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明确抗G-蛋白偶联家族中β2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程进展相关。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检测50例高血压心脏病、40例单纯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家族中β2和α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1)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2.0%(21/50)和34.0%(17/50),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的22.5%(9/40)和15.O%(6/40),以及正常对照组的7.5%(3/40)和10.0%(4/40)(P〈0.05);(2)高血压心脏病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滴度分别为1:143、1:126与单纯性高血压的1:120和1:9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阳性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8和1:36(P〈0.05);(3)高血压心脏病抗β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其中81%(17/21)的患者同时具有α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G-蛋白偶联家族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β2和α1受体的自身抗体;单纯高血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同正常人,但阳性抗体的抗体滴度同高血压心脏病。大约80%以上的患者同时具有上述2种受体的自身抗体,多抗体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多重性表现,提示免疫学机制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参与心肌和血管重构和/或功能变化过程,其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Abs)阳性血清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上L型钙电流(IGa-L)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钳制技术,定量观察并比较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和心力衰竭患者Abs阳性血清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ICa-L电流强度的影响.结果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Iso可使基础ICa-L峰值电流强度和标准电流密度从(997.09±227.5)pA和(8.20±0.86)pA/pF增大到(2 241.01±348.5)pA和(18.98±1.18)pA/pF(P<0.01),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可以阻断这一作用.同样,心力衰竭患者Abs阳性血清可使基础ICa-L峰值电流强度从(963.57±207.56)pA增大到(1 382.41±241.36)pA,标准电流密度从(8.14±0.72)pA/pF增大到(11.70±1.03)pA/pF(P<0.01),Esm也可阻断此作用.结论人类心脏Abs阳性血清对心肌细胞受体有异丙肾上腺素样激动剂效应,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转归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现已证实,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是心力衰竭时主要神经体液代偿机制之一.然而这种代偿机制的长期应用,反而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1].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转归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现已证实,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是心力衰竭时主要神经体液代偿机制之一.然而这种代偿机制的长期应用,反而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1]. 相似文献
6.
7.
8.
9.
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β3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大鼠心脏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受体)mRNA表达,以及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心力衰竭组(n=18),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模型.3个月后心力衰竭组存活16只分为心衰对照组,美托洛尔组,每组8只.美托洛尔组以美托洛尔6 mg·kg-1·d-1口服灌注,心衰对照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口服灌注3个月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心室质量指数及RT-PCR方法测定心室β3受体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对照组大鼠心率明显增快(P<0.05),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的绝对值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显著增高(P均<0.01).美托洛尔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对照组大鼠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增加,美托洛尔组大鼠较心衰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心衰对照组、美托洛尔组心室β3受体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心衰对照组、美托洛尔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大鼠心脏β3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加.美托洛尔可以改善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明显抑制心室重塑,但对心室β3AR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IgG组给予IgG注射治疗、β3-AA组给予β3-AA注射治疗。检测大鼠血清中β3-AA含量、左心室射血功能和肥厚情况、心肌组织和血清中中左心室重构分子的含量。结果:(1)β3-AA含量:注射β3-AA后10d、20d、30d、40d和50d时,β3-AA组大鼠血清中β3-AA含量均高于IgG组;(2)心功能指标:IgG组大鼠的LVSP、±dp/dtmax均低于Sham组,LVEDP、LVW/BW高于Sham组;β3-AA组大鼠的LVSP、±dp/dtmax均高于IgG组,LVEDP、LVW/BW低于IgG组;(3)心室重构分子:IgG组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I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ADMA10、ADAM17的含量高于Sham组;β3-AA组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ADMA10、ADAM17的含量低于IgG组。结论:抗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室射血功能、减轻心室肥厚和重构,具有明确的心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儿童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抗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方法①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176-202氨基酸残基序列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筛选正常儿童和心衰儿童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用亲和纯化法提纯抗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中的IgG。②设立β3AR激动剂BRL37344、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IgG、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IgG β1AR、β2AR阻断剂Nadolol、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 非特异性βAR阻断剂Bupranolol、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 β3AR抗原、阴性对照IgG以及空白对照各组观察该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①心衰儿童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30%(15/50),明显高于正常同质儿童的12%(6/50,P<0·05);②该抗体可以使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下降[由(128.0±10.86)次/min下降为(64.7±8.72)次/min,P<0·01];③该作用不能被β1、β2受体阻断剂Nadolol阻断,但可被非特异性β受体阻断剂Bupranolol或β3AR细胞外第二环抗原肽段阻断;④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在观察时间内(6h)无衰减。