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是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骨干中部发生率最高,上部发生率最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局部肿胀、上臂畸形、异常活动等~([1])。在临床治疗中四动五步法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均良好,但内固定治疗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延迟愈合或者骨不愈合~([2])。本文对比分析四动五步法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萌 《中外医疗》2016,(20):71-7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进行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患者49例,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分为手术组22例,非手术组27例,手术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复位。非手术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二部分骨折非手术组优良率94.74%明显高于手术组87.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二部分骨折保守治疗疗效较佳,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非手术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9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53例(手术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44例(非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8±1.1)周,非手术组为(6.0±0.8)周,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腕关节背伸、腕关节曲度、尺偏角、桡偏角、尺骨移位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掌倾角、握力、桡骨高度测定值优于非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腕关节背伸、腕关节曲度、尺偏角、桡偏角、掌倾角、握力、桡骨高度、尺骨移位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6.2%与非手术组患者的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TA分级相当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但是远期恢复效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钢板治疗Cotton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Cotton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组(30例)和手术组(30例)。非手术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组患者采用后内外侧联合切口三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钢板经后内外侧联合切口固定治疗Cotton骨折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究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57例,其中,手术组32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非手术组25例给予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上肢功能评分。结果:57例患者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MS评分上升,DASH评分下降(P<0.05)。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的CMS评分较高而DASH评分较低(P<0.05)。结论: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手术组(88例)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非手术组(69例)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后效果。结果:根据Neer标准,手术组总优良率为92.0%,非手术组总优良率为79.7%,两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预后情况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所以应根据骨折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对Neer分型中I型和Ⅱ型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利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随机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50例,对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组患者接受的是手术内固定治疗,包括钢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等技术进行治疗;而非手术组则为患者采取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治愈后还要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利用Neer评价方法对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Ⅱ型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没有较大差距,而Ⅲ型骨折患者在疗效上手术组要优于非手术组,但在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上非手术组患者要优于手术组患者,而手术组患者在接受影像学检查时,其结果要优于非手术组患者。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所起到的效果不同,其中Ⅱ型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宜,而Ⅲ型骨折患者则应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77-79
目的探讨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4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为手术组,采用甩肩疗法为甩肩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肩关节Constant评分等。结果甩肩组与手术组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甩肩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甩肩疗法治疗NeerⅡ、Ⅲ分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可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与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费用低,无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64例肱骨干骨折,其中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32例,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32例.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9%.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相当,都是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和分析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手术组40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肩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非手术组40例,应用手法复位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复位完成后,使用夹板进行外固定.根据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一部分骨折、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对比后三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组二部分骨折患者有7例治疗为优,5例为良,优良率为85.7%(12/14),三部分骨折患者有12例为优,3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83.3%(15/18),四部分骨折患者有5例治疗为优,1例为良,优良率为75.0%(6/8);非手术组二部分骨折患者有6例为优,5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84.6%(11/13),三部分骨折患者有2例为优,9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57.8%(11/19),四部分骨折患者有0例为优,1例为良,治疗优良率为12.5%(1/8).在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治疗上,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85.7% vs 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部分(83.3% vs 57.8%)及四部分骨折患者(75.0% vs 12.5%)的治疗上,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相近,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对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二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34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24例,比较二种内固定方法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半年骨折愈合率、临床疗效评价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LCP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带锁髓内钉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肩、肘关节功能评价,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与LCP各有优缺点,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二者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肱骨干骨质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进 《吉林医学》2012,33(9):1799-1800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创钢板固定术和带锁髓内针固定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微创钢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带锁髓内针固定术耗时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HTH〗目的〖HTSS〗观察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及其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HTH〗方法〖HTSS〗选择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6例,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闭合复位和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颈干角和肩关节活动度。 〖HTH〗结果〖HTSS〗2组临床疗效和总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nstant-Murley评分和术后颈干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相似,且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对老年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致肱骨解剖颈骨折患者的 疗效。方法 选取2009 年6 月-2016 年7 月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 例老年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失败致肱骨解剖颈骨折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肩关节Constant-Murley 评 分及Neer 评分。结果 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内固定组(P <0.05);两组肩关 节Constant-Murley 评分、Neer 评分及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肩关 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致肱骨解剖颈骨折患者手术用时少、出血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典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24例。术前查体不伴有血管神经损伤。15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9例行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肱骨远端形态恢复。其中闭合复位组2例,切开组1例出现关节活动受限,但屈伸功能受限<10°;闭合复位组1例出现迟发型尺神经麻痹,术后3.5个月逐渐恢复。两组的肘功能屈伸活动度和提携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和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先行闭合复位,两次复位不成功者则改用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结合颈腕带悬吊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6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钢板螺钉固定组),27例行有限切开或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结合颈腕带悬吊(弹性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少于钢板螺钉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钉固定组术后肩、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弹性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均是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肩肘疼痛与活动受限较前者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儿童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其中行锁定钢板内置固定24例,行锁定钢板外置固定21例,术后随访6~8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外置术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置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52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以撬拨复位皮外放置锁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可能混杂因素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软组织感染发生情况以评价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术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善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足功能评分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软组织感染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X线暴露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术式均能明显改善Bohler角和Gissane角(P<0.05),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病例,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足功能均恢复满意,Maryland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撬拨复位皮外放置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取得与传统术式相同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软组织感染率低,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吸收接骨板在儿童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2010~2013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大龄儿童21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辅助石膏固定。结果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