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0例,口服替米沙坦;治疗组80例,口服替米沙坦+非洛地平,观察并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1月、2月、3月和6月末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评价降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降压达标率在1月末、2月末、3月末、6月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氯地平与复方阿米洛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氨氯地平与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血压状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都收缩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压达标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与复方阿米洛利联合用药能促进患者血压尽早达标,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安全可靠,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替米沙坦片单独应用及两者联合应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1]。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血压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大于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比单药组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64例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仅监测血压水平,不给予药物干预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随访观察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卒中、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衰住院、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终点事件.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级患者长期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唐毅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32-132
目的对应用替米沙坦与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与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复常时间、治疗总时间与对照组相较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与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1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0例,口服替米沙坦40 m/d;对照组(B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替米沙坦较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晨峰现象(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结论国产替米沙坦降压疗效明显,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6):791-793
目的:研究了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替米沙坦。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即时血压、动态血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85%)(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和24h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SBPV和DBPV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高,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水平,并能够降低VEGF水平,增高血清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产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研究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1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8例,口服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138例,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替米沙坦较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晨峰现象(P〈0.05),2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结论国产替米沙坦为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值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替米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本院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使用替米沙坦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空腹血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但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水平的降低效果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明显,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与评价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监测血压指标,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其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氨氯地平治疗,分析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125.83±1.98)mm Hg、舒张压水平(76.33±1.19)mm 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极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替米沙坦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米沙坦+吲达帕胺组(吲达帕胺组)和替米沙坦+左旋氨氯地平组(左旋氨氯地平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结果:第2周末,吲达帕胺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1.5%和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两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71.8%和74.4%,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84.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耐受性好,故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服用氨氯地平10mgqd联合替米沙坦40mgqd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qd联合替米沙坦40mg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的血压和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以及D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间的SBP、DBP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r、24h尿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24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Scr、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5/75),对照组为4.00%(3/75),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倍剂量的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延缓患者的肾功能恶化,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两种联合降压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高血压综合干预研究项目,本地区纳入的2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的共102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终点评估临床试验方法,观察初始小剂量氨氯地平(2.5 mg/d)加复方阿米洛利组(含阿米洛利1.25 mg,氢氯噻嗪12.5 mg,A组,n=46)和小剂量氨氯地平(2.5 mg/d)加替米沙坦组(40 mg/d,B组,n=56)1年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治疗1年时,血压达标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9.3%和78.3%(P=0.002)。B组降压作用优于A组,1年时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13.1±7.4)mm Hg和(9.5±9.9)mm Hg(P=0.047)。结论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76例对象为2018年1年—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试验组与接受单一氨氯地平治疗的对比组,每组有患者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血压控制有效率、降压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运用提高了患者的降压幅度与血压控制有效率,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了更加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减少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理想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慧  郭昭明 《新疆医学》2022,(3):293-295,300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对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使用替米沙坦.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在24 h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及夜间血压均值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全昌 《重庆医学》2015,(21):2987-2989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早期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共计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单剂增至5 mg,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联合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厄贝沙坦增至300mg,每天1次,氢氯噻嗪继续维持原剂量,观察期4周.结果 疗效方面: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9%,血压达标率51.2%;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达标率75.6%.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降压方面: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不同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对不良反应症状均可耐受且表现为一过性,其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9例,发生率22%;观察组8例,发生率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早期均安全可靠,收缩压降幅、疗效和达标率均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在早期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联合降压治疗(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或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与适当调脂(小剂量辛伐他汀)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50~79岁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75例,随机分4组:A组、B组、C组及D组,A组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2.5 mg/q)+替米沙坦(40 mg/d),B组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半片/d),C组在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基础上加小剂量辛伐他汀,D组在使用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基础上加小剂量辛伐他汀.A组及B组患者治疗12个月前后各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组内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C组及D组患者在联合降压治疗(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或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基础上适当调脂(小剂量辛伐他汀10 mg),测定治疗12个月前后血浆hs-CRP及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检查的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组(A组)的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在治疗12月后显著下降(P<0.05),而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0.01);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治疗组(B组)治疗12月后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5).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及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治疗组+小剂量辛伐他汀(D组)患者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12月后,血清总胆固醇、LDL胆同醇、高敏C-反应蛋白及LN显著下降(P值均<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或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治疗12月后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对左室肥厚的作用,替米沙坦优于复方阿米洛利.小剂量辛伐他汀通过抗炎等机制对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