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Yang XY  Wu XM  Wang S  W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76-1480
目的 评价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及高危冈素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02例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有明确冠心病或高危因素,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n=51),B组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组(n=51),从术前2 h一直到术后30 d,口服或静注洒石酸美托洛尔,根据血压、心率来调整剂量;记录围术期心率变化、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围术期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以及脑卒中例数.结果 酒石酸美托洛尔组术中、术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有1例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有1例死亡,2例脑梗死,对照组发生伴有ST段压低的不稳定心绞痛5(9.8%)例,酒石酸美托洛尔组1(2.0%)例,术后至少1件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5例,酒石酸美托洛尔组13例(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可能降低冠心病及高危因素患者非心脏手术后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是否有减轻全髋置换术病人术前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将40例全髋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实施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于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施术,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诊断焦虑值、心率、收缩压和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各阶段心率、收缩压、焦虑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手术成功率高。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全髋置换病人术前心理应激反应,对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鲜  匡红英  章卓 《广东医学》2008,29(4):599-601
目的探讨非心脏全麻患者围术期保持体温正常对术后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60例20~72岁择期行非心脏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体温处理组(N组)和非体温处理组(H组),两组患者均于室温25℃的手术室内完成手术,使用呼吸道湿热交换过滤器防止体温从呼吸道丢失,N组(n=30)采用加温装置处理静脉输入的液体或血液,并根据手术部位予覆盖充气式保温毯,术后覆盖1~2层温棉被。H组(n=30)无需处理输入液体或血液,术中术野覆盖无菌手术单,术后处理同N组。两组分别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术后48h Holter监测,研究术前术后两组不同时相的核心温度和Holter各项指标在不同时相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N组和H组术前的核心温度分别为(36.5±0.3)℃和(36.4±0.5)℃,差异无显著性(P>0.05);N组患者核心温度在术中、术毕、回病房30 min,60 min,3 h和术后第2天晨8:00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H组核心温度则自麻醉开始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术毕及回病房30 min与术前和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N组4例发生心肌缺血,H组11例发生心肌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存在显著性差异,故术中保持体温正常可以防治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38)。实验组患者行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1 d全血Hct、Hb水平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48 h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但负重时间及骨折端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 d实验组患者全血中Hct、Hb水平及对照组Hb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可明显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固定失效致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及复位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手术难度较大,出血量相对较多,术后需通过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阐明苦碟子注射液减少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0)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对照组(n=20)常规内科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测定MMPs及TXB2,术后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再狭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术)。结果:与术前比较,实验组、对照组PCI术后MMPs、TXB2水平均下降(P<0.05),术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降低PCI术后MMPs、TXB2水平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提示苦碟子注射液发挥作用的靶点为MMPs和TXB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术前化疗对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30只家兔做直肠横断以及端端吻合,其中实验组(n=15)在手术前一天行直肠粘膜下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测定吻合口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所有家兔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第3天两组吻合口组织内HPC明显低于非吻合口组(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HPC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实验组吻合口组织内HPC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一定剂量下,氟尿嘧啶植入剂术前化疗对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愈合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紧张和焦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心脏手术病人术前1d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测试量表(MMSE)、数字广度对病人进行测试.术后7d分别用MMSE、数字广度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术后MMSE结果低于术前一个标准差则视为术后认知障碍(POCD).结果 术前焦虑、抑郁以及同时发生焦虑和抑郁的阳性率分别为30%、50%和10%.术后7天POCD的发生率为50%.女性病人焦虑得分为(7.2±4.0),T(97)=2.98,P<0.05,明显高于男性病人(4.5±3.3),T(97)=3.41(P<0.01).女性患者的抑郁得分为(6.5±3.6),明显高于男性病人(4.2±3.4),T(97)=2.98(P<0.01).术前焦虑与MMSE、数字广度的Pearson's相关系数分别为-0.50(P=0.2),-0.20(P=0.1),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抑郁与MMSE的Pearson's相关系数为-0.61(P=0.01),术前抑郁与数字广度的Pearson's相关系数为-0.72(P=0.03),P<0.05.结论 术前抑郁的病人术后容易发生POCD;女性病人相对于男性.更容易出现POCD;而术前焦虑对POCD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术前焦虑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将61例接受心脏介入性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疏导,观察组接受依据Kohn认知行为疗法犤1犦准确制定一整套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措施。测定并比较2组病人术前焦虑值、心率、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结果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后观察组术前各阶段心率、血压、焦虑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待手术期观察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可缓解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术前焦虑和减少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心脏移植术式建立大鼠移植模型.实验组取15只SD大鼠的心脏移植于Wistar 大鼠,对照组取15 只Wistar大鼠的心脏移植于Wistar大鼠.实验组于术后第1、3天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处死大鼠取血和供体心脏,对照组于术后第1、3、8天获取标本(每次5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含量,心脏经过固定和染色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果 实验组急性排斥反应平均发生时间为(7.8±2.9)d.实验组中术后第3天和排斥反应发生时血清IL-17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126、-11.043,P<0.05);排斥反应发生时IL-17的含量较术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增高(F=15.113,q=3.72、5.21,P<0.05). 对照组术后第1、3、8天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07~0.097,P>0.05).实验组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脏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为 4 级,对照组为 0 级.结论 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 5 d 血清 IL-17 水平已明显升高,排斥发生时达高峰,监测血清 IL-17 的含量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肝脏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方式一致.于术前、术后1、3、7 d分别监测患者外周血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于术前1 d、术后7 d行神经心理学组合测试,根据Z值计算公式,计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血清ALT、AST术后明显升高,实验组术后1、3、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opkins言语学习测试、循迹连线测试A、循迹连线测试B、词语延迟记忆术前与术后成绩差值明显升高(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 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30%,对照组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可以减轻肝脏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 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