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运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分析比较了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液正常者的精液沉淀物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百分比活性。结果显示:少精子症患者的LDH-C4同工酶百分比活性46%显著低于精液正常者的71%(P<0.01)及弱精子症患者的67%(P<0.01);相对的,少精子症的LDH5同工酶百分比活性16%显著高于精液正常者的4.8%(P<0.01)和弱精子症的6.3%(P<0.01)。本文认为少精子症者精液沉淀物LDHC4活性降低与其精液中的各类细胞诸如未成熟的精子细胞、白细胞及一些微生物的相对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解脲支原体及抗精子抗体对精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解脲支原体(UU)和抗精子抗体(AsAb)对精液参数的影响,并探讨精液AsAb和UU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303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行精液常规分析,用UU分离鉴定培养液检测精液UU,采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ixed antiglobulin reaction,MAR)检测精液AsAb.结果 UU和AsAb阳性组精子活力均较UU和AsAb阴性组下降,而两组之间精子密度无显著差异.AsAb阳性组中UU阳性率显著高于AsAb阴性组.UU阳性组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精子活力显著改善,AsAb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 UU和AsAb对精子运动主要参数有明显影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而UU是产生AsAb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男性精液质量与宫腔内人工受精妊娠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处理前后的精液特征与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819例不育不孕患者共1060个IUI治疗周期,检测记录每个周期精液处理前后的各精液参数。根据妊娠结果分成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根据处理后精子活动总数(PTMS)分成PTMS〈5×10^6,5×10^6~〈10×10^6,10×10^6~〈20×10^6,20×10^6~〈30×10^6,≥30×10^6五组;根据处理前精子密度分为3组: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正常精子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各精液参数及妊娠率。结果:1060个IUI周期共获得156例妊娠,总周期妊娠率是14.7%,总病例妊娠率是19.0%。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相比,各精液参数无明显差别;上述PTMS各组妊娠率依次为2.4%、9.2%、16.4%、16.7%和18.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正常精子组妊娠率分别是7.0%、14.3%和18.1%,后两组明显高于第1组(P〈0.05)。结论:当PTMS≥10×10^6以上时,IUI治疗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率;少精子症患者IUI妊娠率明显低于弱精子症、正常精子组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精液一式2份,一份用解脲支原体Ⅳ(UUⅣ)型人工感染正常精子,一份作对照.于感染后4、8、16、24h观察精子的低渗肿胀试验、精子爬高试验、精子活动力及活率。结果:正常精子受UUⅣ型感染8h,爬高高度低于对照组(48.1±4.2mmvs69.5±1.6mm,P<0.05);感染16hg形精子百分率、活动力、活率明显下降;感染24h精子总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75±8.98%vs75.50±4.88%,P<0.01)。结论:UUⅣ型对精子低渗肿胀率和毛细管中爬高力有明显影响、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精液中白细胞含量不同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分类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精液中白细胞含量不同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分类治疗效果。方法60例正常白细胞含量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双盲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68例白细胞精液症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双盲分成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比较4组治疗前后精液白细胞含量、精液常规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正常白细胞含量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分别采用助育1号和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液密度、活力、临床妊娠率均有提高,助育1号提高更显著。白细胞精液症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分别采用助育2号和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前、后对照1组精液白细胞含量显著下降,对照2组治疗前、后精液白细胞含量无显著改变,对照1组治疗后精液常规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配偶妊娠率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少、弱精子症患者治疗前检测精液白细胞含量,根据不同精液白细胞含量分类、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可收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乳酸脱氢同工酶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分析比较了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液正常者的精液沉淀物乳腺脱氢酶工酶百分比活性。