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脑内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s,EAAs)在HIE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通过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观察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巴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变化规律,揭示HIBD中细胞形态变化及其死亡形式,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选用7d龄SD大鼠99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假手术组(n=9)和实验组(n=81),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脑损伤后0,0.5,1,3,6,9,12,24,48 h皮质、纹状体、脑干多巴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动物缺氧缺血后多巴胺在0.5 h即有明显上升[左侧皮质,纹状体分别为(25.21±1.29),(63.17±2.02)μ/g],纹状体和皮质、脑干内多巴胺含量分别在缺氧缺血后6,9 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细胞病理改变缺氧缺血后3 h时水肿,6 h时有局灶性坏死,12,24及48 h出现大量坏死的神经细胞.凋亡出现在细胞坏死之前,缺氧缺血后3 h凋亡细胞出现,6 h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新生鼠缺氧缺血后早期脑细胞内多巴胺含量即增高,脑细胞损伤与多巴胺含量有关;缺氧缺血后脑细胞死亡有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越来越受到临床儿科、妇产科医师及家长的重视,其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对提高人口素质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多巴胺在HIE患儿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 ,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未经有效合理治疗 ,往往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如 :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共济失调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1 ]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合理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1 999- 1 2~ 2 0 0 2 - 0 6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小剂量多巴胺静滴治疗 3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2 0例 ,女 1 5例 ,出生体重平均 3.4kg± 0 .38kg,胎龄均满 37周未满 42周的足月产儿。这些患儿均…  相似文献   

5.
缪长新  叶美英 《现代康复》2001,5(1):107-107
本病的预后与早发现、早诊断、病情严重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及早期神经康复有关,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及早期神经康复有关,重常留有后遗症,如脑性瘫痪、脑积水,智能低下,癫痫等,必然影响小钱的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脑损伤后病死率与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HIE发病与氧自由基、Ca2^ 内流及再灌注等因素有关。近10年来高压氧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HIE的治疗,文章总结了HIE的可能发病机制及高压氧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韩玉昆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1985-1987
既往认为,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是被动的坏死过程,坏死进展迅速,为不可逆,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文献均认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意义不大。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V olpe提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这一病名,30多年来国外研究热点一直放在发病机制、诊断和预报预后上,对治疗的...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病,并可产生不良后果,是围产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我院对80例患儿采用脑活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积极有效地治疗,减少存活者后遗症的发生,已普遍受到儿科医师的重视。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活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并与1994年未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近年来由于产、儿科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 ,其发病率远超过产伤性颅内出血。现将我院儿科 1998~ 2 0 0 0年间共收治的 5 0例 HIE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0例 ,女 2 0例。其中早产儿 8例 ,足月儿 39例 ,过期产儿 3例。有产伤史者 19例 ,其中产钳助产 9例 ,胎头吸引器助产 6例 ,产程延长 4例 ,胎盘早剥 3例。轻度窒息 15例 ,中度窒息 2 5例 ,重度窒息 10例。合并肺炎 16例 ,颅内出血 15例 ,产瘤 9例 ,硬肿症 6例 ,败血症 2例。所有病例均于生后 1周内出现神经系统症征。…  相似文献   

11.
王志丽 《临床医学》2000,20(5):12-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目前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医生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儿科从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收治1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  相似文献   

12.
13.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3例疗效观察顾承萍傅雅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由宫内或产时窒息引起,可导致脑水肿及脑细胞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我们1993年1月~1995年1月采用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3例,取...  相似文献   

14.
将1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0例加用脑活素,发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5.
16.
多巴胺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有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可提供活体脑内多巴胺受体的分布、数目和功能信息,为临床使用影像学监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化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cxicischcnis enccphalopathy HIE),随着发病机制的研究,本病的早期药物治疗方面获得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锻 《临床医学》1999,19(6):38-3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缺氧窒息而导致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我所自1993年2月~1998年9月应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HIE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们选择1989年2月~1998年9月我科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符合以下条件有:①中度或重度病例,生后24小时内入院,住院10天以上,经过充分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②中度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除必须具备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原始反射减弱外,尚需有前囟紧张或膨隆、惊厥、凝视或对光反应迟钝三项中的一项。上述神经症状持续3天以上。③重症病儿临床诊断标准为昏迷、自发动作消失、原始反射消失、惊厥和前囟膨  相似文献   

19.
联用纳洛酮及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璟  张春慧 《临床荟萃》2000,15(18):833-833
1997年以来 ,我院应用纳洛酮及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11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住入我院的中、重度HIE患儿 ,其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根据 1989年济南新生儿会议所制定的方案[1] 。其中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6月收治的 80例为对照组 ,男 46例 ,女 34例 ,中度 6 2例 ,重度 18例。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112例为治疗组 ,男 6 4例 ,女 48例 ,中度 86例 ,重度 2 6例。全部病例均为出生后 2 4小时内入院。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质量、窒息程度、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能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