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操作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医院内感染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参与HBVDNA阳性和HCV RNA阳性患护理工作的672名和134名工作人员护理操作前后以及洗手后的手拭子标本进行HBV DNA和HCV RNA检测。结果:参与HBVDNA阳性患护理的672名护理人员的HBVDNA检出率分别为0.89%(6例)和8.04%(54例);134名参与HCVRNA阳性患护理的工作人员HCVRNA的检出率分别为0.75%(1例)和5.22%(7例);护理操作后采用流水洗手的工作人员均未检出两种病毒核酸。结论:对HBV DNA和HCVRNA阳性患实施护理操作的人员是HBV、HCV医院内感染的潜在因素,在对此类患实施护理操作前后应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以防止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都认为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病之一,即医务人员比一般人群容易感染和发生肝炎,而且主要是乙型肝炎。医院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危险区”,高危险区内的工作人员为受HBV感染的“高危险人群”。护士  相似文献   

3.
产房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血源传播性疾病。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地区,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病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险性较大,而产房医务人员更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加强产房医务人员HBV感染的防护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我院自2000年11月对产房医务工作人员就HBV感染采取了综合性防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检验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经常采集于各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使用各种检验仪器和化学试剂来进行检测,还要接触各种消毒液、毒性废物,这些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处理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  相似文献   

5.
乙肝患者血清HBV外膜大蛋白与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和HBV DNA的检测,探讨二者在判断乙肝病情和HBV复制情况时的相关性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38份乙肝患者血清的HBV DNA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述标本进行HBV-LP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模式的检测。结果:HBV-LP检出率与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HBV-M模式的HBV DNA与HBV-LP的检出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 DNA拷贝数与HBV-LP的表达有相关性(r=0.677,P<0.001)。结论: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HBV-LP尚不能完全代替HBV DNA的检测来反映HBV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比值在不同严重程度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感染患者中差异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33例轻中度CHB者为A组、41例重度CHB者为B组和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者为C组。对各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HBsAg,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①C组HBsAg,HBV DNA较A,B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三组间HBsAg与HBV DNA比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A组与B组HBsAg,HBV DNA,HBsAg与HBV DNA比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完全应答组治疗后3个月HBsAg,HBV DN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V DNA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④部分应答组、无应答组治疗后3个月HBsAg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⑤HBsAg与HBV DNA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⑥相比HBsAg(0.54),HBV DNA(0.42),HBsAg与HBV DNA比值预测临床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0.67)显著升高。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sAg与HBV DNA比值明显高于CHB患者,并且该比值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HBsAg,HBV DN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前S1抗原(Pre-S1-Ag)及HBV e抗原(HBeAg)与不同模式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分别检测51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Ag和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HBV DNA和酶动力学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和Pre-S1-Ag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HBV表面抗原(HBsAg)、HBeAg和HBV核心抗体(抗-HBc)同时阳性组的HBV DNA和Pre-S1-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2%和88.1%,说明此组患者存在病毒的高复制和传染性;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存在病毒的复制;若以HBV DNA定量≥103拷贝/mL为病毒复制的诊断标准,HBV DNA阳性患者HBeAg阳性率为61.5%,Pre-S1-Ag的阳性率为9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中ALT及AST均高于阴性患者。结...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文清  陈玉丽  林经安  刘豫瑞 《临床荟萃》2003,18(18):1025-102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以及与乙型肝炎血清学e系统 (HBe)标志、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速率法 ,对 14 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DNA含量、血清学标志、ALT和AST进行检测 ;同时动态检测了 2 0例乙肝患者 2 4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的血清HBe标记系统和HBV DNA含量变化。结果 e抗原 (HBeAg)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 (M =6 .4 8)显著高于e抗体 (HBeAb)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 (M =4 .2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2 8.4 8,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乙肝患者的HBV DNA含量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2 .181,P >0 .0 5 ) ;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 ,血清HBV DNA含量的下降和转阴明显先于血清学标志系统的转换。结论 HBeAg是反映HBV DNA复制的重要指标 ,HBeAg阳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 ,但在抗病毒治疗期间 ,血清学标志指标反映HBV复制状态存在局限性 ,HBV DNA定量检测是反映HBV复制和判断药物疗效的最直接、可靠的指标 ;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变化、ALT和AST水平与HBV复制是否活跃没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 ( HBVM)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2 48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 HBV DNA检测 ,同时采用 ELISA法进行乙肝免疫学对比检测。结果 血清 HBV DNA水平与 HBV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有关。以 HBs Ag( )、HBe Ag( )、HBc Ab( )模式患者的 HBV DNA阳性检出率最高 ,为 97.3 %( 4 99/5 1 3 ) ,DNA平均拷贝数为 8.41× 1 0 7/ml;其次为HBs Ag( )、HBe Ab( )、HBc Ab( )模式 ,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49.4% ( 1 3 3 /2 69) ,平均拷贝数为 2 .3 3× 1 0 5/ml,均显著高于其他 HBVM模式的患者。结论  HBe Ag和 HBV DNA有明显的相关性。定量检测 HBV DNA能真实反映 HBV复制情况 ,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抗体系统的变化与HBV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e抗原 -抗体系统的变化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 164例血清HBeAg( )的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血清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前HBeAg( )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98 2 %。治疗过程中 ,97例出现HBeAg( -) /抗 -HBc( ) ,此时HBV -DNA阳性率为 48 5 %;75例出现HBeAg( -) /抗 -HBe( ) ,其HBV DNA检出率为 3 2 0 %;42例出现抗 HBe( ) /抗 HBc( ) ,其HBV DNA检出率为 7 1%;3 0例出现抗 HBe( ) /抗 HBs( ) (包括抗 HBe( ) /抗 HBe( ) /抗 HBc( ) ) ,其HBV DNA检出率为 6 7%;在 7例抗 HBc( )及 5例全阴的标本中 ,也有HBV DNA检出。