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脂肪因子Chemerin与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otection,FCP)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IBD)活动性的诊断价值,以求更简单有效评价IBD患者疾病活动性的方法.方法研究共纳入2015-01/2016-05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住院前或住院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IBD患者121例,其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72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49例.健康对照组68例.对照组和IBD组在肠镜检查前1-2 d随机留取新鲜粪便标本2 g及新鲜血液标本6 m L.CD疾病活动性评价指标采用CD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UC病变范围采用蒙特利尔分类,疾病活动性评价则采用改良的Mayo评分.评价Chemerin与FCP对IBD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IBD组Chemerin、FC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CD和UC患者Chemerin、FCP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缓解期CD和UC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患者的Chemerin及FCP与CDA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s分别为0.57和0.59,P0.05).UC患者的Chemerin及FCP与改良的Mayo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s分别为0.65和0.72,P0.001).CD和UC患者的Chemerin及FCP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5和0.72(P0.001).结论Chemerin是一种可靠评价IBD活动性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具有与FCP相似的IBD活动性评价准确性,临床上可以通过联合检测Chemerin和FCP来实时评价IBD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2.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复发与缓解交替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时判断疾病活动度对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估非侵入性分子标志物对UC患者内镜活动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UC患者,以25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粪钙卫蛋白(FC)浓度,评估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检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Mayo评分评估内镜活动度。分析非侵入性标志物对UC内镜活动度的判断价值。结果:UC患者FC浓度明显高于IBS患者(P 0. 001)。活动期UC患者FC、CAI、CRP、ESR均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P 0. 001)。UC患者FC、CAI、CRP、ESR与Mayo评分均相关(r分别为0. 814、0. 724、0. 610、0. 657,P均0. 001)。FC临界值为200μg/g时,预测UC内镜活动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 3%和94. 1%。结论:与CAI、CRP、ESR相比,FC能更有效地发现UC患者的内镜下活动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的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UC患者100例和对照40例, 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α1-AGP的含量, 同时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UC疾病活动性根据Mayo评分标准判定.结果:UC活动期血清α1-AGP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1446.0 mg/L±543.6 mg/L vs857.2 mg/L±310.9 mg/L, 653.7 mg/L±308.9mg/L, 均P <0.01), 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动期组轻、中、重度3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血清α1-AGP含量与疾病活动指数显著相关(r = 0.777,P <0.001).结论:血清α1-AGP能客观地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 对UC患者活动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miR-15的表达水平与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01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UC缓解期45例,UC活动期56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RT-qPCR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程度UC患者血清miR-15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5表达水平与Mayo评分、Baron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UC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UC活动期患者血清miR-1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UC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C活动期重度组患者血清miR-15的相对表达量、Mayo评分、Baron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5的相对表达量与Mayo评分、Baron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pANCA、基底浆细胞增多、miR-15相对表达量与UC患者的复发密切相关。结论 UC患者血清miR-15的相对表达量与炎性反应状态呈正相关,且与UC患者的复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现有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内镜评分评估UC患者肠道黏膜状态,并探讨UC内镜评分与临床疾病活动度及组织学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的152例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使用梅奥内镜子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to albumin ratio, NAR)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诊治的141例确诊为UC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根据Mayo内镜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 MES)分为内镜下疾病缓解组(MES≤1分,n=34)和内镜下疾病活动组(MES≥2分,n=107)。