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加钢丝环扎治疗股骨多段骨折患者1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胫骨骨折临床比较常见,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不当易导致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近年来众多学者倡导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此类骨折,目的是减少骨折端附近的手术操作,保护骨折端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72例,随访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股骨逆转子间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需内固定手术治疗。但内固定方式较多,如何正确选择内固定方式是临床医师经常讨论的问题。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手术治疗股骨逆转子间骨折患者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良军 《中医正骨》2015,(2):54-55,5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2~18月,骨折均愈合。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2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78.9%。结论:强调Pilon骨折的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同时,注意手术时机的把握,软组织的血运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疗效。方法:以收治的31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生物型的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优良率均较高;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上骨折因旋转移位,复位困难且复位后稳定性差,常导致肘内翻或骨折愈合后遗留骨突,同时,旋转移位不能在小儿生长发育中自身塑型矫正,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和肢体的美观。如何复位并维持复位,预防肘内翻是治疗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5月-2005年3月采用旋后伸腕、掌、指位复位固定治疗旋转移位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7例,经随访11个月~3.5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骨折之一,常表现为波及关节面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2例24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杜文生 《中医正骨》2009,21(7):35-37
新鲜股骨颈骨折由于失治、误治,加上股骨颈自身解剖位置等原因易导致骨折不愈合,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10%。一旦形成骨折不愈合,后续治疗比较困难,且很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此,老年患者可以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但青壮年患者由于对功能要求较高,故需要慎重考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缝匠肌骨瓣植入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41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9例,女12例。年龄27~54岁,中位数36岁。高处坠落伤13例、步行摔伤14例、车祸伤14例。骨折Garden分型Ⅲ型21例、Ⅳ型20例。患肢短缩<2 cm者23例、短缩2~3 cm者13例、短缩>3 cm者5例。初次治疗采用非手术治疗8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3例。X线检查示,骨折移位38例、股骨颈吸收21例、股骨头坏死20例。受伤至此次就诊时间6~11个月,中位数8个月。入院后22例进行保髋治疗,采用空心钉四边体立体固定配合带缝匠肌肌肉筋膜蒂骨瓣联合松质骨打压植骨治疗,19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7个月,中位数33个月。至随访结束时,进行保髋治疗的22例患者中,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者未见假体松动。采用保髋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8.7±3.2)分、(56.9±4.1)分、(61.6±3.4)分、(89.6±2.4)分;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19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44.7±2.8)分、(86.2±4.3)分、(92.3±5.1)分、(95.3±2.1)分。结论:对于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应以是股骨头的坏死程度为依据。对股骨颈骨折已愈合,出现轻度股骨头坏死,但股骨头无明显塌陷者,应继续进行保髋治疗;对股骨颈骨折已愈合,股骨头明显坏死、塌陷者,或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明显坏死、塌陷者,则应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卫平  黄莉萍  何岸 《中医正骨》2011,23(12):45-46
髌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根据骨折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6~80岁,中  相似文献   

11.
朱云森  赵友明  邵金祥 《中医正骨》2011,23(11):48-50,52
桡骨小头骨折是成人常见的肘部骨折,骨折发生率约为1.7%~5.4%,占肘关节骨折的1/3,85%发生在20~60岁人群,约26%骨折存在肘关节复合损伤;对于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目前多倾向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小头置换术,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  相似文献   

12.
李志君  郑玉鹏  王坤  姜泳 《中医正骨》2012,24(12):38-39
目的:探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24~52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GustiloⅢ骨折分型:ⅢA型21例,ⅢB型7例,ⅢC型3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脾破裂1例.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伤后3h内清创11例,伤后3~5h清创14例,伤后6~8h清创5例,伤后10 h清创1例.一期闭合创面23例,其中皮肤减张后直接缝合17例,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6例;负压封闭引流1~2周后二期闭合创面8例.创面感染2例,皮下出现积液,经通畅引流、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肌肉坏死1例,经3次清创并用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后,感染控制.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愈合28例,愈合时间4.5 ~6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例,2例去除外固定架行自体髂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1例去除外固定架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早期闭合创面,能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联合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1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军 《中医正骨》2009,21(11):41-42
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临床较少见,常由于严重暴力损伤所致,治疗不当常影响膝关节功能。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笔者采用联合切口有限内固定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逆行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T”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逆行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T”形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0~66岁,中位数43岁;左侧12例,右侧1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中位数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内固定完好,无切口感染、克氏针退出及钢丝滑脱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术后4~6周达到临床愈合,术后8周达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25例,基本解剖复位3例.按胥少汀综合评分法评定疗效,优25例,良2例,一般1例,优良率96.4%.结论:逆行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T”形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稳固且组织刺激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胫骨粉碎性骨折因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一直为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骨折之一。自2005年5月至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46例延伸至骨干部的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5例发生骨折迟缓愈合,3例发生骨不连。现将其失败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孟庆阳 《中医正骨》2010,22(9):42-43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骨折后不仅髌骨的关节面遭到破坏,还常伴有伸膝装置的断裂,造成骨折端的分离移位,治疗不当易形成髌股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影响伤肢功能恢复,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恢复髌骨关节面的完整性及重建伸膝装置,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主要目的。自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笔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与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治疗有移位的新鲜闭合性髌骨骨折25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俊颀  许海燕 《中医正骨》2011,23(10):39-40
肱骨近端骨折和肱骨干骨折均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临床对其报道较多,而对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干骨折的报道较少[1]。因其骨折类型复杂,治疗起来较为困难,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而采用传统单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往往存在固  相似文献   

18.
髌骨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其髌骨骨折常较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很多常用的治疗方法均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自1999年3月至2006年10月采用穿针结合缝合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粉碎性髌骨骨折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胜春  陈红卫  赵钢生 《中医正骨》2010,22(9):32-33,35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不稳定型骨折,治疗较困难。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固定不牢、早期负重易致骨结构破坏、髋内翻畸形愈合、卧床时间较长等缺点。人工髋关节置换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临床报道已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笔者采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及转子部隐性骨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股骨颈及转子部隐性骨折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进而延误治疗[1]。因此,对于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尤为关键。近年来,笔者共收治隐性股骨颈及转子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