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   总被引:72,自引:11,他引:72  
Liu Z  Luo L  Zhang Z  Cheng B  Zheng D  Chen W  Lin Z  Yang W  Liu Y  Zhang M  Xiao Q  Chen J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74-277
目的 了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6 8例 (79只眼 ) ,分别于术前 ,术后 1、2、7、14、30及 180d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仪检查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检查。结果 与术前相比 ,术后 1及 2d ,BUT明显缩短 ,SⅠ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及干眼仪检查等级明显增高 (P <0 0 1) ;术后 7d时SⅠt,14d时下睑中央泪河高度 ,30d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和干眼仪检查等级恢复至术前水平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术后 30d ,19 3%的患眼泪膜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术前泪膜正常的患者中 1/9发生干眼。术后 1、7、14及 30d ,术前BUT <10s的术眼BUT <5s的发生率高于术前BUT≥ 10s的术眼(P <0 0 5 ) ;术后 14、30及 180d ,术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2分的术眼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2分的发生率高于术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2分的术眼 (P <0 0 5 ) ;术后 14d ,术前干眼仪检查等级≥Ⅲ级的术眼术后干眼仪检查等级≥Ⅲ级的发生率高于术前干眼仪检查等级 <Ⅲ级的术眼(P <0 0 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 ,使部分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远期泪膜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随机选取于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256例(256眼),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3个月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染色积分(FI)的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v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96例患者最终完成了本次研究,除年龄外,96例患者可代表总体256例患者的资料。96例患者自身对照比较的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分析影响术后BUT值、SIt值、FI值水平的危险因素后发现:术后BUT值与术前BUT值呈正相关(r=0.38,P〈0.01)。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22,P=0.02);术后Sit值仅与术前Sit值呈正相关(r=0.41,P〈0.01):术后FI值分别与术前BUT值、SIt值呈负相关(r=-0.32,P〈0.01;r=-0.22,P〈0.01),与术前FI值呈正相关(r=-0.35,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术后远期泪膜影响小,泪膜各项指标水平的高低主要与术前基础值相关。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及与角膜知觉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劲松  滕贺 《眼科》2005,14(3):151-15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泪膜的影响及与角膜知觉的关系。设计病例系列观察研究。研究对象连续选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6例(64眼)。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4、30及90天对患者行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breakuptime,NI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test)、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测定和主观干眼感觉评分调查。主要指标Schirmer值、NIBUT值、角膜知觉和主观干眼感觉评分。结果术后14天前,NIBUT、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与术前相比明显缩短(14天时t=3.10,t=3.31,t=2.89;P=0.010,P=0.004,P=0.016),术后1个月后,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1、3天时,Schirmer值明显升高(t=-3.69,t=-2.41;P=0.001,P=0.022),术后7天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在术后1、3、7天时明显升高(t=-4.12,t=-2.95,t=-2.53;P=0.000,P=0.006,P=0.020),术后14天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与角膜知觉的相关性分析表明,NIBUT与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呈正相关,r=0.042、r=0.010,P=0.000、P=0.009。Schirmer值与上方角膜知觉呈正相关,r=0.030,P=0.009,但与中央角膜知觉无明显关系(r=0.003,P=0.582)。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与角膜知觉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和泪液分泌,并导致患者术后角膜知觉降低和干眼等不适。泪膜的稳定性、泪液分泌和相应的角膜知觉值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 对68例8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表虎红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周内患者有明显的干眼症状,术后1天和1周虎红染色和荧光素试验较术前明显增多(P〈0.05);而且泪液分泌量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1~6)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1天、1周和1个且BUT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3~6个月后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眼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选择59例(7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为-6.00D~-17.25D),观察分析其术前、术后1d、1wk、1,3mo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试验)和角膜荧光素试验结果。比较各项结果在术后不同时间与术前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d,1wk,不适主诉增加,术眼BUT较术前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d、1wk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mo接近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d泪液分泌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wk,1,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即可出现泪膜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因而,此类人群为干眼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30例(38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观察分析术前、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主观感觉、荧光素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m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mr I test,SIt)及干眼仪检查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干眼仪检查等级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第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2分、BUT〈5s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UT〈5s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BUT与年龄呈轻度负相关(r=-0.45,P〈0.0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可出现泪膜的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以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者为甚。  相似文献   

7.
