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抢救新生儿窒息合并羊水Ⅲ度污染中的作用,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抢救质量。方法回顾分娩室资料将158例窒息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择80例窒息儿早期气管插管直视下给予清理呼吸道,接复苏气囊加压给氧抢救。B组:选择78例窒息儿常规负压吸引器盲吸呼吸道羊水及分泌物,常压给氧抢救,两组的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产后5分钟Apgar评分8~10分,A组74例(92.5%),B组45例(57.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是抢救新生儿窒息合并羊水Ⅲ度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插管对新生儿急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60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2018年5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传统复苏法急救)、研究组(30例,早期气管插管急救),比较分析两组阿氏评分、转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急救复苏1、5min的阿氏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转ICU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急救复苏中,早期进行气管插管,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患者复苏成功率,降低转ICU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用于全身麻醉(全麻)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接受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T3)和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4)的SBP、DBP、HR及T2、T3时点的吸气峰压(PIP)和平均气道压(Pmean),记录术后拔管(喉罩)时间、复苏时间,拔管(喉罩)后气道痉挛、胃胀气、声嘶和低SpO2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T1、T4时点SBP、DBP、HR较A组及T0时点显著升高(P〈0.05);T2、T3时点B组PIP和Pmean均高于A组(P〈0.05)。B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拔管后气道痉挛、声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胃胀气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喉罩通气用于全麻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时较为简单而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方法 总结该院儿科收治的66例(84次)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的经验体会.根据心肺复苏(cPR)时使用面罩气囊加压呼吸与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方式的不同,按成组设计分组,66例分为A、B两组,两组基本治法相同,A组38例(53次)为面罩气囊加压呼吸组,B组28例(31次)为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组.比较两组的心脏停搏时间(Tca)、心脏复律时间(Tr)、CPR操作时间(Tc)、CPR成功率、24 h生存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Pca、Tr、Te、CPR成功率、24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比B组,分别为Tea[(0.99±0.75)min与(0.92±0.69)rain,P=0.69];Tr[(3.58±2.15)min与(3.66±2.01)min,P=0.87];Tc[(23.28±9.26)min与(23.73±9.51)min,P=0.84];CPR成功率[88.68%与83.87%,P>0.05];24 h生存率[84.21%与82.14%,P>0.05].结论 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时,面罩气囊加压呼吸为-简单、安全、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只在少数气道阻力增高的病例,可使用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行气管插管对新生儿急救复苏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窒息抢救127例的临床资料,按气管插管时间分为Ⅰ组(77例)和Ⅱ组(50例),Ⅰ组即刻行气管插管,20 s内完成清洁、保温及口鼻分泌物吸引等基本处理;Ⅱ组按传统的急救方法继续吸引呼吸道,刺激足底,面罩及呼吸囊加压通气给氧2~3 min仍有紫绀和呼吸困难,未有哭声再行气管插管.结果 即刻行气管插管急救比传统的急救方法复苏成功率高,新生儿送监护病房率由30.0%下降至11.7%,患儿后遗症少(t/χ^2=3.69、3.08、4.12、4.11、3.90、3.89、3.92,均P<0.05).结论 新生儿急救复苏尽早行气管插管可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罩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进行复苏,均先给予面罩通气,共100例面罩通气不成功,将其中50例归为喉罩组,行喉罩通气。其余50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分值、一次性放置成功率、正压通气时间等。结果在通气第5分钟时,喉罩组92.00%的Apgar分值在8分及以上,气管插管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一次性放置成功率较气管插管组高,置入时间和正气压通气时间均较气管插管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喉罩通气有通气时间短、一次性放置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等优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使用喉罩通气可在通气5min后进行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喉镜与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SOS)合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在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中,选择预计麻醉时存在插管困难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传统喉镜插管;B组20例采用传统喉镜与SOS合用进行气管插管。选择4个时点,即麻醉诱导后(T0),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2min(T2),插管后5min(T3),记录患者有创桡动脉血压,即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HR),连续观察心电图(ECG)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插管并发症,并比较插管次数及插管所用时间。结果 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0%,B组一次成功率为95%,且成功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SBP和DBP在插管后均增高,B组在插管后5min恢复正常。在T0、T1时点,A、B组SBP和DBP无统计学差异。A组SBP和DBP在T2、T3高于B组(P〈0.05)。A、B组HR在插管后T1、T2均增高(P〈0.05);A组在T3时点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喉镜的复合使用,缩短了插管时间,确保插管成功,降低了插管不良反应及困难插管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肥胖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时以不同体重标准给药的效果。