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Ⅰ—Ⅱ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60~7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A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静注舒芬太尼,B组静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待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及插管后3分钟(T3)、5分钟(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有无呛咳和喉痉挛.结果 B组MAP T1显著低于T0, T2显著高于T1(P<0.05);HR T1显著慢于T0,T2显著快于T1(P<0.05).A组MAP、HR在气管插管后各点与T0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MAP、HR比较T1及T2均差异显著(P<0.05).A组有4例发生呛咳,B组有1例,两组均无喉痉挛.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全麻手术患者气管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两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1min、3min和5min时的SBP、DBP、HR,同时经肘正中静脉取血浆1mL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③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芬太尼组气管内插管后血压增高,与麻醉前和麻醉诱导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1).芬太尼组对心率的影响比舒芬太尼组大,麻醉诱导后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麻醉诱导后两组E和NE浓度均下降,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E浓度气管内插管后两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NE在芬太尼组气管内插管后1min和3min 显著升高,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能有效抑制气管内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减少E和NE的分泌,心血管系统稳定性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4例择期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每组各47例.舒芬太尼组麻醉维持阶段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阿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T0)、术中5 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皮质醇(Cor);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T2时HR、MAP和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阿芬太尼组T0~T3时HR无明显变化(P>0.05),T2时MAP、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两组间T0~T3时HR、MAP、血清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LC术中采用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减轻手术应激方面效果相当,但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少更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n=27)和舒芬太尼组(分A、B、C 3组,每组各26例),分别予以芬太尼10μg/kg、舒芬太尼1.0μg/kg、1.5μg/kg和2.0μg/kg联合维库溴铵、咪唑安定进行诱导插管。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和插管后1min(T_2)、3 min(T_3)、5 min(T_4)、10 min(T_5)时的HR、SBP、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插管期间心血管的用药情况,计算心率血压乘积(RPP)。结果:与T1时比较,芬太尼组T_2时HR明显升高(P<0.01),但舒芬太尼A、B、C3组无明显变化。与T_1时比较,芬太尼组T_2、T_3时SBP、DBP及MAP明显高于舒芬太尼A、B、C 3组(P<0.05或P<0.01)。舒芬太尼3组T_1~T_5时RPP较T_0时明显降低(P<0.01),且T_2时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1)。4组T_0、T_2、T_5时血糖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插管期间,舒芬太尼A组使用阿托品的例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C组(P<0.01)。结论:使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均能有效预防心脏膜瓣置换患者插管期间的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1.0μg/kg在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全麻诱导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Ⅱ~Ⅲ级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uf,25例)和芬太尼组(F组,25例)进行麻醉诱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插管与定位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结果Suf组和F组在插管前MAP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1),HR、CVP明显下降(P<0.05);Suf组其他各测定时点无显著性差异,但F组在插管及定位时MA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插管及定位时HR和定位后3min MAP、H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F组插管及定位时和定位后3min MAP、HR与Suf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定位中,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凌桂强  叶永景  马静宜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6-107,1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76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记录入室后静卧5rain(T)、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3min(T2)和插管后5min(T3)各时间点MAP和HR,同时测定NE和E水平。结果与T比较,T0时两组患者MAP和HR显著下降(P〈0.05),从T1到T3瑞芬太尼组持续下降;T1、T3时,舒芬太尼组MAP和HR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时间点NE和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效果均较好,舒芬太尼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张岩 《中外医疗》2016,(3):138-139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 芬太尼对心血管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等.结果 芬太尼组在T2时SP、DP、HR、E及NE水平波动较大,与舒芬太尼组对比(P<0.05).结论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有利于降低气管插管麻醉诱导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先心病手术婴儿气管插管眼内压及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12)和舒芬太尼组(S组,n=12).F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给予芬太尼, S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给予舒芬太尼;芬太尼与舒芬太尼保持等效剂量使用,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输注速度.