结论儿童心衰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滴度的抗β3AR自身抗体并具有负性变时效应,且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具有不脱敏现象。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SA-ELISA)技术,检测39例DCM患者和97例正常人血清标本中的抗β1-AR自身抗体;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阳性和阴性血清中的IgG,观察抗β1-AR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DCM患者血清中抗β1-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纯化的抗β1-AR自身抗体IgG既可增加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又可增强成鼠心肌细胞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cAMP产生量增加。结论DCM患者血清中的抗β1-AR自身抗体对心脏的β1-AR具有激动剂样正性变时效应,该自身抗体可能通过β1AR-Gs-AC-cAMP-PKA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扩张型心肌病与β1 受体自身抗体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抗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扩张型心肌病(DCM)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人心脏β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8例DCM患者和32例正常人血清中β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DCM患者血清中有13例(46%)抗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正常人血清中有2例(6%),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DCM组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为1:9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0(P<0.01);DCM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者的抗体滴度在不同心功能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DCM患者存在着β1受体自身抗体且其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对大鼠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用α1肾上腺素受体胞外第二肽段合成肽免疫Wistar大鼠作为该抗体的模型,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用尾套法检测血压和用ELISA法检测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滴度,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主动脉和肠系膜第三级动脉病理变化,并计算管壁厚度、管壁/管腔比;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壁的c-jun和c-fos的表达.结果在免疫后2周,免疫组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滴度开始升高,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实验过程中,免疫组血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低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免疫组主动脉管壁厚度((0.382±0.075)mm)、肠系膜三级动脉管壁/管腔比(0.526±0.20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97±0.009)mm,0.379±0.072);电镜结果显示免疫组较正常对照及SHR组主动脉平滑肌线粒体增多,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免疫组主动脉壁c-ju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c-fo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无异.结论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可通过增加平滑肌细胞c-jun的表达而导致血管结构的改变,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模型,观察高度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对心肌细胞的正性变时反应。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对这种正性变时反应无抑制(P〉0.05),而美多心安对高度选择性β1受体激动剂对羟苯心安的正性变时反应有明显抑制(P〈0.01)。提示:可以利用哮喘病人血清中的β2受体自身抗体对克仑特罗正性变时反应的抑制来检测β2受体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anti-ADRβ1)模拟自身抗体,研究其对小鼠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 酶解法分离小鼠心室肌细胞,以不同稀释比例anti-ADRβ1.灌流心肌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技术记录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 不同稀释比例anti-ADRβ1 1/500、1/100、1/50的细胞外液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受体)抗体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免疫印转法检测了30例病毒性心肌炎(VMC),1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22例先天性心脏病(CHD),10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NC)血浆抗β-受体抗体水平。结果:VMC和DCM患儿中抗β-受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HD、RHD和NC组(P〈0.01)。抗β-受体抗体诊断VMC和D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时肺脏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和β1、β2肾上腺素受体(β-A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模型成功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心力衰竭模型组。取大鼠肺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3组的α1A-AR和β1、β2-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α1A-AR、β1-A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β2-A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正常对照组α1A-AR、β1-AR和β2-AR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大鼠肺循环淤血,α1A-AR下调,有利于肺血管舒张,抑制平滑肌增生以代偿这种病理改变。肺脏β2-AR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β2-AR激动可以舒张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开放钠离子通道等机制促进肺水肿液的清除、并能改善心力衰竭条件下肺脏微血管的通透性有关。心力衰竭时肺脏β1-AR的下调一方面与CHF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产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另一面可能与代偿性拮抗β2-AR的上调,维持相对稳定的肺泡液体清除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血清中抗心脏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利尿剂 地高辛 )和卡维地洛组 (常规治疗药物 卡维地洛 ) ,随访半年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两种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径、舒张末径及NYHA分级下降 ,左室射血分数升高 (P <0 0 1) ,卡维地洛组的上述变化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 (P <0 0 5 )。②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两种自身抗体滴度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卡维地洛组治疗后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β受体阻剂可通过阻断 β1和M2 受体自身抗体对心脏的不利作用而进一步阻止心脏扩大 ,延缓心室重塑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