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寰枢椎骨折与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寰枢椎骨折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扫描和MPR、MIP及VR后处理图像,通过多平面观察寰枢椎损伤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6例寰枢椎骨折与脱位患者中,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半脱位5例,寰椎前弓骨折伴寰枢关节半脱位7例,寰枢关节半脱位8例,枢椎左侧椎板伴横突骨折9例,寰椎后弓骨折3例,寰枢椎突均骨折4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整体显示寰枢椎的立体解剖结构、评价寰枢椎骨折与脱位,诊断精确度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脊柱病变进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多层面重组(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SD)、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切面VRT(slab VRT)对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观察各种后处理方法在显示脊柱结构或病变中的效果。结果:MPR在观察椎间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和脊柱曲度方面具有优势,CMPR在观察椎间隙及脊柱侧弯方面具有优势,SSD和VRT在观察椎体骨质增生、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椎间孔、脊柱侧弯和脊柱整体形态具有优势,切面VRT在观察椎间隙、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和椎间孔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脊柱的检查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诊断(附70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和椎体后缘的后移碎骨片引起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72个椎体爆裂骨折的CT表现,其中有2例为2个脊椎爆裂骨折。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结果 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3)椎基静脉孔垂直矢状向骨折;(4)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5)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和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是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并对帮助制订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颈椎由7个椎体及6个椎间盘构成:除第一颈椎外所有的颈椎骨都分为椎体和附件两部分。附件包括椎板,椎弓,横突,棘突和小关节突。椎骨之间由椎间盘和小关节连接:另外,椎骨前面的前纵韧带以及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棘间韧带,自颅底一直延伸至骶尾部,还有黄韧带等结构加固了颈椎的稳定性,第一颈推为寰椎,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及两个侧块组成。第二颈椎为枢椎。第2-6颈椎椎体的横突有孔,即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颈椎椎体上缘之侧后方有棘状突起,称为钩突,椎体下缘侧后方成斜坡状。下一椎体的钩突与上一椎体的斜坡构成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这一结构为颈椎所特有,在脊椎胸腰段均不存在,钩椎关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脱出。  相似文献   

5.
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诊断颈椎退行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并多平面重建 (MPR)对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45例颈椎病患者利用常规颈椎CT扫描和螺旋CT扫描并行MPR重建 ,对比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螺旋CT扫描并MPR重建除显示 42例表现为一个以上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及硬脊膜囊外 ,还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3 0例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2 1例 ,2 3例共 2 7个椎间孔狭窄 ,12例共 15个横突孔狭窄 ,9个狭窄横突孔边缘骨质硬化增白 ,并可整体直观的观察韧带骨化、肥厚及椎管狭窄情况。结论 :螺旋CT扫描并MPR重建在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各种病理改变方面比常规CT扫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临床及CT检查资料.扫描范围包括C1~33个完整椎体及附件,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法(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 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法.结果 50例均出现寰椎侧相移位,其中4例合并寰椎前后相移位,28例合并寰椎旋转.MPR、SSD、MIP 三维重建及横断面图像对寰枢关节半脱位不同征象的显示情况及显示率不同.