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锁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32-833
目的探讨MM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特点,以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统计分析我科2000年10月--2009年2月确诊的58例MM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8例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37岁。发生部位:下肢42例(其中足部31例),头颈部7例,上肢5例,躯干4例;病史3个月-10个月;首发症状:皮肤溃疡36例,皮肤结节17例,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皮肤MM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下肢尤其是足部最易发生。无色素的M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组织结构染色多样,误诊率较高。近年来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恶性黑色素瘤的确诊很有帮助,但对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文献报道不多。我们对21例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的确诊率。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对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0~1999年21例皮肤外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1例恶性黑色素瘤发生部位分布情况:鼻腔10例,眼球7例,膀胱、膝、颅骨、肩部各1例1.2 方法 病理组织学分析:2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理标本用10%福…  相似文献   

3.
目的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颇为罕见。文章报道5例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例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 5例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3例示腭肿块呈褐色菜花样隆起,2例示上、下腭牙龈肿块,呈褐色斑块状及结节状,其组织学特点示瘤细胞表现为明显的多样性,呈弥漫状,巢状,囊状分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阳性,可溶性酸性蛋白(S-100)阳性,波形蛋白(Vimtin)阳性。结论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其预后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更为严重。确诊须与色素瘤,口腔粘膜黑斑等其他肿瘤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恶性黑色素瘤8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86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6例中49例原发灶在四肢(其中足底、足跟部26例);49例有黑痣史,36例有外伤史;术前诊断溃疡癌变30例,诊断为其他病变51例,只有5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中上皮样细胞型43例,占50%;病理诊断时发现淋巴结转移者61例,占70.9%.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四肢,尤以足底、足跟部多见.临床易误诊,术前易转移.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mecanon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 ,多发生于皮肤 ,也可发生接近皮肤的粘膜 ,甚至眼、脉络膜及软脑膜等[1,2 ] 。本文收集我科 1982年至 2 0 0 1年近 2 0年外检 6 5 6 0 0例 ,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4 8例 ,占外检总量的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张爱华(广西桂林市中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分析恶性黑色素瘤虽非少见,但其表现多样化、易于误诊,不易早期诊断。现将我院临床活检中所遇到的10例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进行讨论1材料和方法整理197...  相似文献   

7.
吴才良  林德广 《西部医学》2003,1(2):122-123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canon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 ,多发生于皮肤 ,也可发生接近皮肤的粘膜 ,甚至眼、脉络膜及软脑膜等 [1,2 ] 。我科1982~ 2 0 0 1年外检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者 4 8例 ,占外检总量 6 5 6 0 0例的 0 .73‰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4 8例恶性黑色素瘤 ,全部来自外检标本 ,行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制作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 ,其中部分行 Fontana染色 ,个别病例行免疫组织化学 HMB4 5及 S10 0。2 临床资料2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恶性黑色素瘤中 ,男性 17例 ,女性 31例 ,男…  相似文献   

8.
易恒安 《河北医学》2013,19(7):1078-1080
目的:旨在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对我院收治的14例经病理明确诊断为CMM的病患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MM其细胞形态呈多样,包含有棱形细胞、上皮样细胞、透明细胞、小痣样细胞以及瘤巨细胞等;其排列也呈现多样化,有束状、腺泡状、巢状、编织状、梁状、漩涡状以及弥漫分布。通过免疫组化提示:瘤细胞S一100蛋白呈100%阳性;HMB45阳性病患13例(92.9%);Vimentin阳性痛患13(92.9%);NSE阳性病患1例(7.1%)。结论:CMM病理形态以及组织结构均呈现多样性,易出现误判断,需以客观的病理组织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为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皮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不同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恶性黑色瘤 2 2例 ,分析病历 ,观察HE组织学切片 ,进行随访。结果 :2 2例患者中 ,斑块型、结节息肉状及溃疡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9%、42 9%、16 7%。组织学类型中 ,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及混合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0 %、42 9%、80 %。病理学分级中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及Ⅴ级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80 %、5 0 %、42 9%、3 3 3 %、2 8 5 %。有淋巴结转移者 5年生存率 2 8 5 % ,无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 73 3 %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临床表现、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的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转移性恶黑有时又难以找到原发灶,因而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为提高  相似文献   

