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证明,病理性Q波并不足以鉴别心内膜下或透壁心肌梗塞。Raunio等在80例尸检资料中发现,半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病例生前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而半数透壁性心肌梗塞病例却无Q波。临床和病理相关研究证明,心内膜下与透壁心肌梗塞产生的病理性Q波,在心电图上无法鉴别;因而,目前主张采用“Q波型”和“非Q波型”心肌梗塞的分类法。习称的“心内膜下”或“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一词,应改称为“非Q波型”心肌梗塞。一般来说,非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组,平均血清肌酸  相似文献   

2.
过去临床上一直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两种类型,即“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然而,这种分类并不能确切表达病理学的含义。某些无病理性Q波者实际上已发生了透壁梗塞,而某些有病理性Q波者则系非透壁性梗塞。因此,许多人建议抛弃该诊断  相似文献   

3.
自从四十年代以来,传统上从心电图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穿壁性心肌梗塞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又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心电图上是否存在病理性Q波为依据的:即在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和T波的改变,但是没有Q波的形成。病理学上,透壁性心肌梗塞是指全层的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是指梗塞范围在室壁的2/3以内。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AMI),根据病理解剖心室壁受累坏死程度分透壁性心肌梗塞(TMI),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把体表心电图(ECG)的病理性Q波作为TMI的同位语,以此区别以ST—T波异常为特征的NTMI心梗或心内膜下心梗。近年来,临床病理学者研究证明,ECG上有无病理Q波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上的TMI和NTMI,TMI和NTMI均可见到病理性Q波,也均可无病理性Q波.Raunio等在80例尸检中发现50%的NTMI有Q波而一半的TMI无病理Q波。所以,近年来。将ECG上有无Q波而分为Q波性心肌梗塞(QWMI)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NQWMI)。我院自1989年3月~1993年6月收治非Q性心肌梗塞21例,现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无 Q 波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心肌梗塞发生后在心电图上不能记录到病理性 Q 波的一种心肌梗塞类型。它既可发生于非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中,亦可作为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与有病理性 Q 波的急性心肌梗塞不尽相同.本文概述此型心肌梗塞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根据病理解剖心室壁受累坏死的程度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临床上一直把体表心电图(ECG)的病理性Q波作为TMI的同义语,借以区别以ST-T波异常为特征的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近年来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证明:ECG  相似文献   

7.
以往临床上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分为穿壁性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但病理学证明,穿壁性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前心电图均可不出现病理性Q波。为此本文对有Q波和无Q波形心肌梗塞患者的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作一探讨,以便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的探讨—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可分为穿壁性和非穿壁性两型。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以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仅产生异常的ST段和/或T波改变,其非特异性的心电图改变往往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本文分析了我院1973年1月~1982年9月确诊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临床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和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后者又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EMI)。70年代以来,此传统概念受到挑战。许多研究表明,心电图与心肌梗塞病理之间并无密切联系,早先认为SEMI不致影响左室除极化综合波,仅有ST段改变。Durrer在结扎犬的冠状动脉时发现,最小的SEMI也可引起异常Q波。一些实验和临床病理研究进一步显示,心肌梗塞占左室壁内层1/5至1/4也可出现Q波。Raunio的80例尸检结果表明,53%的NTMI有Q波,35%的TMI无Q波。可见心电图Q波的有无,不能用以判别心肌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常出现Q波代表心肌梗塞这一不全面的概念。传统的根据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急性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梗塞和非透壁性梗塞影响。为此,我们将近来收治16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54~73岁,平均年龄64岁。临床表现,16例皆有持续性,具有心肌梗塞特征胸痛表现,时间皆超过30分钟以上。心电图表现为ST抬高2~5mm 5例,ST压低1~5mm 9例,这种持续在48~72小时以上,T波倒置>1mm 4例,皆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陈刚 《心电学杂志》1993,12(3):200-202
临床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MI)的诊断和处理起重要作用。既往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 Q 波将 MI 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 MI,前者 ST 段抬高,后者 ST 段压低。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概念受到挑战,MI占室壁内层1/5—1/4者也出现 Q 波。因此目前已采用 Q 波 MI(QMI)和无 Q 波 MI(NQMI)分类,而 ST 段压低常出现在冠心病各种临床之中。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将有无病理性Q波作为鉴别穿壁性与非穿壁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作者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病理资料,并与心电图进行对照,发现此标准并不完全可靠。作者通过对114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观察,将心肌梗塞分为Q波型与无Q波型,后者又进一步分为S—T段型、T波型与正常心电图型。以上诸型在病理生理、临床及预后方面存在以下差异:①Q波型心肌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心室复波的三种改变:深宽Q波、ST段上升或变形、以及两肢对称的尖锐倒置T波。一般认为,深宽Q波(病理性Q波)最具有特异性,提示心肌坏死。但近年来许多作者发现,病理性Q波作为心肌梗塞的诊断指标,并非都是完全可靠的。本文讨论当今对Q波的认识。一、心肌梗塞的Q波冠脉阻塞后,心肌缺血性损害始于心内膜下,透过室壁向心外膜下层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逆性损害变为不可逆性;缺血持续时间愈长,不可逆性损害的心肌细胞数量愈大。有人将此称为“波前坏死”现象。人类此现象可能持续6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1979年6月至1986年8月间依据WHO 1979年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患者165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如下: 1.根据明尼苏达编码标准观察到的心电图Q波消失与变化情况有两种:(1)Q波编码级别下降即Q波  相似文献   

15.
体表心电图上的病理性Q波被认为是透壁心肌梗死(MI)和心肌瘢痕组织形成的标志,而且与预后相关,和非Q波MI比较,Q波MI显著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病死率[1-2].但近年来随着溶栓、急诊介入或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等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早期应用,部分透壁MI患者的心电图上并不出现病理性Q波[3].  相似文献   

16.
大约三分之一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不出现穿壁性心肌坏死的特征性 Q 波。然而无 Q 波心肌梗塞(NQMI)患者再梗塞的发生率,死亡率、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有Q 波心肌梗塞(QMI)患者。因此,对 NQMI 患者在梗塞后早期应进行全面评价,并给予积极治疗实属必要。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一、定义:传统上从心电图(ECG)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①穿壁性心肌梗塞.②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体表 ECG 有无病理性 Q 波为依据的:即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非Q波性梗塞与非梗塞性Q波两方面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1 非Q波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上没有出现病理性Q波,而是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清酶学检查和持续的ST—T变化而诊断  相似文献   

18.
黄慕坚 《心电学杂志》2010,29(4):296-297
目的观察病理性Q波时VE导联的心电图特点,探讨VE导联在病理性Q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下壁有病理性Q波的患者描记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并加做VE导联。比较VE导联的心电图特点,分析该导联对病理性Q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VE导联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均出现病理性Q波和ST—T段动态演变;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32例中26例VE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ST—T段无动态演变;其他在下壁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的疾病,VE导联呈rS型。结论VE导联心电图有助于病理性Q波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心前区病理性Q波的标测,可能为判断前壁心肌梗塞病人室壁坏死的实际范围提供一种较精确的非侵入性评价方法。为了检验这一观念的确实性,联系左室血液动力学及造影检查,进行对比研究。方法:48例经临床、心电图及造影证实的前壁心肌梗塞病人,在心插管术后24小时内,以35个心前区电极标测病理性Q波(≥0.04秒)总数,称作Q波指数。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20.
一、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新观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电图改变为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根据心电图上有无病理性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穿壁性与非穿壁性(心内膜下)两类。但是,近年来的大量尸检与心电图对比资料表明,上述概念并不正确。大约20%的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