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玉姝  杨炯 《山东医药》2005,45(2):48-50
大量实验证明,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肺内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中具有独特地位,在哮喘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选择性PDE4抑制剂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我们观察了选择性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哮喘小鼠气道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在肺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酸二酯酶 (PDE)是催化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环核苷酸 [环磷酸腺苷 (cAMP)及环磷酸鸟苷 (cGMP) ]的超级酶家族。根据特殊激动剂和抑制剂的特异性、敏感性、酶动力学特性及一级氨基酸序列的不同进行分类 ,目前已认定了PDE的 11个家族成员 ,而且还会不断扩大[1];每一成员均存在编码 2个或 2个以上亚型的基因 ,各亚型基因又有 2个或更多的变异体 ,构成复杂的PDE蓝图。cAMP特异性同工酶即磷酸二酯酶 4(PDE4)几乎在所有免疫和炎性细胞中广泛表达 ,选择性抑制PDE4 能调节免疫和炎性细胞活性 ,呈现抗炎作用 ,在炎性疾病治疗中渐受重视…  相似文献   

3.
磷酸二酯酶(PDE)存在于许多炎症细胞及结构细胞中,目前已发现11种.PDE抑制剂主要抑制体内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水解,使细胞内cAMP及cGMP浓度增加,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如平滑肌舒张、减轻细胞炎症及免疫反应等.PDE4特异性水解cAMP,选择性PDE4抑制剂具有广泛抗炎作用,如抑制细胞趋化,抑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细胞因子及化学趋化物质释放.第二代PDE4抑制剂Cilomilast和Roflumilast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并已证实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有效.由于胃肠道副作用,这类药物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PDE5可特异性水解cGMP,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血管重塑有效.PDE3和PDE7特异性水解cAMP,PDE7参与T细胞激活.目前其他PDE抑制剂与PDE4抑制剂混合制剂正在研发中.PDE4-PDE7双重抑制剂可能对哮喘及COPD更有效.PDE3-PDE4双重抑制剂具有更强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及气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1PDE的结构与功能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介导许多生理过程。高浓度的cAMP与特异性蛋白激酶结合,进一步活化这些激酶,导致各种底物磷酸化,调节细胞反应cAMP的水平由合成和降解的比例来调节。合成由腺苷环化酶和鸟苷环化酶,通过G蛋白受体耦联活化后水解ATP,GTP形成;降解则由磷酸二酯酶(PDE)负责。PDE是个蛋白酶超家族,至今已鉴定出PDE有11个家族成员[1],它们的原始序列、底物特异性、辅助因子及对抑制剂敏感性不同,其中PDE3、PDE4、PDE5、PDE7主要分布于炎症和免疫细胞中,与人类炎症反…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二酯酶 4 (PDE4 )对于调节细胞内cAMP和cGMP的浓度有重要作用。早期的PDE4抑制剂在体内、体外试验中均有明确的抗炎和支气管扩张作用。但由于它的胃肠道副作用 ,临床使用受到了限制。现已研制出新一代的选择性PDE4抑制剂 ,如cilomilast和roflumilast。它们保留了早期PDE4抑制剂的抗炎和支气管扩张作用 ,又减少了副作用。现在已经公布了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磷酸二酯酶4(PDE4)对于调节细胞内cAMP和cGMP的浓度有重要作用。早期的PDE4抑制剂在体内、体外试验中均有明确的抗炎和支气管扩张作用。但由于它的胃肠道副作用,临床使用受到了限制。现已研制出新一代的选择性PDE4抑制剂,如cilomilast和roflumilast。它们保留了早期PDE4抑制剂的抗炎和支气管扩张作用,又减少了副作用。现在已经公布了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瑞倩  卞涛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1):1646-1651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特异性水解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广泛存在于多种炎症细胞及结构细胞中.选择性抑制PDE4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加,呈现抗炎作用.第二代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roflumilast)具有抑制中性粒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TNF-α、LTB4、活性氧、IFN-γ等多种炎症介质的抗炎作用,成为第一个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的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的抗炎效果可能与炎症类型、药物剂量、免疫形式等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磷酸二酯酶(PDE)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PDE抑制剂能调节ALI/ARDS诸个环节,这方面的资料主要来自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培养。本文就PDE及其抑制剂在ALI/ARDS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浓度软脂酸(PA)诱导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及花生四烯酸(AA)对IR的防治作用。