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性与政治     
1性和政治的本质联系 性的自然本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一种最原始的欲求。《孟子·告子上》曰:“食、色,性也”;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类的一种最原始的本能,他称之为“力比多(Libido)”。性关系个人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是人类的基本利益所在。考古学家揭示,周口店的原始人骸骨证明:原始人类争夺异性的斗争十分惨烈^[1]。  相似文献   

2.
性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从人的本质谈起 中国古代认为性是人的一种本质,是人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孟子》书上说:"食、色,性也",《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讲"性命"二字,没有"性"也就没有"命".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归结为人的生活的基本内容,却漏掉了性生活这一重要内容.《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它跟吃饭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最大欲望.两千多年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论述人类的两大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恩格斯把生殖,即性活动放在第一位,而把物质生产认为是服务于生殖的,这就从社会学的意义上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周强  李兰群  刘春英 《中国性科学》2006,15(10):23-23,25
性事是人的基本生理活动之一,对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对性事宜忌有丰富的认识,如《广嗣纪要.协期篇》指出“男女交媾之际,更有避忌,切须慎之。若有犯之,天地夺其寿,鬼神殃其身,又恐生子不寿之类”。本文从元朝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中的“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强”、“欲不可纵”、“欲有所避”出发阐述中国古代的性事宜忌观。1欲不可绝《孟子.告子上》说:“食色性也”。性是人的自然本能,性需求和食欲一样是人的最基本要求。性事不可废绝,《三元参赞延寿书》讲:“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曰:两者…  相似文献   

5.
一、对性及性教育的认识性和食是人类的两大本能,几千年来一直都有关于性的论述。《孟子》说:“食、色性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都说明,任何人在一生中都要面临“性”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性心理活动,要想回避它,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对待性的态度,历来都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提出的原欲理论是说在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存在一种与性相关的心理能量,称其为力比多。精子卵子、受精卵、胎儿以致人的一生都有性(原)欲,并各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表达模式,成为儿童期和老年期性生活的动力源;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成人生殖器官交媾欲,联合性器官原欲形成性器官性欲的霸权地位,统领原欲构建正常成人的性欲求。对人类原欲的进化(发育)本质的研究和理解,也是对人类性本质的理解,为人类的性的多元化现象作了很好的诠释,为人类性科学和爱情学的研究拓展思路,为科学性教育、性医学、性健康和婚恋咨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孙伟 《中国性科学》2012,(9):1-I0001
《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它跟吃饭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最大欲望。千百年来,由于男权社会的历史背景,男性的性及性功能似乎显得尤为重要,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正如孕育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一样,性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  相似文献   

8.
性者,人之本性也。《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孔颖达(574~648)疏:"若能成就此道者,是人之本性"。唐韩愈(768~824)《原性》亦曰:"性也者,与生俱生也"。宋司马光(1019~1086)《善恶混辨》载:"夫性者,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男女性别,与生俱来。初生婴儿为男为女,其鉴别依据即生殖器官:具阴茎者为男,具阴道者为女。是为主性征,即两性间不相同之特征耳。  相似文献   

9.
性美学是研究性及相关领域美的普遍规律及一切与性相关的审美活动的科学,它是人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基础和制高点.中国传统性美学是古老与现代的续存和升华.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中国之美、中国之性的基础可以从太极图中全景展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相依相对、五行相生相克所构成,都是辩证统一与循环和谐的.由道、儒、释、医等三教九流构成的大一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性美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和文化的基础;而诗、书、礼、乐,琴、棋、书、画,太极武功,梳妆服饰,房事养生,男女婚嫁,家私床笫,陶瓷器皿则是其至高至美的丰富多彩的表现.“乾刚坤柔”是世间万物男与女、雄与雌的最为本质和均一的唯美至高表现和境界.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曰“食色,性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太极之美,是大圆之美,更是性学之美.中医性美学就象美学和性学一样是自古存在,自发创造和运用,自发完善和审悦,却又未自觉运用和研究的跨学科的分支综合学科.它的提出和研究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医学、美学、性学特别是中医性科学的体系,也将完善中医美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权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性的需要既是生理的需要、享受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因此,性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相似文献   