11.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好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鼻原发性恶黑则罕见。我科遇到2例报道如下,并对其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科1963年1月—1998年2月外检明确诊断恶黑12例,其中原发于鼻2例;鼻恶性肿瘤68例,其中恶黑2例。对2...  相似文献   

12.
13.
<正> 恶性黑色素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是一种少见而好发于皮肤,粘膜的恶性肿瘤,典型病例诊断不难,有时易于疏忽而漏诊。我院在1984~1986年间共收治3例,为提高本病的认识,特报告如下:例1 女,16岁,学生.1984年4月从山坡上  相似文献   

14.
齐雪岭  陈代云 《新疆医学》2000,30(3):160-161
本文报告15例消化管恶性黑色素瘤,胃贲门1例(7%)、小肠2例(13%),直肠8例(53%)及肛管4例(27%)。临床以吞咽困难或便血为主要特征。15例恶性黑色素瘤均为向消化管腔内突出的肿块,呈结节状或息肉样,组织学上分为三种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10例,梭型细胞为主3例,混合细胞型2例,本文还讨论了消化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其组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74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瘤115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15例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岁,平均51.25岁。高发年龄为40-70岁,共90例,占78.26%。发生在皮肤50例,粘膜50例,其他部位15例。发生在皮肤者以足部为多(22/50),发生在粘膜者以鼻腔为多(22/50)。肿瘤直径2-4cm共76例,占66.09%。镜下易见色素(89例,占77.39)。临床误诊和待诊率达85.22%。结论南充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40-70岁。皮肤和粘膜的发生率无差异,皮肤以足部为多,粘膜以鼻腔常见。肿瘤直径2-4cm为多,镜下以色素性为主,临床易误诊。  相似文献   

16.
恶性黑色素瘤 (以下简称恶黑 )系来自黑色素细胞的APUD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粘膜及淋巴结等处。发生常隐袭 ,组织学结构复杂 ,当肿瘤缺乏色素时易误诊。鉴于此 ,现将我院 1990~ 1998年资料完整、诊断确凿的 30例黑色素瘤的病理变化及分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15~ 70岁 ,4 0~ 6 0岁高发 ,中位数 4 2 .5。1.2 部位 皮肤 2 6例 (包括下肢、躯干、头颈、上肢、足 ) ,粘膜 3例 (鼻咽部 ) ,淋巴结 1例。1.3 病程 自发现病灶至就诊时间 ,最长 2 5年 ,最短 2 2d ,其中 1年以上者 11例 ,1…  相似文献   

17.
陈亚萍 《吉林医学》2014,(8):1701-1702
目的:探讨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收集9例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于硬腭者4例,上腭牙龈者3例,颊部2例。临床表现为黑色斑块者4例,黑色斑点者2例,黏膜下结节者2例,慢性不愈合溃疡者1例,其中4例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结论:口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少见,但因其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病史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及时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正>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在我国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包括皮肤及脏器;不论是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其多样性变异造成病理诊断的困难已越来越引起皮肤科医师的重视。尤其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开展以来,MM的确诊率显著提高,同时MM所引起病理诊断上的错误却较严重。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40例原发于皮肤MM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探讨其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1例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临床及病理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于齿状线附件,大体呈息肉状;免疫组化染色HMB45、S-100、Melan-A(+)。结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应做到早期诊断,对直肠下段、肛管息肉样肿物应考虑恶性黑色素瘤之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侧重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1例官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平均年龄46.9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流血或排液,妇检示宫颈菜花状或黑色结节状,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异型性大.细胞形态多样而结构复杂,表现为痣样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或混合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100、HMB45、Vimentin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检测对于确诊恶性黑色索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而辅助性化疗及免疫治疗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