题高发阶段.  相似文献   

14.
抗震救灾官兵心身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官兵的心身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3064名参加救灾官兵和343名非救灾官兵使用简易心身健康调查表进行测试.结果 救灾官兵的骨骼肌肉症状、神经症状、消化症状、生殖泌尿症状、睡眠状态、情绪状态、行为状态因子分及躯体总分、心理总分、心身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0.05).一线救援官兵心身健康各因子分明显高于二线救援官兵( P <0.01).救灾官兵心身症状总的发生率为89.98%,其中躯体症状发生率为82.51%,心理症状发生率为67.10%,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同时发生率为59.63%,无症状者为10.02%.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200~0.409( P <0.01);心理症状各因子、骨骼肌肉和神经症状与社会支持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180~0.405之间( P <0.01~0.05).救援类别、社会支持、受教育程度、民族是影响救灾官兵心身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参加救灾官兵心身健康状况受到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军校学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某军校正式大专学员为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BECK)抑郁自评问卷和军校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524人中有46人(8.8% )存在不同程度身心健康问题,有年级的差异;该亲迩员SCL-90各因子分大都稍高于青年常模,稍低于军校大学生,强迫和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青年常模,躯体症状,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军校大学生;生活事件,抑郁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总体上该校学员的身心健康状况良好,但也仍然有不少学员存在各种各样的身心健康问题,以二,三年级学员居多,这与学员的生活事件,抑郁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关怀能力的影响,为拓展医学生关怀能力培养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和许娟等翻译修订的关怀能力量表,抽取大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共55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孝敬老人程度、学生意见在家庭中的认同程度、与母亲(最亲近女性长辈)关系的融洽度、父母接受子女付出的程度,对关怀能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自变量能解释关怀能力总变异的29.1%;父母孝敬老人程度、与母亲的关系融洽度,在耐心维度的标准偏回归系数达到最高,分别是0.269、0.303;父母对子女意见的态度、父母对子女为其付出的态度,在勇气维度的标准偏回归系数达到最高,分别是0.250、0.170.结论:尊老、融洽的家庭关系,平等、承担责任的家庭教育,对关怀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学高年级儿童交往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皖北地区农村小学4~6年级儿童1 02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问卷、情绪管理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和交往焦虑问卷。结果:学校环境中,不同自感教室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好朋友数的儿童交往焦虑总分、害怕否定和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家庭环境中,父亲外出打工儿童交往焦虑总分和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均高于父亲未外出打工者(P < 0.05和P < 0.01),而母亲外出打工学生仅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高于母亲未外出打工者(P < 0.05);自认父亲对其生活中表现“不知道”及“满意”的学生交往焦虑总分及2项因子评分均低于“不满意”者(P < 0.05~P < 0.01),自认母亲对其学习中表现“不知道”及“满意”学生交往焦虑总分及2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不满意”者(P < 0.01),自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较好”学生害怕否定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较差”者(P < 0.01)。相关分析显示,情绪管理、父母依恋与交往焦虑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交往焦虑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的影响因素均为情绪管理、母依恋及同学关系(P < 0.01)。结论:交往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情绪管理、母依恋及同学关系,在预防中要关注家庭亲子关系及同学关系的调节,注重提高儿童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0名贫困医学生及40名普通医学生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贫困医学生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结论贫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学校对他们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20人,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学习倦怠各因子以及总分略低于中间值,医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学习倦怠中行为不当因子在不同年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4,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过度保护因子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偏爱因子在不同年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P<0.05);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性,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