结论 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时,应以横断面扫描图像为依据,同时结合MPR、MIP、SSD等多种后处理方法全方位观察,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一站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0例临床拟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颈椎容积扫描后在EBW4.0工作站进行模拟常规椎间盘扫描重建及一站式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MPR)],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对颈椎曲度、颈椎序列、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小关节异常、钩椎关节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横突孔异常、椎间隙变窄、侧隐窝狭窄、椎体许氏结节、椎间盘异常、椎旁软组织异常、神经根受压、前后纵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等颈椎病相关的15项征象的显示能力。结果两种重建模式下,椎旁软组织异常(P=0.500)、颈椎序列异常(P=0.499)、横突孔异常(P=0.685)、侧隐窝狭窄(P=0.447)、项韧带骨化(P=0.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颈椎一站式重建能够准确地显示更多的颈椎病相关征象,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8.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CT表现并探索其诊断价值。方法  3 6例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者行CT扫描 ,9例同时行平片侧位或张口位检查 ;6例正常人行功能性CT扫描。结果  3 6例寰枢关节旋转脱位CT均可清晰显示寰枢椎间固定角度及寰椎移位、寰枢椎骨折、骨性椎管的形态及周围病变等。平片不能显示寰枢椎之间的旋转情况。正常人寰枢关节可向左右旋转 3 3°~60°。结论 CT可以清晰显示寰枢椎之间旋转情况 ,而寰枢之间旋转固定是诊断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飞行员颈椎病致地面晕厥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某歼教5飞行员,31岁,飞行时间1680h。在一次走路时转动头部,突然出现头晕、眼胀、心慌、出汗、周身无力,随后意识丧失,向前摔倒,同路人将其放平,约50s后苏醒。未受伤,无视物旋转,无呕吐,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诉说虚弱无力,左下肢麻木。检查:心率10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6/70mmHg,颈硬,左右旋转受限,中下位颈椎横突压痛,四肢肌力正常。入空军某医院后化验、胸透及心电图检查正常。颈椎X线片显示:颈3~7椎体边缘变锐,颈5~6椎间孔狭窄、变形。颈椎CT片显示:颈4~5椎间盘突出,颈5~6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右侧椎间孔变窄,颈4~5椎…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成  卡索  章义成 《人民军医》2003,46(6):326-328
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脊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其确诊率 ,现就其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进行综述。1 发病机制1 1 椎动脉的解剖结构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 ,分为 4段 ,第 1段为自锁骨下动脉发出进入颈椎横突孔的部分 ,其后方为C7横突 ,C7,8脊神经的前支 ,交感神经干和颈下交感神经节 ;第 2段为C6 横突孔上升至C2 横突孔下口 ,此段动脉的内侧紧邻钩椎关节 ,后外侧为关节突关节 ,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伴行 ;第 3段为C2 横突孔下口到枕骨大孔处 ,此段弯…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颈椎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及后处理图像显示颈椎解剖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方法 用 16排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 53例颈椎。对后处理图像中的MPR、MIP、SSD、VRT4种方式相互比较,找出最佳的后处理方式,并与平片的正、侧、左、右前斜位及CT直接扫描轴位图像对椎间盘、椎管长径、椎体及附件、小关节、椎间孔等结构的显示能力进行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各向同性扫描的后处理图像,对椎间盘的显示与直接扫描无差异;对其它结构的显示优于平片和常规颈椎扫描模式;能直接显示椎管长轴断层;并且能对位置不正进行校正。VRT的椎间孔显示与平片无差异。结论 应用颈椎CT各向同性扫描基础进行图像后处理,对于颈椎的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与椎体后缘骨质反应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8例有腰腿疼痛症状及体征并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CT显示共61节腰椎间盘突m,中央型突出21节(34%),旁中央型28节(46%),椎间孔型12节(20%),以腰5/骶1节段突出最常见,约占51%。相成61节椎体表现为,骨质硬化32节(52%)、增生9节(15%)、骨质缺损并骨块20节(33%),均伴椎管狭窄或椎间孔狭窄;合并后纵韧带骨化7例(18%),椎间盘突出轻度25节(41%)、重度36节(59%)。旁中央型突出和重度突出易导致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及椎间孔狭窄(P〈0.05)。结论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程度较重,均伴有骨质变化,软骨结节、后纵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常见。  相似文献   

13.