结论 :在乙肝的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的消失及抗 HBe的产生 ,标志着HBV复制水平的下降 ,了解各阶段病毒复制程度对乙肝治疗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迅速进展,发现HBV感染与肝硬化的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住院的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HBV感染标志进行分析。一.血清HBV感染标志检测方法: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用R-PHA法;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用SP-RIA法;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用ELISA法。二.检测结果: 1.80例肝硬化HBV感染标志检测结果,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刘新钰  李敏  曹利 《临床荟萃》2003,18(10):555-55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低水平复制与HBV标志物(HBVM)含量的关系及预后。方法 患者入院时第 1份血清 ,同步进行HBVM定量、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检测 ,对其中 12 4例HBV DNA含量小于 9.0× 10 5拷贝 /ml的低水平复制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2 4例HBV DNA低水平复制的患者中 4 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Ab)阳性和4 9例HBsAg、乙型肝炎e抗体 (HBeAb)、HBcAb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34.6 8%和 39.5 2 % ;临床表现以慢性肝炎居多 ,占74 .19% (92 / 12 4 ) ;HBV DNA平均含量为 (3.38± 2 .0 7)拷贝 /ml。结论 HBV DNA低水平复制的患者 ,以慢性肝炎多见 ;部分HBeAb阳性患者HBV DNA持续复制 ,可能与HBV基因变异有关 ;慢性持续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功能低下 ,不能清除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位点变异在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和32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标本,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及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临床类型(AHB、CHB、LC、HCC)患者拉米夫定(LAM)耐药率及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率分布为11.25%(19/169)、4.73%(8/169);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未见其他基因型;C型年龄分布高于B型(t=2.48,P<0.05);AHB、CHB、LC、HCC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6,P<0.05)。结论苏州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且HBV C型更易导致严重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分别对24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M的定性检测及HBV 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共83例(大三阳),其中77例(92.78%)为HBVDNA阳性(HBV DNA>1.0×102copy/mL)。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共150例(小三阳),其中78例(52.00%)为HBV DNA阳性(HBV DNA>1.0×102copy/mL)。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HBV DNA定量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的患者体内HBV DNA阳性率为96.55%,且81.60%的HBV DNA在1.0×105~1.0×108copy/mL。结论 HBV DNA的含量与HBV-M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两者联合,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分析东莞地区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性别、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值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种HBV基因型,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两对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地区206例乙肝患者HBV基因型分布:C型为主69.42%(143/206)、B型11.17%(23/206)、D型7.28%(15/206)、B+C混合型5.83%(12/206)、C+D混合型5.34%(11/206)、B+D混合型0.97%(2/206)。基因型男、女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C与其它各基因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基因型阳性组血清平均HBV DNA定量值大于1×106(copy/ml),各基因型阳性组与基因型阴性组血清平均HBV DNA定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东莞地区乙肝患者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基因型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B、D、混合型(B+C型、C+D型、B+D型)。HBV基因型检出率与性别关系不明显,与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值有一定关系。东莞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可能与本地区外来人群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RNA的方法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及其与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HBV RNA检测方法的精度密、灵敏度及线性范围进行评估。收集8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同时检测HBV RNA、HBV DNA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否阳性、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及是否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分别分组。结果 HBV RNA高值、低值样本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56%、2.30%,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13%、6.03%,均符合临床要求;对接近厂商声明的检测下限的样本重复检测20次,检出率为100%,灵敏度符合要求;在HBV RNA 1.0×102~1.0×107拷贝/mL范围内成线性。HBeAg阳性组血清HBV RNA和HBV DNA载量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1、P<0.05)。在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HBeAg阳性且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阴性患者血清HBV RNA载量最高(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株洲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六项指标检测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BV感染者进行HBV标志物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71.2%;HBeAg阴性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37.0%.结论 HBV DNA能较好地反映HBV感染及复制情况,是评价抗病毒疗效的相关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 DNA)、抗线粒体抗体(AMA)与肝脏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 DNA;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及Ⅳ型胶原蛋白(CIV)的检测;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M2型抗体。结果将每组的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发现:HBV DNA浓度大于103 copies/ml且小于105 copies/ml组(A组)与HBV DNA浓度大于105 copies/ml(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HBV DNA浓度大于105copies/ml且AMA阳性组(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A、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LN、HA、PCⅢ、CIV能够很好的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状况,指导临床治疗。2.HBV DNA活跃复制且伴有抗线粒体阳性者较仅HBV DNA阳性者更易发生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大蛋白(HBV-LP)水平与HBV复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HBV-LP进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V 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结果 293份HBsAg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检出率(75.1%)与HBV DNA阳性检出率(7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LP与HBV DNA水平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724),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定量结果与HBV DNA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68).结论 HBV-LP较HBeAg能够更好地反映血清HBV DNA水平,HBeAg阳性患者HBeAg定量检测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血清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