方法 (1)用高浓度软脂酸(PA)或10^-7mol/L高胰岛素(HI)培养HepG2细胞建立具有IR的细胞模型,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及细胞内糖原含量作为鉴定指标;(2)用Western blot检测胞内糖原合酶(GS)和蛋白激酶B(PKB)蛋白水平;(3)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抑制剂Wortmannin(WT)探讨其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4)观察AA是否对PA引起的IR有防治作用。结果 (1)0.20mmol/L PA或川培养HepG2细胞36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增高,细胞内糖原含量极显著减少;(2)高浓度PA使磷酸化的PKB(P-Ser473)蛋白水平显著减少,磷酸化的糖原合酶(P-Ser641 GS)蛋白水平极显著增加;(3)WT使对照组GS活性及胞内糖原含量极显著减少,HI组和PA组胞内糖原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各实验组PKB活性都极显著减少;(4)PA AA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PA组,GS和PKB活性及胞内糖原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高浓度PA或HI培养HepG2细胞能够诱导IR,其机制可能是其引起胰岛素信号传递途径中自PKB下游到GS之间的信号通路受阻所致。AA能改善PA引起的IR。  相似文献   

10.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特异性水解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广泛存在于多种炎症细胞及结构细胞中。选择性抑制PDE4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加,呈现抗炎作用。第二代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roflumilast)具有抑制中性粒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TNF-α、LTB4、活性氧、IFN-γ等多种炎症介质的抗炎作用,成为第一个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的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的抗炎效果可能与炎症类型、药物剂量、免疫形式等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内脂质堆积的影响,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β极低密度脂蛋白温育后巨噬细胞内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信号途径关键激酶的抑制剂,观察各信号途径对受体调控的阻断效应,测定胞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结果发现,β极低密度脂蛋白以蛋白激酶C依赖的方式激活巨噬细胞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显著阻断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转录的效应,而P38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激动剂对G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无明显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可抑制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蛋白激酶C依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级联可能是介导8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特异地抑制此信号途径可抑制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胞内脂质堆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断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途径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及在胞内增殖的影响。方法姬氏染色法检测ERK1/2途径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的抑制剂U0126或PD98059作用下宿主细胞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的百分率,根据细胞感染率和感染细胞内虫荷量分析ERK1/2途径抑制剂对速殖子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结果速殖子在细胞培养系统中以1、10和100μmol/L U0126或PD98059作用3 h、6 h和9 h后,前者细胞培养孔中的细胞感染率分别较对照组平均下降34.62%(P<0.01)、53.55%(P<0.01)和67.76%(P<0.01),后者分别较对照组平均下降22.67%(P<0.01)、52.21%(P<0.01)和58.99%(P<0.01);感染细胞感染速殖子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ERK1/2途径的不同信号位点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影响不同,ERK1/2途径在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起主要作用,但对侵入后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前研究人员因确认环磷酸腺苷(cGMP)时即发现了磷酸二酯酶(PDEs),但是有关PDEs的药物靶点作用直至数十年后才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者1990年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中意外发现5型PDEs抑制剂(PDE5-I)西地那非可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使得人们开始关注PDE5与泌尿外科疾病的关系,尤其是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理生理和PDE5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血栓及其并发症是一种危害健康的临床病症。