11.
性健康教育学绪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一章性科学与性文化一、人类的性存在性的问题是人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男女老幼概莫能外。孟子说:“食色性也”就是把性当作人的基本需要。无论是从人类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史来看,性的存在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物存在,心理存在和社会存在。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实际上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把人统一起来。男女两性的差别也是这样,一般认为,男女性差别应由三个方面组成:男女在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学校性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古晓 《中国性科学》2000,9(2):15-18
一、学会做人的人生必修课“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整个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性的需求,每个人都是性活动的产物。在人生旅途上,绝大多数人都会扮演亚当或夏娃的角色……。性爱、婚恋千百年来都是男人与女人生活的中心。对于孩子,“性”是好奇、是游戏;对于青少年,“性”是神秘、是美好憧憬;对于成人,“性”是情感粘合剂,是一种生育方式。“人有肉体,这肉体就同时是人的负担和诱惑。人拖着它,并受它支配”,的确无庸置疑。例一:天真的求爱。《家庭教育指导》曾批露一个幼儿园大班的男孩,一天午睡时,久久不肯安静入睡,瞪大眼睛想心事。老师问他想什么,孩子幼稚而又坦然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性科学》杂志不能按字面的意思理解为只是研究“性”的杂志。“性”不仅仅指狭义上的性行为、性器官。阴阳天道是中国的哲学基础,也是古人对性的最初认识,在他们看来,人是一个与宏观世界相仿的微观世界,男女的性结合是二元自然力相互作用的必然行为。人类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性科学。人自从呱呱坠地,最先是从生殖器官识别男女,关注发育是否正常;在学龄前儿童时期,要教育孩子认识性别,告知男女在性方面的区别,防止性侵  相似文献   

14.
性科学(Sexology)是以人类的性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人类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性,正如古人所云"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的"食"是获取能量,这里的"色"就是生殖、享乐和健康,这里的"性"即是本性和本质之意,就是生命的核心内涵。人是性生活的实践产物,人类科学和健康的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性及性科学的研究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依据不同的社会背景,采用相应的手段加以研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性是人的本性,就像吃饭穿衣。性健康,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多少年来,性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大多在茶余饭后。但是,性却是人生难以回避的话题,性健康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健康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古代性学的发展史迹中国古代性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国古代性学的发展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一个马鞍形的历史轨迹。有的学者把它概括为六句话:始源于远古商周,筑基于春秋先秦,鼎盛于秦汉隋唐,阻滞于宋元两朝,徘徊于明清近代,发扬于新建中国。这种概括是有代表性的,它反映了国内多数学者的看法。始源于远古商周。现已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地面古文化遗迹证明,中国境内的一些古老民族的大都有过生殖崇拜和性器官崇拜的历史,在内蒙古境内发现的3000多年前的古老岩画,就包含有男根女阴、男女交媾,感生脚印,求育舞蹈等内容。在反映商周时代文化的《礼·礼运》中就明确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一坦荡人  相似文献   

17.
1性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的教育培养,使他从一个按性本能行事的自然人逐步变成一个按性社会规范行事的社会人。因此,性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一种社会化过程。所谓的“性本能”,按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人类生命力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冲动力。他把这种冲动力叫做“力比多”(libido),中文译作“原欲”。所谓的“性社会规范”,就是用来规范和压制人的这种“原欲”的规矩和戒律。例如性道德、性法律以及有关性的宗教戒律和民族习俗等等。性的原始冲动是本能的、非理性的,它只按快乐原则行事,而性的…  相似文献   

18.
宋书功教授的学术专著《诗经情诗正解》已于近日由海南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中国性学界值得庆贺的一个好消息,作为多年的挚友、同仁,我也为此倍感欣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相当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全书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总数为305篇。书功同志从中挑出了137篇有关男女情爱的诗歌,进行“性读”(正解),按原貌原意还诗歌的本来面目。扬学者坚持真理的正气,这首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治学精神。《诗经》中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男女两性感情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精彩,可以说是男女两性生活…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1996年初国内首次提出“精室当为男子奇恒之腑”之说后,引起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论文论著层出不穷,近年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亦将精室纳入藏象奇恒之腑之章节中加以叙述,然仍有许多观点见解争论不休,有鉴于此,笔者再次分析探究如下。1相关文献分析《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冲任两脉是男女共有,既然二脉皆起于“胞中”,是胞亦应为男女皆有《;石室秘录》:“胞胎为一脏,男女皆有”“;胞胎亦为脏,虽胞胎系妇人所在,然男子未尝无胞胎之脉”;王冰释胞的功能“: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谓化极而…  相似文献   

20.
彭瑾 《中国性科学》2009,18(8):5-9,13
历史上对性的认识有三种,即生殖论、性欲论、社会建构论。它们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很好地揭示性的本质。人类的性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狭义的性就是性交往活动及其相应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内容。应当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分析性的本质问题。性的社会本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性交往是人类之性的存在方式。第二,人类的性是在社会中不断构建的。第三,社会文化对个人的性交往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的性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