方法选取肥胖行全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表面麻醉+咪唑安定0.05 mg/kg组,B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啶按总体重给药(TBW)1μg/kg;C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啶按去脂体质量(LEW)给药1μg/kg。记录各组给药前(T0)、给药10min后(T1)、气管导管插入鼻腔即刻(T2)、气管导管越过声门插入气管(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T0及T1时点的镇静评分;插管前及插管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T2、T3时点的HR、MAP高于T0、T1时点(P〈0.05),B组、C组T2、T3时点的HR、MAP高于T1时点(P〈0.05),B组、C组T2、T3时点的HR、MAP与T0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在入室后的各时点HR、MAP低于A组(P〈0.05),B组在入室后的各时点HR、MAP高于C组(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时点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组、C组(P〈0.05)。结论按去脂体重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可为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建议肥胖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时按去脂体重1μg/kg给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在丙泊酚泵注患者意识消失后分别给予A、B和C组0.15、0.20及0.25μg/(kg·min)雷米芬太尼输注8min。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及气管插管后5min(T4)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与哟相比,三组T1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显著下降(P〈0.05),A组SBP、DBP及HR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A组T2-L时点SBP、DBP及HR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0.20及0.25μg/(kg·min)雷米芬太尼微量泵泵注8min可维持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剖宫产时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气管内插管补充氧气,可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生存率,减少远期后遗症.方法 采用新式剖宫产中娩出重度窒息新生儿23例,经清理呼吸道后行气管内插管,妇、儿科配合新法复苏.结果 2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清理呼吸道、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等有效抢救后,5 min Ap-gar评分均在6分以上,10 min评分为8~10分,经儿科治疗19例治愈出院,2例转入上级医院治愈后出院.死亡2例.结论 剖宫产中的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气管内插管以及新法复苏,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程高升  吴江燕 《海峡药学》2011,23(11):103-10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配伍氢化泼尼松用于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痛的临床作用。方法 40例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20)和对照组(B组,n=20),全麻插管后A组静滴氢化泼尼松20mg,并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B组静滴静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停用麻醉药(T1)、缝皮结束(T2)、拔管时(T3)、拔管后5min(T4)、拔管后10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24h咽喉痛阳性发生率、咽喉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全麻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各时间点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的MD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T4、T5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均比T1时的高(P〈0.05)。A组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咽喉疼痛VAS评分A组为(1.7±1.56),B组为(3.2±1.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氟比洛芬酯配伍氢化泼尼松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有效降低咽喉痛发生率,明显减轻咽喉痛程度,并且不延长全麻苏醒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下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全麻插管手术患者90例,Yamamoto气道评级Ⅲ一一Ⅳ级,随机均分三组:喉镜组(A),视可尼喉镜组(B),喉镜辅助视可尼喉镜组(C)。记录患者插管前后MAP、H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的变化,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后比较,插管即刻和插管后5min三组患者MAP、NE、E均显升高,HR增快(P〈0.05),且A、B组高于C组(P〈0.05)。插管成率A组为81.5%,B组为85.5%,C组为100%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插管时间A组为(42.11±3.5)s,B组为(46.92±4.1)s,C组为(32.09±0.6)s,C组显著短于A、B组(P〈0.05)。结论喉镜辅助下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成功率高、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法对本院急诊2011年1月~2012年5月108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越大,心肺复苏成功率就越低(P〈0.05);在5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的患者(P〈0.05);电除颤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未除颤者(P〈0.05);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插管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未插管者(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Airtraq视频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42例65岁以上拟于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irtraq视频喉镜组(A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Airtraq视频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显露声门行气管插管。观察指标:声门显露时间、导管置入时间、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各观察时点的二重指数(RPP)。