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尺骨阳性变异(尺骨长于桡骨)压迫月骨和三角骨,引起骨缺血性坏死所致。这种病事实上在临床并非罕见,但往往由于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而漏诊,笔者在临床上遇见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在尺骨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尺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为:(1)Yl骨尺侧面、三角骨桡侧面及尺骨关节软骨不同程度损伤、退变,关节软骨形态出现不规则、变薄或消失,软骨内可出现小囊性病灶或纤维化。(2)软骨下骨髓可出现出血、水肿;也可出现囊性坏死灶;软骨下骨质可出现增生、硬化。(3)三角纤维软骨盘不同程度损伤、退变:软骨盘内出现小片水肿或变性;软骨盘内出现水平撕裂;软骨盘内出现累及关节面缘的撕裂;软骨盘中央穿孔;软骨盘桡或尺侧附着端撕裂;软骨盘整体形态不规则、变薄或消失。结论:MRI可较好的显示尺骨撞击综合征所致的月骨尺侧面、三角骨桡侧面及尺骨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及三角纤维软骨盘不同程度损伤、退变,通过影像学分析,可了解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应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13例,包括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2~ 63岁,平均46.2岁.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应用X线检查、视觉模拟评分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尺骨截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或骨不连.X线检查测得尺骨变异值术前(3.1±1.5)mm,术后(-0.3±0.6)mnm.患者术后疼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VAS评分术前(7.6±1.2)分,术后(3.1±1.6)分.3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3例有缓解,但不明显.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61.2±16.3)分,术后(86.5±9.8)分.13例患者优3例、良7例、可3例、差0例.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尺骨短缩截骨术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首推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尺骨梯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骨科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共20例,男13例,女7例,左侧腕9例,右侧腕1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尺骨梯形截骨短缩术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5个月,并将随访结果应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从疼痛、功能、活动度及握力四个方面进行术前术后对比。结果:术前总评分40分,评定结果良2例,可14例,差4例。术后总评分95分,评定结果:优16例,良1例,可3例,差0例。术前、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尺骨梯形截骨短缩术来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能有效缓解腕关节疼痛,握力减低,腕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尺骨干骺端斜行截骨克氏针固定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10例,进行尺骨干骺端斜行截骨克氏针固定术,完成腕部体格检查以及相应的临床、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5~46个月,平均30.2个月.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增大,疼痛VAS评分、DASH评分下降,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与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及毗邻医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被诊断为尺骨撞击综合征的28例患者,探讨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尺骨变异程度的关系。结果:尺骨阳性变异26例,阳性率为92.8%,其中变异超过10mm者20例(76.9%),优、良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1.52±0.35和4.51±1.79mm,可、差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8.54±3.57和14.29±4.77mm,腕部症状与尺骨变异程度关系密切(P<0.05)。 MRI检查发现腕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TFCC)存在不同程度退变,腕骨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不当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遗留尺侧疼痛、握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尺骨撞击综合征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平片X线表现和D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例腕关节尺侧疼痛,经临床和关节镜检查证实的尺骨撞击综合征病例,分析DR平片表现并进行X线测量。结果:尺骨阳性变异11例,变异范围1 mm~3.6 mm,平均2.2mm,中性变异3例,阴性变异2例,变异范围1.4 mm~2 mm。平均1.7mm,3例中性和2例阴性变异患者腕关节动力位片表现为尺骨阳性变异;16例中9例腕骨发生改变,其中3例同时出现月骨和三角骨坏死,5例单纯出现月骨坏死,1例单纯表现为三角骨坏死。结论:DR平片尺骨阳性变异和继发的月骨和三角骨坏死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石材加工工人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6月经我院诊治,符合临床和X线诊断标准的46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腕关节X线表现.结果尺骨阳性变异30例(65.2%),中性变异12例(26.1%),阴性变异4例(8.7%),10例尺骨中性变异患者在握拳、旋前位能够诱发尺骨动态阳性变异(21.7%);骨质异常表现为骨质硬化、囊变、骨质硬化和囊变并存.结论 长时间反复使用石材加工工具,可造成尺骨撞击综合征,X线片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由Ganz于2003年提出概念并进行了定义[1]. FAI主要与髋关节发育异常有关,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处突出的凸轮型、髋臼过度覆盖引发的钳夹型及两者皆有的混合型. 在这些发育异常的基础上,股骨颈在屈髋和内收运动时可能与髋臼反复撞击,从而导致盂唇撕裂或髋臼及股骨头的软骨损伤,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尺骨撞击综合症与遗留腕部功能受限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遗留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的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并结合Tomainio和Cerezal 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其中其病情被确诊为尺骨撞击综合症的患者有28例,并探讨其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尺骨变异程度的关系.