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立君 《中外医疗》2012,(20):68-68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危重症患儿治疗效果与应用。方法对该PICU收治的41例患儿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CBP治疗时间为10~36h,平均(16.7±2.1)h;患儿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血气分析和PT、APTT、BPC明显异常,经CBP治疗后明显下降或正常,有明显差异(P〈0.01)。肝、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儿血压降低,经减慢血泵流速、暂停净化后症状缓解,治疗后2~3d有5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均成活,有效率为87.8%。结论 CBP治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重症感染及危重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在危重疾病抢救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20年初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流行,其传播方式为人传人,传染性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免疫失衡状态、细胞因子风暴,随后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无法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氯喹或羟氯喹、洛匹那韦或利托那韦、雷特格韦和白细胞介素抑...  相似文献   

3.
徐媛  董扬  朱颖 《安徽医学》2012,33(3):374-376
正血液净化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现今在医学各科中广泛应用。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血液净化在儿科的应用也日渐增多[1]。本文从血液净化的模式、原理、模式选择、适应证及进展方面对儿科血液净化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K+、Na+、Cl-等离子及肌酐、尿素氮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过CBP治疗后,血液中K+、Na+、Cl-等离子及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达到(4.02±0.05)mmol/L、(138.14±0.72)mmol/L、(106.44±0.71)mmol/L、(176.64±120.55)mmol/L、(14.03±9.5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能够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中离子紊乱,从而对于危重症患者起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回顾该院ICU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所遇的问题,针对原因探讨对策。方法:对该院ICU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危重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46例病例回顾分析。结果: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4例、出血倾向2例,肺水肿1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1例、滤器凝血4例,过敏反应1例。结论:根据不同病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是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等原理,缓慢、连续地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技术的统称。近年来,CBP从治疗肾衰竭向多器官功能支持方向发展,目前其应用范围已从肾脏科拓展至重症医学科。根据指征早期应用CBP是未来趋势,其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泛,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本文就CBP常用模式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各类相关危重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了解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危重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534例危重症患者,回顾性调查其在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和 CBP 记录。结果:CBP 治疗组的72h 存活率为82.48%,对照组的72h存活率为55.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组死亡率为55.82%,对照组为65.9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 可显著提高危重症患者的72h 存活率,降低其终点死亡率。该方法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危重症患儿血液净化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危重症患儿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时出现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特点.方法 使用Baxter BM25型血液净化机对63例患儿在监护室行血液净化治疗152次,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出现低血压、出血、低体温、失衡综合症等并发症,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及时观察及对症处理,63例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  相似文献   

1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患者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危重症患者对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探讨CBP治疗此类惠者的机制。方法10例危重症患者使用HF700型聚砜膜血滤器行CBP治疗。分别在治疗前(Oh)和治疗后2、6、12、24和48h取血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动态APACHE Ⅲ评分,并将评分与氧化应激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危重症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LPO升高而GSH—Px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发生了氧化应激;CBP治疗2h后,APACHE Ⅲ评分即可改善,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不断下降趋势;LPO在治疗2h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增减,6h后明显下降,此后有不断下降趋势;GSH—Px在治疗2h后明显下降,在治疗6,12h后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24h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有不断上升趋势;LPO同APACHE Ⅲ评分呈正相关;GSH—Px同APACHE Ⅲ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危重症患者存在氧化抗氧化紊乱;在CBP治疗过程中,血浆氧化指标持续下降,而抗氧化能力上升,CBP能改善患者的氧化抗氧化紊乱,减轻氧化损伤;CBP能改善危重症惠者病情;LPO,GSH—Px可以作为监测危重症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并为CBP停止的时机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儿科危重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滤过、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行的体外治疗模式,可以间接或连续应用。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间歇血液透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慢性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是标准的肾脏替代治疗。然而,对于危重症少尿或无尿的肾衰和多脏器功能不全,这种治疗的间歇特点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心血管不稳定,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的非生理性的波动,清除大量液体的困难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得我们有可能避免电解质和毒素水平的波动,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相对容易清除过量的液体,有利于给予营养、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危重症并低血压的疗效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36例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均行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一定的临床干预,并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动脉血乳酸、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等,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来判断整体病情的变化。结果 36例中30例救治成功,总体存活率83.33%,其中血管活性药物依赖时间12~84h,平均(22.5±17.5)h;30例救治成功患者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24h后血压基本稳定(P>0.05);与CBP前比较,CBP后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明显降低(P<0.05),血气指标及生化指标好转(P<0.05)。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比较APACHE-Ⅱ评分及TNF-α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开始阶段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能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稳定,及时进行血液净化可以避免发生不可逆转性器官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概念,即任何一种旨在替代受损肾脏而进行的、持续至少24h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最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对危重症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夏云辉 《中外医疗》2011,30(15):60-61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并低血压的疗效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48例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均行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的同时给予一定的临床干预,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动脉血乳酸、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等。结果 48例中41例救治成功,总体存活率85.4%,血管活性药物依赖时间12~84h,平均(22.5±17.1)h;41例救治成功患者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24h后血压基本稳定;与透析前相比,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明显降低(P〈0.05),血气指标及生化指标好转(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阶段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能使患者血流力学状态快速稳定,及时进行血液净化可以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器官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对V .K .σ.δ四种受体均有作用。作为一种脂溶性药物 ,可气管内给药通过肺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迅速吸收 ,使药物很快到达心脏 ,也易透过血脑屏障。本品静注或气管内给药 1~ 3分钟 ,肌注或皮下注射 5~ 10分钟产生效果 ;口服吸收差。本药代谢快 ,作用持续 4 5~ 90分钟 ,t 12 72分钟。近年有第二代产品纳曲酮问世 ,为长效阿片受体阻滞剂。t 12 为纳洛酮的 10倍 ,阻断δ和K受体 ,见效快 ,效果确切 ,血压稳定回升无反跳 ,毒副作用小 ,是一种有效抗休克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拟就纳洛酮在儿科临床几种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PICU危重症患儿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健康状况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儿科PICU收治的危重症患儿3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及CB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3d后血气、生化、炎症指标、健康状况评分及临床转归。结果:患儿在治疗3d后,其心率、体温、呼吸、白细胞计数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炎症指标及生化指标等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儿经CBP治疗后存活35例,存活率为97.22%。结论:PICU危重症患儿接受CBP治疗有利于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患儿各血气分析指标及生化指标水平改善显著,健康状况明显提升,救治存活率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实施间歇性血液净化(IHDF)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采用CBP方式,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或经治疗后稳定的患者采用IHDF方式。结果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血浆生化肌酐、氧分压与吸入气体氧含量的比值、血钾、pH值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已成为多器官功能支持的重要手段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9.
自1973年Kramar报道CAVH以来,由于其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对水及溶质的清除能力,被国内外ICU广泛应用。并派生出CVVH,CAVHDF,CVVHDF等一系列血液净化方法,成为重症急性肾功能(ARF)和危重症治疗的重要支持措施。我院自1995年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重症急性肾功能(ARF)和危重症的治疗,现就CRRT对重症ARF和危重症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RCA)在高原危重患儿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科接受CRRT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组(RCA组)和普通肝素钠抗凝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记录滤器的使用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监测血气分析指标中血清钠(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酸碱度(pH)、体外游离钙(IC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对照组较RCA组明显延长,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RCA组,滤器使用寿命低于RCA组(P<0.05)。结论:RCA应用于危重症患儿CRRT中,可减少患儿出血的风险,增加生物相容性,延长滤器的使用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