两组其他用药均相同,并持续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0.8~1.2 MAC.用Schiêtz 压陷式眼压测压仪分别测量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麻醉诱导前(L0)(静息、平卧位)(基础值)、气管插管后即刻(L1)、气管插管后2 min(L2)、气管插管后5 min(L3)的眼内压(IOP);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5 min(T1)、切皮(T2)、锯胸骨(T3)、主动脉插管(T4)、闭合胸骨(T5)等7个不同时点HR和MAP的变化,并测定麻醉诱导前(M0)(术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后、切皮前(M1),主动脉插管后10 min(M2)、脱离CPB(体外循环)时(M3)、CPB停止30 min (M4)、术终(M5)等时点两组血糖(BS)、乳酸(LAC)水平和血浆肾上腺素(E) 浓度.结果 F组眼内压自L0~L1显著增高(P<0.05),L1~L3显著降低(P<0.05);L1~L3 S组眼内压明显低于F组.F组内HR T0~T3显著增高(P<0.05), T3~T5显著降低(P<0.05);F组内MAP T1~T3显著增高(P<0.05),T3~T5显著降低(P<0.05);T1~T5 HR、T1~T5 MAP S组均明显低于F组.F组内BS及E自M0~M3显著增高(P<0.05), 自M3~M5显著降低(P<0.05);F组内LAC自M2~M3显著增高(P<0.05),自M3~M5显著降低(P<0.05);M1~M5等时点BS及E、M2~M4等时点LAC水平S组均明显低于F组.结论 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能更有效地抑制婴儿先心病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患儿的眼内压反应和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雷米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者对老年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苏醒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气管插管全麻,麻醉维持用丙泊酚2μg/ml靶控输注,R组恒速输注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S组恒速输注舒芬太尼0.01μg/(kg.min)。记录诱导前(T1)、诱导用药后(T2)、插管后5 min(T3)、切皮(T4)、断股骨头(T5)、扩充骨髓腔(T6)等时间患者MAP及HR的变化。分别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行为表现。结果两组从T1~T6的M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组内比较,两组T2,T3的MAP均明显低于T1(P<0.01、P<0.05),以R组略为明显;T4,T5,T6的MAP较T1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2~T6的HR均较T1减慢,以S组明显(P<0.05)。R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持续静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均适合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手术,但雷米芬太尼组苏醒快,并发症少,更符合快通道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Ⅰ组,20例)和舒芬太尼组(Ⅱ组,20例).麻醉诱导静注福尔利0.3mg/kg、阿曲库铵0.6mg/kg、芬太尼7μg/kg(Ⅰ组)、舒芬太尼1 μg/kg(Ⅱ组).观察麻醉诱导前(T1),推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后3min(T2),插管时(T3),插管后(T4),去骨瓣时(T5),拔管前(T6),拔管后5min(T7)时的BP、MAP、HR各项指标,记录入睡时间、BIS降至60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30min记录病人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Ⅰ组麻醉诱导时SBP、DBP低于Ⅱ组(P<0.05);Ⅰ组在插管、去骨瓣时、拔管时的SBP、DBP、MAP、HR、BIS均高于Ⅱ组(P<0.05).Ⅱ组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且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Ⅰ组;而BIS降至60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起效快,更有效地减轻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镇痛作用强,拔管平稳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机体应激反应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辅用镇痛药物的不同,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舒芬太尼(S)组、瑞芬太尼(R)组和芬太尼(F)组。分别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min(T1)、3?min(T2)、5?min(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T0时三组的MAP、HR和T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R组下降幅度高于F、S组。F组:T1时的MAP、HR明显高于T时,亦高于相同时点的R、S组(P<0.01),于T2、T3时刻恢复至基础水平。R组:T1时的MAP、HR与T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T1 到T3 MAP、HR呈持续下降趋势,至T2、T3时已明显低于T时,有2例HR达55次/分。S组MAP、HR在T、T1、T2、T3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和E浓度除F组在T1、T2时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其余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同时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张勇 《中外医疗》2011,30(24):82-8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时心血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72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6例,对比全麻后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结果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结论舒芬太尼能有效减少血管应激反应,适用于全麻手术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39-442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开胸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择期行开胸术的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罗哌卡因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处理,舒芬太尼组及罗哌卡因组在全麻术前分别给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于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即刻(T_2)、术毕(T_3)、术后6 h(T_4)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指标,统计术中全麻药物使用量、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_1~T_3时间点,MAP、HR水平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及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T_2~T_3时间点MAP水平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T3时间点HR水平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及罗哌卡因组患者七氟醚、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等全麻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气管拔除时间、术后(2、6、12 h)的VAS评分及嗜睡、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气管拔除时间及术后2、6 h时VAS评分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全麻药物使用、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等具有一定优势,其中舒芬太尼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莫品军  文方正 《当代医学》2012,18(22):84-85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两组,各31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的临床反应.