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并分析NAR、CRP、ESR、FC、中性粒细胞计数、ALB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比较NAR、CRP、ESR、FC单独诊断和NAR联合血液炎性指标诊断UC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能力。结果 内镜下疾病活动组UC患者的NAR、CRP、ESR、FC、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内镜下疾病缓解组,而ALB则低于内镜下疾病缓解组,检测值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ALB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NAR、FC、CRP、ES...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中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按Powell-Tuck评分系统对UC患者疾病活动性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UC和15例对照标本Fas、FasL表达,M30Cytodeath特异性检测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UC组表达Fas、FasL的水平平均为(27.1±2.9)%、(16.5±3.2)%,凋亡指数平均为(3.5±1.0)%,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11.6±3.1)%、(5.3±2.4)%及(0.3±0.1)%,P<0.01];UC表达Fas、FasL的水平与疾病活动性评分有正相关性(r=0.42和r=0.38,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没有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级与疾病活动性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8,P<0.01).Fas与M30可共同表达且具有相关性.结论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大量凋亡可能是UC上皮层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UC患者(UC组)8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根据Mayo内镜评分,将UC组患者分为3分组(40例)和<3分组(46例);再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UC组患者分为中重度组(54例)和非中重度组(13例)。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变范围、Mayo内镜评分及改良Mayo评分结果)、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NAR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NA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AR对UC及其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UC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A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内镜表现3分组患者NAR高于<3分组(P<0.05);临床活动中重度组患者NAR高于非中重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AR对UC及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非侵入性分子标志物在临床缓解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内镜活动度判断中的效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已确诊临床缓解期结肠或回结肠型克罗恩病(CD)34例,溃疡性结肠炎(UC)25例,均于结肠镜检查前1~3 d留取粪便,检测粪便钙卫蛋白(FC)浓度,并搜集血标本检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降钙素原(PCT)浓度。结肠或回结肠型CD及UC患者内镜活动度评估分别采用简单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和Mayo评分。结果 34例临床缓解结肠或回结肠型CD中,FC与SESCD相关性最高(r=0.730),FC在临界值250μg/g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70%。25例UC中,FC与Mayo评分相关性最高(r=0.825),FC在临界值250μg/g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100.0%。结论 FC能更有效发现临床缓解期IBD内镜下的活动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G)与评判溃疡性结肠(UC)病情的其他指标的一致性,病理组织学特征与EG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11/2008-12就诊于湘雅二医院并诊断为UC患者45例,将患者分为:活动组(n=45)与好转组(n=39,在治疗6wk到最后1d,经DAI、EAI组织病理学评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采用CAI积分、EAI积分及组织病理学积分评价疾病活动度,并进行EG计数.结果: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EG为主,活动组较好转组为重.固有层小血管病变和腺体病变以及隐窝脓肿的出现均以活动组为重.间质改变好转组较多.EG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在好转组呈负相关(r=0.568,P=0.001).EG浸润的出现在活动组与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呈正相关(r=0.755,0.524,均P<0.01),与灶性出血呈负相关(r=.0.385,P=0.010).而好转组患者中,仅有杯状细胞消失与EG浸润呈正相关(r=0.349,P=0.046).结论:EG可能为判断UC活动或好转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参与了包括炎症性肠病在内的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门诊和住院UC患者50例,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UC患者同时检测CRP、ESR和PLT,以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疾病活动性,以中文版IBD问卷(IBD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UC组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 ng/mL)检出率为68.0%,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6.73±8.83)ng/mL对(19.84±4.56)ng/mL,P0.05],并随疾病活动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维生素D缺乏组CRP、ESR、PLT均显著高于非维生素D缺乏组(P均0.05),IBDQ总分以及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维生素D缺乏组(P均0.05)。