许博  石春和  殷孝健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0):1805-1807
目的:比较3.0mm和2.2mm两种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

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6例92眼,随机分组:A组48眼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B组44眼行2.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前及术后7d,1、3mo的干眼症状、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

结果:A组术后各时间点干眼症状明显重于B组,术后1wk,1mo角膜荧光染色检查明显多于B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A组基础泪液分泌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2mm切口较3.0mm切口在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更轻,持续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于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患者106例140眼,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 d;1,2,3 wk;1 mo这六个时间节点的主观干燥异物感,通过角膜荧光素试验(FSC)、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这三个指标测定患者的泪膜功能变化,并分析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知觉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患眼术后1d;1,2wk干眼症状累计得分高于术前( t=8.53, P=0.000;t=6.27, P=0.000;t=9.02, P=0.000),患眼术后3 wk和1 mo干眼症状累计得分与术前相比无差异(t=1.91,P=0.824;t=1.27,P=0.069)。患眼术后1d;1,2wk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点与术前相比增多(t=11.64, P=0.000;t=9.61,P=0.000;t=8.87,P=0.001),患眼术后3 wk和1 mo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点与术前相比无差异(t=2.52, P=0.746;t=1.16,P=0.094)。患眼术后1d;1,2wk角膜知觉检测数值明显大于术前( t=9.61,P=0.000;t=9.27,P=0.000;t=11.39,P=0.024),术后3wk和1mo角膜知觉检测结果数值与术前相比无差异( t=1.19, P=0.562;t=2.17,P=0.501)。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会在短期内降低术眼泪膜的稳定性,但是在长期休养之后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徐明  赵云娥  王勤美 《眼科》2004,13(1):18-20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泪膜的变化和应用人工泪液后对泪膜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乳化术后单用典必殊眼液滴眼,B组联合应用典必殊和泪然眼液滴眼,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对60例患者行棉线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Schirmer Ⅰ检查,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手术前A组和B组在棉线试验、角膜染色、BUT、Sehirmer Ⅰ四个检查值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两组术后1天B组角膜染色分值小于A组,并且BUT较A组更长,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棉线试验和Schirmer Ⅰ试验检查B组虽有延长,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手术后1周B组泪膜破裂时间比A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角膜染色、棉线试验和SchirmerⅠ试验检查两组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4)手术后1个月B组在角膜染色评分小于A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棉线试验、BUT和Schirmer 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5)手术后3个月B组角膜染色分值明显小于A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棉线试验和Schirmer Ⅰ试验检查两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手术后泪膜脂质层和粘液层受到的损害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加用泪然后泪膜稳定性明显提高,提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使用人工泪液利于泪膜恢复。  相似文献   

10.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泪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改变情况.方法 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72例(78眼,A组),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112例(128眼,B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7、30、90 d的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 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 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FL)情况.结果 术后1、7、30 d,A组干眼症状评分高,SⅠt值改变大,术后30 d,A组(8.67±5.92) mm,B组(10.45±5.77)mm,BUT短,术后30 d,A组(6.23±3.22) s,B组(9.33±3.53) s,FL多,均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所有指标接近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对泪膜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5例(75眼),术前、术后1 d、1周、2周及1个月行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 time,BUT)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er-met test,STT)检查.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及2周的BUT明显缩短,干眼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T仅在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内影响患者的泪膜功能,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泪膜的早期变化及恢复情况,比较23-GfGauge)与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3月至2009年7月间行单眼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86例(86眼).行23-G联合25.G手术者(A组)35例,仅行25-G手术者(B组)35例,单独行23-G手术者(C组)16例。