结果 较麻醉诱导前相比较,插管前两组的HR、DBP、SBP在T0、T1、T2、T3时均显著下降(P<0.05),且芬太尼组的HR 、DBP在T0、T1、T2、T3各个时期的变化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小儿腭裂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S、F组,各30例.S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复合全麻,F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诱导开始时(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分钟(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记录MAP、HR、SpO2,并观察两组术毕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S组T1~T2时MAP、HR明显下降(P<0.05).F组T1~T4时MAP、HR明显升高(P<0.05),与S组相较也明显升高(P<0.05);S组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均降低(P均<0.05),S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高于F组(P<0.05),躁动评分低于F组(P<0.05).结论:在小儿腭裂修补术中,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并与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均分成芬太尼10 μg/kg(A)、舒芬太尼1 μg/kg(B)、舒芬太尼1.5 μg/kg(C)与舒芬太尼2 μg/kg(D)四组.分别给予芬太尼10 μg/kg,舒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1.5 μg/kg与舒芬太尼2 μg/kg加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计算出相应的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于T0、T2、T5各时间点抽血测定血糖.结果:四组病人T0时SBP,DBP,MAP,HR,RP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上述参数与T0比较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无差异(P>0.05).A组T2,T3时SBP,DBP,MAP较T1有所升高(P<0.01~0.05),但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三组SBP,MAP在T2,T3时低于A组(P<0.01~0.05),D组在T4时仍低于A组(P<0.05).A组在T2时HR较T1有所上升(P<0.05),但仍未达到T0水平,B,C,D三组在T2时HR较T1变化不大,T2时D组HR低于A组(P<0.05);T5时A,D组HR明显低于B组(P<0.05).B,C,D三组在T1直至T5时RPP均较T0明显降低(P<0.01),在T2时A组RPP高于B,C,D三组(P<0.01).A,B,C,D四组在诱导插管期间使用阿托品的例数分别为5(33.3%),0(0%),4(26.7%),5(33.3%),B组明显低于A,D两组(P<0.05).A,B,C,D四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剂量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1 μg/kg组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先心病手术婴儿气管插管眼内压及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年龄3~11个月,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12)和舒芬太尼组(S组,n=12)。F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给予芬太尼, S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给予舒芬太尼;芬太尼与舒芬太尼保持等效剂量使用,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输注速度。两组其他用药均相同,并持续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0.8~1.2 MAC。用Schi?tz 压陷式眼压测压仪分别测量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麻醉诱导前(L0 )(静息、平卧位)(基础值) 、气管插管后即刻(L1)、气管插管后2 min(L2 )、气管插管后5 min(L3)的眼内压(IOP);记录麻醉诱导前(T0)、 气管插管后即刻(T1) 、气管插管后5 min(T1)、切皮(T2)、锯胸骨(T3)、主动脉插管(T4)、闭合胸骨(T5)等7个不同时点HR和MAP的变化,并测定麻醉诱导前(M0)(术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后、切皮前(M1),主动脉插管后10min(M2)、脱离CPB(体外循环)时(M3)、CPB停止30 min (M4) 、术终(M5)等时点两组血糖(BS)、乳酸(LAC)水平和血浆肾上腺素(E) 浓度。 结果 F组自L0~L1显著增高(p﹤0.05),L2~L3显著降低(p﹤0.05);L1~L3 S组眼内压明显低于F组。F组内HR T0~T3显著增高(p﹤0.05), T3~T5显著降低(p﹤0.05);F组内MAP T1~T3显著增高(p﹤0.05),T3~T5显著降低(p﹤0.05);T1~T5 HR 、T1~T5 MAP S组均明显低于F组。F组内BS及E自M0~M3显著增高(p﹤0.05), 自M3~M5显著降低(p﹤0.05);F组内LAC自M2~M3显著增高(p﹤0.05),自M3~M5显著降低(p﹤0.05);M1~M5等时点BS及E、M2~M4等时点LAC水平S组均明显低于F组。结论 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能更有效地抑制婴儿先心病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患儿的眼内压反应和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茶华 《海南医学》2010,21(14):11-1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0.6μg/kg诱导,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1μg/(kg.min)维持;芬太尼组3μg/kg诱导,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0.05μg/(kg.min);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2min(T2)、气腹完全充气后10分钟(T3)、胆囊切除时(T4)及术毕拔管后2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与T1时比,舒芬太尼组T2、T4时MAP均明显低于T1时(P〈0.05),HR无明显变化(P〉0.05);与T1时比,芬太尼组T3、T4、T5时MAP明显高于T1时(P〈0.05),HR也明显增快(P〈0.05)。除T1外,舒芬太尼组各时点MAP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T5时点舒芬太尼组心率明显慢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手术病人,5舒芬太尼较芬太尼更有效抑制麻醉手术的伤害刺激的应激反应,异丙酚用量亦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观察各组气管插管时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SP、DP、HR升高及N及NE浓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等效舒芬太尼可更好地预防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全麻诱导分别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或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5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并分析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5 min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芬太尼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舒芬太尼组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