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何小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06-130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最佳时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间分为A组(6h)、B组(12h)、C组(24h)、D组(48h),每组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A、B组与C、D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四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重度病残率均较其他三组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6h)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复发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小华 《河北医学》2012,18(7):967-96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间分为A组(6h)、B组(12h)、C组(24h)、D组(48)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A、B组与C、D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重度病残率均较其他三组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6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复发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沈丘县人民医院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从手术时机的选取角度出发,将其随机划分为A组(发病≤6 h时)、B组(发病6~12 h)、C组(发病12~18 h)、D组(发病18~24 h),观察对比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发病后6 h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A组术后血肿完全清除率较C、D组高,血肿复发率较C、D组低,且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优于B、C、D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 h内(包括6 h)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谢勇 《四川医学》2015,(1):41-43
目的探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比较二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24h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SS评分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00%,与对照组的3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时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发病到手术时间为8~24 h,对照组为24 h以上.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血肿清除率、病死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急性脑血管疾病,24 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梁红斌 《微创医学》2010,5(2):113-115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微创组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保守组患者只进行内科传统的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首次血肿清除率为(56.5±18.6)%,平均总清除率为(78.6±21.5)%。微创组患者的死亡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1±9.8)分和(25.3±11.4)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ADLⅠ~Ⅲ级者22例(73.3%),对照组中仅6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疗法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患者死亡率低、恢复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红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1990-199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2年1-3月到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组)35例,然后进行统计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ADL分级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按ADL分级治疗良好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尤其是治疗1d后效果更为明显,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血肿清除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3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同时回顾性分析内科保守治疗38例作对照.结果微创组显效率(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31.57%),二者差异显著(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于治疗后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保守组与治疗后14d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保守组:76例行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78例在保守组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和χ2检验比较。结果:保守组显效率为59.12%,治疗组显效率为96.1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微创组于治疗1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保守组3周后才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结论:微创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显效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病人或家属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保守组(P〈0.01),两组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微创组较保守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后的近期生存率以及颅外并发症,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8例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研究脑出血量与术后近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术后出现的颅外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出血量30~50ml组近期生存率为93.9%(31/33),51~80ml组近期生存率为80%(20/25),81~100ml组近期生存率50%(10/20),>100ml组近期生存率为0%(0/10),手术颅外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10例,高血糖31例,心肌梗死16例,急性肾衰21例。结论:随着颅内出血量的增加,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近期生存率越低,出血量80ml组的近期生存率高于80ml以上组。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会出现多种颅外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以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9%,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39.0%,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预后良好33例(80.5%),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6例(63.4%)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创伤小,操作方便,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行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可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88-129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外科微创治疗、开颅清除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35例,开颅治疗组(开颅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5例,3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以及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颅组在此基础上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病残率。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2.9%,较开颅组(56.7%)和内科组(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开颅组和内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微创组的病死率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较开颅组和内科组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该技术方法先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开颅组,每组41例。微创组采用微创碎吸术清除颅内血肿,而开颅组则采用传统骨窗开颅方法,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死亡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的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其近期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和微创抽吸组(n=42),前者给予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BNP、CRP、Hcy水平(ELISA法);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ADL).结果 与常规清除组比较,微创抽吸组治疗前NIHSS得分和BNP、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抽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清除组(90.48%vs.71.05%),NIHSS得分低于常规清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减少,血肿清除率增加,BNP、CRP、Hcy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3、6个月ADL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较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肿清除更具改善作用,降低血浆BNP、CRP、Hcy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78-81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开颅组(52例)和微创组(32例),开颅组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开颅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7.50%,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8.4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但实际应用中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郭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49-150,153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ADL分级。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0.01);②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ADL分级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并发症23.33%,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HICH )的优质综合护理影响效果。方法将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后的患者,均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36.7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针钻一体切口小、创伤小、适应证宽的抢救HICH较为理想而有效血肿迅速清除治疗方法。术后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显著的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出现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