Spearman或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UC组血清25OHD水平与Mayo评分和CRP、ESR、PLT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与IBDQ总分以及四个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UC患者存在较高的维生素D缺乏率,维生素D缺乏可能对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窄带光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缓解期患者的黏膜血管形态(mucosal vascular pattern, MVP)分型对组织学愈合和临床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2例临床缓解期UC患者被纳入研究并接受肠镜检查,采集白光和NBI内镜图像并进行活组织检查,依据白光下图像进行梅奥内镜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 MES),根据NBI下黏膜血管形态进行MVP分型,使用Nancy指数(NI)评估组织学愈合情况并对患者随访1年。计算MES和MVP分型与组织学愈合及复发的Spearman相关系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白光与NBI内镜诊断临床缓解期UC组织学愈合的准确性。结果 根据MVP分型标准,将142例UC患者进行分型,其中47例定义为清晰,63例定义为模糊,32例定义为不可见。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BI内镜下MVP分型与组织学愈合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549, P<0.001),MES与组织学愈合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r=0.462, P<0.001);NBI内镜下MVP分型与临床复发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r=0.451,P<0.001),MES与临床复发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r=0.352,P<0.001)。NBI判断临床缓解期UC组织学愈合的AUC为0.809(95%CI:0.738~0.879),灵敏度84.6%(77/91),特异度64.7%(33/51),优于白光内镜,其AUC为0.763(95%CI:0.678~0.848),灵敏度81.3%(74/91),特异度66.7%(34/51)。结论 NBI内镜下MVP分型可以预测UC患者临床缓解期的组织学愈合,且优于白光内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C反应蛋白 (CRP)活性与尿白蛋白 (AU )含量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试剂盒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 2 5例缓解期UC患者、3 2例活动期UC患者及 3 0例对照组的血浆CRP活性及AU含量 ,并对活动期患者行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评价病情轻重程度。结果 活动期患者组血CRP活性和AU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 (P <0 .0 1) ,且二者与UC病情活动性、病情分型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内镜表现分级呈中度正相关 ,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血CRP活性和AU含量可作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edolizumab, VDZ)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收治的使用VDZ诱导治疗的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改良Mayo评分和内镜Mayo评分(Mayo endoscopy score, MES)评估患者疾病活动度,分析VDZ治疗后第6周和第22/30周的临床和内镜缓解率,并比较分析第0周和第22/30周的白蛋白、血红蛋白、CRP、ESR和粪钙卫蛋白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39例UC患者,41.0%患者既往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失败。VDZ诱导治疗6周时,69.2%(27/39)患者达到临床缓解,82.1%(32/39)的患者有临床应答。第30周时,76.9%(30/39)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84.6%(33/39)的患者有临床应答。第22/30周内镜下黏膜愈合率为50.0%(16/32)。随访至30周时,7例(17.9%)患者停用VDZ治疗,其中4例因治疗无效且疾病加重行全结肠切除术。5例(12.8%)患者对VDZ...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主观睡眠不良与疾病活动度及相关炎症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IBD患者(54例CD和62例UC)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纳入对象的一般临床信息及ESR、CRP、NLR等相关疾病检查结果,分别采用CD活动指数(CDAI)与UC Mayo评分进行疾病活动度的评分,同时对所有纳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BD组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与UC患者中不同临床活动期间PSQI得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CD的PSQI最佳临界值为7.5分(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87%),诊断价值AUC=0.794,95%CI:0.712~0.876),UC的PSQI最佳临界值为7.5分(灵敏度为66%,特异度为87%),诊断价值AUC=0.843,95%CI:0.784~0.903;CD与UC患者血清ESR、CRP、NLR水平与其PSQI得分均呈正相关(ESR:r=0.519、0.54;CRP:r=0.573、0.584;NLR:r=0.425、0.382;P0.01)。结论 IBD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与其睡眠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联,PSQI评分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炎症活动性的另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韩玮  许建明 《胃肠病学》2010,15(4):209-213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性疾病,评估疾病活动度对其疗效判断非常重要,实验室标记物尤其是粪便标记物可很好地反映疾病活动度。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乳铁蛋白(Lf)在UC患者结肠黏膜和粪便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具备完整结肠镜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UC患者120例。