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各种新型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使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科自2003年以来,应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有35例,现将我们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气管插管通常在紧急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紧急条件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我科近两年来在紧急条件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方式建立的人工气道共17例,并与同期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的36例危重患者比较。结果53例患者人工气道均成功建立,未发生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其中PDT在操作时间、出血量、缺氧时间等方面较OT明显减少(P〈0.01),1例患者发生气管狭窄,但与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紧急条件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较好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ST)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DT组和ST组,比较两组手术操作难易程度、操作时间,以及切口大小、出血量、气胸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果与ST组相比,PDT操作更简便,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的气管切开技术,是危重患者气管切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无禁忌证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组(PDT组)29例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组(OT组)41例,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较OT组明显缩短(11.28±3.48 min VS 22.95±4.67 min,P=0.00);切口明显减小(1.60±0.21 cm VS 4.09±0.74 cm,P=0.00),出血量(6.46±3.74 ml VS 26.68±11.07 ml,P=0.00)及切口感染机率较OT组明显减少(0% VS 14.6%,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具有省时、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势,对救治重危病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和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tomy,OT)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10~2016-09在该院重症医学科398例需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部解剖情况分为解剖正常组、相对困难切开组和困难切开组,每组按术式分A、B两组,其中A组行PDT术,B组行OT术,术式按照序贯法进行选择。比较PDT和OT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在解剖正常组、相对困难切开组和困难切开组中,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P0.05)。在解剖正常组和相对困难切开组中,A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2%和10.3%)明显低于B组(65.6%和76.9%)(P0.05);在困难切开组中,A组与B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在普通气管切开患者中较OT迅速、简单、创伤小,但在困难切开患者中无法替代OT。在部分困难气管切开中,外科操作借鉴PDT技术较单一外科切开更安全,能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行抢救性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行紧急气管切开术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脑卒中患者行抢救性气管切开术无一例术中死亡.4例采用去枕平卧位,60例采用仰卧位.8例术中出现呼吸骤停而行气管插管后再行切开.5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7例发生并发症(10.8%),术后伤口出血3例、皮下气肿2例、脱管1例及气管内阻塞1例.57例患者原发病好转后拔管,平均带管时间为(13.1±10.6)d,4例因原发病需带管回家,3例术后死于原发病.结论 气管切开术对脑卒中患者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及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剂用量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对51例ICU长期机械通气并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价镇静深度,维持目标镇静深度即SAS3~4分,记录气管切开前后各5d的镇静剂用量和镇静深度及其时间。结果与气管切开前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镇静剂用量和过度镇静时间均显著减少(P均〈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可使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的镇静剂用量明显减少,过度镇静时间缩短。对ICU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1.
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106例,全部成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6例中,男82例,女24例;年龄16~84岁,平均45岁。原发疾病为脑血管意外、严重颅脑外伤56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6例,药物中毒10例,重症肌无力1例,纵隔肿瘤3例。排除颈前穿刺部位血管走行异常或甲状腺瘤,气管 相似文献
12.
对60岁以上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149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93岁。术后存活3月以上的47例(31.5%)。110例昏迷患者,术后清醒55例。58例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检查示60~69岁组 PO_2、PCO_2、SaO_2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抢救中,气管切开是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法之一,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需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危重病人常用的抢救方法之一,常规气管切开术从1909年沿用至今,为大部分医生所接受。近年来又有一种新型的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dilativetracheostomy,PDT),由于其操作简便、快捷,被越来越多使用于临床。现从护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院ICU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气管切开患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倒不同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了PDT,同时观察患者术中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血压及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7.5~10.4min。术中并发症主要有缺氧、低血压、导管误放等;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皮下气肿等;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有术口感染、导管堵塞等。结论PDT操作简单、方便、快速、高效,既适应院内急救、也适应院外急救的建立人工气道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陈小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5-156
目的探讨对34例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34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4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护理后,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好转29例,好转率为85.3%;无变化4例,恶化1例。结论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缓解病情、确保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2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6例危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n=58例)及观察组(n=58例),对照组接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有明显的优点,其创伤小,感染少,手术美观,操作迅速,整个过程可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相关死亡率低,已在我院普遍开展。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有157例病例行PDT并机械辅助通气,其中有24例发生皮下气肿、术中出血、气胸、纵隔气肿、阻塞性呼吸困难、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病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3例年龄〉70岁的老年病人的气管切开术进行回顾分析。对施行气管切开术的手术原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条件及手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长期气管插管为老年病人施行气管切开术的主要原因,喉梗阻为次要原因,手术时机在气管插管后7 d为主,复杂手术条件者在老年病人中占有较大比例(71.2%),针对这些病人的手术方式有别于普通人群,手术后并发症有伤口出血(6.8%)、皮下气肿(4.1%)。结论老年病人的气管切开术以长期气管插管病人为主,手术时机提前,老年病人气管切开术遇到的复杂条件较多,可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