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迄今,围绕《伤寒论》方用桂枝“去皮”的问题,医家约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去皮”二字属衍文或传抄之讹,如吴谦等云:“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医宗金鉴》);张山雷亦谓:“桂枝……其效在皮,而仲景仅去其皮,可悟传抄之谬”(《脏腑药式笺正》);二是认为“去皮”当去桂枝见有皮骨可辨之皮,如张隐庵说:“桂枝止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伤寒论集注》);张锡纯亦云:“《伤寒论》用桂枝,皆注明去皮,  相似文献   

2.
李进业 《河南中医》2020,40(2):171-173
张仲景临证用药比较讲究,桂枝去皮为去其外层皮,但现代用的桂枝饮片去皮极难操作。"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伤寒杂病论》中治肾虚的崔氏八味丸、治"虚劳诸不足"的薯蓣丸以及天雄散诸方中均是用桂枝,内脏病变更适合用肉桂进行治疗,桂枝更适合治疗肢体经络病证。药理试验测得肉桂、桂枝二者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肉桂醛,肉桂的挥发油提取率为桂枝的2倍。现代用的桂枝是肉桂树的嫩枝(细长或幼嫩的枝条),切片切段后去皮是不现实的,且去皮后木芯所剩无几。现代用桂枝不去皮(此指全部皮层),而其疗效是明确而可靠的,肉桂、桂枝及桂枝汤类方在临床中大量使用,具有多种功效,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所以,《伤寒论》中的桂枝基本等同于现代用的肉桂,而不是现代用的桂枝,其去皮也是去表面的木栓层。  相似文献   

3.
对杜仲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炮制的传统理论作了系统的考证,认为古人一般是去粗皮后生用或制用,偶有不去皮的。炮制辅料有11种之多,工艺也多种多样。去皮是除去质次部分,保证质量;辅料制主要在于改变药性,扩大用药范围。  相似文献   

4.
李若萍  李慧云 《河南中医》1994,14(4):202-204
桂枝在《伤寒论》中组方达42首,仅次于甘草,用桂名方23首,诸药难及!凡注《伤寒论》无不解桂,但对桂枝误解之处尚有不少:如桂去皮,《医宗金鉴》按云“桂枝汤方,桂枝条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仿此”。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云“桂枝条下有去皮二字,叶天士《临证指南》方中每用桂枝末(是桂枝木)甚觉可笑。盖仲景所用之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张廷模云:“凡用桂枝之方均强调去皮使用……所去之皮又谓之粗皮、上皮、皮上甲错等”。叶因朴解功能曰“仲景用桂去皮是取其气  相似文献   

5.
苦杏仁去皮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两种苦杏仁炮制品,在去皮和留皮中所含有效成份苦杏仁甙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种苦杏仁炮制品都是留皮的所有效成分苦杏仁甙略高于去皮的苦杏仁,表明苦杏仁在炮制过程中没有必要去皮。  相似文献   

6.
探讨桂枝的炮制历史,以期对桂枝临床炮制及用药时提供参考,以提高桂枝炮制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桂枝炮制方法有去皮、生用、炒用、蜜炙等多种方法,现代主要以生用为主。桂枝炮制原理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仲景用桂枝去皮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用桂枝解肌发表时,强调桂枝要“去皮”.这种炮制方法,现已不再沿用,其理何在?今试析之.桂枝去皮之理,有医家认为是去粗存精,除去非药用部分.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削去上虚软甲错处,取里有味者秤之”.(日)稻宣义《炮炙全书》称桂枝“要紫赤味辛烈者用之,如不辛烈,勿入剂”.如此理解,终觉肤浅,未及真谛.笔者认为,去皮的目的当是改变桂枝之性能.  相似文献   

8.
杏仁是中医常用中药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在《伤寒論》中有去皮尖(九个方中全部都去皮尖)、湯浸去皮尖(桂枝麻黃各半湯)、熬(大陷胸丸)等炮制方法;在煎煑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有后下者(同麻黃同用时)、有合諸药同煎者(桂枝湯加厚朴杏子湯)。历代都有相似或其他記載。近代对杏仁的炮制和煎煑方法上也有一些研究报导,这些都为合理使用杏仁提供了宝貴的資料。  相似文献   

9.
1 药用部位的选择和认定古代药物学家根据药物不同部位的作用 ,选择药物的入药部位 ,非药用部位则予以剔出 ,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①去皮论 药物去皮 ,记载很早。如 :肉桂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 ,有“去粗皮”的炮制要求。“去粗皮”目的在于去掉药效差的部分。汉代《金匮玉函经》中大黄、附子、杏仁、巴豆等药物也需去皮 ,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②去心论 所谓“心” ,泛指根、皮类药物的木质部或果实的胚芽而言。如巴豆 ,在《类证活人书》中记载 :“去心皮膜” ,以降低其毒副作用 ,正如《握灵本草》所云 :“巴豆不去心作呕”。丹皮去心 …  相似文献   

