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氨蝶呤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琴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280-281,30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分别检查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实验室指标,观察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和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和肿胀指数、晨僵时间,计算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S28)的数值,并由患者对自身整体健康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的改善、DAS28缓解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有效率为90.8%。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ESR和CRP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肿痛、类风湿因子、关节活动性(DAS)评分(0~28分)、红细胞沉降(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学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分为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正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按风湿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组根据病情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包括功能训练、心理教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对下列指标变化进行评估: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日常生活能力等,并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例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护理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日常生活能力、握力均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治疗总有效率护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3)。结论功能训练和心理教育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的自信心,预防畸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燕红  庞学丰 《吉林医学》2008,29(13):1081-1082
目的:观察微波照射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片、戴芬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微波照射,用工作频率2450MHz,波长12.2 cm,常用输出功率30-40W的微波照射患处关节,照射30min/次,1次/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包括: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但对照组不及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3例。治疗组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欧莱凝胶)涂抹患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患处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以及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临床及实验室指标ESR和CR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联合欧莱凝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容易操作、安全,不会造成患者不适,是较好的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风湿科RA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联合中药熏洗。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VAS评分、DAS28评分、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中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RF、ESR、CRP、VAS评分、DAS28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3个月,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乌龙丸。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新风胶囊治疗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新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疾病活动度(DSA28)、症状积分,检测血沉(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统计分析PLR与ESR、DAS28及证候积分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数、DSA28、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中药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和压痛数、DSA28、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R、PLR、RF水平低于治疗前,中药组ESR、PLR、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ESR、DAS28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新风胶囊治疗湿热痹阻证RA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降低ESR、PLR、RF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行火针靶点焠刺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晨僵118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组火针靶点焠刺法治疗,比较观察经不同针刺法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14%,高于对照组的57.63%(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和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双手平均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行火针靶点焠刺法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钠联合羟氯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羟氯喹(HCQ)治疗组(对照组,24例,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2次/d;HCQ200mg/d),阿魏酸钠(SF)联合HCQ治疗组(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SF300mg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20m步行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Ig)、血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等指标,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眼科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20m步行时间、ESR、CRP、RF、Ig等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F联合HCQ治疗EOR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针配合中药熏洗对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4例)和对照组(N=64例)。治疗组采用热针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以及病人和医生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对照组为5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热针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患者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n=16)。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观察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h)、握力大小(mmHg)、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握力明显增大、关节疼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明显降低,Rf、ESR及CRP明显下降(P〈0.05);B组临床治愈率68.8%(11/16例)及总有效率100%(16/16例)明显高于A组。结论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确切,且能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4.
王其友 《广东医学》2008,29(1):131-132
目的 对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注射青霉素;观察组静脉注射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比较治疗前后休息痛、压痛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指标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握力、晨僵时间、ERS、CRP和RF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值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注射青霉素;观察组静脉注射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比较治疗前后休息痛、压痛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指标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握力、晨僵时间、ERS、CRP和RF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值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若非注射用骨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肿胀例数、关节疼痛例数、关节压痛例数、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吴建红 《四川医学》2010,31(1):69-70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加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活动期RA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联合用药加云克(35例)和对照组(30例)仅用联合用药治疗。以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所观察指标如: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教,握力,ESR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云克作RA的一个重要治疗药物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R20、ACR50、ACR70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风湿科就诊的RA伴血脂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AS28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DAS28、ESR、CRP、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B组治疗后DAS28、ESR、CRP和晨僵时间改善显著优于A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A患者存在血脂水平异常,辛伐他汀对RA具有直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入选的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选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ESR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ESR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减少(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