结果显示:少精子症咭物LDH-C4同工酶百分比活性46%显著低于精液正常者的71%及弱精子症患者的67%;相对的、少精子症的LDH5同工酶百分比活性16%显著高于精液正常者的4.8%,和弱了症的6.3%,本文认为少精子症症者精液沉淀物LDHC4活性降低与其精液中的各灰细胞诸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存在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细菌感染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参数,探讨相关病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生殖健康科门诊就诊,存在相关病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症患者456例为病例组,包括CT感染者146例,UU感染者165例,细菌感染者94例,混合感染者51例;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有正常生育史的男性176例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淫法采集精液,行精液常规检测和CT核酸检测、UU及细菌培养。结果合并CT、UU或细菌感染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其精液体积、精子浓度与正常生育男性精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则显著低于正常生育男性(P均0.05)。结论 CT、UU或细菌感染,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率上升,继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不育和生育男性糖浆淀粉酶,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1对象和方法1.互检测对象男性不育病人168例.年龄26~40岁,均为婚后2年以上不育。正常生有男性28例,年龄27~34岁,均为妻子怀孕待产。1.2检测方法用手淫法留取全部精液于干燥洁净的玻璃瓶内,记录液化时间,作常规检查。精浆淀粉酶测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碘一淀粉比色法“‘。将不育男性精液分为五组:液化不良组(精液lh不液化或液化不全);无精子症组;感染组(精液涂片镜检WBC>IO个/HP);精子活动率低组(精子活动率<50%);少精液组(精液<1ml)…  相似文献   

9.
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精浆和精子锌含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检测弱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精浆和精子锌的含量,分析锌含量的变化与精子密度和精子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的标准进行精液质量分析,随机筛选出90例弱精子症、6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以及20例精液质量正常的生育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血清、精浆、精子的锌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血清锌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锌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生育者(P<0.05);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锌含量显著高于弱精子症患者和正常生育者(P<0.01)。结论: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的发生及运动功能下降可能与精浆锌含量的低下呈正相关;但过高的精子锌含量与精子的发生和运动功能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枸橼酸克罗米酚治疗少弱精子症不育57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少弱精子症患者578例采用每日口服克罗米酚50mg作治疗观察。并以精液参数和其它临床资料与上述患者相当的志愿者30例,服安慰剂作为对照,每3个月为一疗程。用药前后检查精液及FSH、LH、T,并于每一疗程后随访。结果服克罗米酚组妊娠217例,妊娠率37.5%,精子密度及活动力改善242例,改善率41.9%。对照组妊娠2例,妊娠率6.7%,精子参数改善5例,改善率1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妊娠率和精子参数改善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妊娠和精子参数改善大多数(90.8%)发生在第二、三疗程。本文认为克罗米酚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为包皮内板切除组(A组)和传统包皮环切组(B组)。A组患者90例,保留冠状沟处包皮内板5mm,保留系带10mm,切除其余包皮内板,使阴茎的血管和神经保持完整;B组患者60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以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5±3)ml,B组为(22±5)ml(P〈0.001);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2±4)h,B组为(36±10)h(P〈0.05);A组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度98.3%,发生创口水肿者0例,伴出血、血肿者0例,发生局部感染者1例,总并发症率为1.1%。B组阴茎外形满意度75%,术后创口出血、血肿1例,水肿4例,感染2例,总并发症率为10%(P〈0.05)。所有对比项目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手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HK型和Tara型两种包皮环套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K型和Tara型两种包皮环套术对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4年5月~2008年5月的200例HK型包皮环套术和200例Tara型包皮环套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HK犁环套术(8.21±0.54)min,Tara型环套术(10.23±0.67)min 术中出血量:HK型环套术(0.78±0.14)mL,Tara型环套术(0.32±0.11)mL 术后出血:HK环套术2例(1%),Tara环套术0例 术后伤口感染和延迟愈合:HK环套术8例(4%)和Tara环套术3例(1.5%) 术后皮下线结和切口瘢痕形成:HK和Tara环套术均为0例.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包皮环套术治疗成人和儿童包皮过长和包茎操作简便、出血少、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伴有包皮严重粘连或尿道口病变的患者以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板切除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对96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内板切除法行包皮环切术;同期对10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两组术后出血、感染、系带水肿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出血均为2例(P〉O.