于术前1d,术后1d、3d、10d、1个月及3个月进行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l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等检查,并以对侧未手术眼作为对照,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术眼术后1d,10%患者出现疼痛、发痒、红肿及流泪;术后1、3dBUT值明显下降,术后10d好转,与术前1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dCFS评分较术前增加(Z=-3.782,P〈0.05);术后1 d SIT值较术前增加(P=O.001),术后10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眼术后未出现眼部不适感,与术前相比,术后10dBUT值较低(.P=0.001),CFS评分较高(Z=-3.597,P〈0.05)。术眼与对照眼比较,术后1、3d不适症状(Z=-5.470、-5.011,P〈0.05)、BUT值(t=-4.968、-5.184,P〈0.05)和SIT值(t=4.452、3.9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F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229、-5.780、-5.018、-4.379、-2.374,P〈0.05)。在手术前后的各个时间点,A、B、C3组间相互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早期可出现眼部不适。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10d时所有检查项目基本恢复正常,泪膜稳定性恢复快。23-G与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泪膜的变化类似。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Yang B  Wang Z  Wu J  Huang G  Xu Z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76-8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方法 对74例(148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观察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以及荧光素试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和泪液分泌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周干燥感较术前加重(P<0.0127),其他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间谍(P>0.0127);术后1d和1周烧灼感较术前加重(P<0.0127),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27);术后1d、1周和1个月异物感染较术前明显加重(P<0.0127),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127)。术后1d和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较术前明显增多(P<0.0127),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27);术后1d和1周孟加拉玫瑰红着色点较术前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7),术后1个月和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127);术后1周和3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BUT均较术前缩短(P<0.05)。结论 LASIK对泪膜具有一定程度不良影响,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使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甾体类与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s)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不同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5 8例 (6 6眼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组A :2 9例 (33眼 ) ,术后给予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滴眼液。组B :2 9例 (33眼 ) ,术后给予妥布霉素 +普拉洛芬滴眼液。分别于术前、术后 1、 3、 7、 14、 30及 90天对随访患者依次行Schirmer试验、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 (non -invasivebreakuptimeNIBUT)、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和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调查。结果 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Schirmer值比较、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术后 3天、 7天两组的NIBUT (t =- 2 35、 - 2 4 1;P =0 0 3、 0 0 3) ,上方角膜知觉 (t =- 2 19、 - 2 2 6 ;P =0 0 4、 0 0 4 ) ,中央角膜知觉 (t =- 2 2 5、- 2 4 1;P =0 0 4、 0 0 3)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均小于 0 0 5。术后 14天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早期 ,NSAIDs对泪膜稳定性及上方和中央角膜知觉恢复的影响大于甾体类消炎药。即应用NSAIDs患者的泪膜更不稳定、角膜知觉恢复慢于甾体类消炎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1.8 mm透明角膜微切口与3.2 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对眼表和泪膜的影响.方法 85例(117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微切口组59只眼,行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切口组58只眼,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术后1、7、30、90 d分别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和Schirmer I试验(STI)检查.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术后1 d BUT缩短、STI增高,术后7 d BUT和STI缩短、OSDI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术后1 d和7 d BUT较小切口组高,术后7 d OSDI较小切口组低,术后7dSTI较小切口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术后眼表和泪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去卵巢后对大鼠泪膜稳定性及角膜上皮的影响.方法 选择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分别在2、4、6、8周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和2%荧光素染色观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 手术组术后4~8周血清雌二醇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术后4~8周,手术组的BUT分别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周手术组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结果随时间延长而加重.血清雌二醇水平与BUT有统计学意义(r=0.9957,P<0.01);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角膜上皮荧光素阳性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526,P<0.05).结论 卵巢切除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膜稳定性降低,角膜上皮出现严重的损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