结果:这些患者中出现尺骨阳性变异的患者为26例(92.8%),其中变异范围超过10mm的患者为20例(76.9%),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组患者的平均尺骨变异范围为(1.5±0.35)和(3.5±1.8)mm,腕关节功能评分为差组患者的平均尺骨变异范围为(8.5±3.5)mm,其腕部症状与尺骨变异程度关系密切(P〈0.01)。经 MRI 检查的患者发现其腕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号改变,腕骨坏死处位于月骨尺侧部分的近端和三角骨腰部及底部。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症,遗留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等症状,其病理过程是腕骨及TFCC损伤的表现,而并非是单纯软组织损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121例转移性骨肿瘤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特点及转移部位。方法:对121例骨转移患者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结果:121例中,单发转移者15例(12.4%),多发转移者105例(87.6%),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脊柱最常见(31%),其次是肋骨(25.6%),骨盆(15.6%),颅骨(9.3%),胸骨(8.8%),肩胛骨(6.2%),四肢骨(3.4%),骨转移灶的放射性分布表现为增高和减低或缺损,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早期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0.22%,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胸部骨最多见(43.11%),其次脊柱(26.48%)和骨盆(19.16%),四肢骨(9.02%)和颅骨等其他骨骼(2.23%)最少。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肺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显像检查,记录全身骨显像对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关节周围放射性浓集和"平行管"征两种表现,其中下肢骨伴有"平行管"征96例(96.00%),肘关节、踝、双侧膝周围放射性浓集4例(4.00%),结合肺部病史及其他检查,66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的确诊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结论 全身骨显像能有效鉴别诊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可早期采用全身骨显像对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手腕骨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骨折手术固定辅助设计,本文提出一种对手腕骨的三维分割方法,即采用基于空间位置的方法将手腕骨独立分开,以便独立研究各部分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与受力。该方法将手腕8块腕骨分割开来,并能独立显示控制测量。为手腕骨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核素三相骨显像在骨缺损移植修复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在骨缺缺损移植修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试验动物前肢分为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和纤维蛋白粘和剂(FS)复和物组(A)、FS组(B)和空白组(C),于术后1、2、4、8周分别行99mTc-MDP三相骨显像和组织学检查,并把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相骨显像A组呈持续高灌注、高摄取,B、C组则在第1、2周为高灌注,而后渐下降.各时间段摄取比组间比较AvsB、AvsC P<0.001,BvsC术后2周P<0.05,术后第4、8周P>0.05.组织学检查与骨显像结果吻合良好.结论三相骨显像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147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3~4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 147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阳性者73例,阳性率为49.7%.其中肺腺癌的阳性率为62.9%,肺鳞癌的阳性率为38.9%,两者骨转移阳性率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肢体和颅骨.结论 核素骨显像对于探查肺癌骨转移瘤有很高的灵敏度,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股髋撞击综合征(FAI)是青中年人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广受人们关注。FAI可分为凸轮撞击型、钳夹型以及混合型,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可通过影像学进行诊断,如以往X线下测量α角、中心边缘角、Tnnis角以及交叉征等来定量骨性畸形,还可通过惯性测量单元以及Ω区来诊断,该文就这些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以关节镜微创手术为主,术后的效果均很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对1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早期和中晚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中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CT示病变呈不规则多发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 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骨转移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经病例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可疑痛变部位行常规MRl或CT检查。将WB-DWI与常规MRI/CT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临床资料,评价WB-DWI显示骨转移瘤的准确性。结果WB-DWI共诊断67处骨转移瘤,漏诊6处,其中颅骨2处、肩胛骨1处、胸骨1处,腰骶椎成骨型转移2处:误诊2处,均为椎体血管瘤:发现2例肋骨转移,常规CT和MRI漏诊。常规MRl/cT共诊断69处骨转移灶,其中63处病灶与WB-DWI所见吻合。结论WB-DWI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全身骨成像方法,在骨转移瘤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平面、断层及三维骨显像对癌症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以及不明原因骨痛患者行第一颈椎(C1)以下,股骨头以上的平面骨显像、断层骨显像以及三维立体骨显像,结合病史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断层骨显像与三维骨显像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平面骨显像(P<0.01);断层骨显像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均高于平面骨显像(P<0.01);三维骨显像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亦均高于平面骨显像(P<0.05).结论 断层与三维骨显像的诊断价值高于平面骨显像,可进一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亦可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