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发生。内板切除组术后发生2例系带水肿,而传统手术组术后22例系带水肿.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板切除组阴茎外形满意度96.9%,传统手术组为89.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内板切除应用于包皮环切术疗效理想,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检测拟诊为NGU患者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结果:630例患者中支原体总阳性率38.6%,以UU(30%)感染为主,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MH和UU+MH对药物的敏感性最高者依次为阿奇霉素和美满霉素,uu对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罗红霉素耐药性高,MH及uu+MH则对罗红霉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性高。结论:uu成为本地区NGU的主要病原体,治疗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首选阿奇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袖套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10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50例)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38±2.93)min和(11.82±1.9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4±0.94)ml和(7.89±2.31)ml;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0.80±0.70)分和(3.02±1.22)分;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90±0.80)分和(4.45±1.03)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2/50)和17.87%(10/56);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06±1.15)d和(14.39±1.57)d;外观满意率分别为98%(49/50)和83.93%(47/56)。与袖套式包皮环切组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中及术后患者痛苦小、外观满意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对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改进及创新,具有患者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及易于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至初中男生进行普查,了解生理发育情况、外生殖器相关疾病及卫生状况。方法:对昭通市所辖1所幼儿园、9所小学和1所中学2~18岁男生外生殖器进行体检,包括外生殖器发育、睾丸容积测量、阴茎长度测量、外生殖器相关疾病等。结果:昭通市3221名男性学生中包皮过长和包茎3099名(占96.2%)、精索静脉曲张28名(占0.9%)、腹股沟斜疝42名(占1.3%)、隐睾33名(占1.0%)、鞘膜积液28名(占0.9%)、尿道下裂1名(占0.03%)、隐匿性阴茎25名(占0.8%)。结论:包皮过长、包茎是学生多发病。较多外生殖器疾息未及时进行治疗,外生殖器卫生状况差,男生缺少卫生保健知识。学校及相关卫生部门应加强生理健康知识教育及男性外生殖器发育和保健知识教育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男性不育症中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不育男性精液中UU和CT,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AsAb.结果:不育男性血清AsAb阳性率 34.3%(36/105),UU阳性率 32.4%(34/105),CT阳性率 25.7%(27/105).AsAb阳性组中UU阳性率 47.2%(17/36),阴性组中UU阳性率 24.6%(1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Ab阳性组中CT阳性率 27.8%(10/36),阴性组中CT阳性率 24.6%(17/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UU和CT感染是不育症患者的常见病因,而UU是AsAb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小鼠杀菌渗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是否对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方法:UU与Bac-to-Bac系统真核表达的BPI共孵育0.5~2h后培养16~20h,通过颜色变化单位(CCU)观察BPI体外抗UU生长的效果;膀胱注射UU,逆行感染小鼠生殖道,通过观察睾丸和附睾BPI的mRNA和BPI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检测BPI体内抗UU的效果。结果:UU与BPI孵育0.5h,在蛋白量40μg时,BPI可抑制UU生长;随孵育蛋白量的增加,BPI对UU抑制效应增加。UU与BPI孵育2h,BPI对UU的抑制效应无明显变化。UU逆行感染成功的小鼠睾丸和附睾的BPI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小鼠BPI在体内外均对溶脲脲原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商环行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商环行改良性包皮环切术,用3把血管钳提起包皮口,将商环内环倾斜塞入龟头与包皮内板之间,再将商环外环套于包皮外板外并卡紧,对800例患儿行包皮环切术,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脱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外观满意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4.65±1.25 min,平均出血量<3 mL,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感染0.50%(4/800)、包皮明显水肿3.12%(25/800)、伤口裂开0.25%(2/800)、伤口出血0.25%(2/800),脱环时间14±5 d,术后再粘连2.25%(18/800),外观满意率达99.38%(795/800),98.13%(785/800)的家长觉得治疗费用合理。结论〓应用商环行小儿改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率高,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良好方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