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IDAS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假阳性菌的初筛及确证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并鉴定其致病微生物是否为大肠埃希菌O157。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按照临床微生物检验法规,利用小型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mini-VIDAS)、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分别进行初筛和系统生化与药敏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试验作出最终鉴定。结果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被mini-VIDAS初筛为大肠埃希菌O157阳性菌株,后经系统鉴定为产毒型大肠埃希菌O8:K40,K47血清型。9份标本中有6份检出产毒型大肠埃希菌O8:K40,K47血清型,检出率为66.7%(6/9),其中食品1份,呕吐物3份,肛拭2份,所有标本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及其他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产毒型大肠埃希菌O8:K40,K47血清型引起。产毒型大肠埃希菌(O8:K40,K47血清型)标本经mini-VIDAS初筛可以产生假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2.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临床常见的血清型为O55、O111、O127、O128,吲哚性大肠埃希菌均少见,我室从腹泻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吲哚阴性EPECO127K63血清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标本进行致泻性大肠菌群分析.方法 对746例大便标本严格按照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程序操作分离致病菌,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做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测出45例致泻性大肠菌群,阳性率为6.03%,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主,血清型分布较广泛,最多见为O127a:K63,共8例,占17.8 %,见2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4.4%).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达68.9%.结论 婴幼儿秋季腹泻除常见沙门志贺菌外,致泻性大肠菌也是重要的致病菌群,且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实验室应加强致泻性大肠菌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为防控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确诊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82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阳性菌株的血清分型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发生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患儿以年龄在30 d内最多,占54.9%;有53.6%的患儿来自新生儿科,20.7%患儿患有血液肿瘤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以O142K86、O126K71、O44K74、O127K63、O55K59居前5位,其中以O142K86型最为多见,占24.4%。药敏试验显示,临床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8%和70.7%;头孢亚胺培南和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为敏感,敏感染率均达到了97.6%。结论 该医院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发病以新生儿及存在血液病等基础病患儿发病率高,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诱发化脓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5.
儿童肠道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粪便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特征,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可疑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 568例大便标本共检出EPEC 113株,检出率2.47%.血清学分型共检测到10种血清型,主要以055K59、O126K71、O44K74为主,分别占15.93%、15.04%、15.04%.EPEC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已达85.8%,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69.0%、37.2%、37.2%、15.9%,但对舒普深敏感率仍高达96.5%.结论:广州地区腹泻儿童肠道感染的EPEC血清分型较为分散,以O55K59、O126K71和O44K74为主.EPEC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较高,舒普深可作为临床EPEC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6.
慢性腹泻是指临床上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高度传染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临床上常见的血清型为O55、O111、O119、O126、O128,血清型O127 K63较少见。  相似文献   

7.
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有致病性、产毒性、肠侵袭性、肠出血性.后又发现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EAggEC)的诊断依赖于细胞培养粘附试验性或DNA探计检查.但这两种方法均昂贵、复杂.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应用.Yamamoto等人观察到EAggEC株TL100(分离自泰国腹泻儿童.血清型为O127a:H_2)在液体培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凝块.作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发生的一起校内食物中毒进行病原检测及溯源分析。  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腹泻患者粪便、餐厨工作人员肛拭子、留样食品、厨房环境及餐厨用具涂抹样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  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共造成87人出现腹泻或其他症状。从1例腹泻患者粪便及1位餐厨工作人员肛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均为O146∶H10,志贺毒素基因均为stx1c亚型,且2株分离株具有相同的PFGE带型。  结论  这起食物中毒是由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46∶H10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由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9.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病例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使用血清学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WHONET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1082例标本检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67例,检出率为6.19%,共分离到7种血清型。在分离到的菌株中,ESBLs的检出率达52.2%。结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致病菌,应重视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病例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使用血清学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WHONET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1082例标本检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67例,检出率为6.19%,共分离到7种血清型。在分离到的菌株中,ESBLs的检出率达52.2%。结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致病菌,应重视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药物。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西岗区某饭店有15人晚就餐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浑身无力等症状。所有患者是同在一起集体就餐,潜伏期6h~10h,经医院应用抗生素和输液后迅速好转。根据流行病调查、实验室的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伤口埃希氏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菌O157:H7血清型是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菌型,自1982年在美国首次被确认为食物中毒致病菌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次暴发流行,特别是1996年在日本暴发的大规模流行,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各国卫生机构已将此作为常规检测项目进行日常检测。2005年9月我科微生物实验室检出一株O157:H7大肠埃希菌,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为湖北省首例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株,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腹泻病监测定点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以下简称该院)2015-2019年腹泻门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和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该院2015-2019年腹泻门诊患者中经传统细菌学分离鉴定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菌株,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该院腹泻门诊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11.42%(513/4 494),主要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66.08%、339株),其次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8.91%、97株)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14.42%、74株)。完成50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以萘啶酸(60.20%)最严重,其次为氨苄西林(57.80%),其他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31.40%)、磺胺异噁唑(30.20%)和四环普林(27.60%)。各毒力分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9年多重耐药(MDR)率为46.40%;不同毒...  相似文献   

