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出关于梅毒血清学试验筛选诊断梅毒程序的方法,对非特异性的心磷脂抗原实验(包括Trust试验)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TPPA法,ELISA法)做进一步方法学的比较。方法:对2008年以来确诊为各期梅毒的阳性血清标本83例。每份标本同时用TRUST、TPHA、ELISA三种方法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室内质控。采用卫生部2008年室间质评作为标准,来保证结果可靠性。结果:TRUST试剂检测梅毒血清阳性率19.2%,TPPA法阳性率92.7%,ELISA法阳性率95.1%。TPPA与TP-ELISA方法比较,P〉0.05,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TRUST与TP-ELISA,TPPA两种方法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LISA和TRUST法可作为常规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常方法,阳性标本再用TPPA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2.
抗磷脂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目前主要应用于抗磷脂综合征及某些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国内有学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以期替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快速诊断梅毒。笔者就抗心磷脂抗体的分类和检测方法,分析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及其生物学假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 ,患者血清中产生一种抗心磷脂的抗体 ,又称反应素。在体外 ,用心磷脂 (cardiolipin)作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 ,称为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目前常用的反应素试验主要有性病研究实验室 (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 ,VDRL)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apidplasmareagincirclecardtest,RPR)。由于它所用的心磷脂抗原不是梅毒螺旋体本身或其菌体成分 ,所以也称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反应素试验检测梅毒敏感性高 ,但在某些疾病或状态下可发生假阳性。梅毒治疗以后 ,反应素试验滴度下降 …  相似文献   

4.
抗心磷脂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宇泓  杨锡强 《重庆医学》2003,32(4):447-450
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APA)是一种容易引起高凝状态和许多临床表现的自身抗体 ,分为狼疮抗凝集物(lupusanticoagulant,LAC)和抗心磷脂抗体 (anticardiolipinanti body ,ACA)。 190 6年在梅毒病人体内发现第 1种APA ,其相关抗原被鉴定为心磷脂 ,于是在此基础上用VDRL实验检测梅毒 ,后来在大规模筛查梅毒时发现很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VDRL实验阳性 ,但没有梅毒的临床或血清学证据。随着更新实验方法的建立 ,发现SLE病人中检测到的ACA与LAC、VDRL实验假阳性结果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随后的研究发现许多自…  相似文献   