以临床活动度指数(CAI)评分进行疾病分期,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肠黏膜Cal、Lf表达,以ELISA法检测粪便Cal、Lf含量。结果: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中均表达Cal、Lf,缓解期无或仅弱表达。活动期UC患者粪便Cal、Lf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UC患者结肠黏膜Cal和Lf表达以及粪便Cal和Lf含量均与CAI评分呈正相关(P=0.000)。粪便Cal和Lf含量与结肠黏膜Cal和Lf表达亦呈正相关(r=0.588,P=0.000;r=0.519,P=0.000),且判断UC活动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结论:UC患者结肠黏膜Cal、Lf表达可反映临床严重度,粪便Cal、Lf含量与UC活动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GATA结合蛋白-3(GATA-3)水平,探讨其与重症UC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重症UC患者97例为重症组,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另选取轻症UC患者50例为轻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ZO-1、GATA-3水平,Pearson法分析ZO-1、GATA-3水平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ZO-1、GATA-3对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ATA-3水平、Mayo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UC患者血清ZO-1水平与Mayo评分呈负相关(r=-0.650,P<0.05),GATA-3水平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r=0.474,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ATA-3水平、Mayo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ZO-1、GATA-3及Mayo评分联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评分指数(Lewis评分)与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血清C反应蛋白(CRP)评估小肠克罗恩病病变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8例胶囊内镜检查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行Lewis评分和简化CDAI评分,同时检测血清CRP水平,Lewis评分与简化CDAI、血清CRP的相关性行Spearman's秩相关检验,血清CRP判断胶囊内镜下疾病活动程度的特性采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Lewis评分结果显示非活动期患者13例、轻度黏膜炎症患者21例、中-重度黏膜炎症患者24例,中-重度黏膜炎症患者组血清CRP平均值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组和轻度黏膜炎症患者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区分胶囊内镜下中-重度黏膜炎症患者与轻度黏膜炎症和非活动期患者的血清CRP截值为13.50 mg/L,曲线下面积为0.849,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2.4%.Lewis评分与简化CDAI、血清CRP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胶囊内镜Lewis评分与血清CRP呈中度相关(r=0.58,P<0.01),与简化CDAI呈弱相关(r=0.40,P<0.01).结论 简化CDAI和血清CRP不能完全替代Lewis评分用于评估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胶囊内镜下病变的炎症程度,但血清CRP对判断胶囊内镜下中-重度黏膜炎症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炎症标志物和全血计数水平与炎症性肠病(IBD)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584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183例,克罗恩病(CD)401例,分析血清CRP、ALB、血沉(ESR)和全血计数与IBD的关系,采用Mayo评分和Crohn疾病活动指数分别评估UC和CD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结果:活动期IBD患者的CRP/ALB比值、CRP、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高于缓解期,而ALB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期UC和CD的CRP/ALB比值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7和0.42,敏感性分别为67.9%和75.7%,特异性分别为86.5%和9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炎症标志物(ESR、NLR、PLR和LMR)后,CRP/ALB比值在区分UC和CD疾病活动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RP/A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比较NLR、PLR及临床常用炎症指标评估UC患者病情的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UC患者148例,另选取同期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依据病史、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蒙特利尔分级对所有UC患者临床类型、活动性及病变范围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NLR及PLR在不同临床类型、活动性及病变范围的研究对象中的差异,同时与常用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小板(platelet,PLT)进行比较。结果 NLR及PLR在UC患者外周血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LR在不同的临床类型、活动性、病变范围的UC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LR仅在不同活动性UC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用于评估UC活动性的cut-off值为2.2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1%、61.70%,诊断价值(AUC=0.721,95%CI:0.630~0.812);PLR评估UC活动性的cut-off值为171.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1.49%、78.72%,诊断价值(AUC=0.665,95%CI:0.577~0.754),二者均优于WBC(AUC=0.628,95%CI:0.531~0.725)、N(AUC=0.657,95%CI:0.559~0.754)及CRP(AUC=0.662,95%CI:0.572~0.753),NLR诊断价值优于ESR(AUC=0.705,95%CI:0.613~0.798),而PLR逊于ESR。结论 NLR及PLR在活动期UC患者中升高。外周血NLR及PLR可以反映疾病活动情况,可以用作估计UC患者肠道炎症简易的额外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