14.
德国爆发由大肠埃希菌O104∶H4血清型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和出血性腹泻,主要涉及成年妇女。该菌结合了肠凝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ggEC)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的毒力性质和表型特征。以stx1、stx2等为目标基因,通过PCR技术检测志贺毒素,细菌分离培养结合生化反应、血清学分型提高筛检效率。该菌产ESBL复合物CTX-M15和β-内酰胺酶TEM-1,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该菌毒力增强可能与其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增强并促进志贺毒素全身性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可分为6种,包括肠聚集大肠埃希菌(enteroadherent estherichia coli,EA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h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n of escherichia 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和弥散性粘附大肠埃希菌。EAEC作为儿童腹泻源的重要性仍有争论,  相似文献   

16.
王金良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37-338,418
今年5月起,德国出现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感染的疫情,来势凶猛,很快蔓延到几乎整个欧洲国家,且感染者约20%发生了严重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经病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它是O104:H4血清型,重要的是它的基因有80%来自O104型细菌,另外20%来自另外一种大肠埃希菌,是基因杂交的新变种,故名为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它能产生更多的志贺毒素,毒力更强。本文重点介绍对该菌感染的检验诊断技术,并涉及其致病机制,HUS发生机制与救治,临床表现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可分为6种,包括肠聚集大肠埃希菌(enteroadherent escherichia coli,EA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hathogenic esche richia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n of esche richia 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 richia coli,EIEC)和弥散性粘附大肠埃希菌。EAEC作为儿童腹泻源的重要性仍有争论,本文采用 PCR方法检测 EAEC的质粒 pCVD432,从而判定EAEC在瑞士腹泻儿童中的重要性。1.资料与方法:用标准的培养方法和 PCR方法测定 Zu…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细菌多病原监测中致病菌的病原谱,为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 —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监测病例粪便标本,采用血清分型、毒力基因等方法对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收集粪便标本1 269例,分离致病菌298株,检出率为23.48%,不同年龄组病例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84,P<0.001)。 阳性菌株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46.98%),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副溶血弧菌(24.50%)和沙门菌(19.46%)。 细菌流行的季节性比较明显,以夏秋季为主。 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以O3∶K6为主。结论2016 —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感染也是腹泻常见病原菌。 应加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常规监测,在流行季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危险因素调查及其防控。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7、8日,我区某单位职工培训中心食堂,两晚餐共接待4个旅游团队161名旅客用餐,先后有61人出现了以腹痛、腹泻为主的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资料分析,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证实是一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1食物中毒发生过程及行政处罚情况我区某单位职工培训中心食堂,系私人承包,因暑期无职工培训任务,在未经卫生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于2004年7月7日晚8点半,擅自接待某旅游团队45名客人用餐,当晚用餐1.5小时后出现首例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人,至次日凌时晨2点已有5人发病,接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中的致病性及耐药情况,为有效控制大肠埃希菌引起尿路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利用抗菌药.方法 从本院住院与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检出的240例大肠埃希菌进行测试.结果 240例患者中,住院患者104例,门诊患者136例.其中男性患者80例,约占33%;女性患者160例,约占6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54%,ESBLs(-)占46%.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特别是女性患者,产ESBLs酶菌株占大部分,要特别注意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