寰枢椎脱位是较为常见的上颈部创伤,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常进行性加重,压迫颈髓危及生命。日常工作中常因对寰枢椎旋转脱位影像特征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鉴于此,从齿突距寰椎两侧块间距(寰齿间距),双寰椎侧块冠状面形态、大小,双侧寰枢椎侧块间隙,双侧侧块上下关节面关系及齿突距寰椎前结节间距(寰齿前间隙)等5方面分析寰枢椎相对关系,准确认识寰枢椎正常中立静止状态、相对水平移动、正常旋转时X线及CT表现,以及寰枢椎各类型脱位时X线及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的术前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狭窄症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45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狭窄症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合适的重建参数及阈值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层面拍片。结果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颈椎椎管、横突孔及椎间孔的狭窄情况,45例患者中,其CT表现有椎体骨质增生(n=36),骨质增生合并后纵韧带肥厚骨化(n=6),椎问盘钙化(n=3),横突孔狭窄(n=9)以及椎间孔不规则狭窄(n=24)。上述CT诊断均经病理证实。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可直观地了解颈椎狭窄症的三孔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显示,可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01~2004-04,对腰腿疼患者临床和常规CT检查考虑有椎间孔狭窄时,使用螺旋CT旁矢状位二维重建,诊断并手术腰椎间孔狭窄症15例。结果15例螺旋CT旁矢状位重建均显示有L4~5或L5~S1椎间孔狭窄,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8例椎体终板后外缘局限性增生骨化突入椎间孔,1例腰椎滑脱峡部裂假关节,4例后外侧椎间盘突出间隙狭窄并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上移。水平狭窄型7例,垂直狭窄型8例。Ⅱ度狭窄6例,Ⅲ度狭窄9例。结论螺旋CT旁矢状位重建可以弥补常规横断CT扫描的不足,对椎间孔显示清晰直观,对手术减压有定位指导意义,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许亮  刘筠  佟帆  杨筠  钟进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1):1531-1534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寰枕关节失稳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颈椎CT平扫患者资料,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重点观察寰枕关节形态和关节失稳的CT表现.结果 21例(11.54%)寰枕关节失稳患者均无明确外伤史,其中单侧枕骨髁后旋转型失稳13例,单纯后移位型失稳5例,后移位-旋转复合型失稳3例.矢状面MPR均表现为关节前缘骨皮质连线向后角折,关节面呈阶梯状改变,7例冠状面MPR示双侧寰枕关节同向错动;11例横断面MPR示"窄三角形间隙征".15例显示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结论 薄层螺旋CT扫描并MPR技术可充分显示寰枕关节的形态学特征,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和矢状面MPR枕骨髁向后移位超过2 mm是诊断寰枕关节失稳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rnold Chiari 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0 例Chiari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行MR检查,其中21 例摄头颅及颈椎X线平片,16 例行CT扫描。结果:X线表现:颅底凹陷16例,寰椎与枕骨融合4例,寰椎缺如1例,单纯后弓缺如1 例。CT表现:脑积水3 例,脊髓空洞症8例。MRI表现:①小脑扁桃体下疝长度3~32 mm,平均10.52 mm。小脑扁桃体末端变尖19 例,圆钝11例。②脊髓空洞症:19例,其中颈段11例,胸段3例,颈胸段5 例。形态为柱形9 例,梭形3 例,间隔分房状5 例,多发2例。范围约3.5~11个椎体及其间隙,平均5.9个椎体及间隙。③合并其它畸形:颅底凹陷症23例,齿状突突入颅内使延髓成角8例,寰椎与枕骨融合4例,寰椎缺如1例,单纯后弓缺如1例,枕大孔扩大5例、变小1例。结论:X线平片显示骨骼畸形较好,MRI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多组织三维重建在寰枕和寰枢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组织三维重建方法在寰枕和寰枢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10例正常志愿者 ,42例寰枕或者寰枢关节畸形或外伤者 ,经螺旋CT扫描 ,对枕骨、寰椎和枢椎用同样阈值和灰阶行表面遮盖三维重建 (SSD) ;另对枕骨、寰椎和枢椎单独不同灰阶三维重建 ,再行三维多组织重建 (3DMT)。然后比较两者图像。结果 SSD和 3DMT均清楚显示出寰枕和寰枢之间的解剖结构关系 ,3DMT还能显示单个结构的内外表结构 ,避免相邻结构的重叠和遮挡。 3DMT清楚显示了寰枕融合畸形 ,关节的旋转脱位和椎体的骨折。结论 三维重建在寰枕和寰枢关节病变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组织三维重建技术较常规的三维重建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寰枢关节失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寰枢关节失稳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骨性结构的改变包括骨性畸形10例,枢椎骨折16例,肿瘤所致寰枢椎椎体破坏5例.软组织改变包括横韧带断裂7例,咽后壁软组织挫伤出血6例,齿状突与前弓或两侧块间组织嵌入4例.颈段脊髓的改变包括硬膜囊和颈段脊髓受压19例,脊髓信号异常改变10例.结论 MRI对寰枢关节失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颈椎横突孔直径变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的认识。方法颈椎椎间盘联合椎体扫描,在颈椎常规扫描椎间盘的基础上同时加扫C4~6椎体,测量C4~6椎体横突孔直径及观察横突孔周围组织的CT改变。结果 60例颈椎横突孔狭窄病例中,横突孔先天狭窄32例,增生性狭窄28例;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11例;C4椎体横突孔狭窄10例,C5椎体横突孔狭窄26例、C6椎体横突孔狭窄24例;一侧狭窄49例,两侧狭窄11例。结论改进后的CT扫描不仅可观察颈椎椎间盘、颈椎横突孔的变化,而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