5.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暗视野和血清学检查。血清学诊断方法大致分为非特异的类脂质抗原试验和特异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两大试验。目前,在无偿献血者中梅毒的血清学筛查方法有非特异的类脂质抗原试验RPR或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吸附试验(TP—EIASA)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为了探讨3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对献血者中梅毒筛选检验结果的影响,笔者对2450份标本同时用TRUST、TP-ELISA和TPHA3种方法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内外诊断梅毒的非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有性病研究实验玻片试验(VDRL)、快速血清不加热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以及自动反应素试验(ART)和反应素筛选试验(RST)等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康、华氏反应,目前国内广大基层单位,较普遍的采用USR试验。我们对特殊人群的梅毒血清试验中,在作USR的同时,配合做RPR试验以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疑为梅毒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健康体检者中,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均为阴性;210例疑为梅毒患者中,TRUST试验阳性的有192例,TPPA试验阳性的有200例,两者均为阳性的有182例,TPPA试验100%符合临床诊断,TRUST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TPPA对TRUST试验阳性病例和疑为梅毒患者有排除和证实作用,而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筛选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潘兰 《当代医学》2011,17(28):8-10
目的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做非特异性抗体半定量检测;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做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结果在6215份标本中,TRUST、SYP、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77%,0.96%,1.19%。以TPPA作为确认实验,其阳性检出率为1.21%。TRUST、SYP、ELISA法敏感性分别为57.33%,76%,97.33%;TRUST、SYP、ELISA法特异性分别为99.91%,99.95%,99.98%。结论①使用SYP对临床上疑诊梅毒的患者进行筛选,结合TRUST的实验结果可对梅毒进行诊断。②ELISA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其敏感性均优于TRUST、SYP,与TPPA符合率高,是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梅毒开始复燃以来,发病率逐年升高[1]。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该类试验对早期、晚期和潜伏期梅毒的诊断存在假阴性;另一类是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IgG或IgM,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一般用作确认试验[2]。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是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易于保存,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等优点[3]。我院2014年引进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HEMCLIN 6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2015年全年共检测31023例标本,发现316例阳性标本,但使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复查,其中61例为假阳性,为了探查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快速检测梅毒3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内,在人工培养基或组织培养中不能生长。当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3—6周后,可在患者血清中检出2种抗体,一种是针对螺旋体抗原的抗体,另一种是针对非螺旋体抗原的抗体。梅毒血清学试验根据所用抗原不同可以分为螺旋体(特异性螺旋体试验)和非螺旋体(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试验。很早以前,美国梅毒玻片法(VDRL)试验就已经应用在该项目检查上。目前的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邻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都是在VDRL的基础上改良的初筛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TP)则是梅毒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11.
张荣  周华  潘鹏  洪福昌  温桂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947-948,1010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serum IgM western blot,IgM-WB)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给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血清IgM-WB试验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19S-FTA-ABS),以双盲对照的形式评价上述实验诊断方法和常规实验室检测(临床+常规血清学方法RPR滴度的比较+治疗)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 结果 34例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新生儿中,按常规综合诊断方法3例确诊为先天梅毒,6例拟诊为先天梅毒.34例完成妊娠的梅毒孕产妇病例中,孕妇胎盘和脐带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11例阳性(9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10例阳性(9例常规方法诊断为先天梅毒);40例作为对照的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 结论胎盘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诊断梅毒,结果显示可能高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且优于常规综合诊断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12.
ELISA(双抗原夹心)是在微孔条上预包被基因表达梅毒抗原,用HRP标记基因重组梅毒抗原,与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以TMB底物作用显色,结果客观,适于自动化操作。RPR与TRUST系梅毒的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操作简单,人为判定结果,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笔者采用ELISA与RPR检测梅毒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现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聂丽华  赖小文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546-1547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普遍采用梅毒血清学试验来辅助诊断梅毒,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有特异性抗体试验:TP-ELISA、TPPA,非特异性抗体试验TRUST、RPR.为了筛选出敏感度更好,特异性更高,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检测试验.本文对2004年以来确诊为各期梅毒的阳性血清标本45例及64例阴性血清标本用上述4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因子(LA)、生物学假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BFP-ST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还探讨了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TXA_2)在ACA的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和它们的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检测了42例SLE患者和36例正常人血清标本的IgG、IgM、IgA型ACA。发现ACA在SLE病例中的阳性率为54.7%。其中IgG的阳性率为45.2%,IgM为38.1%,IgA为11.9%。LA在SLE病例中的阳性率为9.5%,BFP-STS的阳性率为4.7%。结果提示:在SLE病例中,IgM和IgA型ACA与血栓有显著关系。ACA还与SLE病例的活动性、血小板减少有显著关系。但ACA与习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TpN47)重组抗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TpN47重组抗原,再进行T-A克隆及测序,然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中,以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制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对正常人血清200份、类风湿性关节炎(RA)阳性血清55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阳性血清34份及梅毒可疑患者阳性血清135份进行检测,其结果与梅毒血凝试验(TPH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ET32-TpN47重组表达载体,重组的TpN47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稳定表达。对梅毒可疑阳性血清采用ELISA、TPHA、TRUST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1.48%、98.52%、71.11%;TRUST测出的8份可疑阳性样品及31份阴性样品TPH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ELISA检测结果阳性19份。ELISA检测阳性率与TRUST和TPH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pN47重组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活性,ELISA试剂特异性、敏感性次于TPHA,但明显高于TRUST。  相似文献   

16.
梅毒血清学试验几种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邹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88-3788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它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近年来,我国梅毒的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正确地评价,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一旦侵入人体后,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目前梅毒的检测多采用血清学试验。我科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即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其中RPR法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而ELISA和TPPA法为特异性的惝;毒血清学试验,现将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梅毒患者及性伴者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患者及性伴者血清学检测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325000)翁勤福陆永绥我们于1994年6月~1996年8月对36例梅毒患者及其36例性伴的血清,采用类脂质抗原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原(TPHA)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方法和结果1...  相似文献   

18.
RPR、TRUST、TP-ELISA试验筛查献血(浆)员的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保证血液质量,缩短梅毒的“窗口期”,需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血清学试验对献血(浆)员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初复检。TP-ELISA是以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工程抗原检测抗密螺旋体抗体,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现已广泛使用,理应成为RPR、TRUST等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的替代方法,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对RPR、TRUST、TP-ELISA和TPPA对献血(浆)员梅毒螺旋体抗体样本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全身各脏器,造成多器官病变,功能失常,组织破坏甚至死亡。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早期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目前检测梅毒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测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3种血清学试验,对2836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和结果评价,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魏欣球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639-640
目的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将2004年7月—2009年7月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43例患者血清同时用TRUST试验和TPPA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43份血清中,38份血清TRUST试验阳性,5份经抗梅毒治疗后,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43份血清为阳性。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经综合评估,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TPPA试验是梅毒的确证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