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复康和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脑复康和纳络酮组(治疗组)48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为6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显效率为3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复康和纳络酮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肺性脑病病人 72例随机分为纳络酮组 (治疗组 ) 40例和对照组 3 2例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 ,两组疗程一样。结果 :经治疗后 ,两组疗效分别为治疗组总有效3 4例 ( 85 % ) ,对照组总有效 19例 ( 5 9% )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有较好疗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清开灵和纳络酮治疗卒中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和纳络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结论联合应用清开灵和纳络酮治疗卒中后昏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硫酸镁与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肺性脑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对慢性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PaO2、PaCO2治疗后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硫酸镁、纳络酮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通气,显著缩短肺性脑病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  相似文献   

5.
纳络酮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早期均给予甘露醇脱水和溶栓治疗,实验组加用纳络酮2mg/d静脉注射,1次/天,连用7天,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其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加用纳络酮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随着医院技术的发展,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神经病变出现之前,还可发生一组以肌无力、呼吸肌麻痹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命名为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 IMS),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自1997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的AOPP患者中有13例出现IMS。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中早期应用纳络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HIE患儿在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31例患儿除不用纳络酮外其他同治疗组。观察两组间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疗效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纳络酮在HIE的早期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提高HIE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采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0d。结果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中出现中间综合征(IMS)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AOPP出境368例中发生中间综合征的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给予“有效携氧人工呼吸、氯磷定针、纳洛酮针、肝泰乐针”治疗,死亡率13.9%。结论.AOPP救治中出现中间综合征经积极治疗死亡率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3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生脉注射液与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同时对36例病人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结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PPV)技术逐渐应用于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抢救,并取得一定疗效.2006年9月~2007年8月,我们对21例AOPP伴IMS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对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盐酸纳络酮对肝性脑病疗效及机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肝性脑病 76例 ,随机分为 3组 ,A组 2 6例 ,基础治疗 +5 %葡萄糖 2 5 0ml+纳络酮 4mg ,每 12h 1次静滴 ,至患者完全清醒后纳络酮剂量减半维持 3d ;B组 2 5例 ,基础治疗 +纳络酮 2m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静滴 ,疗程和方法同A组 ;C组 (对照组 ) 2 5例 ,基础治疗 +常规治疗 ,每日 1次 ,疗程与A、B组相同。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苯二氮芏卓 和血氨含量 ,并观察纳络酮对肝性脑病转归影响 ,包括神志清醒时间和数字连接试验 (NCT)及数字符号试验 (DS)。结果 :肝性脑病血清苯二氮芏卓 含量明显增加 ,且与肝性脑病程度有关。纳络酮治疗后苯二氮芏卓 含量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能明显改善NCT和DS结果 ,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上述结果在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的A、B组间亦具统计学意义 ,说明纳络酮剂量与肝性脑病转归有关。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纳络酮对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尤其纳络酮大剂量对 3~ 4级肝性脑病和中剂量治疗 1~ 2级肝性脑病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络酮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CO中毒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32例)用纳络酮和红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及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3.33%,发生迟发脑病例数分别为1例和5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意识、血氧饱和度(SaO2)恢复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络酮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CO中毒,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减少迟发脑病的发生,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万俊  李虎  凌厉  赵长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00-1301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结合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98例生后发生反复呼吸暂停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成NCPAP结合纳络酮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CPAP结合纳络酮治疗;对照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荼碱结合纳络酮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中显效38例,有效11例,总有效49例;对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13例,总有效35例,两组治疗效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NCPAP结合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87年Senanayake等^[1]首次报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以来,有关IMS报告日见增多,IMS已成为AOPP的主要死因。我们自1996—01/2002一12共收治AOPP460例,其中IMS4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2-2.0mg+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天1次,共14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高,起效快,近期催醒作用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对病情发展和预后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有机磷农药品种的不断增加和混合农药的不断出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不断增高。我科自1999~2004年共收治AOPP所致IMS患者30例,采用突击量氯磷定疗法治疗和预防IMS,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其发病、抢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中间综合征 (IMS)的诊断、治疗及发病因素。方法 :对 13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 (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 ,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 :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 10 .8% ,IMS患者多发生于重度中毒者 ,占 84.6 %。IMS病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 2 8~ 114h。 13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及肢体近端肌无力。血清ChE活力 0~ 15U。IMS持续 8~ 2 3d ,经抢救治愈 6例(4 6 .15 % ) ,死亡 6例 (4 6 .15 % ) ,放弃治疗 1例。结果 :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发病因素多与①AOPP病情轻重 ,②AOPP急性期的治疗 (阿托品剂量过大、复能剂用量不足 ) ,以及③农药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OPP)是最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其中间综合征(IMS)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IMS的发生并加强其护理工作,对于改善AOPP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0年11月以来共收治AOPP 127例,其中发生IMS 6例,5例抢救成功,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在治疗上基本以降血氨和调节氨基酸平衡为主,纳络酮为羟-2氨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改善脑缺氧,以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我们2002~2004年采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病人,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