10.
于大猛 《新中医》2022,54(12):225-228
栀子去皮用种仁始于晋代,元代开始出现对栀子留皮与去皮的理论探讨。栀子去皮的手工方法有横切、纵切、拍碎、碾碎簸出等,以水润后纵切为最优。姜制栀子的主要目的是治疗郁烦呕吐与胃火郁热疼痛。元代以前,栀子以生用为主流,明清时期,医家在栀子生用还是炒用方面出现分歧。在炒焦过程中,整个栀子或串碎均难以炒匀,唯有将皮与种仁分离,才能分别炒至棕褐色。应加强对栀子皮与种仁的研究,恢复栀子仁这一传统炮制品种,对焦栀子的炮制工艺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正> 中药炮制过程中,除去药物的非药用部分,保证药物净度,是现代中药炮制的目的之一。前人总结炮制理论认为:去核免滑、去瓤免胀、去毛免“射肺”。然而去毛、去皮、去瓤等虽工艺简单,但操作麻烦,并且自古至今都是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即费工又费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远不适应当前生产和用药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对本单位的专用除毛机械作了改进,实现了部分中药除毛、除皮、  相似文献   

12.
赵娟  周春祥 《河南中医》2011,31(3):209-210
<伤寒论>中共有药物91味,经过加工的有50多味,占总药物的半数以上;炮制方法多达20余种,有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炮制方法.净制包括去皮、去心、去翅足、去皮尖、去皮心等;切制有切、擘、破、碎、捣、杵等;水制有水渍、酒洗、汤洗等;火制有熬等;其他炮制方法有食蜜、猪肤、发酵、制霜等.炮制的目的为:利于有效...  相似文献   

13.
南沙参去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炮制经验要求南沙参去皮后入药。本文用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南沙参的根皮、去皮根及带皮根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谷甾醇、总皂甙、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的含量均为带皮根最高,多糖的含量带皮根与去皮根相近。  相似文献   

14.
在中药炮制方法中,除水制、火制或水火制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生药不水火制,但须进行去毛、去心、去芦、去壳、去核、去皮及去节等方面的修治。据明缪希雍《炮炙大法》所载,在草部、果部、木部257种生药中,有55种须进行修治。但有关去毛、去心、去芦……等方面的作用,古代文献对一些生药也有所记载:如枇杷叶若“去毛不尽,反令人嗽也”,远志等不去心,“令人烦燥添”,厚朴等不去皮,“能耗神”等。现在有关这方面炮制作用探讨的文献,个人还不多见,同时还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古代去心目的,主要是为了留精粹,去纤维。  相似文献   

15.
最近 ,在药材市场发现去皮的杏仁。传统认为杏仁皮尖有毒 ,当去之方能入药 ,故处方中习用光杏仁。现在认为皮也有效 ,故一般不去皮尖 [1 ] ,既省工 ,又省料 ,又可避免运输中走油和霉变。经理化鉴别此种去皮杏仁为已提取有效成分后的弃去物 ,与炮制后的杏仁差异很大。现将两种杏仁在性状和理化方面进行比较鉴别 ,以资区分。1 性状鉴别正品 :外表呈白色 ,颗粒饱满 ,子叶肥厚 ,脉纹清晰。炮制后子叶大都不分开 ,破碎极少。有脂肪油的光泽 ,有特殊香气。伪品 :外表呈白色或黄白色 ,子叶扁平瘦小略有皱缩 ,脉纹模糊 ,很少看到。子叶分开 ,破碎极…  相似文献   

16.
娄志华 《中草药》2000,31(12):958-959
中药自古以来就需要炮制后应用,非常讲究.例如有去皮、去心、去节、去核等说,但随着炮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如麦冬、远志等现已不再去心,麻黄不再去节,钩藤也不再去茎枝。目前除药典还明确规定山茱萸去核外,其它如山楂已不再去核,乌梅、诃子均有去核和不去核的两种炮制品。因此笔者拟以山茱  相似文献   

17.
对中药净制作用的再认识秦华珍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关键词中药炮制;净制;文献研究中药净制是中药在入药之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净制的方法很多,有去芦头、去核、去皮尖、去皮、去心、去穰、去节、去毛、去子目、去足翅等。净制的目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试论仲景运用桂枝的辨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桂枝的方剂共76首,或散或温或下或行或利或补;用量大小不一,量大者乌梅丸及天雄散达六两之多,最小者竹皮大丸,仅一分之微;炮制方法不同,唯桂枝汤中桂枝带皮以解表和营,其它方剂中皆去皮以温中行气;煎煮方法互异,或微火煮以得辛香性...  相似文献   

19.
药物应用当否,是临床医疗质量高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笔者结合临床,仅就《伤寒论》的药物用法,谈谈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一、注重炮制药物的加工炮制,是为了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增强疗效.仲景用药十分注重加工炮制,论中85种药物交叉应用于各方中,先后出现536品次.“脚注”注明炮制方法的药物315品次,占58.8%.仲景根据药材的生性及治疗的需要,采用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多种炮制方法,如桂枝、猪苓去皮;麻黄去节;麦冬去心;生姜切片;半夏、吴茱萸洗;葶苈子、水蛭、芫花、牡蛎熬;虻虫去翅足,熬;枳实水浸,炙令黄;蜀椒出汗(焙)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古今文献研究,掌握苦参炮制方法、药用部位及功能主治的发展与变迁。苦参古代炮制方法丰富,有苦酒煮、炙、米泔水浸制、炒制、酒制、醋制、油炒、焙等多种,现代则多以生品应用,其药用部位为去除根头和小支根的根部,但古代还有"去皮"或"去木取皮"的用法;古今文献对其功效的记载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归纳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但在临床应用方面仍有不同之处。苦参的古今文献研究提示,应加强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开展基于古代炮制方法的物质基础与其功效的相关性研究,为揭示苦参炮制原理、研发基于不同炮制方法的苦参或苦参复方创新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