结果A组声门显露时间长于M组(P〈0.05);导管置入时间A组短于M组(P〈0.05);与T0相比,2组T1时SBP、DBP、RPP均明显下降(P〈0.05),HR变化不明显(P〉0.05);与T1相比,A组T2及T3时SBP、DBP、R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T5时HR、RPP,T2、T3和T4时SBP、DBP、HR和RPP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T2、T3和T4时M组SBP、DBP、HR、RPP显著高于A组(P〈0.05);T5时M组HR、RPP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中,应用Airtraq视频喉镜行经口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轻于Macintosh直接喉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对老年乳癌根治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乳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肌松全麻组(A组)、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组(B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呛咳、躁动等拔管反应以及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拔管(拔除喉罩)时间。结果 A组术中各时间点MAP、P、RPP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B组各时间点MAP、P、RPP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各时间点MAP、P、RPP高于B组(P〈0.05);A组呛咳、躁动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高于B组;A组拔管时间长于B组(P〈0.05)。结论在老年乳癌根治术中采用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技术可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丁利刚  段远方 《河北医药》2011,33(14):2147-2149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和第三代双腔喉罩置入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因呼吸心跳骤停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A组进行喉镜明视下经口气管内插管B组放置第三代双腔Proseal喉罩(PLMA)。分别记录2组从开始准备到插管完成所用时间,一次成功率和总体成功率。结果 A组平均耗时,插管一次成功率为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LMA可以明显缩短建立气道的时间,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T-piece)在产房中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产房中诊断新生儿窒息患儿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正压人工通气选择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正压人工通气选择T组合复苏器正。观察复苏过程中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及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生肺气漏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气漏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中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更简单、更有效、易操作,两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合复苏器能保持恒定一致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复苏时输出的压力恒定、准确、可靠,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肺气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利 《中国乡村医药》2013,(24):82-82,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适应能力(NACS)评分、病死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pgar评分≥8分比例、N A C S评分总分明显升高,病死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的适应能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诱导插管的患者安全性情况。方法:择期头颈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四组: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A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依托咪酯组(C组)、丙泊酚组(D组),每组20例。记录四组患者在入室后麻醉前基础值(T0)、给予右美托咪定开始1min(T1)、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T2)、麻醉诱导后3min为(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min(T5)、插管后3min(T6)、插管后10rain(T7)的SBP、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记录T0、T2两个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值、Ramsay评分。结果:T2时点与T0时点比较,A、B组HR下降,并低于C、D组(P〈0.01),但对血压并未产生影响(P〉0.05);T3时点跟T0时点比较,A、B、C三组SBP下降(P〈0.01),A、C组DBP下降(P〈0.01),B组DBP下降(P〈0.05),T4时点A组SBP高于B组(P〈0.01),A组DBP高于B组(P〈0.05);T5、T6、T7时点A、B两组血压、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SpO2值T2时点低于T0时点(P〈0.01),T2时点Ramsay评分,A、B两组高于C组(P〈0.05)。A、B组BIS值T2时点低于T0(P〈0.01),T3~T7时点三组均低于T0(P〈0.01),T5时点C、D组BIS值高于A、B组(P〈0.05)。结论:预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保留较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更好的循环调节功能,其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效能和丙泊酚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复杂颌面骨折外科治疗麻醉中常用的3种气管插管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探讨一种最佳的气管插管径路。方法:回顾本院2005年3月~2009年5月复杂颌面骨折全麻术79例,其中,26例选择经鼻气管插管(A组),35例选择气管切开术插管(B组),18例选择经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C组),观察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及导管对术野操作影响情况,术后插管并发症及患者对美容满意度。结果: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插管径路对术中SpO2维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术中操作影响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患者术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A、C组患者对术后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经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可很好维持患者术中SpO2,明显减少术中因导管位置对术野操作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气管插管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