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由中性粒细胞释放、解聚的染色质形成的细胞外的纤维网络,通过激活血小板、加速凝血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影响疾病转归。组氨酸脱羧酶(HDC)是催化组胺(histamine)生成的关键酶,在中性粒细胞,尤其是骨髓内不成熟CD11b+髓系细胞内有高水平表达。组胺信号参与过敏反应、胃酸分泌、炎症、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事件。组胺及其下游相关信号对中性粒细胞极化、NET形成和血栓发生发展的调控,可能成为血栓性疾病靶向药物研发的重要参考。文章主要对表达HDC的中性粒细胞在血栓形成和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酸(NSE)是糖酵解酶烯醇酶最主要的酸性同工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中,它能使2-磷酸甘油酸盐变为磷酸烯醇丙酮酸盐。起初人们认为该酶只存在于中枢神经内,但现已证实此酶还存在于各种末梢神经分泌细胞和某些肿瘤内。特别重要的是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证实了NSE 的存在。NSE 在SCLC 转移早期就可检出,此时SCLC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刺激抗体对甲状腺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刺激抗体 (TSAb)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活性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良愈创木酚法观察TSAb对原代培养人甲状腺细胞TPO活性的影响。结果  4mg/mlTSAb作用 48h可使甲状腺细胞TPO活性达对照的 3 60 % ;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使TSAb作用的TPO活性增加减少近 79.2 % (P <0 .0 1) ,而胞内Ca2 鳌合剂及木黄酮对TPO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TSAb通过激活cAMP/PKA途径导致TPO活性增加可能是TSAb致Graves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5型磷酸二酯酶(PDE5)选择性水解细胞内关键的第二信使3,5-环磷酸鸟苷(cGMP),参与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证实,PDE5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表达升高,PDE5抑制剂能够降低心肌梗死面积,预防AMI并发症,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本综述汇总了PDE5参与AMI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据,总结了PDE5参与AMI发生机制,讨  相似文献   

18.
西洛他唑(cilostazol,CLZ)是选择性磷酸二酯酶Ⅲ(PDE Ⅲ)抑制剂,可抑制PDE活性和阻碍环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及转化,使cAMP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的含量上升,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缺血性症状如溃疡、肢痛、发冷及间歇性跛行.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西洛他唑还具有多种安全、有益的心血管作用,且还没有证据显示西洛他唑有米力农样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亚基内向整流钾通道(Kir)6.2过表达对鱼藤酮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转染Kir6.2质粒于PC12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Kir6.2的表达,然后用水溶性四氮唑盐(WST-1)法检测3组细胞(正常对照组、转染组、空载体组)在500 nmol/L鱼藤酮处理24 h后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胞内蛋白激酶C(PKC)及磷酸化PKC(p-PKC)的变化。结果: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Kir6.2在细胞中表达较正常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增高,WST-1检测发现转染组细胞活力较其他2组增高(P<0.05)。在Kir6.2过表达的PC12细胞中,p-PKC的活性上调,且不被PKC抑制剂所抑制。结论:Kir6.2过表达可拮抗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且这一神经保护作用与PKC信号通路相关,尤其是p-PK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侵入不同类型传代细胞过程中宿主胞内游离Ca2+和胞外花生四烯酸(AA)的变化和来源.方法 采用核素液闪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刚地弓形虫RH株侵入Vero和J774A.1细胞过程中宿主胞外AA和胞内游离Caz+的变化及来源.对所获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弓形虫侵入J774A.1和Vero细胞后,宿主胞内游离Ca2+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最高荧光强度变化分别为(1 219.7±58.4)%(t=4.982,P<0.01)和(356.3±23.6)%(t=2.593,P<0.05).Vero细胞内Ca2+升高多来源于胞内Ca2+库释放,而J774A.1细胞内Ca2+升高来源于胞内Ca2+库释放和胞外Ca2+内流.弓形虫侵入Vero和J774A.1细胞后,宿主胞外AA均明显升高,分别为感染前的5.02倍和8.44倍(t=3.124,t=3.852,均P<0.01).磷脂酶A2抑制剂作用弓形虫后可明显抑制AA升高.结论 弓形虫感染吞噬性细胞激活宿主胞膜磷脂酶C和弓形虫磷脂酶A2,引起宿主胞内游离Ca2+和胞外AA浓度升高,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虫体侵入;虫体侵入非吞噬性细胞可能仅激活虫体磷脂酶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